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汇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汇编
(6篇)
目录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①丨2023年将以更大政策力度全力以赴拼经济 2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②丨消费优先扩内需 固本强基稳增长 8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③丨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12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④丨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7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⑤丨练好大市场“内功” 提升对外资吸引力 22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⑥丨楼市既要稳信心又要防风险 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①丨2023年将以更大政策力度全力以赴拼经济
2022-12-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定向。会议要求,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将“稳增长”放在首位
    与2020年疫后的“六稳”“六保”均以就业为首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稳”,将“稳增长”放在了首位。
    为何有此变化?中央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近期,多位政策研究人士均表示,当前经济还未回到合理区间,2020年-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低于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因此,2023年应力促经济重回合理区间(大约为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充分表明中央已经把恢复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视作当前经济运行的首要矛盾。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稳住经济大盘,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尤为重要。“质”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量”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扩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结构、增进效益能够为规模及增速扩大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合理增长也是有效提升质量的重要基础。
    政策调节空间增大
    如何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在张俊伟看来,“加力”意味着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必要的扩张力度,通过统筹运用直接投资、税收补贴、政策性投资,以及统筹运用一般性债务、专项债、政府投资基金、PPP等,扩大社会投资规模。而“提效”就是说会注意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避免短期债务风险积累,实现短期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费兆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缓,有利于减弱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制约,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费兆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2023年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有力”将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定向支持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货币投放直达居民和企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助力惠企利民稳就业。二是在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的前提下,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是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进一步加大对房企风险的化解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助力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三是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货币政策的“精准”主要体现在继续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工具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放松房地产金融政策拓宽房企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缓解房企经营压力,满足居民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有力’意味着将继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连平认为,2023年国内物价总体上会相对平缓,我国货币政策扩张调节的空间将会增大。央行可能会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适度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政策利率,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核心是稳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成为2023年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费兆奇指出,当前,受海外市场需求转弱的影响,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点将从出口支撑转向内需驱动,消费和投资修复将成为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关键。
    张俊伟预计,2023年扩大内需的政策至少将包括鼓励深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加快恢复的政策,如旅游、餐饮、住宿、展会、演艺等;鼓励居民消费升级和大件消费的政策,如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刚需和改善型住房消费、休假消费、绿色消费等政策;扩大政府投资、提高财政支出拉动效果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促进消费必须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因为只有让市场主体拥有活力,才能为扩大国内市场消费、促进投资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说到底,稳增长的核心就是稳信心。
    近三年来,疫情反复打乱生产生活节奏,各行各业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尤其是以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面临发展困境,中小企业恢复的基础有待稳固。
    “由于疫情反复冲击、外部环境持续趋紧,中小企业面临需求不振、订单萎缩、开工不足、销售不畅、拖欠账款等,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推动金融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加大清理拖欠账款力度等,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2023年稳信心亟须多措并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保持居民消费和合理的有效投资规模。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引导优质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韧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以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公共服务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②丨消费优先扩内需 固本强基稳增长
2022-12-20

    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不仅是2023年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增长区间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坐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主动转向内需市场的最大“底气”。“扩内需必须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抓手。”周宏春认为,具体而言,一是提升群众“衣食住行用”等传统消费质量,满足群众的质量改善需求;二是增加节能产品、有机食品等供给能力,扩大绿色、低碳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三是增加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四是继续深刻培育网上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快递、“互联网+”等服务业态已经有了快速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新型服务业态可持续发展。
    让消费既当“领头羊”又当“驱动器”
    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贯彻扩大内需战略的最大优势。而继续壮大内需市场则必须找到有效“牵引”。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明年,消费必将肩负重任。“消费,一头连着民生具体需求,一头连着商品和服务供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没有消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现实需要无从满足,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则无从落地。”以“恢复”和“壮大”之名,2023年,消费获得了最优先权。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周宏春进一步分析,结合已经实施的促消费政策和此次会议透露的动向,可预见2023年消费政策将“千方百计”围绕“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积极部署。他强调,从恢复消费规模上看,消费要“恢复”;从挖潜市场和新的增长空间来说,消费要“扩大”,这背后隐含着消费对经济第一驱动力和重要基础性作用的基本逻辑。多年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驱动力的作用正持续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5%,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21年居民消费支出在最终消费支出的占比为70.7%。此外,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促民增收是消费优先的最大保障
    “要花钱得先有钱”,促民增收能让民众消费更有保障,不仅与消费意愿直接挂钩,更事关消费信心的持续增长和保持。会议重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展望2023年,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空间?黄征学告诉记者,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其中多数人工资性收入占比高。他认为,增加收入首先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要加大对公共工程、地方政府、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治理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以调整优化防疫政策为契机,须进一步落实助企惠民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的经营性收入。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制度,支持城乡居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黄征学认为,城市居民增加收入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鼓励自主经营。农村居民增加收入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外,重点在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稳步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实际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被视为释放内需潜能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其中,农村内需市场更被认为有着“无限增长潜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农村需求是国内需求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农村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扩大农村内需的“公开讲话”。“只有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消费需求才能不断释放。”基于此,姜文来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村劳动力有活干,有钱挣。二要让种粮农户有钱赚,加大对农村服务市场扶持力度,减少农民劳动力投入成本。三要振兴农村产业,这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长久事业。四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让农民在此过程中受益。五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多形式经营,如加快农村旅游市场开发和建设,促民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③丨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2022-12-21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释放了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同时提出的新要求将更加有利于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更加有利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内容。
    “平台企业的主要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供需匹配,发挥好平台企业的作用能够大大提升经济社会的活跃度。此次会议优化了平台企业的政策环境,平台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盘和林进一步表示。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叶妍看来,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平台企业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吸纳就业注入了“强心剂”,吃下了“定心丸”,平台稳就业促消费的潜力将持续释放。
     一是平台企业将更好发挥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就业的主力军作用。纵然因人员结构优化需要,许多平台企业经历了“裁员潮”,但统计数据显示,大型平台企业同期招聘人数依然多于离职人数,对核心科技人员和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依然强劲。
    二是平台企业将更好发挥吸纳和拓宽灵活就业渠道的先行者作用。响应国家号召,平台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机制,帮助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纾困增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积蓄了蓬勃的发展力量。“多年来,我国平台企业快速发展,涌现出腾讯、小米、阿里、京东等许多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明确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取向。”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促进消费方面,平台企业具有创新消费场景的天然优势。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无接触服务的需求依然旺盛,VR博物馆等智慧旅游新模式以及数字藏品拍卖等智慧消费新场景也在加速拓展,平台企业及相关服务业企业快速成长。
    “我们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深入挖掘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通过直播助农等形式让农产品‘走出’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消费能力,同时开发更多面向农村的消费品类和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李叶妍说。
    持续打造平台经济国际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企业在国际具有领先的优势地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平台经济与竞争政策观察(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市场价值超100亿美元的数字平台企业,中美企业数量合计达64家,全球占比为84.2%,全球新增的7家平台企业均来自中美。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在李广乾看来,当前国内的平台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例如监管已经逐渐制度化,RCEP、“一带一路”倡议等也为平台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刚刚结束的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可以说就是平台企业大显身手的一个生动实践。当前,我国平台企业在短视频、跨境电商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抖音海外版就是一个典型,可以说为平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李广乾表示。
    盘和林分析,当前国内平台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例如,有一些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很多,但电商在供需对接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很高,这导致平台交易的供需双方需要承担比较高昂的渠道成本费用,没有很好地体现互联网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
    如何让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盘和林认为,应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助力实体企业“走出去”,比如通过跨境电商来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发展,打响中国品牌。
    第二,平台企业直接“走出去”,利用中国国内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海外,占领海外市场,这样既可以带动国内产业向外延伸,也能提升中国平台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但洪涛提醒,要想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就必须把平台经济监管纳入“常态化监管”,这既是经济安全的需要,也是数字化治理的客观必然。
“平台企业具有无国界性、无限扩展性等显著特征,我们要引导有条件的平台企业拓展全球消费市场,向海外布局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约车在内的更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向更多国家和地区输出我国平台企业的云服务和先进技术,加速技术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29489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