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关键转折述评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关键转折述评
关键词:日本陆军;细菌战;七三一部队;石井四郎
一、细菌战的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从战争经历中发现了细菌战是最适合日本国情,最高效侵略扩张的决战武器,秘密搜集各国情报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订了计划。日本陆军军医学校早在1916年就将细菌学课程写进教材,他们在面向学生讲授如何将炭疽菌撒在干叶上,使部队能及时撤出危险区的细菌战案例。
1918年11月,日本特务机关抓捕了俄国间谍亚历山大,审讯中发现此人以瑞典红十字会身份为掩护,正研究细菌武器并存有大量细菌,军医长谷部照信向陆军参谋本部报告后,引起陆军省医务局高度重视并迅速全方位着手研究细菌武器机构的搭建。〔1〕

1925年6月17日,37个国家在瑞士签署了《日内瓦议定书》,主要内容是生化武器禁于战争。日本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但日本政府拒绝批准该公约实施,目的就是方便开展细菌武器研究,以达到实现细菌战霸主的目的。1927年6月至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出台“大陆政策”之后,日本京都卫戍病院的细菌学博士石井四郎开始频繁出入陆军参谋本部,多方奔走游说自己的细菌战主张——以细菌战解决侵略战争中的人力和武器资源不足困难,他大肆宣传细菌武器杀伤力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而且投资少,是一种更先进、更适合日本扩张的武器。〔2〕这一观点逐渐被陆军参谋本部接受并重视,1928年石井四郎以海外医学考察名义,足迹遍布欧亚20多个国家,重点考察了德国的细菌武器研究。1930年回到日本后,石井四郎向陆军要员推介了军事发达国家细菌战战略,认为日本生化战研究已晚于其它国家,创建细菌战部队刻不容缓。这一观点得到了一直推动军事装备现代化的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长永田铁山的认可和支持。
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建立及扩张
(一)细菌武器研究从防疫研究室开始
在石井四郎不断的争取下,日本陆军于1932年8月在东京若松町的陆军军医学校创立了防疫研究室,石井四郎带领团队开始研究细菌武器,半年后军部对细菌战略的研究十分认可,扩建研究室并改称防疫研究所,直到二战结束,这里一直是日本细菌战的大本营。
(二)侵入中国东北建立石井部队
石井四郎并不满足于动物和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验误差巨大,内心一直考虑用活人参与实验,随着对细菌武器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程度不断加深,对活人实验的需求十分迫切,遂向军部申请到中国东北进行实验。石井四郎在1932年考察中国东北后认为在中国东北建立细菌战基地有几大优势:第一,中国东北已尽在日军掌控,方便进行秘密研究;第二,细菌研究需要大面积实验场地,而且在日本国内有泄露隐患;第三,中国东北能提供大量活体供给实验;第四,在中国东北建立基地后,向北可以直接对苏联开战,向南可以进攻中国各个省市。经过反复论证,1933年日军大本营批准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秘密设立了细菌研究所,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内部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日本的细菌战研究中心随着石井四郎转移到哈尔滨,正式开始细菌战的研究、生产和人体实验。石井四郎化名“东乡”任部队长,还在长春挂职满洲医大教授遥控指挥部队。与此同时,在今五常市背荫河镇设置了配套的附属细菌实验场,这里由中马太多彦大尉负责警备,也称“中马城”,其纪律严明,与世隔绝,极端保密。但后期因管理失误出现越狱事件,暴露了中马城的细菌研究、活体实验的罪行,以及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不断袭击,沉重打击了石井四郎,细菌实验工作受到重大挫折,1934年冬,石井四郎命令研究人员先行撤走,炸毁建筑设施,消灭证据。
(三)平房特别军事区域的扩张和高压管制
1935年夏,石井部队把哈尔滨平房火车站附近划为军事用地,次年在平房地区设营驻扎,并开始大规模动工兴建细菌实验基地。1936年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敕令扩编石井部队,增加科研人员和军费。〔3〕1938年6月30日,关东军司令部发布“关于设立平房特别军事区域”命令,日本空军8372部队营区、七三一部队營区在平房镇建立了占地120平方公里的特别军事区。特别军事区分为甲、乙两个区域,甲区面积小,为特别控制的无人区,乙区为一般控制区,面积较大。特别军事区由一条空中防卫,三条陆地防卫构成,空中禁飞,日军空军未经许可也不可通过。陆上防卫线共有三道。第一道是以四方楼为核心,周围建起的装有高压电线的围墙,围墙有5个门,分别设有哨所和卫兵室;第二道防线设在甲区域外侧周围,甲号区域的内侧边缘距七三一部队核心区有2~5公里,这里是特殊管理区;第三道防卫线在乙区域,并禁止修建二层以上的建筑物。特别军事区边界村屯外1.5公里的交通路口处设立警示标志,上面用汉字标注:“非特别军事区域的人,未经批准不得入内,如有违者,按满洲《治安保护法》论处。”。在甲号区域外设立“军用地”界标。在特别军事区的居民凡年满14周岁者必须办理由伪香坊警察署颁发的“特别居住证明书”,证明书紫色封皮,有效期1年,随身携带,随时配合检查,否则逮捕。外来人员一律到伪警察署所属的派出所登记,办理限定期限的白皮“临时居住证明书”,离开时,必须办理注销手续。平房站铁路线被称为“60里地国境线”,火车路过时必须挂窗帘,严禁旅客向外张望,不遵守者认定为政治嫌疑犯,被投入日伪警察署和宪兵队。特别军事区内的村屯都成立了协和班,协助宪兵观察可疑人的动向。各家各户实行联保联坐制度,每10户联保,一人有事,全体遭殃。此间的1938年4月石井部队收编了满铁卫生研究所,改称大连卫生研究所。这个支部主要负责细菌、药剂制造、动物繁殖等任务。1938年9月,平房地区的建筑工程主体基本完成,到1940年工程正式结束,石井部队所在的平房地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细菌战基地,建有各种实验室、“特设监狱”、专用机场,此外还有专门配套供部队成员生活的家属区、教育区、娱乐区和少年队宿舍等,功能一应俱全,生活设施完备。
(四)诺门罕战败加速七三一部队的崛起
1939年5月4日在诺门罕地区,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联红军、蒙古国军对战,打响了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战争。在将近7800平方公里的战线上,双方投入兵员20余万,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伤亡6万余人。〔4〕日本关东军耗损5.4万兵员和大量武器,虽秘密使用了生化武器,仍难逃战败,被日本史学称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七三一部队共派出200人,以“关东军防疫班”的名义参加诺门罕战争,这也是七三一部队首次参加大型战役。参战的细菌部队分两个班,一班由少年队教官佐佐木少尉带队,称防疫给水班,负责净化水源,保障饮用水安全;二班由第二部部长碇常重少佐负责,以第二部和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少年队员参加,组成了22人的敢死队,其任务是在水源地撒布细菌,担负前线的作战任务。临出发前,在碇常重主持下,敢死队员都咬破手指在一面太阳旗上用鲜血签上了名字。据参战队员回忆,7月12日,敢死队员潜入兴安岭南麓的一片松林,毗邻哈拉哈河。他们都穿着没有肩章和帽徽的日本土黄色军装,在
1公里的河段上,撒了各种细菌液45斤。7月13日13时30分,石井四郎到胡鲁斯台河南岸的日本关东军步兵第71联队,向那里的官兵通报说:“不要饮用哈拉哈河的水了,那河水可能被污染”。又通知诺门罕战场上第一线的各日军部队和伪满洲国军的部队,都要使用经过石井滤水器过滤的水。9月中旬诺门罕战争以日本失败告终,七三一部队铩羽而归,本企图用细菌攻击苏、蒙军队,削弱其战斗力,结果苏、蒙军前线部队由后方水源地直接向前线铺设了专用供水管道,供参战部队饮用,在细菌战中没有造成大的伤亡。而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国军作战时主要靠当地水源,在后方给水不到位,前方通知不及时的情况下,一些士兵误饮了哈拉哈河的水,再加上敢死队员匆忙作业,使一些队员不慎感染了细菌,日军参战部队成了细菌战的最大牺牲品。石井四郎回到平房后,严令所有参战人员保守秘密,绝不能透露诺门罕细菌战的真相。诺门罕战役虽以日本关东军失败宣告战争结束,而石井四郎却又因此受到了表彰。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远藤三郎少将在参与指挥诺门罕战争期间,经常与石井四郎接触,他认为七三一部队在诺门罕战争中立下战功,特别是石井四郎发明的滤水机起了作用。10月2日,日本关东军为七三一部队颁发了奖状。诺门罕战争中使用细菌攻击,虽然效果甚微,但日本陆军大本营认为石井四郎实施的细菌战远景可期,反而提高了七三一部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此,七三一部队开始向中国全境50多处细菌输送点大量输送各种细菌。1940年12月2日,关东军司令部发布 “甲”字第398号命令,根据这一命令石井部队代号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同时在海拉尔、孙吴、牡丹江、林口等地分别建立了4个支部,分别参与细菌研究。各支部主要任务是繁殖细菌的传染媒介物——跳蚤和饲养繁殖白鼠、捕捉活鼠等。其中牡丹江支部还饲养了大批其他动物进行细菌培殖实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迅速占领东南亚地区,七三一部队以及受其指导的各个生化部队在战役中频频使用生化武器,特别是对抗地道战一类战役中屡建奇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要求加快细菌武器的研制,并增加了研究人员和科研经费,七三一部队的发展也达到顶峰,设8个部门(细菌研究部、细菌实验部、防疫给水部、细菌生产部、总务部、训练教育部、资材部、诊疗部),辖5个支部(大连卫生研究所、海拉尔支部、孙吴支部、牡丹江支部、林口支部),技术方面指导日本在全亚洲的细菌战部队,成为日本关东军的一支核心部队。
三、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走向灭亡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1943年4月专门召开了秘密会议,制定研究对美英盟军细菌战计划,后称“保号碰头会”。1944年5月又下令增加细菌武器生产,务必做到保障供应对苏作战和用于太平洋战争。1944年8月,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专程视察了七三一部队之后批准使用染有鼠疫的跳蚤参与战争。
1945年1月1日,七三一部队人员达3,540人,七三一部队开始编制“留守名簿(人员名单)”。到了4月份,硫磺岛和冲绳岛的失守让日军陷入巨大危机,陆军参谋本部再次发出训令,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细菌工厂24小时生产,增加细菌武器产能,此时日本还妄想借助细菌武器挽回战争败局,但冲绳岛战役的成功得以让美军有机会投放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8月8日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8月9日,七三一部队开始竭尽全力销毁资料,砸毁仪器设备,炸毁主要建筑和设施,杀害在押人员,用于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的核心“四方楼”细菌实验室、关押被实验者的“特设监狱”以及笠原班病毒实验室被完全炸毁,本部大楼部分烧毁,其他重要建筑和设施也都遭到严重破坏。撤离时没有完全销毁的细菌直接导致了1946年的哈尔滨鼠疫事件,死亡103人。〔5〕8月11日,日本關东军特批专列保证七三一部队提前快速撤离,各个支部也自行毁灭罪证后编入其它部队撤离,除极少部分人员被苏联红军俘虏或滞留在中国外,大部分逃回了日本,至此,七三一部队彻底灭亡。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7年2月,苏联就细菌战问题要求审讯石井四郎等七三一部战犯,被美国拒绝,原因是美日之间达成秘密交易,用人体实验数据资料豁免七三一部队高级将领。美国的掩盖和日本政府的包庇让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人逃脱了审判,并回归了正常生活,也成为二战审判的永久遗憾。1959年10月9日,七三一部队第一任、第三任部队长石井四郎病死于东京。1986年5月17日,七三一部队第二任部队长北野政次病死于东京。
四、结语
纵观七三一部队的几次关键转折,原因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对细菌武器的认识和倚重不断加深,重视细菌战在战争的作用,从而不断把大量的高端医学人才、高于其它部队几倍的军费投入七三一部队,七三一部队发起、建立、扩张、灭亡的过程,就是一部日本生化部队的发展史,也是石井四郎从医学博士到变态恶魔的成长史,以石井四郎和北野政次等人为代表参与活人实验的细菌战犯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七三一部队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是以毁灭人类为代价的犯罪行为,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痛,是违背国际公法的令人发指的行径。历史再一次证明,任何以毁灭人类为代价的犯罪行为,终将失败。
〔参 考 文 献〕
〔1〕中央档案馆.细菌战与毒气战〔M〕.北京:中华书局,1989:47.
〔2〕金成民,编著.日本军细菌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0.
〔3〕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107.
〔4〕中央档案馆.细菌战与毒气战〔M〕.北京:中华书局,1989:80.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7815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9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