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XX区教育工作要点

2022年XX区教育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XX教育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对标新时代幸福XX和现代化枢纽门户定位,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扬“抢拼实善”新时代XX奋斗精神,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全力打造三大教育品牌,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da胜利召开。
    一、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1.全面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制订规划分工方案,“挂图作战”推进重点项目,深化基本建设、基础教育、学校德育、职业成人教育、劳动教育等若干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规划任务目标落实落地。推动青东地区教育主动服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青东五镇联动发展战略,形成与产业高地发展相匹配的基础教育高地;支持青西地区主动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华为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促进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统筹协调XX新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和服务新城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
    2.系统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XX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清单要求,统筹推进评价改革五个专项行动落细落地,坚决杜绝负面清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超额摇号招生。全面推进中考改革,落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招录环节的使用。健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小学生基于课程标准的分项等第评价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化幼儿园办园质量过程性评价和常态化评价、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3.纵深推进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XX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要求,做好区域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制与工作推进。强化学院和各中心职能定位,增强服务XX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局意识,提升服务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能力。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政策研究,跟踪指导课程教材使用和教学改革,加强新时期“XX实验”成果推广应用。建设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举办2022年课程教学季综合展示活动,推进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优化合作办学机制,持续加强区域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谋划长三角儿童艺术教育中心,筹建未来学校,探索智慧教育。
    4.抓紧落实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区域教育督导体制机制,落实《XX市教育督导条例》,持续推进区域内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组织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评价。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聚焦“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校园疫情防控”等教育热点、难点,开展责任督学主题性督导清单式管理,建立健全督学培训管理制度。
    二、坚持五育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实施“铸魂提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行动,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做强“上善思政大讲堂”,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深化学科德育,实施“德润课堂”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建设行动,持续打造学科德育精品课例资源库,支持区域内市级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和XX市体育学科德育协同中心建设。常态化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围绕迎接党的二十da召开,序列化、系列化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推进“上善”立德专项行动,启动新一轮市级中小学(中职校)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工作,组织“上善”好少年表彰活动,举办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论坛。
    6.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培育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知识、必备技能和关键能力,深化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推进新一轮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行动,深化小学低年段主题综合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实施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创新创造综合课程群。对接高校“强基计划”,探索拔尖人才早期识别、选拔、支持和发展机制。开展“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举办青少年模型节、人工智能创新等赛事。成立科技项目联盟体,持续打造“未来工程师”品牌项目。
    7.推进体质健康与国防教育。研制区域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方案,优化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布局。强化体育锻炼,推进每校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每生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完善阳光体育赛事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切实做好少体校转型发展。落实近视防控措施,持续做好8个基点学校的基线调查和全区学校监测工作,将近视率纳入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考核内容。优化供餐模式和菜式品种,确保学生营养午餐安全健康。规范学生军事训练,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8.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实施第四轮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做好艺术“一条龙”项目布局工作,引导每位学生形成1-2项艺术爱好和特长,提高拥有3个以上艺术特色项目的学校比例。推进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健全“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开展新一轮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持续推进“三团一队”建设,打造艺术团队品牌。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落实《XX市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指标(试行)》,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
    9.增强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落实XX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落实中学生每人每学年不少于20课时的公益劳动或志愿服务要求。做实中小幼劳动教育协作联盟,打造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劳动教育特色校创建,举办“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开展“劳动培育上善新人”系列活动,征集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深化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建设,优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考核评估,规范学校社会实践管理,打造一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品牌,评选社会实践工作优秀辅导员。
    10.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全覆盖推进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深入落实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实施“专业精准”心理护航行动,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规范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和“心灵成长加油站”特色项目。加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科学适切”家庭教育指导行动,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和《XX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规范中小学、幼儿园三级家委会设置与家校社交媒体工作群管理,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做优家庭教育讲师团,办好“上善父母学堂”,全覆盖推送家庭教育资源。
    三、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各类教育提质增效
    11.确保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落实XX市学前教育“三大指南”,完成XX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组织优质幼儿园评估,支持具备条件的园所争创XX市示范幼儿园和一级幼儿园。推进《XX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扶持工作。优化学前教育布局,推进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聚焦解决人口集中导入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启动第五轮“托幼一体化”试点工作,完善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稳步增加托班供给,提升普惠性托育服务街镇全覆盖质量。
    12.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及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健全校园“五项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持续打造空中课堂,完善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品质再提升。深化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做好经验总结与成果展示。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益。
    13.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
    革,落实《关于本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推动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五个评价”落地落细。扎实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选课走班管理体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争创第二轮“双新”实施项目区。组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引领的中小学教育集团,推进XX一中等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支持复旦附中XX分校国际教育体验中心建设,打造“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区域高中发展格局。
    14.注重特殊教育深度内涵发展。贯彻国家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年),会同相关部门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数据核对机制,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特殊职业教育,满足残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需求。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强化自闭症、脑瘫、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研究基地建设,全面实施“一生一案”个别化教育;提升资源教室使用效率,保持特殊教育学生入学率100%。
15.协调职业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争创一所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新型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1+X”证书制度、双证融通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构建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供给和产教融合信息互通机制,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华为ICT学院课程”等项目。深化示范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旅游服务类专业协作组运作机制,落实示范区三地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培养试点工作。建设青嘉吴三地终身教育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20641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