思想中的理性

思想中的理性

在广阔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中,理性与非理性对应;理性指向人在心智正常和头脑清醒状态下的自主认知、自主判定、自主选择,及由此而获得的思维、见识与应对决断。进入到精神世界里面,在把握事物、思考对象、理清关系的认识领域中,理性与感性对应;理性指向人在感知对象基础上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获取高层级认识成果的思维阶段。而将高层级思维阶段及其认识成果联通人的行为,运用于人的工作与生活时,理性与盲目、草率、冲动、莽撞对应;理性指向人的充分思考、完备分析、精准研判、科学决策,作用于对人的行为的校正和引领。  不管从本质意蕴上看,还是从动能效用上看,理性受到好评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亦如我们谈论思想多是给予赞誉一样。思想与理性,同具正面积极属性,互为作用并相互融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简言之,思想需要且依赖理性,理性助力且成就思想;思想因理性而高雅,理性因思想而珍贵。  其一,思想靠理性襄助,理性是思想的认识工具。认识工具是联结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中介,是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手段。认识工具分为两种形态或两种类别。一种是物质性认识工具,是通过人的体力直接可以操作并作用于思维对象的各种有形物件;一种是精神性认识工具,是能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助益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概念、逻辑范畴、统计模型和理论学说等。后者是在长期实践和思维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人类认识的理性成果。这样一些理性成果,襄助思想去分析、整理思维客体的各种现象,去加工和提炼所获得的认识材料,进而逐步上升为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既是理性的优长,也是理性的使命,由此体现出理性的逻辑力量及其深刻特征。亚里士多德、培根把自己关于逻辑方法的著作称之为“工具论”,列宁把概念、范畴称为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理性的这种认识工具的作用,历来为人关注与重视。  其二,思想由理性构建,理性是思想的表达形式。理性以认识工具助力思想的构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毛泽东语),使思维在杂乱无章的感性材料面前,能够区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具体与普遍、偶然与必然,进而形成一系列概念与判断;依靠理性思维与理性方法,思想在进行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观点、原理、论证、论据的阐发,将自身以逻辑体系的方式建立起来。思想依赖理性构建,同时依赖理性阐发。思想建构的过程,也就是思想阐发的过程。系统化、体系化了的思想,必然需要合乎系统化、体系化要求的表达形式,予以合乎逻辑地阐发出来,这自然需要理性来担当。作为理性思维的运行过程、理性认识的成果凝结,思想表达必须借助理性,有赖于理性语言、理性方式和理性风格。  其三,思想以理性呈现,理性是思想的存在标识。思想是理性的,思想必然以理性的面貌呈现。思想自身的系统完备、细致缜密与逻辑严谨,唯有理性才能够充分表征,唯有在理性搭建起的平台上,思想才能够真切展示。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细胞”,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等思维形式,既是理性的表现形态,又是思想的存在标识。思想在其呈现过程中,既贯通着理性思维,又展示出理性魅力。理性以其稳健赋予思想以庄重,以其深刻赋予思想以智慧;理性的冷静为思想注入勇气与坚毅,理性的自信强化着思想的责任与使命。在思想呈现与理性标识问题上,黑格尔将自己由逻辑演绎创造出的“绝对精神”,奉为人、社会、自然的本原与根据,割裂思想、理性与人、人的思维的联系,漠视思想、理性的现实基础和实践根基。对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误导,我们务必注意澄清与正确甄别。  正确把握思想中的理性,全面理解思想与理性的联系,除了上述主要内容和基本要点之外,还有两方面情况,需要予以特别说明。  一是理性被过度推崇易于带来的弊端。理性本身并无弊端可言,其弊端存在于人类对理性的过度张扬及在人类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后果。自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
这一命题以来,理性主义高歌猛进。在充分肯定理性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动能之时,人类也须谨防在对待理性问题上的非理性态度。现代化带来的工业化进程的狂飙,以理性万能、理性高于一切为观念基础,误读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由此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以理性压制、消蚀非理性的偏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的情感、情绪的恰当释放,抑制了人的心理的疏导与调适,由此使得人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萧伯纳的这句话,或许会有所启示。  二是非理性的客观存在及其必要价值。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必须由理性主宰行为。但活生生的人不止有理性思维,还有非理性情感与心理,如人的本能、欲望、情绪、情感、心态、性格等,人必然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不可能仅仅固守于理性逻辑和理性规范,难免会有非理性的思绪产生与行为冲动,非理性因素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仍是存在的。爱因斯坦既推崇勤奋“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要求人们要“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又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直觉和灵感”,认为“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
。这既指明了理性的价值,也道出了非理性的必要。对于科学探索、思维认识及其取得的成就,非理性因素并非没有意义。思想主体的情绪波动、突发奇想、激情点燃、执着韧性、意志坚毅以及心理状态、心情因素等,都会影响到思想创造的进程。  概括来说,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思想与理性具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黑格尔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理性与非理性的联结,看到逻辑与非逻辑的呼应,看到自觉与自在的贯通。这是思维全面性、完整性的要求,是我们进行认识活动应有的姿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11140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