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推进上海城市更新的建议

※背景情况※

  上海卓越城市建设已全面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升级”,空间发展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随着新技术发展,上海的物理空间与互联网空间正在加速融合,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更加紧密交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城市更新、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相对应,一些企业投入城市更新的积极性不高,意愿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城市建设升级的步伐和质量。

 

※问题及分析※

  (一)上海城市更新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和空间

  我们所说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城中村”的改造、老旧社区和城市道路的维护,而是指通过城市更新,系统提升城市物理品质和人文品质,使得人民生活更美好。上海城市更新的投资领域包括:

  - 智能化地下基础设施,如地铁、地下道路、地下管廊、地下建筑、人防工程升级等,带动地下商业发展,打造“地下城市”;

  - 智能化城市建筑,如传统建筑维护更新、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智能化建筑等,加速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 智能化交通系统,以区域交通一体化带动航空、港口、轨道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 智能化动力系统,改造升级电力、燃气等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打造低碳城市;

  - 智能化公共服务,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文化设施等,加快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建设公共服务智慧管理平台;

  - 智能化物流系统,加快物流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主导型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分发配送精准高效;

  - 智能化社区,如传统社区地下室改造、二次装修、智能家居、机器人产业、高档装修等;

  - 智能治理与应急体系,如城市建筑信息模型化(BIM系统)、安防视频、报警监控信息化系统、数据中心等,带动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智能安防、通信与遥感监测等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城市、平安城市;

  - 智能化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以城市垃圾回收与资源化推动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打造生态城市;

  - 物联网与“AI城市”融合,建设远程工厂,推动全球化工厂布局与发展;

  - 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社区文体等休闲设施的改造升级,带动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

  (二)全球大都市竞相布局“城市更新与产业生态提升”

  梳理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其推进的计划包括:

  (1)站在全球新一轮竞争的高度,加速布局新基础设施建设。日本正抓紧建设连接东京、名古屋和京畿三大都市圈的磁悬浮中央新干线,总投资9万亿日元,时速500公里。建成后,该超高速动脉将三大都市圈贯穿连成时空更加紧凑的大城市群,形成对全球人才、资金和信息更具吸引力的巨大城市空间。美国在2017年1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5G网络部署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美国繁荣的重要任务,“连接纽约”计划已率先落地,旨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WiFi网络。新加坡提出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超前布局智能传感器平台和多源感知体系,加速部署物联网设备,实现地铁、电梯、办公楼乃至森林等公共空间任意人和物实时互联互通。

  (2)加快培育创新生态,促进城市产业更新。伦敦

:根据2016年制定的《伦敦规划: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伦敦都市圈将大力支持新兴、有活力的创新产业发展,其中生命科学、文化创意、低碳经济、数字技术等领域被视为伦敦都市圈的新一轮产业增长点,旨在巩固“欧洲数字技术之都”优势,打造大伦敦成为国际科研中心、国际潮流创意中心、国际知识型经济中心,充分提升英国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纽约:根据《一个纽约:强大而公平的城市》规划,纽约都市圈着眼生命科学、VR/AR、网络安全、数字医疗、清洁科技、城市科技等新技术、新业态,启动了诸多专项计划。如2017年启动“纽约生命科学”(LifeSci NYC)计划,推动大纽约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全球领导者,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汇聚,共建应用生命科学全球高地。

  (3)提升大都市人文关怀和国际吸引力。韩国:大都市圈发展关注重点开始由物质空间建设转向社会治理。2013年发布《2030首尔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充满沟通与关怀的幸福城市”这一发展愿景,战略目标大量涉及居民福利、健康、教育等非物质规划内容。日本:《东京2020发展计划》设置了大量与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相关、体现“以人为本”“都民优先”理念的战略目标和关键指标,计划投资建设更多绿色、健康、文艺、旅游、养老、体育等产业和设施项目,打造并向世界展示一个“所有人都能安心生活,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东京都市圈。

  

※建议※

  1、重视生态系统规划,再造建设更高水平“绿色城市”

  可系统梳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城市生态系统投资建设经验教训,杜绝过去围绕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一哄而上、不计成本收益的盲目建设现象,建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进行协作与分工,扎实做好都市圈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打造“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把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基础建设每个细节,提升建筑能效,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建设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规模应用。

  2、突出文化软实力,建设更高品质“人文城市”

  建议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等部门联合研究,建设更高品质“人文城市”。将建筑功能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已成为城市更新的要义,以本地需求为牵引做好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借鉴纽约高线公园改造经验,深度挖掘城市废旧空间价值,强化公众参与,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和专业创意设计团队,梳理城市建筑边角料土地和老旧场所,创新性改造成为颜值内涵兼备、功能复合的基层文化空间。

  3、以城市建筑更新为抓手,强力推动上海在建筑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

  我国传统建筑耗能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消耗,在社会总耗能占比46%,对国民经济构成沉重负担。建议市住建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联合启动“智能建造”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建筑业占据全球制高点、收获技术红利。着眼以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颠覆性突破带动城市建筑产业革命,可重点围绕以下四个领域集中发力:一是智能建筑设计,以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满足用户友好与特质需求的智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二是智能建筑装备,推进重载机器人、3D打印和柔性制造系统研发,实现建筑施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三是智能建筑与基础设施,依托智能传感设备、自我修复材料创新研发,实现家居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智能化;四是智能管理,凭借智能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集成与研发,实现单体建筑、城市街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全寿命智能运维管理。

  4、以人为本,激活现代城市管理

 

  建议上海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规土局牵头,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居民体验、公共福利与社会资本参与。为社会化资本进入“深度城市化”扫清制度障碍,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公共参与机制”设计,形成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最大程度释放政府公共投资效能,实现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实现民生改善的投资目标。优化鼓励城市更新的政策配套,如允许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一步加大对廉租房、公租房的供给,增加对教育、医疗、文化及体育等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让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以平等身份获得城市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解决各类人群在城市的居住权利、稳定其发展预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2779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