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一)
县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湘华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先后两次原原本本学习了报告全文。这次,县委在开春不久又花两天时间,组织我们进行集中轮训,这充分说明了县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对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作为“三农”工作者的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乡村,弱项在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作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顶层设计,必将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促进农业农村实现新的全面复兴。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标志。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离不开现代农机装备的强有力支撑。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村,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让农民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农业机械化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去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才能变为现实。近年来,我县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17年,我县以创建“全省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机部门将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作为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将把提升政治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与履职尽责、抓好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把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贯彻落实到农机化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按照省农机局“四提升、三参与、三减量”的要求,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规范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为抓手,以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机化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具体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宣传讲解农机化政策法规,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让农机政策和安全常识人人皆知。大力推广实用实效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为农民增产增收、粮食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以“重规范、简程序、优服务”为载体的利民活动,提升为民便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是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服务经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在扶持发展中规范管理,在规范引导中谋求跨越发展。积极引导合作社在依法办社的前提下,走多样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采取土地、资金、机具等入股方式,鼓励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进行农机、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整合重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使农机化服务全县现代农业的能力再上新台阶。
三是本着“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紧扣“平安农机”主题,重点突出“认识、精力、宣传”三个到位,通过创新建立“共管、预警、联动”三个机制,构筑“责任、宣教、治理”三个全覆盖,实现农机安全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全年农机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
四是在全局党员中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比思想、看党性,做到对党忠诚,政治品格过硬;比工作、看担当,做到公道正派,职业操守过硬;比学习、看素质,做到业务精湛,专业能力过硬;比作风、看行动,做到律己严格,作风形象过硬,聚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队伍,推动湘阴农机化事业高效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