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刘兴万公开讲话汇编14篇!(一)

目录
在播州区乌江镇坪塘村电改工程项目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3
在全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5
在2016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
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5
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现场观摩调度会上的讲话 39
在全市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危险房屋及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48
在全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2
在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5
在全市2014年第一次示范小城镇暨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现场观摩总结会上的讲话 92
在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2
在全市茶产业推进会上的讲话 116
在2013年全市水利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128
在全市2012年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0
在《正安县志》评稿会上的讲话 150
在播州区乌江镇坪塘村电改工程项目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刘兴万
(2018年8月27日)
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村民朋友、同志们:
  在全市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的关键时刻,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乌江畔,举行播州区乌江镇坪塘村关岩、岩坪、田沟三组电改工程项目捐赠仪式,非常感谢遵义市中心血站、遵义思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林达集团、遵义三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家捐赠单位的热情参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脱贫攻坚是当前民生实事的一号工程,扶贫济困、同步小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目标,需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带头,需要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热心参与。刚才,五家爱心单位代表向乌江镇进行了捐赠,林达集团副总经理佘开林代表捐赠单位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播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仕国同志代表播州区作了讲话,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希望通过本次捐赠活动,解决乌江镇坪塘村关岩、岩坪、田沟三组群众的用电困难,激励起广大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呼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地发

挥引领带动作用,扶真贫,真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期待,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到扶贫济困爱心捐赠活动中来,干群同心,各方协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爱心共汇,足以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今天捐赠的50万元善款,乌江镇党委、镇政府将设立专帐,全部用于坪塘村关岩、岩坪、田沟三组的电改工程项目,帮助三组群众切实解决用电安全问题,欢迎社会各界和捐赠单位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再次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的善举,祝各位企业家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在全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刘兴万
(2018年8月31日)
同志们:
  受元平主任委托,我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省人大、市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以***新时代扶贫思想为指导,总结交流全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对深化主题活动进行再动员,对落实有关要求进行再强化。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围绕扛起脱贫攻坚这个重大政治任务、做实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坚持依法履职行权、加强代表工作、开展机关帮扶,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3月,我们在赤水召开会议,启动了全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几个月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脱贫攻坚组织开展主任会议成员视察3次,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报告4个,并组织我市选举产生的部分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
导的充分肯定。各县(市、区)人大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创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比如,红花岗区、汇川区人大把城镇困难群体纳入帮扶范围,在脱贫攻坚中融入城镇困难群体解困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赤水市人大组织开展了17次代表专题视察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建议62件。凤冈县人大围绕“三讲三比”(讲党恩、比和谐,讲承诺、比诚信,讲大局、比发展),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群众会、院坝会3000余次,开展扶贫政策宣传3万余人次。务川自治县人大为每位代表开展主题活动,匹配了500元—800元专项工作经费。余庆县敖溪镇人大注重发挥代表产业扶贫作用,在花椒产业发展理事会建起代表联络站,形成了“人大代表+产业基地”的帮扶模式。
  同时,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在全市掀起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人大代表在行动”的热潮。比如,桐梓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贵州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在马鬃苗族乡和容光镇领办茶旅一体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现已投资1.6亿余元,解决贫困群众就业400余人,有关方面将授予其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正在公示中。汇川区省人大代表张明富,除了发展自身产业外,还坚持每月自费邀请有关专家,对当地贫困群众进行免费、付误工费的技术培训。绥阳县市人大代表高尚梅,每年资助贫困大学生20名、贫困高中生20名,每年资助10名特优老师出国考察学习,现已累计资助贫困
学生超过200名、特优教师50名,为扶贫先扶“智”作出了表率。播州区人大代表李勇,自己出钱出力在龙坪镇为村民加宽加固通组公路100余公里,感动了当地群众,成为又一个当代“愚公”。务川自治县人大代表张林,成立了林涛香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除每年以25元—30元/斤的价格保底收购贫困户喂养的香猪外,还无偿帮助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喂养2头仔母猪,直至其脱贫为止。
  总的来看,这项主题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为深化下步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刚才,桐梓、习水、湄潭、凤冈4个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经验做法,杨昌芹、欧国勇、杨健、毛光全、吕力5位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发挥代表作用、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大家的发言情真意切,充满悲悯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情怀,听后很受启发,也倍感振奋。下面,我就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全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三点意见。
  一、政治站位再提高,思想认识再深化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系列安排部署。***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要求“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政极性,实现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党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就“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作出全面部署,其中专门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提出要求。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依法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全省人大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孙志刚书记、主任专门就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好、开展好,通过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族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展现新作为、夺取新胜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了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龙长春书记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基础”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印发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方案,对今年年底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人大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总攻阶段,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现在都还没有脱贫的人,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既然是总攻,
人人都要往前冲。大家必须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事关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事关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就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具体举措,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全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一定要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人大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做到工作谋划紧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突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体现在脱贫攻坚,确保主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二、活动形式再创新,代表作用再强化
  我市15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都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联系最贴近、最紧密、最直接,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监督主体,也是脱贫攻坚的参与主体,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刚才发言的几位代表,就是代表当中的先进典型。可以说,一个人大代表就是人民群众身边的一面旗帜。全市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一定要紧密结合人大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的依法行使,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和参与带动作用,广泛汇集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一要结合依法履职行权,更好发挥监督促进作用。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全市各级人大要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五个专项治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贫困人口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选择若干事关脱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重点监督脱贫攻坚法律法规是否执行到位,扶贫资金是否违规违法使用,扶贫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是否落到实处,贫困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护,推动脱贫攻坚走依法治贫之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工作责任更好落实。要做到既敢于碰硬较真、监督到底,又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促使脱贫攻坚工作朝实里做、往深处走。今年下半年,要紧扣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依法组织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助推夏秋攻势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要结合加强代表工作,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全市各级人大要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和履职能力培训,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探索在乡镇规范建设代表联络站,在村居规范建设代表活动室;要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建立完善代表建议意见办理、代表走访接待选民、代表履职情况登记、代表履职行为监督、代表提醒约谈罢免、不称职代表退出等工作制度和机制,使代表发挥作用有平台、依法履职有能力、活动开展有保障。人大代表也是党和国家同人民群
众的连心桥。各级人大代表要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围绕脱贫攻坚已出台扶贫政策、“绣花”功夫、“三率一度”、政策法规宣讲、实际问题解决“五个紧扣”,当好政策“宣传员”、信息“联络员”、工作“监督员”、发展“领航员”、矛盾“调解员”,通过走访、接待、帮扶、引导贫困户,切实把政策法规宣传下去,及时把社情民意反映上来,推动脱贫攻坚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要结合代表行业特点,更好发挥参与带动作用。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分子,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参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公益慈善等扶贫济困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政领导代表要既挂帅又出征,切实承担起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责任;专家学者代表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服务脱贫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市场主体代表要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注重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动员更多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奉献爱心;基层一线代表要紧密联系群众,更好服务群众,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脱贫不忘感党恩。
  三、组织领导再加强,保障措施再细化
  “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是一项讲政治、
有组织、系统性的活动。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全市各级人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在同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保障措施,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把“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使之成为人大依法履职行权、代表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人大助推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
  一要坚持上下联动。“众人拾柴火焰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虽然上下级人大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市、县、乡三级人大工作性质相同,目标任务一致。只有上下联动、协同发力,才能聚指成拳、形成合力。近年来,全市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强化全市上下“一盘棋”思想,加强纵向联系与指导,加强横向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整体合力和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好发挥人大作用。市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要建立日常调度服务机制,定期收集汇总全市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向常委会党组报告。
  二要强化工作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级人大要积极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代表活动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主题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加大对主题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尤其是要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和感人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激发代表参与脱贫攻坚的激情与热情,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人大代表要妥善处理好代表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确保按时参加代表活动。
  三要严明纪律要求。人大代表是一种法定职务,肩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树好形象。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全市各级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及人大代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二项规定精神,坚持重实际、求实效,守纪律、讲规矩。要带头反“四风”、改作风、树新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勤俭节约之风,不允许搞形式主义、搞层层陪同、搞任何形式的招待、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自觉维护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能够成为脱贫攻坚总攻战役的参与者、伟大胜利的见证人,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笃行实干,把“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更加富有成效,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建设基础作出人大新的更大贡献,向党和人民、向新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人大答卷。
在2016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6年3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路斌同志对“十二五”及2015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到位、很具体,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抓好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递交了《2016年度国土资源保护政府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精准对标、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下面,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国土资源工作,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十二五”期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总结
  “十二五”期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锐意进取,创新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具
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明显提高”。第一,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市共获批新增建设用地23万亩,土地出让成交价款447亿元。在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日趋收紧的情况下,我市通过积极争取,每年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均有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要素支撑。同时,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保重点、保民生,保障了重大工程、民生工程项目用地的及时落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取得重大进展,页岩气、地热、锰矿、铝土矿等勘查实现重大突破。第二,保护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十二五期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稳定在1265万亩和1055万亩以上。共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8350亩,完成拆旧面积19323亩;共计投入资金18亿元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8368亩;投资30亿元完成土地整治项目755个。有力保护了我市耕地资源。第三,惠民生力度明显提高。始终把“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贯穿到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底线思维,不断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对全市保障性住房、生态移民搬迁、救灾、教育建设等民生工程用地实现应保尽保。对全市受重大地灾威胁的隐患区域,从摸底排查到编制规划,从筹措资金到搬迁治理,做到了尽职尽责。“十二五”期间,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1640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险情18起,避免了1500余人伤亡和2200余万元经济损失。投入资金7.79亿元,立项治理204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十二五”末,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1692处,较“十一五”末减少191处。第四,改革深度明显提高。全力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湄潭县城乡统一用地市场改革工作,敲响了全国“第一槌”。赤水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过去的五年,我们曾面临不少的压力和困难,也取得了不少的经验,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全市国土资源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的五年,是国土资源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五年,也是国土资源部门作出突出贡献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国土资源系统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困难,找准差距,主动适应“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常态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期,是遵义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市实现弯道取直、培植优势、后发赶超的重要机遇时期。准确把握新形势,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和市委新精神,全面理解“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从全国看,我国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从全省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贵州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扶贫开发等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我省进入后发赶超的重要阶段。从全市来看,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今后五年将是遵义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要强化“担担子、扣扣子、钉钉子”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一是要正确认识新常态。虽然当前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但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很多产业都在发生可喜变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二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大关,跻身西部30个非省会同类城市前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城镇化率达45%,中心城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新蒲新区拔地而起,南部新城、北部新城拉开发展格局,承载200
万人口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总的来看,我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空间,要准确认识经济大势,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要素保障作用,持续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二是要努力适应新常态。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市正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旅游产业,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同时,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乌蒙山片区的支持力度正逐步提升,我们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如何支持这些产业和热点的发展,这些都是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研究,思考的,一定要把国土资源的政策研究透,把政策用好、用活、用足。三是要坚持引领新常态。要把国土资源工作提到引领发展的高度,以国土资源政策和保障措施作为引领,通过切实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发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供基础保障。以国土资源工作引导经济发展新方向,使国土资源工作为地方发展助力,让国土资源开发效益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要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有效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为全市贫困地区后发赶超、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要牢记使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形成率先小康的强大合力,我们相信,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在“十三五”时期一定能大有作为。
  三、理清思路,持续发力,着力构建新格局,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完成1000
亩以上坝区耕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40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2.4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70.34万公顷,规划实施省级土地整治规模100万亩,补充耕地任务量不少于20000
公顷。我们“十三五”国土资源工作的任务很重,难度不小。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面对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坚定信心、精准对标、持续发力,以“五个坚持”为工作指导思想,抓好“四项工作”,确保“十三五”顺利开局和2016年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步伐。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新形势下,全市国土资源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和持久的支撑,出路在创新、要害在创新、关键也在创新。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在改革中推动发展。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统一用地市场改革。要进一步加强试点探索,攻坚克难,积极稳妥地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二是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要继续按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要求,紧盯时间节点、突破关键环节,确保今年上半年实现全市发证的目标,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尽快落实。三是加快完善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机制。抢抓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探试验区的机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勘探开发,有效缓解北部贫困地区等地对资源的渴求。
  第二,要坚持协调推进保护发展。
当前,我市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各类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我们要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内在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全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推动多规融合。要整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提高资源利用宏观调控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前瞻性,避免宏观层面的掣肘。二是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利用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机遇,因地制宜安排各领域用地,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合理布局,实现统筹优化配置。三是注重有保有控。要严格控制资源投放总量、强度,把握时序、节奏,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紧迫、最有效、最具发展潜力和战略牵动作用的地区、产业、项目上,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第三,要坚持绿色引领转变观念。
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通过国土资源配置推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青山更多彩、碧水更长流、土壤更洁净、天空更蔚蓝,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注重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各类专项工程,全面提升耕地的生态质量。二是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做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强矿山、水土污染、固废等综合治理,改善土地环境。三是完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要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提高全社会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积极推进旱地改水田建设,这里,我要单独提一下,遵义县通过改造现有旱地,补充水田指标工作就做得很扎实。在这项工作上,大家要未雨绸缪,要有忧患意识,你那么多的大项目、大工程、大交通要落地,光靠买指标占水田,已经不太现实。
  第四,要坚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一是积极走出去。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借助产能合作蓬勃兴起的大趋势,鼓励我市地质勘查力量参与国内外项目加强合作,努力拓展外围的市场空间,切实提升竞争力。二是是强化交流合作。以国土空间布局、土地整治、不动产登记为共同点,加强与省内外有关部门的互通和交流。尤其要加大与重庆市的合作、对接,与重庆同行。
  第五,要坚持共享共建惠及民生。一是积极参与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国土资源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力军”和“急先锋”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国土资源保障配套和资金及政策的扶持倾斜力度。二是大力加强减灾预警和防治。要进一步做好地灾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应急救助处置力量,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大幅度降低地灾安全威胁。三是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四是强化基础测绘信息工作。地理测绘成果要逐步形成汇交、更新机制。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要向全面应用稳步推进,“国土资源云”要资源共享,为部门、公众打开共享信息的“口子”,提高使用效能,实现资源共享。
  在贯彻好上述“五个坚持”的同时,2016年具体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切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今年,市委、市政府结合遵义实际提出了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突出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助力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一是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环境治理组合拳。用活、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地灾治理相关资金,创新资金使用机制,统筹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与地质灾害治理(避让)搬迁工作。二是要打好资源开发与群众收益增加的组合拳。在铜仁松桃,发现了大型锰矿,亚洲第一。我们也要加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特别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我市北部地区已被纳入国家页岩气先导试验区,习水县、正安县页岩气开发均有重大突破,同时要优先安排并支持贫困地区矿泉水、地热水开发利用,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动能。要进一步加快矿产资源整合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培植壮大矿山企业,延长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增加矿区群众就地就业脱贫机会。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复绿复垦相结合,拓宽当地贫困人口收益渠道,增加矿区贫困人群收益。
  第二,切实汇聚国土资源大数据。当前,我市正加大“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不能做“旁观者”、“局外人”,要动起来。要打造数字国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级各类数据,实现国土资源大数据开放共享,推进全市地政、矿政、地灾防治、基础地理信息、国土资源扶贫信息、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数据库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的运用,在搞好建设的同时,关键是要把“数据”用起来,让数字化成果发挥效用、产生效益。
  第三,切实做好发展规划布局。
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多规融合”,为区域空间、产业布局打好基础。一是要通盘考虑。完善“四大区域”差异化发展思路,将各类国土资源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工作充分结合,为“十三五”期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要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二是要把握时序。分步推进土地整治、地灾治理、地质找矿等项目的实施,对条件成熟的项目的要加快推进,基础薄弱的项目要加紧完善补充,重大项目要及时向上汇报对接,形成项目建设梯度推进,相互补充的有序投放。三是要保压结合。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项目发展科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好的县(市、区)要加大建设用地指标支持,确保国家和省级以上重大项目、民生及扶贫工程及时落地。对土地闲置,项目工程进度缓慢的地方要控制用地指标供给,把供地率作为重要的管控和督促手段。
  第四,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职责。今年,我们要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作为尽职履职的首要任务。要做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实事求是、坝区良田好土要盯死看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不打折扣、开展土地整治要以质取胜、实施耕作层剥离要持之以恒。一是要加快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二是要强化节约集约的资源利用意识。三是要创新耕地保护制度。
  最后,再谈一下党风廉政的问题。***总书记
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党风廉政建设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就是渎职”的理念,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时刻牢记从严治党是新常态、严抓作风是新常态、严惩腐败是新常态,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二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继续倡导反“四风”、树新风,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廉政底线。
  同志们,“十三五”的蓝图已经绘就,作战命令已经下发,扶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要精准对标、挂图作战、强劲发力,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保障支撑作用,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暨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6年3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全面贯彻中央、全省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战略规划、重大决策,全面部署2016年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及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刚才,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2015年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并安排部署了2016年具体工作,我都完全赞成。会上各县(市、区)向市人民政府递交了2016年相关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按照目标责任书提出的工作任务,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简要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差距,认真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10平方公里,新蒲新区、南部新城、北部新城拉开新的发展格局,与遵义县、绥阳县联系日益紧密,同城化趋势发展良好,承载200
万人口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交通疏解工程”、“八大工程”、“5个100民生工程”等一批项目得到深入实施,随着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入城口改造、官井隧道复线、万里路立交改造、苏州路、北海路、昆明路及广州西路贯通、小微循环路网改造等一批项目的建成投用,中心城区“肠梗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所有县城建成区面积实现倍增,21个城市综合体、54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全市生态底线不断筑牢,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有新突破,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环境质量、饮用水源质量等工作得到明显提高,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就2015年的工作来看,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也有很多新突破、新亮点、新成绩,总结起来就是“四个突破”:
  一是城市功能完善有突破。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方面,万里路立交、九汇大道立交、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及东联线改造工程先后基本建成投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压力,同时,2015年实施的中心城区小微循环路网改造,疏通了部分阻塞已久的“毛细血管”,有效分流了中心城区干道交通流量。在配套公共设施方面,继续以建设“三宜”城市为目标,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全市规划建设的38个山体森林公园已开工或启动30个,其中14
个山体森林公园已初步建成投入使用,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满足了市民生态休闲需求。继续实施了中心城区亮化提升和湘江河改造等项目,城市核心区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新蒲新区和南部新区各类基础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破解民生难题有突破。实施了“三个一百”民生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新改建106座一类公厕,完成中心城区100个社区排污沟改造(一期)工程,完成中心城区100条小街小巷路灯升级改造工程,群众生活环境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1466套,完工32589套,分配入住27523套,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开工68481户,竣工68407户,竣工率达101%,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三是促安全保稳定有突破。在2015年中心城区连续发生两起房屋垮塌事故后,各级各有关部门痛定思痛,迅速开展了全市危旧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并形成了长效监管机制,全年共排查房屋安全隐患1111385栋(不含仁怀市),总计排查房屋建筑面积1.85亿㎡,实现了全域覆盖排查。经核实,需要整治的危险房屋总计57763栋,排查出的隐患房屋中,通过加固整改、迁出或进行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方式已消除安全隐患30364
栋,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长期困扰群众的中心城区房屋产权办理遗留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分析和周密安排,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为广大群众房屋办证问题“解套、破题”,目前已解决26个项目9881
户的产权办理遗留问题,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渣土填埋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中心城区规范设置了5座渣土填埋场,全市建筑渣土运输及处置的管理得到强化,扫除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盲点”。
  四是生态环境改善有突破。2015年是我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生态环保创建成果丰硕的一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0%,比2014年上升13.5个百分点。15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2%,比2014年上升3.6个百分点。全市9条主要河流1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94.4%,比201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21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比2010年上升10.4个百分点。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9%;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程北部(海螺)和南部(拉法基)项目全面建成投运,真正实现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配套建成董公寺、河溪坝、泥桥、遵义大道四座大型中转站,新增垃圾中转能力达1400吨/日,生活垃圾中转、处置水平得到国家环保部、住建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肯定,居全国领先水平;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行,日处理餐厨垃圾能力达120吨,居西南地区领先地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环境保护部验收,实现全省率先。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生态县
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省级生态县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8个、省级生态乡镇31个、省级生态村55
个、市级生态村1048个,赤水市和湄潭县国家级生态县(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实现全省国家生态县创建零的突破。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环保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规划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仍然不足,特别是“两违”整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二是城市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空气质量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有的县(市、区)部分乡镇面貌改变不大,特别是未列入示范小城镇建设和交通不便较偏远的乡镇,近年发展较为滞后。四是城市棚户区存量面积大,改造任务艰巨。五是建设资金匮乏,融资手段不多。六是房地产库存量仍然较高,市场风险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全面推动2016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坚持强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按照我们黔北区域性特色城市的发展定位,围绕提升2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品质,形成300万人口的遵义都市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绿色遵义新家园的目标,突破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今年的具体工作任务大家都已经明了,下一步工作怎么抓、如何干?我想还是要强化措施执行,狠抓工作落实,具体来说,在工作重心上,要实现三个提升,在工作推进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在工作落实上,要强化三个优先:
  (一)抓住工作核心,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彰显特色有提升。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红色传承”、“自然为源”、“以人为本”的特色,推进城乡和生态建设。要突出在“历史传承”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利用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仡佬文化、赤水丹霞等文化自然元素,综合开发,在城镇建设上打造自己的特色。要做足“水”的文章,按照“活、清、秀”的要求,建设水质优良、设施配套的城市景观。要提升“绿”的质量,加快山体森林公园建设速度,提高建设水平。按照晓光书记的要求,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做足山的文章、水的文章、文化的文章,让群众尽情享受文化之魂、体验生态之美,让我们的城镇更加充满动感和灵性,真正展示黔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完善功能有提升。要按照建设300
万人口承载能力遵义都市圈、建设新兴特色城镇的目标,全面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形成与区域性特色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空间格局、功能体系和综合实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确具体任务,拿出项目清单,排出建设工期,强力推进实施。促进城镇集聚功能年年持续改善,城镇形象逐年提升。
  三是破解问题有提升。一要重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现在不光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县城交通拥堵问题也越发凸显,群众反映强烈。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从公共设施规划布局、道路及停车场新建扩建、市容秩序管理、公共交通组织等方面综合施策,努力加以缓解。中心城区要着力抓好长沙路-大连路立交改造和遵龙大道、凤新快线、高新快线(西段)项目建设,确保按计划时限完成建设任务。二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要实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保持高位运行,目前,我市发展模式仍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努力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按照开展环保执法“风暴”专项行动的要求,以整治“黑废水”、“黑烟囱”、“黑废渣”、“黑废油”、“黑数据”、“黑名单”等“六黑”为重点,
形成环境监管持续高压态势,通过联合执法、综合整治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三要重视解决房地产库存问题。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房地产去库存的相关政策措施,多途径调动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要合理调整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开发规模,摸清房地产库存底数,合理确定年度商品房开发数量。对商品房去化期超过24个月的县(市、区),当年度不再供应新的开发建设用地,避免出现商品房阶段性过剩。切实抓好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落地兑现,确保个贷率合理可控。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遵义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暂行办法》,大力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
,全力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的通道。此外,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培育新的购房及租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四要加强地下管网管廊建设。要优化新蒲新区、南部新区规划布局,有条件情况下尽量按照综合管廊的标准实施建设。同时,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排污管网改造和县乡(镇)排污管网建设。继续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坚决避免再出现因施工导致天然气泄露等事故的发生。要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各种管线同步规划、同步施工、一次性埋设,避免城市道路“开膛破肚”。五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重点改善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搬得进、住得安、用得起。今年全市要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及仁怀市)96680套,建成35640套,分配入住22428
套。六要继续加强“两违”行为整治和管控。经过连续几年努力,违法建设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但决不能放松管控力度,今年要更上一层台阶。要强化完善执法流程,提高“拆”、“认”比,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中心城区要确保“全年查处认定移交违法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力争60万平方米”的目标管控,同时,各县(市)年度整治目标已经明确,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任务完成。七要深入推进危旧房屋排查治理。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存在重大危险隐患房屋的清理、评估和鉴定工作,为下步明确责任和消除隐患提供可靠依据。要盯紧盯牢危险房屋,逐栋明确整改方案、整改期限及整改责任人,挂牌督办,逐一销号,确保危险房屋得到及时治理。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确实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的危险房屋,要加强监测、预警、疏散和安置工作,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必须对居住群众进行撤离。要细化应急处置措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确保反应及时、处置得当。八要加快解决中心城区房屋产权办理遗留问题,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确保2018年6月前全面解决。
  (二)加强统筹协调,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规划、建设、管理的关系。一要做好规划引领。要坚持以完善编制体系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抓手,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协调性、延续性。统筹推进老城区和新蒲新区、南部新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加强城市设计,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打造功能完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型城市。二要坚持建管并重。在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要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水平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市场化,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以“创文巩卫”和贵州茶“一节一会”、全省旅发大会等活动为载体,持续加大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各地要努力加大投入,认真规划,合理设置和建设一批“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停车场”,有效疏导摊位乱摆、车辆乱停等城市管理难题。要继续加强户外广告管理、野广告治理、犬类整治等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要在今年6月底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改革工作。要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保障、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确保不发生因执法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三要注重部门间配合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强化大局意识,加强配合,分工协作,认真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城市建设及管理各项工作。切实杜绝遇事往上级推、往别的部门推的情况出现。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首问负责制”,就是不管群众反映的问题还是企业遇到的难题,找到哪一级政府或哪一个部门,部门自身无法解决,就要及时主动沟通协商相关部门拿出解决的通道和办法,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帮助找思路、想办法,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不能向上级一推了之。
二是处理好开发、经营、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以经营的理念和思路开发建设城市。探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着力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努力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另一方面,要树立底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尊重自然历史风貌,严格禁止破坏性建设,坚持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着力打造“青山更多彩、碧水更长流、土壤更洁净、天空更蔚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要做好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留住文化元素、历史记忆,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对任何破坏历史遗迹、文化资源的行为要坚决制止、零容忍。要坚持以传承红色文化、彰显黔北特色、保留城镇固有风貌特点来推进城镇建设,只有把山水、人文资源保留下来、彰显出来、突出出来,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西部其他城镇的发展之路。要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新的创建指标体系及时编制完成生态创建规划,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特别是申报2016年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的地方,要切实将此项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及时调度,确保我市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三是处理好老城、新城、城乡的关系。一要着力疏解老城。通过调整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开发模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畅通工程、打造城市景观等措施,为老城区发展腾出空间,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要求,到2020
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各地要紧盯自身棚户区存量,吃透政策,把握改造节奏,确保按时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二要着力拓展新城。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统筹推进新蒲新区、南部新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两个新区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三要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美丽农村建设步伐,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大力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六型”(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示范小城镇,创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秀美村镇,同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节点、乡镇为网络,带动广大乡村的城镇发展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注重工作实效,强化三个优先。
  一要强化项目优先。城乡建设发展和环保工作都离不开项目拉动,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项目搞好服务、做好保障。要紧抓政策机遇,如地下综合管廊和棚户区改造等重要项目,都可以争取专项建设基金和融资,这种机会不把握好就可惜了,资金下来后更要管好、用好;
为了重大项目争取上级补助和融资需要,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城建系统部门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只要是不违法、不踩底线的,就要一切以项目为核心。在项目建设方面,就是要围绕项目转,抓紧开展规划、土地等各项前期工作,要把项目拿在手中,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和推进的难点和问题。对于民生、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城镇环境、保障性住房、社会公共安全等项目,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尽快实施。
二要强化效率优先。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工作安排上要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小结、半年有检查、年终有盘点,要增强时间观念和效能意识,切实改变全年工作安排前松后紧的倾向,各项工作不要总是一季度部署动员、二季度按部就班、三季度盘点盘点、四季度火烧眉毛,到了年底为了给市委、市政府有个交待,不讲程序、不讲规则,各项手续不完善,先开工再说,这样要不得。今年的各项工作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抓实施。对于续建项目,要按照已定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快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对于新建项目,要创造条件,高效推进,确保尽快开工;对于已建成项目,要迅速完善配套,加强管理,尽快移交并投入使用。
  三要强化效果优先。今年年底我们还要开城建系统的会,到时候像今天一样对各块的工作要做总结,通报情况,让大家都知道谁干的好一点、谁的工作又慢一些,这上面不问过程,只看效果,关键就是要看按要求按时间完成了没有,城建和环保工作都是要拿数据金额建成效果来说话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各块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好落实,有条件的要加快干,不具备条件的要全力创造条件,有的单位习惯于要人、要钱、要物,要来了有条件才去干,要不来就先等着,这样不行的。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查督办,定期或不定期都要搞,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和拖拉推诿的,要严肃问责。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城建系统和环保系统相关部门审批权限多,管理的行业多,一切工作流程及行为都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不要越权行事,不要滥用职权。全市城建和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同时,更要把精神贯彻到工作中,作为自己的准则,口里不要乱说,手里不要乱拿,嘴里不要乱吃,全面系统地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现场观摩调度会上的讲话
贵州省遵义市副市长 刘兴万
(2015年8月28日)
同志们: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是当前各地党委和政府需要重点抓、总体抓的一项工作,这是一项需要各地党委、政府高位领导、高位统筹、高位推进、高位调度、高位考核的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
  自从去年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大会召开后,全市的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县(市、区)的工作推进深度、水平、力度参差不齐。特别是今年已向省申报的75个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如何向省委、省政府交卷;如何有序、合理调度我市200余个乡镇的推进工作;如何每年按照我们的考核目标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从而确保最后遵义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申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那么就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通过高位领导、高位统筹来推进好这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
  今年,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是各县(市、区)已向省里申报的75
个乡镇生态创建工作实际推进情况如何,最终能否完成任务?因此,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通过现场观摩,着眼环保、城管工作主线,围绕如何抓好当前创建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确保今年创建任务的顺利完成。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包含几个大类、几大任务、几十项建设指标,既有经济发展,也有社会事业,还有生态环境指标;既有约束性,也有参考性指标。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工作指标的完成,需要靠高位推动,但大家务必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这两个最重要的硬指标高度重视。以赤水为例,生态环境不可谓不好,森林覆盖率不可谓不高,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更是优良,但是如果赤水市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两项硬指标过不了关,那赤水的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也是过不了关的。举这个例就是要提醒各地必须要抓好基础、重点的几项工作,要抓住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和要害,这就是今天开这个现场会的宗旨和目的。
  当然,我们其他需要抓的工作还很多,这是具体业务上的事情,环保、城管部门要做好指导,我就不展开讲了。这次会议还是想通过现场会的形式为大家搭建一个平台,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大家要铆足干劲、持久发力,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刚才,习水县、赤水市、湄潭县、新蒲新区作了交流发言,发言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习水县的发言全面、丰富,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清晰。体现了以习水为代表各县目前的工作成绩。湄潭县、赤水市今年6
月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生态示范县(市),并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可以说这两个县(市)就是全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的一个旗帜和标杆,他们创建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下一步各个创建县(市、区)要走的路,要做的工作。遵义市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创建是有基础、有条件的,能否创建成功主要是看各地领导是不是重视,是不是真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早投晚投、早晚都要投”的要求投入到位,是不是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下定决心来推动。例如,刚才习水县介绍的第一期12个乡镇和第二期9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通过引入第三方建设,尽管资金压力大,但只要党委、政府重视,从目前推进情况看,总体是不错的,效果是良好的。参照习水县等地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其他县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像习水县、桐梓县这样的建设模式,在省外早就做的风生水起,这样的合作很成功,工艺很成熟,治理的模式也很清晰,如果各地要等到把事情分析彻底了,想通透了再下决心,再去招商引资,恐怕时间上就来不及了,特别是现在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的县(市、区),可以借鉴先进经验。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正把生态创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市委、市政府已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承诺,向全市780
万人民作了承诺,我们已经骑虎难下,没有退路。因此,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创建指标、创建方案,扎扎实实的以县为单位,把创建方案做好,把创建工作的日程、议程、任务安排好。
  除了已创建成功的县(市),其他各县(市、区)必须要抓紧完善方案,该走的流程要尽快走完,特别是人大的决议,工作机构的成立,同时把投入纳入预算、按计划分配乡镇名额、投资落实等工作拿在手上。几十项约束性指标,还有参考性指标要进行认真分解。分管同志和部门除了要抓好具体工作外,同时也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认识问题也讲的很多了,相信大家都到位了,关键是要看下一步工作效果,不要雷声大雨点小,点上、表面上安排一些工作在做,但没有全面推开,工作落实情况不好,特别是约束性指标中以县为单位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这一块,还有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业节能减排等都是硬指标。工作既要有方案,又要有考核办法,关键是还要有行动。
  二、切实抓好生态创建工作落实
  一是创建规划的问题。创建规划是引领、是指南,没有规划就没有方向,就不能精准发力,更不能持久发力。我在前次的会议上讲了要抓紧编制创建规划,今年内各地必须完成创建规划的编制审批,并抓紧按规划实施。
  二是对指标的解读问题。
特别是对约束性指标的掌握问题。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抓总的工作,这就要求分管领导、环保局长、城管局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都要对创建指标进行认真解读。创建指标包括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个方面,这是创建的基本要求也是检查验收的重点。除了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等部分已达标的指标外,其他一些指标必须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出大本钱去实现达标,如森林覆盖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有一些指标还有很强的专业性,如生态保护红线、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分析;各县(市、区)要对指标进行认真解读,分析研究,如果指标没有解读,制定的创建规划也是落不了地的。如何突破并落实到位,就是要像赤水市、湄潭县一样,一项一项的验收,一项一项的过硬。晓光书记在会上专门指出抓创生工作的一个很重要观点:“既不是为了拿一个奖牌,也不是为了争一个荣誉,更不是为了一份政绩,而是要将创建作为一个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的工作来看待,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或者说是获得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对指标的解读和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围绕这个要求来开展。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问题,同时也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个坎,这个问题请各地分管同志和相关部门同志一定要向党委、政府的一把手汇报清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关键看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是通过融资或是引进第三方来做必须都要在基础设施投入上有大动作。例如习水第一期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搞的是BT,运营搞的是BOT,习水分析总结了一下,第二期两块结合起来就直接采取BOT、PPP模式,这些经验值得各地借鉴。生态文明的创建,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投入不到位,创建成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市政府开这个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各地在基础设施投入上要提出明确要求。现在我把全市的情况具体点一下,请涉及到的县(市、区)和乡镇都认真记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目前,全市涉农232个乡镇中,除已验收的赤水和湄潭以外,其余13个县(市、区)201个乡镇中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乡镇32个、占15.9%,只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乡镇16个、占8%,只有污水处理厂的乡镇48个、占23.9%,两样设施都没有的乡镇105个、占52.2%。从8月上旬督查情况看,今年已申报的75
个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差距仍然很大,汇川区泗渡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团泽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均未建;余庆县小腮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敖溪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凤冈县永和镇、石径乡、花坪镇、绥阳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琊川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绥阳县郑场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青杠塘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黄杨镇、宽阔镇、坪乐乡、大路槽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均未建;务川县丰乐镇、大坪镇、涪洋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促水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正安县安场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瑞溪镇、杨兴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均未建;遵义县三岔镇污水处理设施未建,乐山镇、乌江镇、鸭溪镇、三合镇、团溪镇、石板镇、尚稽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道真县洛龙镇、阳溪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除一部分还在建设外,许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根本没有运行或运行不正常,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如红花岗区海龙镇、巷口镇污水处理厂,汇川区板桥镇污水处理厂,遵义县石板镇、乐山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凤冈县琊川镇污水处理厂,绥阳县青杠塘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余庆县龙溪镇污水处理厂等等。之所以具体一家一家点出来,是因为不点就是我的失职,请分管同志要把这个精神带回去,要当件大事向党委、政府汇报好。已经申报创建的乡镇,还未开展建设是什么原因,是正在搞施工图设计,还是在招投标,是在筹集资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一定要掌握清楚情况,抓紧推动工作。这里我要点一下水务局和水投集团,前些天树旺市长、遵义主任带队视察了海龙水库、北郊水库周围的情况,并且决定把几个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给水投集团,希望你们抓紧落实这个工作,赶快把设施运行起来。点名的这些乡镇,你们回去后一方面要看人家是怎么干的,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自己该怎么干,是采取“拿来主义”精神,还是另辟路径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要抓紧动起来。
  三、完善机制,严格奖惩,确保生态创建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什么工作都要有好的机制,什么工作都必须赏罚分明,创建工作更是如此。我们以前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一路过来、一路艰辛,既流了汗水,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机制、办法完全可以复制到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来。各地完全可以按照去年全市上下一起开展创模工作这种模式去搞,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全民动员才能抓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要组织工作专班,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抽调精兵强将脱产抓生态创建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重要工作来调度,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各县党委、政府就是砸锅卖铁都要对创建工作加大投入,特别是借鉴习水、桐梓、湄潭的经验,搞BOT模式、PPP模式,对于各县来说压力应该不大,当然各县(市、区)都有各自的路子和办法,不管怎么样,资金千方百计要保障。如果没有资金保障,何谈生态文明创建?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还有医疗卫生废物处理,这些都是要刚性投入的,所以资金保障问题各地分管同志要找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这个问题是不能推的,是必须要研究的。但如果是分管同志没有汇报好,力度不够,那就是你们的问题了。大家不要一提资金问题就叫苦连天,各地举了十几亿、几十亿的债来搞工业园区、搞招商引资,从这方面看生态创建工作的硬性投入以县为单位来看并不多。就以习水为例,也就几个亿投资就能解决。还有运行问题也要认真研究,要确保建设的起,运营得好。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即将下发《遵义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问责暂行办法》,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问责范围。当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很重视,下一步国家制度建设会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可能也会加大,所以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春天已经来到。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责任大,压力大,但我们在这一任上要无愧于历史,在这个舞台上要为老百姓做点事,做出成绩来。关于制度保障问题还有一点,8月19日,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门通报了各市州环保执法情况,遵义算是比较好的,但就15个县(市、区)来看,执法的力度、效果参差不齐,习水县这一点做得很好,去年执法收入200多万,各地特别是环保局要对照一下自己的执法收入是多少,执法收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体现环保工作的权威性,特别是在新环保法出台后,要把法律这个利器拿在手上。建议市环保局把习水县执法的经验推广到全市,环保系统对执法工作要有考核要求。
  四是强化宣传保障。宣传就是力量,也是提高知晓率的必要手段,这也是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搞好宣传工作对生态创建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县(市、区)要充分借鉴创模宣传工作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生态创建,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只有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生态示范市创建才能成功。
  最后,希望大家回去后要把省里的精神和今天会议的精神,特别是把继锋局长的通报情况和我刚才提的要求,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会后,各地要有阶段性的成绩来验证此次调度会的成果,不能会开了就算了。
  我就讲这些意见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在全市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危险房屋及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5年8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7月28日召开的全省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就推进全市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及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以下简称“四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天的会议既是“四房”工作的小回顾、小梳理、小总结,更是“四房”工作的一次再调度、再安排、再落实。刚才各县(市、区)政府的发言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工作中做到综合思策、破解难题,整体统筹推进、效果明显。全市开展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及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大排查大治理的工作力度、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四房”工作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四房”工作作为今年城建工作的总抓手、总任务,对遵义来讲有着特殊意义。下面,我就全市“四房”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找准问题,坚定做好“四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保障房、农危房、房地产市场及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都与群众基本住房需求息息相关,都是重大民生问题,大家首先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四房”工作,抓好“四房”工作不仅是民生任务,也是发展任务,更是政治任务,这项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认识统一了,工作上还必须要重视,对形势要有准确分析和清醒认识,要摸清“四房”现状,找准“四房”问题,才能够有力推动“四房”工作发展。
  (一)充分肯定我市“四房”工作成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中央、省、市部署,持续发力、精准发力、重点发力,着力抓“四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第一,保障房方面。截止目前,全市历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在2015年内已基本建成数已超额完成任务约20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已享受城镇公租(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达63263户(其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0004户)。此外,全市已有近5万户棚户区家庭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第二,农危房改造方面。2015年,省危改办下达我市任务67446户。截止2015年7月底,全市已开工建设52437户,开工率77.74%;已竣工25990户,竣工率38.5%;入住12350
户。第三,房地产市场方面。今年来,受国家金融税收等利好政策引导,全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结构、价格基本合理,房地产市场运行健康有序。截至2015年7月底,全市商品住房存量去化期为23个月(中心城区为14个月),去化周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第四,危险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为认真贯彻落实6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楼危楼安全隐患大排查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23日全省老楼危楼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要求,6月29日,召开了全市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魏树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印发了《遵义市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任务、原则、重点及措施、要求等等,为切实开展好排查治理提供了强力保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具体情况刚才建禾同志已进行了通报。
  (二)正视我市“四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尽管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四房”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一系列新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第一,保障房方面。以往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督促协调不够,建设进度滞后,土地手续迟迟无法完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低等问题。今年出台的国发〔2015〕37号文件明确2015至2017年三年全国要完成各类棚改1800
万套,这为我们保障房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但是也很担心各地在棚改项目编制、前期工作准备、资金匹配等能否及时到位。各地在这一轮的棚改中务必要认真筹备、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确保项目报得出、准备好、推进快、完得成。第二,农危房改造方面。以往存在部分县(市、区)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地方往年资金未兑现完毕,个别危改工程质量不高,农户档案和网上录入信息不准等问题。当前我市农危房存量还有20万套左右,改造任务依然艰巨,国发〔2015〕37号文件明确今后三年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60万套,各地也要抓好这一机遇,争取在这一轮农危房改造中将现有存量基本消化。第三,房地产市场方面。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基本趋稳,但仍存在销售达不到预期,去库存压力大,开发企业融资困难,项目品质较低,公积金个贷率较低等问题。第四,危险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目前,全市部分建筑主要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建筑标准比较低,同时多数年久失修。全市违法违章建筑总量巨大,且多数没有任何质量保障,质量堪忧,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市危险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同时,在排查治理工作中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间协作不顺,整治队伍能力不够,整治经费投入不足,群工工作难度较大等问题。
  根据以上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各地在“四房”工作上还需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四房”工作放到当前城建工作的首要位置,拿出有效措施逐一加强推进力度。那么如何抓好“四房”工作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摸清底数,各地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摸清底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工作怎么抓得好呢?二是要理清思路,要对各项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近期要完成什么任务、中期到什么水平、远期实现什么目标?项目经费怎么筹措?建设业主如何明确?时间节点如何安排?大家要做到心里有数。三是要抓住重点。各地情况不同,“四房”工作现状也各不相同,大家在摸清自身底数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精准发力,抓住重点。
  二、明确目标,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全市“四房”工作
  结合中央和省的工作要求,根据我市面临的形势和实际情况,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明确目标,拿出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四房”工作发展。
  (一)保障房方面。一是要抓紧编制我市2015—2017年棚改三年计划。各县(市、区)要按照逐年递增的原则,编制本地棚改三年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年度和具体项目。严格控制时间节点,于9月15日前,报市住建局汇总上报,同时在明年3月15日前,整理完成2017
年棚改项目清单;二是要制定老楼危楼及独立工矿区、三线地区改造计划。要根据全市危险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结果,按照“集中改造与分步改造相结合、重点改造与一般改造相结合、前期改造与后期社区管理相结合”原则,结合棚户区改造政策,于10月15日前制定完成切实可行的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要根据住建部、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联合召开的贵州三线企业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精神,力争2017
年将有条件的独立工矿区、三线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毕;三是切实推进公租房分配入住和棚改工作。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5〕37号文件精神,研究解决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抓紧启动公租房申请受理工作,拓宽申请渠道,提高审核效率,务必达到住建部“2012年底前开工建设的公租房(含廉租房)在2015年底前90%要完成分配入住安置”的要求,未完成2015年公租房分配入住目标的县(市、区),2016年一律暂停新建项目审批;四是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市住建局要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尽快起草出台《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实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指导意见》、《关于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利用国开行贷款支持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助推我市棚改货币化安置工作的落实,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五是抓紧编制我市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各县(市、区)要抓紧确定棚改安置住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与棚改项目直接相关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停车库(场)、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做到配套设施与棚改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六是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省审计厅已下达《遵义市2014
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决定书》,各县(市、区)要根据《决定书》要求认真整改落实。要对照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实现销号管理。市政府将对问题多、问题大的县(市、区)重点督办。七是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住房保障信息公开的要求,各县(市、区)均已在政府网站设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专栏,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按月及时更新,确保信息公开完整、透明,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八是抓好国开行资金使用。去年我们许多县(市、区)都在棚改项目上争取到国开行贷款,但是由于对国开行资金使用方法不了解,认为资金可以随意调度,导致许多项目上报时完全是为获取贷款,各项准备工作均未开展,贷款获批后项目无法开工,资金无法使用。各地要加快已获国开行贷款棚改项目的建设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资金及时使用。
  (二)农危房改造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要严格按照县级政府承担农危改主体责任,镇(乡)政府具体组织实施,镇乡、村干部包保到户的工作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市农危改办要采取“月调度,季督查,年终绩效考核”形式,在加强月调度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住建、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对各县农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监管、档案资料和信息录入等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进全市农危房改造工作。二是狠抓工程质量安全。各县(市、区)要督促住建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镇、乡、村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危改办业务人员和农村建筑工匠的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管理能力和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农房建筑质量安全要求,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认真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房屋质量安全。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县(市、区)要按照《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将县级资金配套到位。严格按照农危房改造补助标准,采取“一卡通”等形式,及时足额兑现补助资金到户,严禁擅自降低补助标准。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农危改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农危改补助资金和向农危改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发现一起,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四是狠抓数据核实,确保农危改户数真实可靠。各县(市、区)要组织住建、发改、财政部门对本地农危房现状及调查数据进行认真细致核实,确保农危改户数真实可靠。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要求“一户一档”资料整理建档与危改工程同步推进、同步完成,做到资料齐全、准确。五是全力抓好“两最”(最困难、最危险)农危房改造。各县(市、区)要立即开展 “两最”农村危房摸排核查,摸清底数,制定工作方案,把“两最”农危房改造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分期分批实施,让“两最”户住有所居。
  (三)房地产市场方面。
一是研究改变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的建设方式,全力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的通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全国及全省专题会议精神,积极探索保障房市场采购制度,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力度,可尽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货币化安置,全力消化商品住房存量。各县(市、区)要根据需要,在满足政策、技术规程的条件下引导房开企业调整或者改造原有户型,以适应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转换需求。同时,按照《遵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遵府发〔2013〕30号)有关精神,积极探索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建设,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现状,采取公开采购方式,购买或租赁已竣工验收合格的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房源,资金来源每年从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土地出让金、财政专项资金等渠道筹措,切实解决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要改变公租房建设方式,实行政府通过购买存量住房或者鼓励房开企业直接建设公租房的方式,政府补助房租来解决公租房问题;要加大保障房资金支持力度。将保障房建设和租赁补贴资金来源中不低于3%的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含招、拍、挂、协议出让等),相应比例调增为10%
。对房屋征收要以货币化安置为主,或者由政府购买商品房作为征收安置房源进行安置,对选择货币补偿的,可以按照货币补偿标准给予一定比例奖励。此外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支持的力度,在贷款条件、利率和期限上尽可能的提供优惠政策。二是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各县(市、区)要科学编制住房用地供应年度计划,稳步推进“净地”出让,均衡推出优质地块,促进供求基本平衡;要建立竞买人资格审查制度,禁止资信差的企业入市拿地;对于商品房库存量大,去化期限超过24个月,低于36个月的县(市、区),要调减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规模,超过36
个月的,暂缓出让商品住宅用地。三是加快新城区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统一调度,督促相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已建新城区道路、公交、通信网络、电力、供气、给排水、市场、教育、医疗卫生、公园、文体休闲等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化区域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新区品质,拉动住房消费。四是强化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落地。各县(市、区)要继续执行好《遵义市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的补充规定》(遵住委〔2014〕3号)有关政策,不断改进服务水平,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探索由受托银行直接受理公积金贷款业务并进行初审,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管,为贷款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要及时将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放低为20%,并允许提取其住房公积金用作购房首付的补充资金或偿还贷款;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放低为30%;对于租住公租房、廉租房的缴存职工,可全额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要将住房公积金最长贷款年限从20年延长到30
年;要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建立贴息制度,对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而又通过申请商贷购房的职工进行贴息。五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鼓励跨界地产发展,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各县(市、区)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切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科学合理确定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供应规模和节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利用气候、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保健养生地产等新业态,引导城市房地产转型升级发展;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小区容积率,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小区,提升楼盘品质。六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和监测,做好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指导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住建部要求,在8月底前全面实现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制度,实现网签系统全市覆盖,以便于对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每月进行调度分析,为指导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七是切实解决中心城区房屋所有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释放二手房交易市场活力。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解决中心城区房屋所有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出台后,两城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执行落实,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活跃二手房交易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供有力保障,维护社会稳定。
  (四)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协调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市两办印发的《遵义市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遵党办字[2015]27
号)的要求,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细化措施,认真开展督促指导,尤其是数据报送与信息台账建立情况的督导。要统一调度安排,强力推进危险房屋和违法建筑排查治理工作稳步提升。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对不重视、不主动、不积极开展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将严肃追责。二是加强排查治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危旧房治理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能力提升,建立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精、治理能力强的队伍,全面提升危旧房治理速度和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规划执法队伍的培训,规范案件查办行为,加强拆违现场处突演练,避免拆违过程中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加快违法建筑存量消化,坚决杜绝新的违法建筑产生。三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市住建局抓紧研究相关措施,指导各县(市、
区)积极争取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态移民安置、农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上级支持力度。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方位推进治理工作。此外,还可通过住户自筹资金、激活房屋维修基金、政府提供政策性扶持或补助部分维修资金等方式,多方合力,多渠道筹措经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房屋进行维修加固。同时,应由房屋相关责任人或单位承担的费用,各单位或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承担相关费用。四是加大群工工作力度。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群工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咨询、解释、劝导工作,让群众知晓危险房屋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配合开展好工作。
  三、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提高“四房”工作保障水平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为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国务院批复了央行1
万亿元贷款,用于保证棚改任务资金需要,这也成为目前首个投资过万亿的民生项目。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既是国家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经济下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发〔2015〕37号文件明确了三年内1800万套棚改和1060万套农危改的建设任务。这一系列政策将会给城镇化发展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四房”工作作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不仅能进一步推动保障房建设和农危改工作,同时也将助推房地产市场升温回暖,有力支持危险房屋安全隐患治理。要把握住这样重要的机遇,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精准发力,合力推动,为“四房”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四房”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城建工作的总抓手,明确主体责任,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同志具体抓、相关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层层细化措施,一级推一级,共同抓好相关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四房”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对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要立足于自身职责职能主动作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三)精准对标,有的放矢。
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进全市“四房”工作开展,对标先进城市,找准发展路径并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在改革创新中走在全省前列。同时,要把存在问题研究透彻,把工作数据统计精细,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
  (四)严格考核,争比进位。
市政府将把“四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排名,并将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已对全市“四房”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并将实行月报制度,请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时限上报工作情况。
  同志们,“四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勤政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奋力开创城乡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5年5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主要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研究部署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刚才,市环保局继锋局长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作了安排,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的重大意义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贯彻中央及***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十八大后对生态环境的论述就多达60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等。总书记对贵州更是提出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0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创建这个具体的载体和抓手,能把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刻领会创建的重要意义。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省委、市委的战略决策。去年6月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克志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基本途径,是增进人民福祉、造福子孙后代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贵州形象、建设多彩贵州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前提就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晓光书记要求,遵义要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严格执法,坚决保住“青山绿水蓝天”,实现永续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上升到贯彻贯彻习总书记对贵州的要求、克志书记和敏尔省长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的高度上来认识。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教育世人要尊重自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
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最直接体现。“金山银山,绿水清山”,丢掉哪一座“山”,都不是老百姓想要的和谐社会。通过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全社会建立起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良好的生态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前提,“解决了温饱就需要环保”,“有了小康更需要健康”。我们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的,也是要大力营造适宜人居的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所带来的生态红利,使全市人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圆我市770万人民群众一个美丽遵义的梦。所以,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创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全市上下都要认识市委、市政府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深远意义,以对全市人民福祉高度负责和担当抓好生态创建工作。
二、正视差距、找准症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遵义市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08%,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64%。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共建成23个自然保护区、7个风景名胜区、17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6个、风景名胜区1个,5A级景区1个,新增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总面积达到5523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96%;全市共有五个县(市)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称号,3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市),湄潭县、赤水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市)技术评估,38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1
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生态创建工作成果丰硕,各项核心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但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则和新的创建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创建规划滞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还未编制,十五个县(市、区)只有赤水、湄潭、绥阳、正安、凤冈、仁怀完成了规划编制,还有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桐梓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习水县九个县(市、区)未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规划。
二是重视力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多数还停留在口号上,具体行动少,市县两级生态创建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工作没专人抓,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还未形成,市县两级均存在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局面。
三是机制不完善。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仍处在启动初期,工作机制还未建立,督查调度制度还未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还无章可循,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推进机制。
四是创建工作进展缓慢。除赤水市、湄潭县在去年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技术评估外,全市有13个县(市、区)需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83个乡镇需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73个乡镇需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则,必须要有80%
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后才有资格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而县(市、区)必须要有80%
的乡镇创成国家级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该县(市、区)才能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照此推算,全市必须有12个县(市、区)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我市才能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而乡镇要创成186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从目前情况看,差距巨大,创建任务艰巨,大家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五是基础条件薄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指标对硬件设施有硬性要求,其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核心,而目前全市涉农的232个乡镇中,除已经技术评估的赤水和湄潭以外,12个县(市、区)201个乡镇中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乡镇32个、占15.9%,只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乡镇16个、占8%,只有污水处理厂的乡镇48个、占23.9%,两样设施都没有的乡镇105个、占52.2%,且大部分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还不能正常运行,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而一些乡镇的污水直接排入溶洞,污水经溶洞排入下游乡镇饮用水源点的情况都有发生。我市各县(市、区)乡镇的实际与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标要求差距很大,如果每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总投资按3000万计算,仅此一项共需投入近40亿元。
六是创建难度不断增大。
十八大后,国家对生态创建工作越来越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关越来越严,程序越来越规范,生态创建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市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县(市、区)→国家级生态县(市、区)→国家级生态市的程序进行,没有捷径可走。对生态创建指标进行提档升级,指标也有大幅度的改变和提升,比如单位GDP能耗从小于0.9吨标准煤/万元提高到小于0.6吨标准煤/万元,进一步增加创建难度,新指标将于今年下发实施,明年起所有生态创建工作严格执行新指标,因此,今后生态创建的难度将更大。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搭建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考验领导能力,也检验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一部署、共同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必须成为一把手工程,市里将成立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各县及乡镇也必须立即成立高规格的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乡镇)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组建专职的工作班子,抽调精兵强将脱产抓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强化责任落实,在县(市、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中,生态指标共占9.9分,这9.9
分将由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具体操作由市环保局汇同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工能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对于集中式饮用水源、空气质量、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考核必须涵盖辖区内所有乡镇,具体细则由市环保局汇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各级政府督查部门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纳入督查考核范围,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市政府督查室要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督查范围,督查内容就是今天签订的责任书内容以及日常工作情况,定期开展督查考核,每年年终都要有考核结果,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完成责任书内容的县(市、区)领导要启动问责程序,要在全市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环保协调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合力共建格局。
二是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合理安排创建时间,统筹推进创建工作。要尽快启动《遵义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的编制,要精心挑选有实力、专业强的编制机构,确保《规划》既符合遵义实际,又具可操作性,既能指导创建成功,又能解决遵义城乡环境问题。每个县(市、区)都要作为单独的一个创建主体,单独编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今年内必须完成创建规划,并由本级人大批准实施。总体要求是:赤水市、湄潭县今年6月初必须通过国家验收并在年内获得命名,绥阳县今年创成省级生态县(赤水市、湄潭县要认真做好今年5月底或6月初迎接国家验收的准备工作,工作要周到细致,不容有失误);2016
年,红花岗区、汇川区、凤风县、习水县4个县(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2017年,新蒲新区、遵义县、仁怀市、余庆县4
个县(市、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绥阳县、正安县2个县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8年,桐梓县、道真县、务川县3个县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红花岗区、新蒲新区、遵义县、风冈县、余庆县、习水县6个县(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遵义市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19年,汇川区、仁怀市、桐梓县、道真县、务川县5个县(市、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遵义市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确保通过国家技术评估,202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命名。各县(市、区)要根据全市生态创建总体部署,合理安排乡镇创建进程,能快则快,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把申报省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县(市、区)的时间提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程序多、标准高、时间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县(市、区)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规划的时间节点,脚踏实地、倒排工期、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治污能力和水平。当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的问题,仍然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制约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因素,全市还有169个乡镇的设施不全或没有,占84.1%
。因此,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首要任务是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各县(市、区)都要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增加财政预算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出台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建设环境基础设施。要制定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埋场建设时间表,加快推进本辖区乡镇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到2019年前,全市所有乡镇都建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时要制定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机制,确保设施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坚决杜绝设施“晒太阳”现象。要因地制宜,积极完善镇村三级污水处理和农村环卫收集处理体系,对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可推广生态湿地处理方式对生污污水进行处理,要建立村规民约,约束农民乱倾倒垃圾陋习,建立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垃圾围镇、垃圾围村的现象。已经按老标准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技术评估的赤水市、湄潭县也要按新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所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今年申报的75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中,绝大多数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都不健全,只能算基本达标,必须立即启动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确保在省级现场核查前完成建设并投用。
四是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城乡环境整治“五大行动”,着力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必须坚持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集中整治结合、辖区治污和区域共治联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环保行动,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一体化,切实解决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优化、美化、净化乡村环境面貌。必须把护水治水兴水作为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的大事来抓,要全力涵养和保护好库区水环境,加强消落区治理,搞好沿江沿河防护林建设。要加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工业园区、工矿企业、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利用效率最大化。要实行最严格的集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今年内要完成全市所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彻底清理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确保饮水安全。要解决乡镇及广大农村地区大气污染问题,重点要抓好工业相对集中地区、公路沿线废气和扬尘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洁、道路硬化、空地绿化、村容村貌美化等工作,坚决禁止自行焚烧垃圾,推广桔杆综合利用,杜绝随意焚烧。
五是大力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树涵养土,土涵养山,山涵养水,水涵养树。要大力植树造林,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及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搞好工矿采空沉陷区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恢复生态系统。要根据实际情况,
本着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竹则竹、宜花则花的原则,多建设几个花茂、杉坪、敖溪、田家沟式的农村环境整治标杆,要帮助村一级做好规划,选好路子,把生态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以示范村为点、道路岸线为带、广大农村地区为面的点、带、面绿色环抱格局,打造一道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力争在2020
年前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特、一村一花的美丽乡村局面。要统筹做好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杜绝污染源向农村转移,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过的弯路决不能在农村重演,要在街巷村道建设、环卫管理、河流整治、交通秩序以及无垃圾村庄建设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加大投入,一改烂街烂路多、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倒、山地植被遭受破坏等现象。要树立真创思想,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镇村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村容村貌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全面整治村庄内外小溪、小河、沟渠池塘,清除河塘淤泥、杂草漂浮物,整治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排,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努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是加强对上协调,搞好业务培训,规范创建资料档案整编。
创建工作要积极争取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市环保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与环保部和省环保厅沟通协调,争取得到环保部和省厅在项目、政策、技术上更大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个技术活,专业和政策性非常强,各级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的业务培训,吃透指标,熟练掌握政策,要组织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学习考察,学习别人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别人好的做法,避免走弯路。会后,市里还将组织业务培训,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对所有创建活动都非常重要,创生态文明示范市也不例外,各级各部门从现在起就要把资料积累的整编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明确专人负责,要精准对标,把有价值的资料收集归档,要充分展示遵义创生全过程,充分展示遵义创生特色。
同志们, 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贯彻习总书记坚守“两条底线”的重要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万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 以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全力实现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在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5年2月12日)
同志们:
近期市委、市政府就城乡建设与管理工作多次调度,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与现状,研究解决影响城乡建设与管理各类问题的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城建管理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市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召开的这个会议,既是一个总结大会,又是一次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如何落实城乡规划,如何推进城乡建设,如何强化城镇管理等问题。刚才,几个单位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闵宗显、颜建禾、吴学章同志通报了工作情况并对今年工作作了安排,大家都讲的很好,我都很赞成。下面,围绕去年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今年的工作任务,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信心
过去的2014
年,全市城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落实“五个梳理”,紧紧围绕建设“三宜”城市、山地特色新型小城镇、“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中心城区八大工程”、“四化”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环境打造工程、“双百”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在全市上下,尤其是今天在座各位的努力下,全市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有所提高,“双百”工程效果明显,各类矛盾有效缓解,基本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绩,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有所突破:
(一)规划引领调控作用明显。
首先,是加强了各类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拓展规划覆盖面,着力完善专项规划,提升城镇承载能力;着力加强城市设计,注重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城乡统筹规划,推动城乡同步发展。在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和修改完善了城市交通、经济开发等规划;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和地段进行了城市设计,保证了城市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推动桐梓县城乡规划“多规融合”试点顺利开展;启动了“黔北城市群”规划;加快了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规划编制;加快了规划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了城乡规划展览馆建设布展工作。其次,是严格规划执法,强化规划管控,强力推动“两违”打击管控工作,通过完善工作机构,实行常态管理;认真摸清底数,仔细排查存量;强化管控责任,联合协同执法;制定整治计划,明确整治时序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全市“两违”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城乡建设快速有序发展。
一是抓项目促发展,城乡建设投资持续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1228.3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其中,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达到了420.99亿元,同比增长36.0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2.2亿元;城镇化率达到了43%。面对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及房地产市场困难等不利因素,全市城乡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为稳定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抓基础重民生,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4年,全市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7707套(含仁怀市2182套),超年度计划369套(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30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7114套,分配保障性住房11166套,超计划任务2016套;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完成43432户,累计完成投资9.17亿元;小康房开工建设2954户,开工率118.16%,累计竣工2744户,竣工率109.76%;强力实施“八大工程”,开工建设项目100余个,实施了湛江路改造工程、遵义忠庄立交桥改造工程、昆明路贯通工程、合众路路口改造、重庆路改造、官井东路、官井隧道复线、东联线改造、子尹路南延线建设工程等一批项目;实施了中心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遵义会议陈列馆改扩建、遵义公园升级改造、城乡规划展览馆等项目建成开放;开工建设了100座一类公厕,63座环卫公厕免费开放,建成公交专用道10.5公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等配套设施42
个,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三是抓组织强措施,推动“双百”工程快速发展。通过贯彻落实省、市多次“双百”工程会议及城镇化大会精神,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双百”工程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措施手段不断强化,2014年,全市54个示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3.24万人,带动全市城镇化率提升1.1个百分点;示范小城镇注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达2800家;示范小城镇签约项目75个,签约资金109.35亿元,到位资金21.06亿元;54个示范小城镇财政总收入达7.61亿元;建成了一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公共汽车站、综合市场、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等基础设施项目;打造省列示范小城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镇村联动示范点18个,全市小城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面向村一级辐射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通过专业招商、政企配合等措施助推项目发展,使综合体在建设和运营中迸发出巨大活力,正安等6个城市综合体进入全省城市综合体考评前30名,全市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发展迅速。
(三)城镇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环境整治有成效,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通过清理户外广告牌匾、清理占道经营、清理卫生死角和推动“八大工程”、“四化”工程建设,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二是改革探索有推进,城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市、县两级不断积极探索环卫作业、园林管护、垃圾处理等工作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三是队伍建设有强化,城镇管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市拥有城乡规划执法队员294人,城管队员422人;拥有各类城市执法车辆202
台,人员和硬件配备实现了上水平。同时,各地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督查考核、拓宽监督渠道、完善内部管理、实施责任追究等方式,不断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树立执法良好形象。全市没有因城市规划执法和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城乡建设要素保障有力。一是征拆工作保障有力。在辖区负责制的基础上,市、区(县)两级加强工作力度,逐步破解了各县县城以及中心城区广州西路、北海路、苏州路、官井东路等一些拆迁重点难点区域的征地拆迁问题,使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顺利推进。二是土地要素保障有力。2014年全市土地收储和处置工作开展顺利,共收储土地17404亩,处置土地11000余亩,同时,积极开展增减挂钩、低丘缓坡整治开发利用的工作,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土地保障。三是融资工作保障有力。2014年全市仅市本级就为城建项目完成融资18.68亿元,为全市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14年是我市城建史上项目安排最多、工作战线最长、建设投资最大、项目覆盖面最广、集中解决城市建设历史欠账问题最多、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2014年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既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广大群众理解支持、热情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对2014
年城建工作取得的喜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总结今年城建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仍然偏低,综合承载能力偏弱,聚集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二是基础设施欠账仍存在。道路、水、电、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三是城乡建设资金筹措困难。城乡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深度不够,吸引社会资金的能力不强,各个项目不同程度的存在资金缺口问题,发展缺乏后劲,今年,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三期迭加的特殊形势以及国发〔2014〕43号等一些列文件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融资上面临的压力更为巨大,各地各部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四是建设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2014年建设中,有的项目征地拆迁面临巨大困难,有的项目因为个别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迟迟无法开工或工期滞后,说明我们的部门作风、办事效率、建设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功能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遵义会议召开80
周年,全市城建系统要提前谋划、认真筹备,紧紧围绕“十二五”的目标任务,把握节奏、积极稳妥的推动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把握节奏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新常态下中央、省、市重点工作方向,围绕主基调,着力抓好城市设计、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村庄规划设计、“双百”工程建设、城市交通疏解和“四化”工程建设、智慧城市创建等工作。积极稳妥就是要准确分析形势,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国发〔2014〕43号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谋划项目布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完成2015年工作目标任务。在这个总体思路下,今年要着力突出规划这一工作重点,通过加快城建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城乡配套功能,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城乡规划科学化,适时调整、注重执行,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蓝图,直接决定着城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今年的规划工作,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要科学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体现超前意识、体现战略眼光。具体操作要坚持“四先四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论证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先做环境后开发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向外放开城市规划设计,多方案比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二要强化管控。要坚持规划与建设相统一,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相关规定,杜绝一切少批多建、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违法乱建等违背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坚持规划与管理相结合,按照“部门常态监管、联合执法检查”的原则,开展经常性的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对突破规划指标、随意改变建筑容积率等行为,要及早发现、严厉查处;对违反建筑相关规程、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要严格把关、搞好监察,坚决制止重规划轻落实、重审批轻管理的弊端,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工程建设不违规。要加大对“两违”建设的打击力度,各级各部门务必横下一条心,把932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存量用2至5年时间全部消化完毕,要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消化存量。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控制增量,各级各部门要落实最严格的监管措施,强化最严格的监管责任,落实常态化巡查措施,对新出现的违法建设实施最严厉的打击。对2014年8月31
日存量锁定后出现新增违法建筑的,不论什么原因,市委、市政府将启动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问责机制。三要突出特色。要突出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和历史遗迹保护,彰显黔北文化和绿色生态两大特色,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在城市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四要重视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对城市风格的整体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各地要牢牢把握住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三个核心要素,在城市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上,包括城市色彩、景观轴线、节点地标,都要用品味高雅、高效务实的城市设计来指引。五要启动村庄规划。我市农村建设长期以来规划滞后,村镇规划体系不完善,村庄建设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编制村庄规划势在必行,各地各部门要尽快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删繁就简、便于操作,能够有效指导农民建房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规划对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围绕城乡建设项目化,打造精品、快速推进,加强城乡功能配套。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城建投资1400亿元,城镇化率要达到45%。全市安排了101个(含各县、市、区)新建(14个)和续建(56
个)重大城建项目。各级各部门在项目建设上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认真算好账,做好项目分析,分轻重缓急,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要坚持突出基础设施项目、文化生态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双百”工程四个重点,通过实施好一批重点精品工程,不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一要抓好“四化”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抓大与统小相协调,提质与增量相促进,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原则,积极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最大限度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重点是要抓好中心城区100个社区排污管网改造、100条小街小巷路灯照明设施,新建100个一类公厕、大连路-昆明路立交、凤凰山南隧道东出口、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南部新城“四化”工程等一批重要项目的建设;二要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明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保障房计划新开工7万套以上(含仁怀市),包括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2.7万套以上,城市棚户区改造(含旧住宅区综合整治)4.3
万套以上,其中由市住投公司实施的银河路保障性住房、共青大道保障性住房、老城南片区棚户区、电厂-八七厂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要抓紧推进,争取尽快有效改变城区面貌。同时,要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明年必须完成7万户农村危房的改造工作。三要抓好“双百”工程建设。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要深化示范小城镇建设改革力度,今年内要对全市示范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估,适时进行调整和充实。要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貌的绿色小镇,高质量建成一批“8+X”项目。要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发展,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村一级延伸,增强村级的承载能力。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今年要完成城市综合体投资47.8亿元,建成2个城市综合体并投入使用,完成15个城市综合体部分设施并投入运营,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体带动效应,推动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三)围绕城市管理信息化,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提升市政管理水平。
繁荣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要坚决做到严管重罚抓城管,重拳出击治脏乱,铁心硬手整环境,强化机制求长效。一要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一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做好数字城管升级工程,迅速提升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二要抓好城市环境整治。长期以来我市城市环境整治就存在重建轻管、突击作业、手段单一的问题,许多市政设施投入大量资金,花了大力气建设,但由于管护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部分重要节点的环境,由于搞突击作业,治理手段单一,没有长效治理机制,往往成了城市“牛皮癣”。要真正抓好城市环境整治,我认为主要是做到四个转变,着力抓好三项工作,要由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改变,由突击措施向长效机制转变,由政府单向推进向市民积极参与转变,由传统管理方法向信息化管理手段转变。着力抓好整脏治乱、还路保畅、设施管护为三项工作。三要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行业改革。改进现有垃圾收运方式,推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探索市政公用行业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四要加强集镇管理工作。当前我市小城镇的集镇管理工作比较滞后,街面、道路脏乱差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各级在今年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切实搞好城镇环境整治,推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提升小城镇品质。
(四)围绕经济形势新常态,创新思维、狠抓关键,着力抓好要素保障。资金、土地、服务是我们城建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抓好2015
年的城乡建设工作,要围绕这三个要素做好保障工作。一要做好资金要素保障。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文件规范了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了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原有的由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手段举债用于城市项目建设的方式已被限制。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我们遵义这类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薄弱、历史欠帐较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从发展的迫切性和资金需求角度看,是不利的。但这是大局,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政策,所以我们必须服从。这就使得我们下一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搞活城市多元经营,多渠道来筹措城市建设资金。首先,要积极探索实践城市建设中的PPP(公私合营)模式。自国发〔2014〕43号文件出台以来,关于PPP(公私合营)模式的探索,近半年来,我每次会议都要强调,但我还没有看到哪个部门或哪个县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主要还是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这个新事物认识不足,PPP(公私合营)模式对我们大家来讲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学习PPP(公私合营)模式在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可以组织走出去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也可以邀请PPP(公私合营)建设模式方面的专家来遵讲解他们的经验,传经送宝。同时,大家要在优项目上下功夫。建设项目本身质量的好坏,我认为是能否实现PPP(公私合营)建设模式的关键和基础条件。PPP(公私合营)建设模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府要发展,二是企业要赢利,所以在项目论证和相关条件设置上,就要考虑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要创造条件、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PPP
(公私合营)建设模式的推广,必将带来一次思维理念的更新,推动城市管理思维向城市经营理念的转变。其次,是要搞好资产经营。注重对内挖潜聚资,将可经营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把城市道路、广场、公用设施冠名权、广告权等,通过产权、使用权、经营权出让或转让,以及合作、合资等方式,优化配置城市公共要素资源,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最后,是要注重项目对接争资。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抓住全省推动“城镇化”战略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包装好新项目、大项目,力争多申报立项、多争取资金。同时,要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沟通接洽,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政策性贷款,缓解我市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压力。二要做好土地要素保障。要坚持一手抓土地收储,一手抓土地出让,进一步搞活土地经营。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做到项目规划到哪里、土地就收储到哪里;项目建在哪里,土地就要收储到哪里。通过做好环境,提升地价,滚动发展,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市中心城区力争再收储土地9000亩以上,总量达到2万亩以上。同时,各地要认真理清情况,做好已收储土地的解押释放工作,不能让收储土地只存在于图册上,发挥不了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出让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成熟地块上市交易,切实增加土地收益,今年市中心城区(三区)土地经营收入要力争达到35
亿元以上。三要做好服务要素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住建、规划、人防等部门,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改进审批方式、减少审批层次、缩短审批时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整合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全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要做好公积金管理和贷款工作,在确保公积金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要通过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各级住建部门要落实建设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守住工程质量安全底线;要落实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一批我们自己的新型建筑和建材企业,实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的目标。
三、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依然点多、面广、线长,必须凝聚领导合力,细化任务分工,抓好工作落实。重点城建项目必须要细化目标,倒排工期,拿出施工进度时间表,各级领导要督办到位,按照“分线管理、分口落实”的原则,组织和带领分管系统部门,把所承担和联系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特别是分管城建工作的县级领导,要对工程建设主动协调,破解难题,跟踪问效,确保工作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责任部门领导对分工负责的城市建设管理任务,要切实强化工作执行力,多讲责任少讲条件,多讲落实少讲客观,高质高效地完成好承担的建设任务。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全市城建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强化协调,形成合力。
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主动顾全大局,密切协调配合,务求工作实效。规划、住建、城管、园林等城市建设职能部门,要对应工作分工,切实做到意见常沟通、工作常协调、环节常理顺,积极主动地抓好工作,敢于坚持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真正做到规划先行、依法建设、严格管理。财政、发改、公安、法院、土地、工商等部门,要立足部门和行业职能,重点在争取项目资金、维护拆迁秩序、平衡建设条件等方面发挥作用。各镇乡、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要主动参与,积极协调,围绕城市建设管理的具体内容,密切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超前做好群众工作。
(三)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城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强化大局意识,善于谋划,勇于担当,要了解我们的城市,要熟悉情况,深入思考,才能对这个城市了如指掌,才能搞好工作。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原则,自觉服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严格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始终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恪尽职守,发挥职能,主动加强沟通,为政府当好参谋,积极为基层做好服务,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优化工作氛围,形成强大合力。要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引导干部职工对职责内的事快捷“畅通”办,有阻力的事积极“疏通”办,需要联系有关部门的要主动“沟通”办,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求真务实的作风把任务干成干好。切忌高高在上、纸上谈兵,政令不畅、工作低效。当前,我们城建系统工作作风有所转变,但遇事推诿扯皮、不敢担当、作风散漫、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存在,希望城建系统的部门认真结合五“梳理”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
(四)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进一步推进城建系统的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按照《廉政准则》要求,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以我们身边的例子作教材,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大力践行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狠刹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使全体干部做到行为规范、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所以我坚持要在春节前召开这次会议,就是希望同志们在会后把工作任务抓紧落实下去,重要的项目不要等春节过完后再开工,要及时的动起来,抢进度、抢时间。春节将至,在这里我祝大家新春快乐,渡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谢谢!
在全市2014年第一次示范小城镇暨
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现场观摩总结会上的讲 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4年6月6日)
同志们:
在全省第二次城镇化发展大会以及全省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现场观摩会召开后,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对全市“双百工程”推进情况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同时,对全市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抓手进行分析和安排部署。刚才,市住建、规划部门负责人分别传达了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暨小康房建设现场观摩会和全省100
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现场观摩会精神,并就今年以来有关工作推进情况作了通报;务川、道真、正安等三县三镇和城市综合体业主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大家讲得很好,我都完全赞同。通过昨天的现场观摩和今天的工作分析以及经验交流,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借鉴,找准问题,正视差距,迎头赶上。下面,围绕省、市确定的工作目标,就如何做好今年全市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充分认识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抓好“双百”工程建设是全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样,在我市社会经济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进程中,全面推进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对整合城乡一体化格局,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城乡协调集约化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抓“双百”就是抓城乡统筹。加快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压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城市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提高农村人均资源占有率,逐步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抓“双百”工程就是抓发展的载体。
抓好“双百”工程作为加快
“三化”同步和融合的重要节点和平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于拉动内需、做大产业、扩大就业、提升城镇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示范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房地产业的发展,随着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能够带动更多的企业到此投资兴业,促进产业集中和人口聚集,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落户,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扩大对住宅、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有效推动我市城镇化进程。城市综合体是拉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引擎,这里我就不举东部发达地区的范例了,用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城市综合体–贵阳金阳世纪城为例,这个主要由大型购物中心、商业写字楼、商业住宅、星际酒店等功能板块构成,商业部分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迅速推动周边地块的成熟和人口、资源聚集,吸引了苏宁电器、居然之家、中影集团沃美院线、美食城、五星级世纪金源大酒店等商家入住,在极大地便利市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遵义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也应该成为强心针,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拉动我市相关区域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抓“双百”就是抓要素的集聚。
通过示范小城镇建设,可以引导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以示范小城镇为中心集聚资源,将小城镇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都融入到示范小城镇建设中来。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有利于城市多极发展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其具有的多种物业形态和商业业态,能够撬动整个区域板块的发展,领涨周边土地价值,推动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聚。
(四)抓“双百”就是抓城市形象。
推进“双百”工程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集聚力和带动力的有效举措,城市综合体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地城市竞相发展的主潮流,它强大的城市空间整合能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的承载能力,适应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是发展经济,增强活力,改善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搞好示范小城镇的打造,推动示范小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完善其公共服务设施,美化小城镇景观,也是对全市城市形象的有力支撑。
(五)抓“双百”就是抓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以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区域中心集镇的辐射引领创造条件。现代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文体运动、休闲娱乐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整体,将有效的推动商贸、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成为辐射周边,拉动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
二、直面困难、认真分析,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症结
自2013年全省开展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
个城市综合体建设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推进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战略决策,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等方面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空间较大拓展、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但总体来看,我市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离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还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各地项目进度参差不齐。各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所在地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条件不同,部分地方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导
致全市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情况参差不齐。二是项目建设融资困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且大多缺乏相应的承贷主体和融资平台,示范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畅,各金融机构对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支持力度也不足,项目筹融资比较困难。三是部分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受限。四是部分示范小城镇支柱性、特色产业不足,发展滞后,示范小城镇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无法及时补充。六是部分城市综合体市政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未能同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究其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方对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示范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的重要意义,工作缺乏紧迫感和创造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对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的理解不够和落实不力,“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部门缺乏大局观,对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支持力度不够,有时以部门利益为先,无法形成共识和合力,影响了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的加快发展。二是规划引领的作用没有很好彰显。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纲要,是城镇发展的导向和基础。全市凡是规划超前并保持实施的地方,其城镇建设推进就较为顺利;反之,部分地方在发展思路上不清晰,建设过程中又无法凸显特色,其发展态势和后劲就较为滞后。
三、抓住重点、开拓思路,加速推动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
推进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促进全市城镇建设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进一步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品质,全面提高“双百工程”的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水平。我认为,主要在于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敢拼、敢试、敢上”的意识,从大局出发,强化协作配合,真正形成有效合力;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力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创新工作方式,要善于借力借势,积极向上级要政策、跑项目、求资金,突破工作瓶颈。相关挂帮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真情服务,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帮助解决项目审批、融资和外地企业落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的效应迭加,加快推进“双百”工程建设。二是抓规划引领。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规划布局上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和因地制宜,着力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统筹城镇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与区域内教育、医疗、供排水、垃圾处理、电力通讯等功能性设施的整体推进,形成条块分隔明显、整体布局错落有致的板块框架。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要抓好功能组合优化,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引导相关产业向城市综合体聚集。同时,要不断完善城市综合体周边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丰富城市综合体周边业态组合,拓展和增强城市综合体的社
会效用。三是抓特色打造。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一方面要注重城镇风貌的打造,风貌是一地灵魂的体现,黔北地区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地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和积淀,大家要深入挖掘历史遗产,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中要注重风格的统一和差异,不能千篇一律或者五花八门,每个小城镇都要有自己的建筑特色,做到散而不乱、各具特色,体现独特的城镇风貌;另一方面要注重特色产业的打造,要依靠产业兴镇,示范小城镇活力之源在于产业发展,没有产业发展,示范小城镇靠什么集聚资源和人口。大家要认真分析自身区位、资源、环境等各方面优势,做好产业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贪多求全,要结合生态保护要求,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格局,把特色产业全力打造成为城镇名片。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一方面是在前期规划设计中要引导开发商在建筑设计上不要盲目追求整齐划一、规模宏伟的建设模式,要结合本地区或引进周边地区人文、历史、自然等元素,进一步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综合体的可阅读性和可识别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特色,城市综合体不是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主导功能建筑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现在全市各县(市、区)部分综合体项目同一性较高,没有突出自身项目定位的特点,城市综合体项目都是在建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和商业购物中心等,但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能对项目的经营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是否能与项目结构相互契合,我想这值得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这里我说一下西部茶城这个项目,西部茶城城市综合体项目用地约345亩,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规模52万平方米,包括国家级茶叶市场、标杆住宅、旗舰商业、星级酒店四部分。它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围绕湄潭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茶叶资源做好文章,旨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绿茶交易中心。目前,“西部茶城”市场一期已经建成,进驻商家382家、日交易量约220吨,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湄潭40万亩茶园发展,年上缴税金8000万元以上,带动10万余户茶农户均每年增收7800元以上,带动20万户采茶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直接解决2000人就业。同时可覆盖周边300万亩以上茶园,实现年交易额50
亿元以上,西部茶城城市综合体通过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促进“产城联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效益已初步显现。四是抓投资招商。各地要大力加强“双百”工程投资力度,针对资金不足的困难,一要努力向上跑资金、跑项目,同时加大部门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尽量向“双百”工程倾斜,各帮扶单位也要制定帮扶计划,把帮扶内容明确化,特别是有资金、有项目的部门,一定要在帮扶计划中明确资金和项目安排;二要抓住全省出台的金融支持“双百”工程相关政策,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要为“双百”工程项目与金融机构间牵线搭桥,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要探索促成一批“双百”工程项目和金融机构之间签署框架性协议的支持机制并落实到位;三要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做好项目包装,凸显自身特色,不要拘泥于只是印发招商项目册、参加招商引资会和建立项目库等传统方式,要多想办法,探索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跟进式招商等新型招商引资方式把项目主动推出去、引进来,不要一味坐等上门,经常是“喊在嘴上、停在腿上”,致使成功率低,难有实效。五是抓项目进度。目前,全市示范小城镇在全省前三十位排名中有4个,城市综合体在全省前三十位排名中有6
个。各地要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双百”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年内要出效果、出形象,确保全市“双百”工程项目在全省排位稳中有升。六是抓管理运营。示范小城镇在规划和建设时,就要考虑未来管理的需要,为管理打下基础。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在设计阶段要解决好,如供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停车车位等都要事先考虑。城镇的文体场馆、社区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菜市场、超市等民生设施也要配套好。同时,针对小城镇建设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各县(市、区)要按照德贵副省长明确的“在示范小城镇优化结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上要率先突破,增设的1名镇级领导在8
月底前到岗到位”的要求,尽快遴选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到示范小城镇领导班子。各地城市综合体项目在抓好建设的同时,周边配套设施也要跟上,要引导项目业主抓好项目后期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体的带动效应。七是抓标准考核。市级层面要抓紧出台支持“双百”工程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以及相应建设标准。同时,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对推进较好、效应突出以及进度滞后,工作不力的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奖惩。八是抓改革红利。各地要认真研究分析上级政策,紧紧抓住用好国土、金融、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利用好改革带来的红利推动城乡建设发展。
最后,各地在工作中要抓好统筹,对小康房建设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要常抓不懈。一是要抓好小康房的建设,对遵义来说,抓小康房就是要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新农村房屋建设的进一步升级打造;二是要紧抓城建安全工作不放松,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建设施工中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问题;三是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对全市老楼危楼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各县(市、区)要加强工作组织领导,重点对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筑年代较长,主要是1990年之前的居民住宅,所有已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以及已经鉴定的危房、未经鉴定的疑似危房和其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居民住宅进行彻底排查。各地要在6月15日前将老楼危楼的排查信息上报给市住建局,市住建局汇总分析后报市人民政府。
同志们,“双百”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载体和重要平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都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识,按照省、市的既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利用一切条件,着力突破工作瓶颈,千方百计把工作抓好做好,坚定不移的推进“双百”工程建设,不断推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4年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后,近年来全市规模较大的一次城乡建设管理系统工作会。今天的会议,既是一年来的总结会,也是我们城市建设发展到了当前,需要我们更加创新思路,如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的一个动员会和分析会。刚才,市住建、规划、城管三部门负责人就2013年有关工作作了简要总结,对2014
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湄潭、道真、正安、仁怀、汇川五县(市、区)就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城乡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治理城市占道经营、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及园林绿化等七块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大家讲得很好,我都完全赞同。希望通过今天会议,起到一个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引领未来的目的。下面,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就如何做好今年全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的战略意义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对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是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管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镇现代化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社会化的今天,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全球看,十八世纪初,世界城镇化率只有3%,城镇化还没有起步,但到了1860年英国工业革命后,世界城镇化率基本上平均50年翻一番,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从我国来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也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3%,30年内翻了两番。从省内各市州看,各地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风生水起,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城乡建设管理步伐,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二)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城镇是资源要素集聚的平台,是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城镇化是“两化互动”的依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抓手,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必将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抓形象提升的理念,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大力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以更优的功能、更美的形象、更高的品位做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遵义对外影响力。
(三)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配套滞后、管理粗放等许多不协调、不同步、不适应的现象在各地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群众生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从遵义的现状看:城市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功能的需求,城市管理仍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拓展,城市服务仍滞后于市民追求品质生活的需要,城乡环境、市民素质离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把城乡建设管理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好、抓实,以高质量的规划、高品质的建设、规范化的管理推进城建各项工作。
二、正视困难,找准城乡建设管理发展症结
撤地设市十多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立足“小城市、大农村”的基本市情,坚持按照“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南北拓展、东西贯通”和“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城市品位有较大提升,中心城区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生态宜居的良好形象得到广泛认可。但总体来看,我市城市建设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城市的功能布局还不够合理,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紧迫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初步分析,我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从现状
分析看,一是整体推进不够平衡,城镇发展质量不高,集中反映在城镇规模较小,综合承载能力偏弱,聚集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城镇特色彰显不够,建设品位普遍不高。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欠账较多,道路、生活能源、污水处理等功能缺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还需加快完善。四是房屋征收拆迁困难,城镇建设中拆迁难度逐年增大,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科学制定、依法实施强拆等问题难以把握,拆迁难成为制约当前城镇建设发展的最大难题。五是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筹措资金难仍然是项目建设和推进的瓶颈问题。六是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机构设置缺失和经费投入不够问题在各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在城乡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推进中暴露出专业技术人才仍然缺乏的问题。从主观努力看,一是认识仍不到位。有的地方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城镇综合管理的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上档次的主动性不够,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工作不力。二是规划管理还不到位。规划编制仍显滞后,规划批后管理力度不够,规划实施质量不高。中心城区和各县(市)违法违章建筑现象比较严重,已经严重侵蚀了城市公共资源,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对外形象,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平和市场秩序,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与发展,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且安全隐患巨大。三是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主要是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没有真正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城管
格局,仍需不断完善。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镇占道经营管理总是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总结以上突出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怎样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和创新工作方式,使之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们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三、理清思路,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升级转型
在当前省内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态势下,推进我市城乡建设管理升级转型,正逢其时。无论是从贵州九个市州城乡发展水平而言,还是在黔北经济圈地位而言,遵义都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乡建设追求的目标一定要有个性,走进这座城市,一看就知道是红色遵义、醉美遵义、人文遵义而不是别的城市,脑海中能够清晰地浮现出遵义的许多独特印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城乡建设管理是彰显特色的。城市有鲜明的特色、良好的形象,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但彰显特色,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必须从市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同类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红色文化底蕴,立足于青山绿水的黔北生态风貌,努力突出地方自然和区域特点,把遵义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突出坚持“四大原则”:
一是坚持城乡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的原则。规划是城
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与核心。好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纲领,也是城镇管理的依据,更是竞争的资本。必须坚持规划统揽全局、引领全局的中心作用,坚决以规划指导建设,做到规划全覆盖。一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城市是凝固的艺术,一旦成形便难以改动。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科学定位,只能使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拆迁改造的对象。因此,在规划上眼光要远,眼界要宽,通过科学设计、方案选优、公开征求意见等各项环节,确保规划符合城市整体发展定位。要把集镇建设开发、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一盘棋”考虑,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做到城镇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二要体现规划的特色性。一座城市的魅力来自其独特的个性。我们必须坚持以塑造特色为主线,努力在放大优势、差别发展中提高规划的水准。要立足遵义实际,打造山水城市、建设绿色小镇、发展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区,彰显“山水林城融合发展”的城乡特色。三要注重规划的有序性。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 ,
区域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又是一个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强化统筹协作观念,注重区域过渡和组团衔接。要注重使中心城区、区县次中心、中心镇、中心村层次有序,相互呼应,相互衔接,相承脉络清晰、特点鲜明的统一整体。要充分发挥区县次中心呼应城市群、中心城区,引导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的作用。四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制定并以法律程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变动,严格执行规划评审、重大项目专家论证、重点地段建设审批及公示、项目批后跟踪管理和规划执法巡查等制度,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作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同时,要强化档案意识,建立健全城市档案资料,确保城市建设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二是坚持设计具体到每一个单位的原则。
城乡建设只讲规划、建设、管理三者不够,还要讲设计这个要素。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有的城市规划做得很好,但按规划建出来的东西却死板僵硬,缺少美感和整体效果,核心问题就是处在缺乏设计上。就规划、设计的关系而言,总规、控制性详规是城市设计的依据,城市设计要为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作整体的构思和安排;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提出指导要求,为建筑定位、定量、定形、定调。我们要把设计纳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理念,通过高水平的设计,是尺度、比例、色彩、空间、平面高低等各类要素合理配置、协调一致,凸现城镇个性、特色和风格,展示整体形象。无论是大到一条道路、一个高层建筑、一个大型广场,还是小到一个雕塑、一盏灯饰,都要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在设计中构建、形成城镇建设的高品位、高标准,释放其独特魅力。
三是坚持建设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的原则。城镇建设是百年大计,细节最能体现水平。在城镇建设中,一定要以对历史、对当代负责的态度,认真把握、精心考虑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精品、出亮点。城镇建设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幢建筑、每一个片区,都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求完美。特别是在实施一批体现我市形象的重点工程中,更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做到干好一项工程、留下一个亮点、增加一个精品。
四是坚持管理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的原则。
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建成果、营造良好秩序、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城市管理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做到全覆盖、无缝隙,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抓好事关居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市政、安全、信息、社区等方面的管理,把管理细化到每一个道路、小巷、社区和楼宇。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私贴乱画等专项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大城管”的理念,强化社区观念,完善城镇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发挥基层优势,增强管理效能。要强化市民意识,注重提高市民素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实施公共治理,形成“人人爱城市、人人管城市”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必须按照上述原则,围绕建设“三宜”城市,突出强化“四大意识”:
首先要强化网络意识。一个城市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要靠网络来支撑。要高度重视地下管网建设。管网是最基础的市政设施,如果搞不好,城市就很难发展好。在建设顺序上一定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管线、后路线。管网建设要集约配置,科学排列,加大整合力度,水、电、燃气、通讯等尽可能一次施工,一次到位。绝不要今天刚埋好,明天又挖开,劳民伤财。要有长远眼光,立足于城区之间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管线延伸、辐射功能。要高度重视中心城区地上路网建设,由于历史局限,我市城区道路功能还不完善,突出体现为断头路较多。要借助全市城乡建设大提升“八大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工程建设,打通关口,联接断头,保障道路畅通。
其次要强化绿化意识。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以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主体的城镇生态环境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绿化力度,按照遵义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优化植物种群,在积极推广本地植物基础上,引进一批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树种,体现多样性,使我们的城市四季有绿,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要突出抓好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周边绿化,抓好城区间绿色通道衔接,努力形成“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园林格局。要因景植绿,见缝插绿,切实搞好居住小区、道路、广场和户外休闲地绿化,为群众营造清新怡人的休闲娱乐环境。要不断提高园林艺术创作水平,丰富园林绿地的文化内涵,推进精品园林建设,塑造形态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景观。
第三,要强化城乡统筹意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打造“三宜”城市的必由之路。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是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要统筹城乡发展
规划,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科学调整镇村布局,突出发展中心镇和城镇组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要以中心村镇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水、电、路、气等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强示范小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空间载体和硬件支撑。要将镇村管理纳入城镇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村庄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第四,要强化智慧城市意识。
实施城市管理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我市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开拓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数字城管智慧升级工程等一系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施,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网格化、市场秩序有序化、管理效果精细化机制,处理好智慧城市管理与城市行政综合执法的关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的创新,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四、扎实推进,打造城乡建设管理良好局面
城乡建设管理能不能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实现长远目标与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起来,分阶段、分轻重缓急、全力以赴地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一)要坚定不移地把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完善推动城乡建设管理发展的工作机制。
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总负责,分管领导靠前抓、具体负责,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城乡建设管理工作。要深入研究城乡建设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抓好县级城乡规划、城市管理机构的科学设置,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城乡建设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建系统内各部门要勇当主力军,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坚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和要求,通力协作,整体联动,形成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要严格落实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把城乡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要强化督促检查,推动面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措施,加大考核力度,把城乡建设管理任务完成情况与评先树优结合起来,与干部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要坚决予以表彰奖励;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影响城乡建设整体效果和进度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城乡建设管理各项目的推进,确保完成全年住房城乡建设投资任务。2014年全市各类城乡建设项目总计1193个,计划完成总投资1251亿元。任务重,时间紧,必须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强化督查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务求施工安全,确保完成投资任务。一是加快示范
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步伐,积极做好示范小城镇、城市综合体建设配套政策的落实,按照工作计划狠抓项目进度,示范镇城镇功能抓紧完善,增强承载能力,城市综合体按时建成运营,发挥带动作用。二是以城乡建设大提升“八大工程”实施为契机,以路网结构完善、瓶颈道路改善、重要节点改造为切入点,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载体,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千方百计做好拆迁征收和建设资金筹措,确保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工程以及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程有关项目早日建设完成,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创模成功发挥效益。三是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已完成建设的要尽早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同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住房公积金规模,努力扩面增量,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四是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小康房建设,着力推进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引导广大农民过城市人的生活,享受城市文明成果。
(三)要坚定不移地开展“两违”整治工作,形成“拆违治违”的高压态势。各县(市、区)政府是“两违”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违法建筑、违法用地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调度和协调,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问责和预防监督机制,加大巡查力度,深入摸排,真正做到“两违”底数清晰明了,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拆违、信访维稳及督查协调等一系列工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广泛发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思路,通过教育先行、司法强介、巡查严控、疏堵结合等措施,选准突破口,有计划、分步骤地统筹推进整治工作,确保抓出成效。
(四)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树立城乡建设管理系统廉政形象。
城乡建设管理系统各部门工作中审批环节多,职权较大,涉及建设项目多,一些权力集中的岗位违法违纪问题仍较突出,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市城建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在利益和诱惑面前,必须头脑清醒、站稳立场,切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要结合实际,认真执行“一岗双责”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健全与城乡建设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监督机制。要按照市委“五个梳理”的工作要求,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刹“庸懒慢浮贪”、“吃拿卡要”之风,认真开展“三晒二评一报告”活动,特别是以具有行政审批权的科长、窗口办事人员为重点,全面开展晒职责、晒作风、晒廉政活动,以铁的纪律整治机关作风,坚决克服“中梗阻”现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认真专业务实的城乡建设管理工作队伍,要坚持勇于奉献、勇担重任,铺下身子、用心实干,做到自警、自律、自觉,切实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和防腐拒蚀能力。
同志们,高水平地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遵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立足市情、把握规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推动我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小康遵义、构建和谐遵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茶产业推进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 刘兴万
(2013年1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茶产业推进会是我市茶产业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既是全市茶叶生产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会、安排会,更是茶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路口,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明晰的一次会议。今天我们邀请了部分茶企代表和重点产茶乡镇负责人参会,又安排了几个重点产茶县主要领导共商对策,就是要在政策导向的适路、工作措施的得当等方面,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和研究,形成广泛共识,引导全市茶产业在一个正确的道路方向上快速前进。
2012年5
月,省委、省政府在湄潭县召开了贵州茶产业发展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茶产业发展大会,赵克志书记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市政府随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把遵义打造成优质绿茶为主的多茶类产业原料基地、西南地区茶叶加工中心、延伸产品的集散中心和全国茶叶交易集散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我市茶产业升级打造得怎么样了呢?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认识再提高、思想再动员,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推进遵义茶产业大发展、大提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势明显,差距也很明显
在座的各位都是茶叶战线的工作者,应该知道,遵义发展茶叶有很多优势。一是地理条件优势。遵义无论从海拔、纬度、日照、土质、降雨量,还是从土壤所含的微量元素,都是非常适宜种茶的地区,可以说,遵义是全省乃至全国最佳的种茶区之一。二是文化底蕴优势。我市茶叶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清代更有湄潭眉尖茶、务川高树茶作为贡茶,湄潭翠芽源于浙大西迁,遵义红茶曾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立下功劳。遵义的茶叶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是种植加工技术优势。湄潭翠芽包括凤冈锌硒茶等高端绿茶加工工艺正是植根于中国第一名茶——“西湖龙井”;省茶科所在湄潭县安家七十多年,培育了一系列适合我市种植的国家级茶树良种和曾经领先全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可以说,我市茶叶种植水平和高端绿茶加工工艺处于全国前列,红茶加工工艺全省领先。四是茶园规模优势。按照全省茶产业规划目标的调整,我市将原规划的150万亩调整到260万亩,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52万亩,茶产业规划县(市)达到9个,湄潭县茶园面积已超过40
万亩,居全国同类地区第三位。预计明年我市茶叶面积就能超过河南信阳市,成为茶园规模上的“中国茶叶第一大市”。
遵义发展茶叶有众多优势,但和其他茶产业发展好的地方比较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单产差距。福建安溪县60万亩茶园,生产铁观音等乌龙茶产品6万多吨,单产100多公斤;四川名山县30万亩茶园,产量4万多吨,单产130多公斤。我市150多万亩茶园一年只生产5万多吨茶叶,投产茶园单产不过73公斤,“湄潭翠芽”单品一年不过1000多吨,正安白茶去年才5.5吨。二是效益差距。全市目前共有茶叶加工企业700余家,取得QS认证的只有150余家,没有取得QS认证的众多加工厂只能是生产贴牌茶,为他人做嫁衣。福建省武夷山市不足20万亩茶园,茶叶加工企业多达3000多家,经济效益差距显而可见。更为突出的是,我市多数企业只生产春茶,不生产夏秋茶,茶树下树率低,茶农生产效益就低,采茶工收入也不能得到长期保障,带来的矛盾就是劳动力紧张,企业生产成本上扬,产品竞争力弱,这也是造成川茶进入我市和我市茶叶产品在一些传统市场如广西横县、安徽峨桥销量下滑的原因。三是品牌差距。根据今年公布的全国茶叶区域性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显示:浙江西湖龙井品牌价值54.56亿元排全国第一,福建安溪铁观音54.34亿元排第二,云南普洱茶49.41亿元排第三;我省都匀毛尖品牌价值12.93亿元,全国排第20位,全省第一。而我市茶叶品牌,湄潭翠芽12.27亿元全国排第25
位,全省第二,凤冈锌硒茶4.93亿元全国排74位,余庆苦丁茶3.34
亿元全国排86位,正安白茶1.44亿元全国排92位。因此,我们在欣喜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免有些“夜郎自大”了。四是企业差距。我市涉茶龙头企业的数量在全国产茶地(州、市)中最多,但整体实力都不强。据去年全国涉茶百强企业排名,第100名销售额都在1亿元以上,我市规模最大的茶叶企业年销售额约1.5亿元,在全国至多能排到80位,与其他地方茶企业相比,在胸襟、气度、理念上都有差距,闯荡市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成绩突出,问题也很突出
当然,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茶产业发展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去年10月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至今,我市茶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一是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至今年3月,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52万亩,已位居全国前列。从目前各县(市)计划落实情况看,到明年3月,全市茶园总面积有望突破180万亩,明年底有望达到200万亩规模,为遵义打造 “中国茶叶第一大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今年,湄潭、凤冈、正安、道真、余庆5县通过竞争,进入中央及省级财政茶叶发展资金第一档,各获项目资金800万元,占全省11个一档县的45.45%,务川县进入二档,获400万元,共争取省级产业发展资金4400万元。同时,我市湄潭等6个主产县还获得省农委茶叶发展资金682
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的茶叶发展资金也是逐年增加,为全市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消费者知道茅台酒产于遵义,但不知道遵义产茶,产好茶,其原因是宣传不够。今年,我市组织有关县和茶叶企业参加了广州、西安、济南、岳阳等地的全国性茶叶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我市茶叶的知名度。很多产品荣获国际和全国有关茶博会金奖及殊荣:凤冈县获得“2013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食品基地试点县”、“贵州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余庆苦丁茶”获得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飞龙湖白茶”获中茶杯特等奖等等。湄潭县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全国茶叶籽利用专业委员会在湄潭设办事处,贵州首个国家级出口茶叶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专家评审等。明年,我市将承办“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这是继我市2010年承办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后承办的又一茶界盛会,必将对我市茶产业的宣传起到积极作用,为我市茶叶争创全国名牌、走出国门提供良好平台。四是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去年全市投产茶园65.6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29.8亿元,综合产值51亿元,面积、产量、综合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7.5%、46.4%、59.2%。今年投产茶园达到80.5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虽然受6-8月干旱天气影响,但全年茶叶产量仍达到5.8万吨,产值43.6亿元,综合产值60
亿元以上。五是市场建设有新的进展。特别是中国茶城一期工程9万平方米投入试运行,其“五个平台”功能建设正逐步完善,一些茶青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较好地解决了部分茶区茶青交易的矛盾。
我市茶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质量安全问题。总体来看,我市茶产品质量安全是好的。但由于我市茶园面积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资市场化带来的监管难度大和茶农、涉茶企业受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给茶产品质量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市农委在上半年对六个主产县专项检查中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茶园禁用农药及催芽素的使用等。而一旦出现今年7月河南信阳茶区使用禁用农药曝光等事件,就将对我市百万茶农和数百家茶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各级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坚决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二是企业规模问题。我市现有市级以上涉茶龙头企业57家,只占企业总数的8%,按平均每家企业消化3000亩测算,仅能满足17万亩茶园的加工。明年我市投产茶园将达到100万亩,加工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三是配套设施落后问题。除湄潭及凤冈田坝等茶区基础设施较好外,多数茶叶基地生产便道不配套,等级差;另一方面,茶青交易市场也跟不上发展需要,全市茶青交易市场不到40个,且主要集中在湄潭及凤冈部分茶区,很多茶农采摘后不能及时售卖,影响了鲜叶质量。四是管理滞后问题。重建轻管现象特别在新茶区都不同程度发生,造成每年新建茶园多,而投产茶园少,茶园产量低,效益低,个别茶区还存在茶园弃管现象。
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如果这些问题不高度重视,不采取措施解决,就可能成为阻碍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因素,个别问题比如质量安全问题,甚至可能为我市茶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思路要清晰,思想更需解放
茶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五张特色名片”之一。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着手思考全省茶产业三年提升计划,将从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人才、金融服务、文化宣传等八个方面全面提
升贵州茶产业发展水平。我市作为全省茶产业的排头兵、领头羊,如何在现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更冷静的头脑和更明晰的发展思路。我认为,最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抓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另一方面要抓生态茶叶加工标准;再一方面是抓茶产品地方标准或创建国家标准的制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茶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规范,我们有了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建设茶园的生存环境,实现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下种(养)植等立体栽培模式,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要求加强茶园管理,为生产符合安全的茶产品打下基础,为茶旅一体化建设打下基础。抓生态茶叶的加工标准就是要实现茶叶加工的清洁化生产,做到厂区环境优美,加工过程标准化,无污染,从而做到生产全程的清洁化。同时,要坚决制止无标生产,条件成熟的要制定和完善地方标准,要学习湖北恩施,其富硒的标准就是由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的。目前富锌还没有国家标准,应加大力度补上这个缺口,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二是抓利用。如何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力度,走出一条振兴黔茶之路是全省也是我们各主要产茶县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市只有湄潭茶产业在深度开发这方面有点起步,如有了茶多酚的提取及茶饮料、茶面条、茶叶籽油的开发以及茶树花、茶叶酒等,但市场的开拓还需要加大力度。正安天赐、凤冈贵茶、湄潭天泰等几家企业在拓展外销
业务,值得肯定。茶树一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实都可利用,我们的龙头企业要勇于探索,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茶树、茶园的综合效益,增加茶农和企业收入,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抓龙头。企业是产业的主力军,要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将企业扶优扶强让其提升产能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对于带动茶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茶产业,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来武装,不断提升技术和产能,用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营农业。多年的实践证明,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经营机制,是把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不管是将本地企业扶优扶强还是招商引进大企业,各产茶县特别是几个重点县要多思考、想办法。说实话,很多大企业和企业家已经把投资的注意力转移到农业板块上,我们一定要摸准这一动向。遵义的茶产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引进社会资本进入茶业板块非常重要,有几个县在这块上已经尝到了甜头。四是抓品牌。目前我市有几个全国、全省知名的茶叶品牌,但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茶叶第一大市”,至今我市茶叶没有一个全国名牌。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整合,不仅全市没有整合,就是很多县内也没有整合,导致目前是家家有牌子、县县有品牌、全市无名牌的情况。省外、市外的茶叶,一个省或一个市就一个突出品牌,你们看浙江的龙井、云南的普洱、河
南的信阳毛尖、福建的铁观音等等。品牌做大了,不仅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对地方的宣传也有很大贡献——云南思茅市因普洱茶而更名为普洱市,信阳市可能没有信阳毛尖出名,这些都是例子。下一步,我们将研究茶叶品牌整合的方案,将全市的茶叶整合为两个左右全国顶尖和三个左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市农委要抓紧专题调研,并拿出具体方案讨论。再就是要抓好“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五是抓市场。我市茶叶面积这么大,全部投产后产量惊人,茶叶销售在今后将是茶产业的主要内容。各地要针对目标市场抓好宣传推介活动,多走出去参加全国有影响的茶博会。也可以研究由龙头企业申请牵头组织参加目标市场的品牌推介活动,对龙头企业或以抱团方式在大城市或知名的茶叶市场开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遵义茶叶品牌形象店的,市级给予一定补助。同时,要继续加大对中国茶城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长为我市茶产业发展的营销龙头,力争成为与福建安溪的“中国茶都”、浙江新昌的“中国茶市“等全国知名茶叶市场齐名的绿茶交易集散地,各产茶县要鼓励和支持本地茶企业到中国茶城开设窗口,加大宣传和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中国茶城不是湄潭一个县的茶城,它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茶城,各地要树立好这个理念。六是抓茶旅一体化建设。茶区生态条件好,茶农生活相对富裕,特别是湄潭、凤冈等集中打造以茶产业为载体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已逐渐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茶旅互动致富之路。我们茶产业的发展就是要跳出茶叶抓茶叶。茶区就是景区,茶园建设起来了,相应的再把路、水、电、房和娱乐项目配套建设起来,我们的茶区就变成了景区。来度假、来旅游的人多了,茶叶就有销路,就有影响力,茶农的收入就会再增加,我们的茶产业就能持续发展了。这方面大家要多向福建的武夷山、浙江的淳安、江西的婺源等地学习。
要抓好茶产业发展,除了思路要清晰外,更需要我们思想的再解放。遵义现在的茶产业发展,我认为存在几个需要纠正的倾向。一是要纠正小富即安的倾向。近几年我们茶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了,很多茶农、种茶大户、茶叶企业都找了钱,但很多就感到满足了,不思进取了。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干部群众及企业中都存在,我认为这种小进则满、小富即安、进取意识和忧患意识淡薄是非常危险的,思想也是浅薄的。我们茶农依靠茶叶脱贫达到了小康,但目标不能就这样停止,我们还要向富裕生活奋斗;我们企业依靠茶叶挖到了第一桶金,但还需要做大做强,还需要和省内、国内的企业展开竞争,要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二是要纠正家族化经营的倾向。我市很多茶叶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就靠自家人经营,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全是自家人负责。就凭一家人,你在技术、信息、理念甚至是精力上都是有限的。有哪家做大做强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呢?如果不纠正这种观念,可以想见你企业的发展潜力有多大,甚至还会有被挤垮的危险。三是要纠正狭隘的地域倾向。现在我们各产茶县都是自己搞自己的茶叶,搞出个二流三流品牌就沾沾自喜,搞出点成绩就不让其他县沾光。就拿茶苗来说,有些县就不准茶农到其他县购买茶苗,
我觉得要不得。人家有优质的良种茶苗,你为什么就不让他去买好的而买你本地差的呢?大家应该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只有全市的茶叶走出了广阔的天地,各县的茶叶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单个县来说,我们哪个县想要在全国茶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都很难,我们必须抱团出击才有机会。下一步我们在整合全市茶叶品牌时就要坚决破除地域思想,破除唯我独有的思想,破除只有我的茶才是最好,别人的都不行的狭隘思想,严禁因为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全市的茶产业发展。四是要纠正会搞茶叶的自满思想倾向。很多人很多企业都存在这个思想,认为自己有多少年的经验,有多少证书,就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会搞茶叶。你会种植好茶树不一定会加工出好的茶叶,你有好的茶叶不一定会卖出好的价钱。你用化肥农药种出了好茶树,但茶叶品质却不行,从长远来看还会影响到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大局;你加工出了好的茶叶却没有好的销路,生在深山无人识,也是枉然。什么是会搞茶叶?依靠新科技、新技术、新方法来武装你的茶叶,整合各种资源做大做强企业,让你的企业立于全国甚至全世界,与安溪的八马、云南的大益、四川的竹叶青等企业看齐。依托茶园建设美丽新农村,让消费者不仅消费你的茶叶,还花钱消费你茶叶产生的空气,象这样依托茶叶做到更多发展的思路才叫会搞茶叶。
总之,遵义打造更具实际意义的“中国茶叶第一大市”,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形成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需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强大的合力,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市
茶产业蓝图的绘就。
在2013年全市水利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3年3月18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全市2012年的水利工作,分析研究全市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13年的全市水利工作。刚才,张立同志就2013年全市水利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突出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把水利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随后又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接着省委、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2012年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将水利改革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贵州发展的战略举措。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与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改革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中央对我国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研判。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对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既是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必须积极抢抓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我国国情水情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地位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上来,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建设“三宜”遵义的重要支撑。
遵义市降雨量较为丰富,但受山高和河谷深切地形地貌的影响与制约,水库数量少,蓄水量小,客观上决定了我市是一个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地区,以旱为主的旱涝灾害十分频繁。这警示我们,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洪涝灾害仍然是黔北大地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脆弱仍然是影响全市农业生产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市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各部门
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建设“三宜”遵义的重要支撑。首先,完善的水利设施既是城乡供水的基本保障,又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水旱与洪涝灾害无情。每次旱涝灾害的发生,都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带来巨大损失。其次,完善的水利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灌溉、农村安全饮水都离不开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我市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市,完善的水利设施在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三年的持续干旱,进一步凸显出遵义是一个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地区。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都一刻离不开宝贵的水资源。第三,布局合理的水利设施是城乡功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三宜”城市的基础条件。水利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田水利范畴,而是城市水利、环境水利与生态水利综合功能与载体,早已成为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保障,是地区与城市功能和品位的有力提升。
(三)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实践证明,善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是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市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重大机遇。一方面,党和国家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水利工作,为全市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水利建设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目前,全市上下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党心民心高度统一,这是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动力。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我们要百倍珍惜机遇,紧紧抓住机遇,全力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治理与防御,突出防灾减灾,加快构建“安全水利”。
我市水旱灾害频发,面对极端天气灾害,久旱必有大汛,今年必须重点抓好治理与防御工作,防汛与抗旱并举,采取“两手硬,两手都要抓”的工作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各项防汛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着力加大治理力度。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政策,进一步加大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快前期工作,力争2013年全市大江大河项目启动实施,尽快使全市重要防洪城、镇逐步形成防洪安全体系;要加快推进病险水库治理,2013
年确保基本完成全市现有规划内病险水库治理任务,构建水库工程蓄水与运行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强化预防措施。要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灾救灾演练,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要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制为核心各项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强化督查渎职制度;要尽快修订重点水库、重要城镇的防汛预案,有关责任人要及时在媒体上进行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严格执行汛前检查与蓄水安全检查,未除险、在建与治理后未验收的病险水库要严格限蓄运行,已验收的病险水库制定分期蓄水计划,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落实到位;要健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二)坚持民生优先,突出富民惠民,加快构建“民生水利”。
一是要抓好当前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总体上看,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水利发展严重滞后问题依然突出,彻底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尽快使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春灌。二是要加快全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与大中型灌区配套建设。目前全市小农水重点县已覆盖12个。要在加快推进在建工程进度同时,积极对接力争取国家投资政策,力争2013年新增2—3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指标,争取遵义灌区5000
万元的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三是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安全饮水是群众的基本需要,是惠及广大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我市还有近190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建设任务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更多年度投资计划,今年争取80万人投资计划,力争“十二五”期末提前完成,尽快解决好农村及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与中小学生喝上安全水。四是要加快中小河流与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加快形成全市重点防洪城镇、主要河流与水库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五是要加强城镇供水能力建设。科学选择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来水达标。抓紧建设正常配用和应急供水水源,完善干旱年份饮水安全战略储备体系,提高应对供水安全危机事件处置能力。
(三)坚持合理开发,突出有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水利”。
1.着力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是当前水利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各地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三位一体”规划的重大机遇,认真对接并利用好国家的投资政策,加大前期工作投入,加强前期工作的跟踪与管理,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步伐;二是要加快推进在建工程移民安置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提高投资完成率与项目建设完结率,树立良好的投资形象,为进一步争取国家投资计划创造条件;三是要加快组建全市水利投融资平台,力争近期成立遵义市水利投融资有限公司,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融资提高保障能力。优化水资源调节配置。
2.
进一步优化与配置水资源。特别是要积极面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对供水的新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科学调配水资源,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新增总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的目标,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正常生产用水安全和重点领域与重点工业园区的用水安全。与此同时,要大力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与“五小”工程;要着力加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与大中小灌区配套工程建设;要积极支持山丘区因地制宜兴建一批雨水集蓄等小型水利工程;要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进一步调动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在干旱易发区,抓紧新建一批中小型水库,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在城镇密集区,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城乡供水配套设施,提高应急供水能力。
3.着力抓好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要始终坚持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强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加快用水结构调整和用水方式转变,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要加大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和非常规水源管理利用力度,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万元GDP耗水量。
(四)坚持人水和谐,突出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生态水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水作为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当前,遵义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时期,工业与城镇用水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压力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创建“三宜”城市与开展“双创一巩固”的工作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中心城区与部分城市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一要加快水资源保护和河流、水库健康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水利。要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督与管理制度,确保饮水安全与水生态安全。要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限制“三条红线”,促进科学高效用水。二要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要继续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努力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三要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有效防止和遏止污染,坚决杜绝为谋求GDP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代价的行为。加快主要河流、重要水源地水域水环境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江河与水库的管理和保护,逐步创建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三宜”水生态文明城市。
(五)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活力水利”。
一要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创新区域水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要加快遵义市级与遵义县、仁怀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为全面启动全市改革工作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探索健全水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提高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能力。二要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安排好国有水管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认真执行改革政策,尽快纳入同级政策预算。三要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四要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引导受益群众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组织的“一事一议 ”奖补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用水户协会自建自管自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五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水。要抓紧完善水利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促进依法管理。重点开展对非法采砂、非法侵占河流水域、非法取水和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六要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提高防汛抗旱、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三、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督促检查上下功夫,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通力协作,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水利改革发展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管、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治理与安全管理等各项水利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地要尽快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水利改革发展实施办法,细化各项政策措施,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责任保障追究制度。
(二)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加快水利建设,前期工作是抓住机遇,争取国家投入的关键环节。在“十二五”期间,我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水利改革与发展任务,盘子大,项目多,建设任务重。特别是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关系遵义“三化”同步发展,关系“三宜”城市建设成败。科学规划好、谋划好、组织好这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扎实推进前期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政府要将前期工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舍得投入、加大投入、加快投入。要科学谋划好前期工作,认真分析与对接好国家投资政策、走向与重点,分阶段依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要着力注重前期工作的跟踪管理,加快进度步伐、加大环节跟踪,加强质量管理。
(三)切实加大水利投入。
要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在水利投资中的主导作用。要整合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烟水工程等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与水资源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各县(市、区)要制定政策,确保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2%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与重点水利工程配套。要加大水利规费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增加水利投入。与此同时,要加快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加快研究制定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切实抓住和用好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重大机遇,精心谋划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切实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确保全市水利建设与投入有一个不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四)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以乡(镇)为单元,建立健全乡(镇)水利站、所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引进水利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增强水利队伍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要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工作,采取政策措施稳定基层一线水利人才队伍。要加大与河海大学联合培训力度,拓宽与水利高校联合培训的路子,加强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广大水利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长期以来水利系统形成的“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不辱使命、奋发有为,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同志们,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遵义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全市2012年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2年9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国发2号文件和全省秋冬季农业工作现场会精神,立足遵义山区农业资源条件,认真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形势,围绕农民稳步增收目标,安排部署我市2012年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上午大家参观了遵义县的四个秋种现场示范点,刚才遵义、绥阳两县分别就今年秋冬季农业工作作了交流发言,绍怀同志全面总结了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工作,对秋冬季工作又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好今年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9.76亿元,同比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75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6万人。1-8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抓良种促增产。入春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关键环节、关键季节,切实加大良种良法推广,确保了夏季粮油丰收和秋季作物“四满”(满点、满种、满栽、满插)。夏粮总产实现63.21万吨,增幅6.50%;油菜籽总产量24.18万吨,增幅5%。完成水稻、玉米、红薯、黄豆等作物种植面积663.65万亩,为秋粮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调整扩基地。“八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加快。蔬菜、辣椒、高粱种植面积分别增加38.25万亩、43.6万亩、36万亩;去冬今春新垦茶园16.3万亩,茶园总面积已达126万亩;新增中药材面积10万亩;烤烟移栽面积95.34万亩。畜牧业在疫情偏重、价格下滑的曲折中稳步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奶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三)抓龙头促增收。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上半年完成总产值3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二是农业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全市农业招商引资1-8月已签约项目127个,合同引进资金78.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02亿元。三是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998个,从业人员达20764人,其中农民17749人,带动农户30436户。接待人次259.48万,营业收入1.5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7123.42万元。
(四)抓建设夯基础。一是水利工程。实施3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中小河流34条(段),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二是烟水配套工程。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实施骨干项目49个,受益面积10.07万亩;修建烟田机耕路149.00公里,受益面积3.73万亩;新建密集烤房4910座,受益面积9.82万亩;新建育苗设施41.20万平方米,受益面积20万亩。三是生态建设。全市完成造林绿化任务65.59万亩,完成省下达预安排计划的101.73%。四是农机推广。今年新增各种农业机械12681台套(总计已达21.82万台套),受益农户、服务组织9732户(个);春季农业生产投入各类机具19.19万台次,完成机耕作业144.5万亩,全市6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83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到春季农业生产。
(五)抓项目重投入。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8亿元;烟水配套工程补贴资金7132.57
万元;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资金11391万元;完成农机购机补贴资金4038万元;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投资6078.39
万元,大中型沼气池投资1374万元;立项财政扶贫资金23442万元,已拨付项目启动资金7735.9万元。各类农发项目立项43个,总投资17820.23万元。
(六)抓科技增效益。一是大力实施“四种工程”。进一步加大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良种推广力度,提升“三杂良种”覆盖率。实施辣椒换种工程,提升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启动生猪换种工程,促进优质肉猪良种升级换代。加强种畜禽场建设,新增取得《种畜禽经营许可证》企业8个。二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增收工程,不断引进和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大力推广“万元田”、“千元院”高效种养模式,把传统的粮粮型改为粮经型、粮药型、经经型等套种模式,大力推广烟套蒜(团葱)、茶套桂、稻鱼共生、林下养鸡等高效种养模式,单位产出大幅提升。
(七)抓示范促带动。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和“八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切实抓好粮增工程、粮食高产创建及蔬菜、辣椒、高粱、茶叶、中药材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各级各类示范点、示范带,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八)抓改革增活力。结合基层治理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继续推进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等,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经验,促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信用工程的有机结合,缓解了农村“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上半年全市农信社累计涉农贷款余额201.72亿元,比年初增加43.16亿元。
总的来看,1-8月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发展态势较好,各级各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业服务体系薄弱,存在机构不全、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技术服务、示范作用不强;二是农业综合生产基础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尤其是受去冬今春连续低温气候影响,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较往年要重;三是农业投入不足,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示范带动不明显;四是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农资价格持续偏高,生猪价格下滑等因素,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抓好今年秋冬农业工作
目前,我市已进入秋冬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围绕秋种目标任务,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把秋冬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了确保秋冬农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必须始终将“突出规划布局、突出结构调整、突出办点示范、突出主道干线、突出耕作坝区、突出科技推广”这条主线贯穿于秋冬农业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油菜产业继续向遵义县、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等县集中布局,建设优质产业带;加大马铃薯种植,突出抓好以赤水、余庆、仁怀为主的早熟商品薯基地建设;围绕白酒产业,以仁怀、习水、桐梓、遵义县、正安等县(市)为主,构建酒用有机高梁、小麦产业带,抓好40万亩酒用有机小麦生产;以遵义县、绥阳、桐梓、红花岗、汇川、仁怀等县、区(市)为主建设保供蔬菜产业带,以余庆、习水、赤水等为主建设早熟次早熟蔬菜产业带,沿兰海高速、杭瑞高速及其延伸带发展夏秋延迟外销型蔬菜产业带,整合资源打造“大娄山”牌遵义蔬菜;以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务川、遵义、绥阳等八县为主,建设260万亩茶产业带;规划巩固提升竹、药、辣椒、畜牧业、干鲜果、烤烟等产业区域布局,为下年农业生产打下基础。各县、区(市)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秋冬种规划,要形成一幅图、一张表,挂牌上墙,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二)抓好办点示范,带动秋冬生产。多年的实践证明,示范点办得好,群众有样可学,新技术就容易推广,就容易出成效。各地要按照突点、抓线、带面、抓实的要求,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带建设,以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为抓手,抓好示范带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增加总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
(三)狠抓科技推广,提高秋种质量。
一是提高良种覆盖率。油菜要普及“双低”杂交品种,新发展茶园和茶苗基地建设要以地方特色无性系良种为主,蔬菜重点发展精菜、细菜、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商品蔬菜,马铃薯要推广“费乌瑞它”等脱毒高产蔬菜型品种,提高秋冬种内在品质和产量。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适用技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态施肥、病虫害生态控制、秸秆资源化利用、高效接茬、油菜育苗移栽等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产品优质率。三是抢时播种。要根据秋收进度,搞好统筹安排,争取适期播种,9月底前要完成油菜育苗任务,10月底前全部移栽结束,无性系茶苗要在12月底前扦插完毕,同时对下种后的田间作物,要适时科学施肥,中耕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
(四)统筹兼顾,扎实抓好农业农村其他各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秋收工作。近年来,我市气候异常,秋收期间天气复杂多变,加之我市外出务工农民较多,收获劳力和机械都不足,各县、区(市)要从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高度,加大宣传力度,把秋收组织好、实施好。特别是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外出务工不能及时返家的农户,要发动党员、团员青年和乡村干部帮助他们适时抢收。二是抓好茶产业发展。要通过科学的改造和管理,改造提升现有茶园,提高茶叶质量。湄潭、风冈、余庆、正安、务川、道真、遵义、绥阳等县要利用冬种这个时期加快茶园建设,确保完成今年20
万亩建设任务。同时,抓住贵州茶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多渠道吸引外资或本地民间资金投入到茶产业开发生产上来,涉及部门要全力搞好服务,促进企业顺利建成投产。三是抓好烤烟收购和谋划好来年烤烟生产。按照全市烟叶收购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抓好当前烟叶收购,确保10
月底前全面完成收购计划。同时,超前规划好明年烤烟生产用地,把烟地落实与秋种规划相结合,搞好整体规划,落实好种烟田土。四是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防火。扎实抓好天保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及植被恢复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全市70万亩营造林计划任务。继续加强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培育,完成新造干鲜果40万亩、营造竹产业10万亩。积极开展林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探索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典型带动、立体开发、长短结合的林下经济模式。完成中幼林抚育62.57万亩。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森林消防队伍管理,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五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冬修水利、沼气池、乡村公路等工程项目实施。充分组织和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按照项目要求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六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武陵山和乌蒙山特困地各类扶贫攻坚项目的申报进度,进一步完善片区规划,加快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减贫摘帽”工作,确保今年习水县和全市第二批20
个贫困乡镇顺利实现“减贫摘帽”目标。七是切实做好秋冬季农资供应。充分发挥供销部门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加大农用物资供应保障力度,满足秋冬季农业生产需要。搞好化肥淡储,为明年春耕生产奠定物资基础。八是扎实抓好农业招商引资。要继续围绕“八大农业产业”建设和现有产业优势,狠抓农业招商项目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推介会,采取外出招商和以商招商的方式,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同时,要继续跟踪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和开工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使之早日建成产生效益,推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领导,创新思路,确保实现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把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建立健全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责任制,采取干部包村、包点、包户等办法,确保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秋冬季农业生产是一项牵动全局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创造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搞好服务,切实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秋冬季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适期播种、调整增收的重要意义。农业、水利等部门要深入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服务。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对种子、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供销、金融、气象等部门也要结合自己业务特点,主动搞好服务。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为保证今年秋冬种工作取得实效,市人民政府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调度,并适时组建督查组,对各县、区(市)秋冬农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把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列入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核的内容。对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完成不好、领导不力的县、区(市)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全年评奖资格。
同志们,当前秋冬季农业农村工作任务仍然较为艰巨、时间也十分紧迫,各地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工作重点投入到当前的秋冬季农业生产中来,统一思想,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迅速掀起秋冬季农业生产的高潮,确保全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在《正安县志》评稿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 刘兴万
(2010年5月6日)
尊敬的彭钢主任、各位老同志、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今天,我回到曾经工作过地方参加《正安县志》评稿会,心情特别高兴。一方面,这是我分管地方志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的地方志工作会议,给我提供了与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和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见面、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正安县志》评稿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市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继余庆、凤冈、道真3
县之后,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我代表遵义市人民政府、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正安县志》评稿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县委、县政府,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和社会各界、广大修志工作者、曾在正安工作过的老同志、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使我市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确保县、区(市)志编纂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顺利完成,开创我市地方志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我想借此机会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努力把《正安县志》打造成良志佳作。《正安县志》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终于成稿,值得庆贺。但离正式印刷出版、打造精品志书还有很大差距。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价值所在,我们务必要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志稿编纂、修改、印刷的全过程。要始终贯彻存真求实的编纂原则,力求政治观点鲜明正确,资料丰富真实可靠,体例完备结构合理,时代与地方特色突出,行文规范遵循国家标准,符合保密涉外规定,达到审查终审验收标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志稿的修改、打磨工作,把各级地方志机构和各位参会代表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好。
第二,要强力推进我市地方志工作健康、协调发展。要按照国务院、省、市统一规划和要求,按时完成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任务。《余庆县志》已于2009
年印刷出版,去年召开了《凤冈县志》、《道真县志》评稿会,今年有4个县(市)将相继召开评稿会,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个别县工作比较滞后,至今还没有完成资料收集工作。我们要求工作比较滞后的县,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领导,充实人员,保证经费,改善条件,加强管理,力争后来居上,确保2010
年左右全面完成我市县、区(市)志编纂出版任务。同时,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即将完成二轮修志工作任务的同时,及时启动、认真做好县、区(市)综合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地方志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务必按时完成任务。
第三,要努力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各县、区(市)要配齐配强修志人员,切实搞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编纂质量;要把质量意识贯穿于修志工作始终,坚持志稿三级评审验收制度,切实把好质量关;要严格执行中指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规定》和《地方志书质量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范,确保志书达到国家合格标准。在编纂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以下原则: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以事系人,生不立传;事以类从,类为一志;横排门类,纵向记述;述而不论,寓论于述;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体现时代,突出特色。采用“述、记、志、传、图(含照)、表、录”等体裁,全面、真实、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本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经验。
第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修志人员业务水平。
编修地方志,工作十分浩繁,技术含量高,各级地方志机构要根据工作量大小,通过选调、招考或聘请等形式,选拔思想业务水平较高的同志担任主编、副主编或编辑,要形成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大家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编纂技能;同时要注意培养中青年修志人才,使修志队伍能够适应方志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要配备必要的现代办公设备,改善修志人员办公条件,切实关心修志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使之能够安心修志。各级政府要把地方志工作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保证修志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指导,推动地方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严格审查验收制度,认真把好志稿质量关。编纂地方志涉及多学科、多行业,时间跨度大、信息涵盖广。为保证志书质量,必须坚持“三审定稿”制度。各县、区(市)完成志稿后,要邀请有关人员及专家进行认真评审、验收;凡审验不合格的志稿,必须返回承修单位再进行必要的资料补充、史实考证和志稿修改等工作。志稿未经终审验收合格和县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出版发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贵州省地方志规定》对地方志范围、地方政府职责、地方志机构职责、地方志编纂及质量管理、地方志资料征集保管、地方志作品著作权、地方志功能和作用以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地方志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同志们!县、区(市)志编纂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为打造与遵义历史文化名城称相称、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良志佳作而努力奋斗,为开创我市地方志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8783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