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省中医药发展规化
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XXX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格局,在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我省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把发展中医药摆上突出位置。成立了省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省中医药发展工作。颁布实施了《XXX省中医药条例》,推进中医药法治建设和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推动出台了《中共XXX省委、XXX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XXX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XXX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中医药产业迈入转型发展阶段。“龙九味”优质药材产区基本形成,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xxx万亩。中药工业产值实现有效增长,x家企业入选全国中药企业百强榜,x家中药企业成功上市。现有中医药各类交易平台xx个,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和中医药小镇。截至2021年底,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xxx亿元。
专栏1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平台
类型 名称 数量(个)
中药材种植 示范县 52
中药材产业强镇 5
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 277
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7
定制药园示范园 11
交易平台 交易市场 14
XXX中医药博览会 2(届)
健康旅游基地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2
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5
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10
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10余个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9.7张,86.7%的公立中医医院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全省有19个县级中医医院牵头成立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不断壮大和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专栏2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情况
类别 机构数(个)
公立 民营 合计
中医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未评等级医院 97
13
72
5 84
1
12
52 181
14
84
57
中医门诊部
中医诊所 6
3 122
1456 128
1459
总计 106 1662 1768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新冠疫情救治中,我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在预防和救治中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参与确诊病例治疗的比例达98.94%,有力保障了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中医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项目顺利实施,国家级项目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逐年增加。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XXX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A+”学科,6个团队入选省“头雁”团队。遴选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0人和继承人80人,建设各级各类中医药传承工作室51个,新增院士后备支持人选3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岐黄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4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工作和特色人才培养,评选XXX省第五批、第六批名中医共计134名。
中医药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全面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XXX中医药博物馆年访问量超过1万人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81次,受益24.4万人次。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各类活动563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8万余份,受益群众21.8万人次。持续借助省内各主流媒体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不断提升龙江中医药文化品牌。
中医药海外发展持续推进。全省1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纳入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试点单位,绥芬河市人民医院获批第一批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XXX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开办了中西医临床专业、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共同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联合XXX市成立了XXX国际中医药培训基地。
(二)发展形势。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中医药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成效显著,为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深入落实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全面完善中医药治理体系更加迫切。全面创新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龙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深化中医药改革,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瓶颈问题更加迫切。我省中医药发展与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与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中医药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市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县级中医药管理人员短缺;中医药服务特色不明显,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比较弱;中医药创新体系不完善,原创科技资源挖掘与利用不足,与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乏力;高层次杰出和领军人才缺乏、基层人才不足,师承教育作用发挥不够;中药质量有待提升,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中药工业发展缓慢;中医药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品牌服务机构少。看清问题、把握机遇,遵循规律、统筹规划,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龙江中医药大发展快发展。
(三)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全国和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总体安排和健康龙江建设总体要求,全面融入“六个强省”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促进中医药创新服务与产业融合为抓手,统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推进健康龙江建设,提升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四)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健康。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将中医药融入卫生健康的大局,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障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融入卫生政策体系中,做到中医、西医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坚持遵循规律,特色发展。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发挥中医药原创特色优势,全面继承发扬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方法,优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守正创新,内涵发展。把传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展一切工作,深入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结构优化、全面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质量为先,融合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系统整合中医药资源,统筹布局,从重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效益,实现中医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建成中医药强省。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县域中医医院全覆盖;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能力显著提升,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参与重大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彰显,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流与服务贸易更加活跃,中医药文化进一步繁荣;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中药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研发应用和健康服务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中医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到2035年,中医药振兴发展基本实现,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原创优势充分释放,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增强,中医药在传统医学领域主导地位更加巩固,基本实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医药发展整体性、协调性显著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中医药为全面推进健康龙江建设、服务龙江经济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专栏3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中医药
服务 中医医疗机构数(个) 1768 2000 预期性
中医医院数(个) 181 200 预期性
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 0.8 0.85 预期性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0.42 0.62 约束性
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人) 0.54 0.79 预期性
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49.43 60 预期性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的比例(%) 95.89 98 预期性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 74.49 70 预期性
中医药
服务 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的比例(%) 31.76 60 预期性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33.33 100 预期性
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 69.96 90 预期性
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比例(%)
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比例(%) 65 90
70 预期性
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床位数(张) 1556 3000 预期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的比例(%) 87.24
86.83 100 预期性
中医总诊疗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比例(%) 14.99 17.4 预期性
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例(%) 12.86 16.8 预期性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76.23 85 预期性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62.78 75 预期性
中医药
产业 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 260 500 预期性
中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89 150 预期性
入选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家) 3 4 预期性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家) 7 10 预期性
中医药科
研和人才
培养 实施中医药重大研发项目数 13 17 预期性
推广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数 0 3 预期性
形成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项目数 2 4 预期性
国医大师 1 1(新增) 预期性
全国名中医 2 1(新增) 预期性
岐黄学者 4 2(新增) 预期性
青年岐黄学者 5 3(新增) 预期性
中医药文
化传播和
开放发展 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27.46 30 预期性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家) 1 2 预期性
二、加快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为引领,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其他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做强骨干中医医疗机构。
优化中医医疗资源规划布局,依托全国高水平中医医院,联合省内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省内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促进省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大传染病防控、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支持1—2所省级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市级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5所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提升市级中医医疗机构承上启下的作用,支持公立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联体,加强中医专科联盟和中医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特色鲜明科室建设和经典病房建设工作试点。【省发改委牵头负责,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二)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化升级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护理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三)做全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
强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应全部设立中医临床科室,鼓励和支持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中医临床科室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核定床位数的5%,90%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和70%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实现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注册不受临床科室设置限制。到2025年,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1—2所、“旗舰”科室10个,开展“旗舰”基层卫生机构试点。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四)做优中医门诊部和诊所。
优化政策环境,推进社会办医,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在重点专科、医院等级评审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加强中医门诊部和诊所建设,实施名医堂工程,鼓励连锁经营,实现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制定我省中医馆、中医门诊、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的标准,鼓励符合标准的机构纳入医联体建设,支持其组建团队开展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中医诊所全面实施备案制管理。【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
统筹推进与全省人口健康平台互联互通的中医药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动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各级各类健康服务机构与资源要素规范化安全接入平台,构建全省中医药健康信息共享应用、服务流程优化再造与服务模式创新应用的基础数据与能力支撑平台。同时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医联体医共体的数据互通与集成应用。探索建立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健全中医药综合统计人才队伍。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支持研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患者健康管理信息与诊疗信息融合,实现信息互认共享,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级保护,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推动省内有条件的中医院提供互联网医院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专栏4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任务 主要内容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拟依托XXX省中医医院在XXX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1家。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力争在全省建设1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依托市(地)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我省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中西医结合医院 支持1—2所省级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在大庆、佳木斯、鸡西、鹤岗等市探索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进一步提升市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带动周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县级中医医院建设 推动伊春市南岔县、丰林县、汤旺县、大菁山县,双鸭山市友谊县,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建设县办中医医院,逐步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支持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鼓励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标准的县级中医医院提档升级。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行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建设,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旗舰中医馆”;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成“中医阁”。推动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护理服务。
三、推动高品质中医药服务供给
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全面融入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疫病防治全过程,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更优质、更惠民、更便民。
(一)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针灸、康复、妇科、骨伤、肾病、脑病等专科专病,形成可推广的诊疗方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能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试点。将中医药融入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推动治未病服务融入疾病诊疗全过程,深入推进治未病中心建设,将服务拓展至医院各临床科室,逐步融入疾病诊疗全过程,打造三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升级版,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鼓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增设治未病岗位。【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二)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作机制,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推动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确保中医药机构、人员同步全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科、肺病科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设1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个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1个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高水平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全面提升中医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科研支撑平台,组织研发有效防治重大传染病的中药方剂。【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三)提升中医药康复能力。
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有康复特色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区域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100%,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70%,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康复技术方法,发展适用于基层、社区的小型化、专业化的中医康复设备和康复适宜技术,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康复室,配备中医医师开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扩大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康复服务范围,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四)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
在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和专科医院,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鼓励西医药从业人员学习中医药,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对医院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实施一批国家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遴选形成我省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目录,基本形成帕金森病和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
专栏5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
建设任务 主要内容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以骨伤、妇科、针灸、脑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科为重点,力争建设1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市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 支持市级中医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优做强中医优势专科,支持特色专科、中医综合治疗区建设,提升医院中药药事和中医护理服务能力。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 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每个县级中医院建设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成为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医
治未病服务建设 支持省级治未病中心建设,开展地市级治未病中心建设。结合健康中国行动,开展癌症、心血管病、脑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专科治未病中心建设,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
中医药应急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 支持省内三级中医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及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实验室等建设,支持省内二级中医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呼吸科等建设,提升中医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 建设1所有康复特色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持中医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建设3—5家省级中医药康复培训推广基地,重点打造10—15个中医康复科,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西医协同发展工程 支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十四五”期间培养西学中人员500人。
四、推动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聚焦关键环节,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高骨干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中医药人才教育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办学水平,打造一支梯度合理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丰富资源配给,为中医药领域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岐黄学者等顶尖人才申评创造便利条件。实施特聘专家计划,以院士、国医大师等顶级人才和学科发展急需高端人才为主要聘用对象,拓展吸引汇聚人才渠道,加大力度引进各类中医药紧缺人才。到2025年力争实现中医药领域院士零的突破,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5—8人,依托我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培育5—8名省级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物,30名省级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结合“头雁”行动计划支持组建3—5个高层次创新团队。持续推进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省名中医、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扩大中医药骨干人才规模。
加快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开展各层次师承教育,扩大省级名医师承指导老师数量。加大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建设中医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到2025年,新增国家青年岐黄学者3—5人,培养200—300名省级中医药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培训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
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探索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支持省内中医药高等学校和其他学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重点推动医农融合、医工融合。支持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XXX中医药大学,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特色学科,完善中医药课程体系,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推进中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打造一批中医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支持建设国家中医药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推进中医药卓越师资培养,加强中医基础、经典、临床师资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推动省内中医药相关高校围绕健康养老、养生保健等需求,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定向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省教育厅牵头负责,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
深挖中医药精华,持续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中医药相关标准,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协同高效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挖掘龙江中医药宝库。
整理我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和省名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出版名医名家医案集。加强对龙江医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开展中医流派传承规律和模式研究。依托XXX中医药大学和省中医药科学院,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加以总结、利用和推广。(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
(二)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省内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人才优势,培育中医药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以中药研发、保健食品研制、中药材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建设3—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实验室),鼓励骨干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企业研究院,推进全省建设中医药领域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中药研发和转化能力,支持建设各类“双创”孵化平台。加大对中医药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中药大品种和新品种,支持开展“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加强以我省道地、大宗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及医院制剂开发,进一步开发新药。推动应用安全、疗效显著、知识产权清晰的特色中成药开发、大品种二次开发、鼓励开展院内制剂新品种研究。鼓励开展以中药材和非药用部位为原料的健康食品、日化产品、中药兽药研发和生产。鼓励开展中医器械和适老产品研发,推动先进的中医器械的应用。(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6中医药科技提升工程
建设任务 主要内容
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 打造以中药研发、保健食品研制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建设3—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实验室),推进建设中医药领域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十四五”时期,建设10个以上中医药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中药科技共建共享平台、中药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双创”孵化平台。
重大疑难疾病及中医优势病种
中医药防治研究 围绕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疾病病机、诊疗规律、防治技术等领域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中药药物及中医药关键技术
装备研发 鼓励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等中药新药研发和大品种二次开发。推动中医器械、中药制药设备等加大研发投入。
中药材种植机械化装备研发 加大中药材种植、采收机械化装备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板蓝根、黄芪、赤芍等我省大品种开展相关农机设配的研发,促进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中药相关产品研发 重点围绕人参、火麻仁、豆豉、灵芝等药食同源物质,进行全方位系统研发。发展木耳、猴头、香菇、银耳、桦褐孔菌等有药用价值的菌物,扶持以人参、西洋参、沙参、黄芪、刺五加、金莲花等中药材为基础的中药化妆品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开展植物提取物、中药杀菌剂杀虫剂和中兽药产品研发。
(三)加快中药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依托XXX中医药大学、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等机构,制定XXX大宗或道地中药材的相关中药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支持中医药科研机构会同中医药骨干企业,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加快生产流通全过程标准研究。建立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和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中药材品质。加大野生动植物药材保护和繁育力度,促进野生中药材有序开发。聚焦产业化方向,大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质效,抓好中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做大中药产业集群。推动建立中药现代化流通体系,实现中药产业全链条发展。
(一)做强中药材种植养殖体系。
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分品种、分区域集成道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20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