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歧家人(赵宗歧赵括)

赵宗歧家人(赵宗歧赵括)

宋神宗赵顼(1048~1085)

本朝宰执名单(36人)

韩琦曾公亮文彦博吕公弼欧阳修赵槩吴奎张方平赵抃、陈升之、韩绛、邵亢、郭逵唐介富弼王安石、冯京、王珪司马光吴充、蔡挺、吕惠卿、王韶、元绛、曾孝宽孙固、吕公著、薛向、蔡确章惇、张璪、韩缜、蒲宗孟、王安礼、李清臣、安焘。

………………………………………………

【治平四年(1067)】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曾公亮。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吕公弼(+)。

参知政事:欧阳修(-)、赵槩、吴奎(+ -)、张方平(+ -)、赵抃(+)。

☆枢密副使:陈升之(-)、吕公弼(-)、吴奎(+、-)、韩绛(+)、邵亢(+)。

☆同签书枢密院事:郭逵(-)。

正月

丁巳(初八),宋英宗驾崩,太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丙寅(十七),吴奎除父丧,复枢密副使。

戊辰(十九),韩琦自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魏国公、加守司空兼侍中。

同日,曾公亮行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进封英国公。

同日,文彦博行尚书左仆射、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同日,欧阳修加尚书右丞,仍参知政事,

同日,赵槩加尚书左丞,仍参知政事。

同日,陈升之为户部侍郎。

同日,吕公弼为刑部侍郎。

三月

壬申(廿四),欧阳修自尚书右丞、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

癸酉(廿五),吴奎以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转参知政事。

四月

丙寅(十九),吴奎罢政。

壬申(廿五),吴奎复位。

九月

辛丑(廿六),韩琦自守司空兼侍中、同平章事、魏国公以守司徒兼侍中、检校太师、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

同日,吴奎自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

同日,陈升之自枢密副使、户部侍郎以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知越州。

同日,吕公弼自枢密副使、刑部侍郎除检校太傅、枢密使。

同日,张方平自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户部尚书,除参知政事。

同日,赵抃自龙图阁学士、右司郎中、知谏院迁右谏议大夫,除参知政事。

同日,韩绛自三司使、吏部侍郎除枢密副使。

同日,邵亢自枢密直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

壬寅(廿七),曾公亮自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

同日,文彦博加司空。

癸卯(廿八),郭逵自同签书枢密院事以宣徽南院使判郓州。

十月

己酉(初四),参知政事张方平丁父忧,去职。

………………………………………………………

【熙宁元年(1068)】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吕公弼

☆知枢密院事:陈升之(+)

☆参知政事:赵槩(-)、赵抃、唐介(+)

☆枢密副使:韩绛、邵亢(-)

正月

丙申(廿三),赵槩自参知政事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同日,唐介自龙图阁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除参知政事。

七月

己卯(初九),陈升之自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知越州除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

辛酉(廿三),邵亢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知越州。

………………………………………………………

【熙宁二年(1069)】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弼(+ -)、曾公亮、陈升之(+)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吕公弼

☆知枢密院事:陈升之(-)

☆参知政事:赵抃、唐介(-)、王安石(+)

☆枢密副使:韩绛

二月

己亥(初二),富弼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尚书左仆射,判汝州,郑国公依前左仆射加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庚子(初三),王安石自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四月

丁未(十一),参知政事唐介卒。

十月

丙申(初三),富弼自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检校太师,依前行左仆射、同平章事以武宁军节度使判亳州。

同日,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鲁国公。

同日,陈升之自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加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

【熙宁三年(1070)】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陈升之(-)、韩绛(+)、王安石(+)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吕公弼(-)

☆参知政事:赵抃(-)、王安石(-)、韩绛(+ -)、冯京(+)、王珪(+)

☆枢密副使:韩绛(-)、司马光(+ -)、冯京(+ -)、吴充(+)

二月

壬申(十一),司马光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除枢密副使,九辞不受。

乙酉(廿四),诏司马光任命敕诰收还。

四月

己卯(十九),赵抃自参知政事、右谏议大夫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同日,韩绛自枢密副使除兼参知政事。

七月

壬辰(初四),吕公弼自枢密使以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

同日,冯京自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授户部郎中、权御史中丞迁右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

九月

乙未(初八),韩绛自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除陕西路宣抚使。

庚子(十三),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以守司空、检校太师兼侍中领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五日一奉朝请。

辛丑(十四),冯京自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

同日,吴充自翰林学士、右司郎中、权三司使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十月

戊寅(廿一),陈升之丁母忧,自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免。

十二月

丁卯(十一),韩绛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加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同日,王安石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同日,王珪自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仍守本官,除参知政事。

………………………………………………………

【熙宁四年(1071)】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绛(-)、王安石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

☆参知政事:冯京、王珪

☆枢密副使:吴充

正月

壬子(廿六),陈升之起复,仍礼部尚书加同平章事,以母丧未满,辞不拜。

三月

丁未(廿二),韩绛自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守吏部侍郎,知邓州。

………………………………………………………

【熙宁五年(1072)】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陈升之(+)

☆参知政事:冯京、王珪

☆枢密副使:吴充、蔡挺(+)

二月

丙寅(十六),蔡挺自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渭州除枢密副使。

十二月

壬午(初八),陈升之以检校太傅、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除枢密使。

………………………………………………………

【熙宁六年(1073)】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

{执政}

☆枢密使:文彦博(-)、陈升之

☆参知政事:冯京、王珪

☆枢密副使:吴充、蔡挺

四月

己亥(廿六),文彦博自剑南、西川节度使、守司空兼侍中、枢密使以守司徒兼侍中、河东节度使判河阳。

………………………………………………………

【熙宁七年(1074)】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韩绛

{执政}

☆枢密使:陈升之

☆参知政事:冯京、王珪、吕惠卿(+)

☆枢密副使:吴充、蔡挺、王韶(+)

四月

丙戌(十九),王安石自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转九资〉。

同日,韩绛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吏部侍郎、知大名府守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同日,吕惠卿自翰林学士、右正言兼侍读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十二月

丁卯(初四),王韶自观文殿学士兼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知熙州除枢密副使。

 

………………………………………………………

【熙宁八年(1075)】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韩绛(-)

{执政}

☆枢密使:陈升之(-)、吴充(+)

☆参知政事:冯京(-)、王珪、吕惠卿(-)、元绛(+)

☆枢密副使:吴充(-)、蔡挺(-)、王韶

☆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

正月

庚子(初七),蔡挺自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

同日,冯京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以守本官知亳州。

二月

癸酉(十一),王安石自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依前官加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四月

戊寅(十七),吴充自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除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枢密使。

闰四月

乙未(初四),陈升之自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以检校太尉、镇江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扬州

六月

辛亥(廿一),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八月

庚戌(廿一),韩绛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

十月

庚寅(初二),吕惠卿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守本官知陈州。

十二月

壬寅(十五),元绛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同日,曾孝宽自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兼枢密都承旨、同群牧使除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

【熙宁九年(1076)】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吴充、王珪

{执政}

☆枢密使:吴充(-)

☆知枢密院事:冯京(+)

☆参知政事:王珪(-)、元绛

☆枢密副使:王韶

☆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

十月

丙午(廿三),王安石自检校太傅,依前尚书左仆射,平章事,领镇南军节度使,判江宁府。

同日,吴充自枢密使、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守前官加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同日,王珪自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守前官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同日,冯京自资政殿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迁给事中,除知枢密院事。

………………………………………………………

【熙宁十年(1077)】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王珪

{执政}

☆知枢密院事:冯京

☆参知政事:元绛

☆枢密副使:王韶(-)

☆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

二月

己亥(十八),王韶自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洪州

………………………………………………………

【元丰元年(1078)】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王珪

{执政}

☆知枢密院事:冯京

☆参知政事:元绛

☆同知枢密院事:孙固(+)、吕公著(+)、薛向(+)

☆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

闰正月

壬辰(十七),孙固自权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除同知枢密院事。

己亥(廿四),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丁父忧,去职。

五月

庚辰(初七),曾孝宽起复,请终丧,固辞。

九月

乙酉(十四),吕公著自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宝文阁学士、户部侍郎除同知枢密院事。

同日,薛向自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除同知枢密院事。

………………………………………………………

【元丰二年(1079)】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王珪

{执政}

☆知枢密院事:冯京

☆参知政事:元绛→蔡确

☆同知枢密院事:孙固、吕公著、薛向

五月

甲申(十七),元绛自参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知亳州。

戊子(廿一),蔡确自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直学士院、判司农寺除参知政事。

………………………………………………………

【元丰三年(1080)】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王珪

{执政}

☆枢密使:冯京(+)

☆知枢密院事:冯京(-)

☆参知政事:蔡确、章惇(+)

☆枢密副使:薛向(+ -)、孙固(+)、吕公著(+)

☆同知枢密院事:孙固(-)、吕公著(-)、薛向(-)

二月

丙午(十二),章惇自翰林学士、右正言、知审官东院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三月

己丑(初二),吴充辞疾,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乙宫使免。

九月

乙亥(十六),《寄禄新格》正式颁布,采取以阶易官的方式,将旧寄禄官转换为新的官阶,作为文臣京朝官领俸级别的新标准。新官阶共二十五阶,与旧寄禄官比,减少十七阶。

☆《寄禄新格》部分官称易阶情况:

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

左右仆射为特进

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

五曹尚书为银青光禄大夫

左右丞为光禄大夫

六曹侍郎为正议大夫

给事中为通议大夫

左右谏议为太中大夫

秘书丞为中大夫

癸未(廿四),尚书礼部侍郎、平章事王珪换正议大夫。

同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章惇换太中大夫。

同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蔡确换太中大夫。

同日,给事中、知枢密院事冯京换通议大夫。

同日,薛向自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换正议大夫,除枢密副使。

同日,孙固自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换太中大夫,除枢密副使。

丙戌(廿七),王珪以正议大夫、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为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同日,冯京自通议大夫、知枢密院事除正议大夫、枢密使。

同日,薛向自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枢密副使知颍州。

丁亥(廿八),吕公著自户部侍郎、同知枢密院除正议大夫、枢密副使。

………………………………………………………

【元丰四年(1081)】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珪

{执政)

☆枢密使:冯京(-)

☆知枢密院事:孙固(+)

☆参知政事:蔡确、章惇→张璪

☆枢密副使:孙固(-)、吕公著(-)

☆同知枢密院事:吕公著(+)、韩缜(+)

正月

辛亥(廿三),冯京自正议大夫兼群牧制置使、枢密使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府。

同日,孙固自枢密副使、太中大夫除兼群牧制置使、知枢密院事。

同日,吕公著自枢密副使、正议大夫除同知枢密院事。

同日,韩缜自龙图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枢密都承旨兼群牧使,除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

癸卯(十六),章惇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知蔡州。

甲辰(十七),张璪自翰林学士除太中大夫、参知政事。

………………………………………………………

元丰五年中枢改革纪要:

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虚设?不任命,以尚书省左、右仆射为左、右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中书令之职,由于取旨拟诏之权在中书省,右相(次相)之权实际上重于左相(?相)。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右丞为执政(副相)。枢密院以知、同知枢密院事为长官,其他皆废,元祐三年(1088),复设签书枢密院事为低级副长官,均属执政官之列。

【元丰五年(1082)】

(改官前)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珪

{执政}

☆知枢密院事:孙固

☆参知政事:蔡确、张璪

☆同知枢密院事:吕公著、韩缜

(改官后)

{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

{执政}

☆知枢密院事:孙固

☆门下侍郎:章惇

☆中书侍郎:张璪

☆尚书左丞:蒲宗孟

☆尚书右丞:王安礼

☆同知枢密院事:吕公著(-)、韩缜

四月

癸酉(廿二),王珪自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官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同日,蔡确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依前官加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甲戌(廿三),章惇自太中大夫、知定州加守门下侍郎。

同日,张璪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加守中书侍郎。

同日,蒲宗孟自翰林学士加中大夫、守尚书左丞。

同日,王安礼自翰林学士加中大夫、守尚书右丞。

丁丑(廿六),吕公著自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以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知定州。

………………………………………………………

【元丰六年(1083)】

{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

{执政}

☆知枢密院事:孙固→韩缜

☆门下侍郎:章惇

☆中书侍郎:张璪

☆尚书左丞:蒲宗孟→王安礼

☆尚书右丞:王安礼→李清臣

☆同知枢密院事:韩缜→安焘

七月

丙辰(十三),孙固自知枢密院事以通议大夫、观文殿学士知河阳。

同日,韩缜自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进知枢密院事。

同日,安焘自太中大夫、试户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

八月

辛卯(十八),蒲宗孟自中大夫以守尚书左丞知汝州。

同日,王安礼自守尚书右丞除尚书左丞。

同日,李清臣自吏部尚书除中大夫、尚书右丞。

………………………………………………………

【元丰七年(1084)】

{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

{执政}

☆知枢密院事:韩缜

☆门下侍郎:章惇

☆中书侍郎:张璪

☆尚书左丞:王安礼(-)

☆尚书右丞:李清臣

☆同知枢密院事:安焘

七月

甲寅(十七),王安礼自尚书左丞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

………………………………………………………

【元丰八年(1085)】

{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

{执政}

☆知枢密院事:韩缜

☆门下侍郎:章惇

☆中书侍郎:张璪

☆尚书左丞:(虚位)

☆尚书右丞:李清臣

☆同知枢密院事:安焘

三月

戊戌(初五),宋神宗驾崩,太子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

………………………………………………………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16602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