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鄂尔多斯、西安考察学习之行有感

赴鄂尔多斯、西安考察学习之行有感
——生物组:于伟东
今天,我想主要从“常规教学”(备、讲、练)和“新课标培训”两个方面跟大家做个汇报和分享。
一、关于常规教学“备”、“讲”、“练”的学习认识
1.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严谨集体备课程序,真正发挥集体智慧,人人参与,形成一整套的资料库,精选习题减少盲目性,跳出题海,减轻学生负担,可以说就是教学片断的增删。鄂尔多斯一中的集体备课明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考取清华、北大人数逐年上升。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正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我们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运用机智。而集体备课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越是地处教育欠发达地区、师资薄弱、教育资源缺乏的学校,富有实效的集体备课更是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我们了解了鄂尔多斯一中以及其他先进学校集体备课的优势,才审视到了我校集体备课的弊端与不足,因此李校长、赵副校长和教务处对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做了大胆的改革,至少从我们上周高三生物组的集体备课来看有了明显改进,我本人和我们组的每个教师收获都是很大的。
个人备课: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有了个人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
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带着个人备课的成果参加全组的备课交流,这样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研组整体教学的课程资源。于俊才老师考察后感受到:两节新课内容相同,所用课件相同,但教师各自有不同的设计,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实施策略,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所以这一节政治课我们就既能看到集体备课的影子,也能看到个人备课的成果。
2.讲。李校长这样说,希望我们全体教师都要明确地认识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我们各个学科组的集体力量,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课堂一遍遍的重复,而应通过我们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的挖掘,对习题的精选,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对学科问题的共同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期待!
赵君主任这样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学的根,教研是教学的魂,只有教和研相结合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
高云涛老师这样说,作为老师,不游戏课堂,不蹉跎时光,不冷落每一个灵魂,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凭良心教书育人,做一个有尊严的老师。
课堂教学应该分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鄂尔多斯一中的课堂上,老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你看不到学生打瞌睡、走神溜号的个例。贴近高考考查方向,而不是教教材,炒冷饭;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参与进来,突出把握住重难点的训练。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于我们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于对学生学情的实际了解,对高考方向的准确把握。
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交流流畅和谐。师生知识交流、情感的交流,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微笑等都是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努力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长此以往,必将调动学生对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房晓玲老师说,讲练结合是高效课堂之所以能够高效的核心因素。我们传统的做法是老师课堂讲,学生课下做题,讲与练脱节,从讲到练再到订正点评,成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激情早已消磨,学生对题目的认知早已模糊。当堂即时性的训练看似耗时,实则高效。
李学增副主任说,鄂尔多斯一中学生高度自律,学习奋斗激情很高;“精耕细作”抓得实;教师教得实效,学生学得高效;课堂不拘泥于形式,课堂容量大;特别强调学生思考,正所谓“三分学,七分悟”。
教师要把无意识的教学思维变成有意识的思维和方法教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新的教法应该是在教师得指导下学生自主从学习过程和解题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思维受到锤炼。尊重教材,回归教材,利用教材;老师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巡视课堂;适当的育人教育,比如环保等。
我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抓住学生的心,这是课堂的灵魂;二是还时间给学生,这是新课改的根;三是总结同类题,进行学法指导;四是难点突破,抓教材抓本质;五是讲练结合;六是学生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留白。
我听了一节林东的政治课和数学课给我的感触是很深的。他们注重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依据学习材料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解答不准确时,教师很耐心,不是急于把答案说出或者打断学生的回答,而是耐心的去引导,最终让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这几句话是李校的原话我也有这样的感触)。
七是加强我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就要让学生多开口,近期听了宁城、鄂尔多斯一中、林东老师的课跟李校长说的感触是一样的,他们的孩子张嘴说话这一方面确实比我们的强。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好,而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这个对学生而言就不光是教给他们知识了,对于育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也应该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八是增加我们课堂学生思维的含量、深度和广度;九是巧设问题串,问题要精,要有思考的空间,要能引领教学,为突破重点服务,巧妙的搭设脚手架。
3.练。练习题的选择、练习题的批改、作业的留批和考试的问题。任慧增老师说道:要精选学生的阅读材料训练习题。赵校长在去林东一中听课也提到了这个选材的问题。在听课中,发现鄂尔多斯一中的学生手中的阅读材料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的名篇,并且后面都有精要简洁的阅读指导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考训练题。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泛泛阅读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学生的练习题除了手头的教材配套练习外,另外也有教师依据教学进度选编的周测题。
所以老师要精选、精组、精编习题,好的习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坏的习题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练习题的批改,鄂尔多斯一中的做法是:凡作业必收、凡收必批。当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批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更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己了解学情,因材施教。有的时候我们以为的跟学生所理解的之间是有误差的,而这个误差恰好通过作业暴露出来,这才让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凭以往的经验去教学。
关于考试卷的处理问题。我听的一节生物课,学生已经事先把错题整理到了错题本上,上课时学生直接用错题本听课,他们生物老师说课前学生已经自己讨论过了,然后把个别不会的题粘贴在错题本上,并且课代表会把学生讨论不出来的报告给老师,上课老师只讲这几个,而且学生不是拿着试卷在听课而是用错题本在听课。他们也会把每一套题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在下周的周测中重新出现,滚动复习。这个我认为是我们的习题课最最应该学习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反复做的是正确的题,而错误的题也是反复的错的,这就要反思就要改变。
习题课选择性的讲解,20分钟一套题;学生有目的的整理生物知识点;学生听课状态很好,非常专注;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好分数,虽然是高二,但是习题课的讲解已经按照高三备考的要求进行了。还有他们会把学生的个别答题卡粘贴在本班教室的门外,供同学们比较、学习。
二、关于新课标培训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 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3. 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4. 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5. 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对于我们要高考的孩子们和老师们来说,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新课标理念落实,核心素养落地,应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亮点。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教学中,要改变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基本方式,不再刻意关注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知识为本的时代已经过去,您可以体会一下现行的高考是单纯的考查知识吗?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点,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把思维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关注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关注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核心素养要落实,关键在教学实践中,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变更和选择是不够的,关键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包括评价方式的转变。

首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多年来,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被动接受新知的同时也被教师的各种条条死死地框了起来。多年的改革探索发现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展开学习,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到高,从本学科到跨学科,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进行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与碰撞。这也是“问题导学”等学习模式的价值所在。所以面对新高考,面对新课标,面对核心素养,新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赤峰市生物教研员孔令奎老师说,什么是新高考?什么是核心素养?就是在新情境下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物学问题和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当然我们生物高考确实是这样的,比如以前考什么是癌症,癌症具有什么特点,现在呢,给你一段情境比如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抽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高了100倍,长期工作压力大的人,长期心情不好的人癌症发病率高多少多少,然后问你引发癌症的致癌因子有哪些?等等,注重从情境中去获取答案,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这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没有一条是关于生物知识的,那是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学习生物知识了呢?当然不是,我们是想让我们的生物知识通过具体的情境渗透给学生,而高考恰恰是这样考的。
高考为什么要改?高考当然是用来指导我们教学的,像以往一样我们学生只学习文化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是无法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的,也无法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比如以往我们只知道温室效应,而现在呢我们不光知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自己做到环保等等。当然新情境不只是在生物中体现,我记得宋小凡副主任在朋友圈发过一个数学模拟题就有很长很长的题干,那不就是情境吗,比如我听的政治课的老师喜欢旅游去了青岛知道了天价螃蟹这个事等等,比如语文英语的阅读不都是情境吗?各个学科都是在想办法创设情境去引领我们的教学,高考这样考,考真实情境,倒逼着我们也要这样教。
其次是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文本知识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素养的载体。教学中,要尽心设计教学活动,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更要体现教育性,让学习者亲身经历并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通过经验获得重构知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都是在学科活动中养成的。当然不一定非的是小组合作探究,不必拘泥于形式。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个问题串、让学生看书或者相互交流去寻求答案,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个表格让学生去填,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个变式训练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慢慢的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课堂上并不在于你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对吗?
再次是评价方式的转变。核心素养的落实,从教育评价来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依据。新的评价体系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这样的评价是动态的,既看重学生的发展,又重视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关注全体,也注重个体差异。总之,评价方式的转变,可以有力地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核心素养要落地,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到核心素养导向,我们的教育素养更要随之相应提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6856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4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