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小故事30例,廉政党课经典素材!

焦裕禄小故事 30?例
目录:
1.?共和国“长子”的担当 3
2.?泥腿子走进高等学府 3
3.?婉拒大连起重机器厂挽留 3
4.?给工人让新房 4
5.?旧席棚办公室 4
6.?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4
7.?到群众中找办法 5
8.?自制充电机 5
9.?为学俄语磨肿唇舌 5
10.?成功研制?2.5?米卷扬机 5
11.?善于团结群众 6
12.?不辞病痛思工作 6
13.?一件黑大衣 6
14.?决不搞特殊化 7
15.?不占集体便宜 7
16.?高工资,无财产 7
17.?偷拍的照片 9
18.?爱护青年 9
19.?激励兰考人民抗灾自救的斗志 10
20.?舍“小家”顾“大家” 11
21.?言传身教,教育子女 11
22.?统一县委领导班子思想除“三害” 12
23.?亲自抓调查研究 14
2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5
25.?下乡干部的行头 17
26.?拒绝接受救济 18
27.?一床带补丁的被子 18
28.?拒绝装修办公室 19
1.?共和国“长子”的担当
1953?年 6?月,焦裕禄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时值工厂筹建,道路不通,工期延误。为此,他主动请缨,担任筑 路总指挥。当修路遇到难题时,他就召开“诸葛亮会”,依靠群 众解决。他吃住在工地上,专抢脏活累活干。他处处精打细 算,节约修路成本。他关爱工人,千方百计地帮助大家解决 生活困难。仅用 3?个月,焦裕禄带领大家修了一条从洛阳老城区通往工地的公路,用“百年大计”的标准修筑了涧西大桥。
2.?泥腿子走进高等学府
1954 年 4 月,焦裕禄与其他 4 人被厂里选派到著名的哈
尔滨工业大学深造。只读过 4?年书的他,用上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几个月内完成初中、高中的课程。在即将上大学 之际,他接到中断学习,前往大连起重机厂实习的通知。他 毅然放弃个人想法,服从组织安排。
3.?婉拒大连起重机器厂挽留
1955?年 3?月,焦裕禄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担任车间实习主任。他像小徒工一样从基础学起。为了弄清钢材的材质 分类,他除了苦读教科书,还从老工人那里学到“打花辨材质” ?的绝技。他主动发挥特长,在厂报上发文章,用二胡表演节

目,提出经营管理、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厂党委很 快注意到了他,决定派出两名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到洛矿工作以换取焦裕禄留下,但焦裕禄婉拒了这份厚意。
4.?给工人让新房
1956 年,洛矿给即将结束实习的焦裕禄分了一套 50?平米的新房子。为了让支援洛矿的大连厂工人郝师傅有地方住, 无私的他说服妻子徐俊雅,不顾自己住宿困难,让出房子; 还反复叮嘱,不要说是自己让出的。
5.?旧席棚办公室
1956 年 12?月,焦裕禄重返洛矿工作,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由于车间没有建好,同事们都在一里多的宿舍区工作。 为了方便工作,他不惧严寒,带头把办公地点搬到厂区的一 个旧席棚。大家都跟着搬了过来。他处处为大家着想,无论 刮风下雨,总是早早生好炉火,让大家感到温暖。
6.?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任第一金工车间主任期间,焦裕禄的办公桌就在车间里, 用板材隔出半间房子,里面只有一张白木桌、一条长凳子。尽管是骨干,但他从未放松对业务的钻研,常常拿着图纸钻到机床下,弄清楚每一个部件。一次,计划员告诉他根本不必这样辛苦,因为“图上都标着号”,还说完全可以让技术员标上部件名称,但焦裕禄却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说,那可不一样,要了解一台机床,就得亲自把每一个部件都看明白;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后来在兰考大地闪烁光芒的金句子,就是这样诞生的。?
7.?到群众中找办法
面对 60?吨的大型车运进车间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焦裕禄组织召开业务骨干座谈会,集思广益。他们采取千斤顶升高、 轨道平车两头抬、进入室内换木杠滚筒手工作业的方法,奋战 10?个小时,完成任务。这为吊装 9?米铣床、8?米龙门刨、6
米立车等 270 台大型设备奠定了基础。
8.?自制充电机
1957?年 3?月,在车间设备安装的关键时刻,电瓶车没电了。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尽快让电瓶车投入使用,焦裕禄 带领电工周学才实验研究,在苦战三天两夜后,成功制作了 一台土充电机。这不但解决了一台电瓶车的充电问题,而且 使全厂十余台电瓶车全部开动起来。
9.?为学俄语磨肿唇舌
1957?年 10?月,为了能看懂俄制设备和图纸,焦裕禄决心向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赵广宜学习俄语。他克服先天口音影响, 一有空就反复练习发音,以致舌头都练肿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长时间,他就能拿着图纸清晰地念出俄语。
10.?成功研制 2.5?米卷扬机
1958?年春,在洛矿党委的号召下,一金工车间接受“制造
新中国第一台 2.5?米卷扬机”重大任务。设备不全、技术不足、经验为零,但焦裕禄善于做思想工作,在车间用通俗的语言就鼓动起了大家的工作热情。50?天里,他吃住都在车间。期
间,他不迷信苏联专家,用灵活实际的土办法解决了整铸齿 轮、烘装大齿轮等问题……终于成功完成了任务。该机器的诞 生让全国轰动,是共和国重工业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11.?善于团结群众
1959 年春,洛矿全面投产,焦裕禄任生产调度科长。他工作作风踏实细致,经常深入车间,了解情况、解难帮困。在他随身携带的兜兜里,经常装着好几种工作手册,分门别类地记载着各车间的情况。从生产任务、设备条件、劳动力量,以致哪个工人有什么思想问题、家庭困难等等,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工人们说:“焦科长不仅谙熟业务,还善于抓政治,抓人的思想,跟着他再重再难的任务,我们都乐于接受”。
12.?不辞病痛思工作
1960 年,紧张的学习和劳累的工作使焦裕禄患上肝病。为了不让病痛影响工作,他用钢笔、烟斗、牙刷……顺手顶住 肝部,坚守在岗位上。即使住进医院,他仍记挂着厂里的生 产进度和矛盾问题。为了不给组织增加经济负担,他坚决不 转院,留在厂职工医院休养。
13.?一件黑大衣
1953?年,到洛矿报到的时候,焦裕禄穿着一件黑大衣。有时因任务忙睡在车间的时候,他就把大衣铺一半盖一半当 被子用。在洛矿工作 9?年,生活节俭的他一直穿着这件“两用” 大衣。?
14.?决不搞特殊化
一年春节,洛矿举办文艺汇演,给每名职工都发了门票。 团委书记李靖涛给焦裕禄拿了几张,邀请他的妻儿观看。焦裕禄认为应该先保证职工群众,婉言相拒。李靖涛又找到焦妻徐俊雅,送给她门票。徐俊雅拒绝后,说:“我们不能搞任何特殊化,否则老焦知道会发脾气的。”
15.?不占集体便宜
焦裕禄从来不要组织的照顾,也从不接受他人的馈赠。他刚到兰考的时候,看到县委机关北面有一个大池塘,觉得里面可以养鱼,就建议城关镇投放了几万尾鱼苗,成了个养鱼场。他关心鱼苗的生长情况,时常在休息时间到鱼塘看看, 有时看到打鱼,就帮着打。渔场同志觉得他为渔场操了不少心,还经常参加劳动,为感谢他的指导,也为了让身患重病的焦书记补补身体,就派一名职工用水桶装了 10?多条活鱼, 送到了他家。孩子们一见到活蹦乱跳的鱼,喜欢的不得了, 嚷着要吃鱼。焦裕禄回家后,问清了来龙去脉,就对孩子们说:“这鱼是渔场的同志辛苦养大的,是集体财产,咱一家没去劳动,咋能白吃呢?如果大家都占集体的便宜,那集体的事还能办好吗?”一席话使孩子们明白了道理,他的大儿子焦国庆当即就把一桶活鱼又送回了养鱼场。
16.?高工资,无财产
上有2位老人,下有6个儿女,焦裕禄和所有男人一样?
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工资几乎是家 庭的全部收入来源。
1962年始为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被定为14级 干部。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回忆:“当时我是21 级干部,月工资51.5元,焦书记级别比较高,有130 多元钱。”
在此之前,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数年。工友张 兴霖记得,焦裕禄工资有50多元钱,很多工人只有40多 元,不过当时物价低,他们的生活相对宽裕。“工资低,物价 也低啊,一斤猪肉才几毛钱,早饭吃油条、喝粥也就几分钱。” ?无论在工厂还是当县委书记,焦裕禄都算得上“高收入阶
层”,但焦家却经常吃不饱饭。“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购物,粮 票是按照职务、工种配给的,当时工人分粮多,干部粮食少。” ?焦裕禄任洛阳矿山机械厂一金工车间主任时的邻居张泉生回 忆,“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 多,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他想给焦家点粮票,焦裕 禄从来没要过。
有钱买不到,饿肚子也就罢了,蹊跷的是,如此高的工资,焦家却没有积蓄。焦裕禄回山东老家时,因为手头拮据, 竟没能按家乡风俗给初次见面的侄媳妇包个红包。他去世后, 除了常年佩戴的一块手表,没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工资哪去了??
当年的兰考县葡萄架村大队会计孙世忠回忆,焦裕禄曾连续3个月在此调研,每天都交一斤二两的粮票和四毛钱作为伙食费。“好的时候能吃到馍,有时候就吃萝卜缨子、木薯干。”跟随焦裕禄下乡的刘俊生说,“他交的伙食费只多不少, 碰到农民家里条件差的还会另给钱。”
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吴永富第5个孩子出生时家境困 难,焦裕禄送去了10元钱;工人刘辅臣妻子生小孩后想喝 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家。类似的 故事听许多人讲起,焦裕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 有老百姓算得清楚。
17.?偷拍的照片
一同下乡的干部向焦裕禄建议合个影,焦裕禄说:“咱照 相有啥用?”刘俊生趁机问出长久以来憋在肚子里的问题:“焦 书记,每次下乡你都告诉我带上照相机,为什么不让我给你 照相呢?”“我是让你多给群众拍些照片,这对他们是鼓舞,又 很有意义!你不要想着跑前跑后给领导拍照片!”
18.?爱护青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焦裕禄到尉氏县团委后的 主要任务就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但由于 当时受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很 多妇女都不愿意走出家门。
一天,焦裕禄在下乡调研途中发现一个小姑娘正在田间
挥鞭驱牛犁地。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妇女积极参加生产 的好典型,于是他急忙上前问道:“妹子,你叫什么名字?怎 么会犁地?”那姑娘也不怯生,笑着说:“我叫王小妹,俺家没 男孩,我只有赶着牲口下地干活了。”焦裕禄称赞道:“你真是 好样儿的,大家应当好好向你学习呀!”
回到县里以后,焦裕禄就向县委请示,建议树立王小妹 这个典型,县委同意了他的意见。不久,尉氏县报纸刊发了 王小妹犁田的新闻,并加由焦裕禄创作的顺口溜:“上王村有 个王小妹,小小年纪十七岁,斗地主,抓土匪,犁地耙地她 都会。大家都学王小妹,不畏艰苦不怕累,争当青年先锋队。” ?后来,王小妹不仅在焦裕禄介绍下第一批加入了青年团,县 委还作出决定,授予王小妹“劳动模范”称号。
19.?激励兰考人民抗灾自救的斗志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同志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 志,来到了兰考。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 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 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 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 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 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重重的 困难,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 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焦裕禄同志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 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通过调查,感概万千。他说:“兰考的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他们有改变家乡面貌,由穷变富的强烈要求,就象在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干柴一样, 只要崩出一个火星,就可以引起熊熊烈火。”
20.?舍“小家”顾“大家”
1962 年,兰考县遭受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灾情,全县粮食
平均亩产只有 43?斤,大批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逃荒要饭。在这一危难时刻,党组织决定派焦裕禄到兰考主持工作。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舍不得离开老家尉氏县,便说:“我虽然没有去过兰考,可那里的情况也听说不少。有人说那是个最穷的地方,遍地是沙丘、盐碱,种啥庄稼都不成,就要饭的多。” 焦裕禄却说:“党叫我去兰考,就是兰考需要我。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那才是好同志。”后来,焦裕禄先到兰考,徐俊雅担心丈夫的身体,一个月后,带着孩子门一起去了兰考。这一来,焦裕禄一家便将根扎在了兰考。焦裕禄这种舍“小家” 顾“大家”的精神,无论身份和地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没有动摇过,贯穿了他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奋斗的全过程。
21.?言传身教,教育子女
1963 年,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要找工作,?
一些单位知道情况后,主动把招工表送到了家里,都是些坐办公室的工作。焦裕禄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语重心长的教育女儿:“一出校门就想坐办公室,不行。年轻人应该干点脏活、 累活,找个体力劳动比较重的职业去锻炼锻炼,不劳动就会忘本。”后来,焦守凤就被安排到了食品加工厂上班,由于拉不下面子不愿意走街串巷卖酱菜,焦裕禄就亲自带着她,挑着酱菜挑子,沿着街巷,边走边吆喝,还教女儿怎么挑挑子不磨肩,怎么吆喝才能吸引顾客注意。在焦裕禄的言传身教下,焦守凤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她对爸爸说:“你回去吧, 我以后再也不闹了,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就这样,焦守凤慢慢地就接受了这份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后来,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是勤勤恳恳,最后辛苦劳动了一辈子。
22.?统一县委领导班子思想除“三害”
兰考是一个老灾区。当时整个县上的工作,大部放在救 灾上。县里有些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 信心。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灾区面貌,还是两手向 上,依赖救济呢?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同志感到:要改变 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群众在灾害 面前两眼望着县委,县委领导挺不起腰杆,群众的积极性就 得不到充分发挥。
1963?年元月,焦裕禄在县委扩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
同志要带头到困难村去,与基层干部同甘苦、共患难,为改
变贫困地区面貌作出贡献,为基层干部作出榜样,真正做到 心不离群众,身不离灾区。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 会。人们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就领着大家到火车 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雨纷飞。车站的屋檐下, 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 踡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对同志们说:“他们绝大多数人, 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 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焦裕禄
再也讲不下去了。几位县委领导低下了头,而心里却豁然开朗,明白了风雪夜车站之行的含义。县委一班人受到了一次最实际、最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了率领广大干群团结奋斗, 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的决心。
回到县委后,焦裕禄同志又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 劲,鼓励大家象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后来,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县的 革命斗争史。焦裕禄说:“兰考这块地方,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 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就这样,一个“如何战胜灾荒,改变兰考面貌”的大讨论在全县迅速展开了。县委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县委机关,到农村住队蹲点。焦裕禄到许多重灾村调查研究,通过走、看、问、记,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令人
深思的问题。他对县委同志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只要看得准,干下去,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 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同志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县
委的领导,感染了全县的党员、干部和群众。
23.?亲自抓调查研究
1963 年 2 月,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沙、治水、治碱的斗争,成立除“三害”办公室。他抽调了干部、老农和技 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 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使县委基本上掌 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 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从而县委制定出了切实可 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在这个规划上,焦裕禄同志满 怀激情地写道:“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 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 目。”从此,一场群众性的除“三害”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了。
2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除“三害”斗争开始以后,焦裕禄同志发现抗灾斗争发展不平衡,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识也不尽一致。焦裕禄同志认为, 要从根本上制服“三害”,必须进一步发动群众,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抓典型、树样板,打一场除“三害”的人民战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同志亲自到最困难的队去蹲点调查,访贫问苦。在城关公社胡集大队和林业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泡桐的生产特点,并亲自带头植桐,全县人民雷厉风行,营造了浩瀚的桐林。为美化兰考大地,尽快改变灾区面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后,他深入全县农村调查, 发现和培养了双杨树、赵垛楼、秦寨、韩村、坝子五个先进典型。
韩村的精神:城关公社韩村生产队社员,在严重的自然
灾害面前,组织起来割草三十余万斤,除安排好社员生活外, 还置买了农具,巩固了集体经济。焦裕禄同志说:“韩村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就是活生生的南泥湾精神,这是贫下中农的风格!这就是革命。”
秦寨的决心:固阳公社秦寨大队社员以“愚公移山”的精
神,“蚕吃桑叶”的方法,深翻压碱,改良土壤。焦裕禄同志说: ?“秦寨是个好地方,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眼下困难多,不要怕,在困难面前要挺起腰杆,才是真正的英雄哩!决心要比困难大,什么东西都怕决心。困难面前我们要找出路。”
赵垛楼的干劲:张君墓公社赵垛楼大队社员,在大雨成灾,一片汪洋的情况下,挖河排涝,一季翻身,把余粮卖给国家。焦裕禄同志说:“赵垛楼大队战胜自然灾害,支援国家, 支援灾区,这是崇高阶级感情,高度的爱国热情,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
双杨树的道路:红庙公社双杨树大队的社员说:“穷,咱 穷到一块;富,咱富到一块”。他们兑钱、兑鸡蛋,买种子, 买牲口,巩固集体经济。焦裕禄发现这个典型后,给县委写 报告说:“双杨树社员坚持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坝子的风格:红庙公社坝子生产队的社员,抗灾夺得丰 收后,压低口粮标准,卖粮食支援灾区。焦裕禄同志亲自给 县委起草报告,通报全县表扬他们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焦裕禄同志在《穷棒子精神万岁》一文中写道:“我县连续遭灾,很多生产队在生产、生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困难主要表现在‘穷’字上。毛主席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有了困难只要去斗争,困难只会减少,克服一分困难, 就是一分胜利。要克服困难,必须不怕困难,发扬革命精神。 各地都要抓住这样的典型,树立旗帜,鼓舞胜利信心”。同时,焦裕禄同志还主张,对改变穷困面貌有强烈要求的困难队, 在政治上鼓舞,在经济上扶助。采取“穷、硬、明、纯、快” 五字方针。穷,就是连年遭灾,底子特别空的队;硬,就是不怕困难,人穷志不穷;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明;纯, 就是领导班子内没有坏人;快,就是一拉就起来,很快翻身。
焦裕禄同志从这五个典型中看到了全县除“三害”斗争的希望,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焦裕禄同志激情满怀地为这五个先进典型,大喊大叫,鸣锣开道,请他们上主席台,让他们介绍经验。他把这五个典型归纳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坝子的风格。焦裕禄同志:“这五个先进典型所走过的道路就是兰考的新道路。只要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全县就会出现好多的硬骨头生产队, 迅速掀起除“三害”高潮,多灾多难的旧兰考,就会变成社会主义新兰考。
这次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大战“三害”
的动员会和誓师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鲜艳的旗帜一 树立,在全县各个角落,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县委的 领导下,焦裕禄同志率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三害”发起了 猛烈的总攻。
25.?下乡干部的行头
焦裕禄同志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焦裕禄同志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 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 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 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 挖河渠 ,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
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因此,他经常要求下乡的干部一要带毛主席著作,二要带劳动工具和行李。
26.?拒绝接受救济
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做脏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
27.?一床带补丁的被子
焦裕禄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 42?个补丁,褥子上有 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
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 焦裕禄同志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 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他的爱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气了,不给他补,他就自己动手补。
28.?拒绝装修办公室
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 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 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 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29.?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一个冬天的黄昏,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同 志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群众:住的怎样?吃的烧的有没有 困难?生产队的牲口咋样?他让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雪 天六项工作: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安排好群众生 活。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保证 不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 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由 哪个大队热情接待,保证吃得饱,住的暖。第五、教育全体 党员,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最 后一条,把检查执行情况迅速报告县委。这天,风雪刮了一 夜,焦裕禄同志的屋里的电灯亮了一夜。第二天黎明。他就 把同志们叫起来开会。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 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要在群 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 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说罢,就领着大家,顶风冒雪出发了。这天,焦裕禄同志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 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 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 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 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 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 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 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30.?与病魔顽强斗争
一九六四年春天,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同志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他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 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里。 他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 组织上劝他住院治疗,他总是说:“工作忙,离不开。”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说:“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县委的同志背着他去买来三剂,强让他服下了,但他执意不再服第四剂。可当他发现别的同志有了病时,却总是关心备至。县委一位负责同志在乡下患病,焦裕禄几次打电话,要他回来休息。组织部一位同志患慢性疾病,焦裕禄不给他分配工作,要他安心疗养,财委一位同志患病,焦裕禄多次摧他到 医院检查 。焦裕禄同志想的总是别人,他心里装着全体人
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医院里的时候,焦裕禄同志以钢铁般的意志,同疾病 作顽强的斗争,无论肝疼得多么厉害,从来都不让护士多照 顾自己。
焦裕禄同志的病越来越严重,医生们开出了最后诊断书, 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这里不治之症。送他去看病的赵文选同志,心里非常焦急,恳切的向医生说:“医生, 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人民需要他,需要他呀!”
五月初,焦裕禄同志的肝病更加严重了。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 ??“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
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的群众代表前来看他,他不谈自己的病,首先问县里的工作、生产情况。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 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老韩陵的泡桐树栽了多少?他还嘱咐同志们:“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 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他的大女儿到医院里去看他,他深情地说:“小梅,你参 加革命工作了,爸爸没有什么送给你,家里的那套《毛泽东 选集》,就作为送你的礼物吧。那里面,毛主席会告诉你怎么做人,怎么工作,怎么生活 ”。
省、地、县各级领导同志来看望他。这时,焦裕禄已经 病危,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 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 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来钱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15449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