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稿征求意见回复(我的师德观讨论稿)

题记:

二年前,与网友言及“德全不危”,对论点~“所有负面情结,都源于自我的残缺”有过一番讨论。现依据原始讨论修改补充,作资料一帖!讨论有一定针对性,但不代表我之正确,所以感谢所有当时参与讨论的网友!

我:

看你写的这么好,真的很佩服!最近报道的那个十岁的被QJ的女孩,她的家人的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你能指教一下吗?她们该怎么表达此刻的情绪才是你觉得正确的?

我:

我认为,失去人类基本情感的言论不值得信赖。天都会打雷下雨,地都有洪水山崩,人怎么可能没有阴晴在心?

我:

太阳把阳光送到大地,给了万物生存的可能,它是纯善,是不争的。可是生命却有高低贵贱,夭残弱敝,这不是太阳的错,却是人间值得关怀的大境……如果把一切痛苦和哀怨视为负能量,视为德性的缺失,这不是至理,而是对太阳的辜负,是最彻底的冷酷无情。

范:

除了歸宗于聖佛的教訓是經,屬不可諍。其他菩薩、賢哲所造的是論,是可諍的,理論當然是可改進、商量、或推饭。基本情感不是一切理論的基礎,所以明月的以下論論可止而不論。

范:

由大先生答此議。德全不危是一理想,其專欄包罗多家矣。經教、哲学家中,從不用負能量這個詞,也無此字詞,許是今之俗學偏方?我不用之,它負載之意義可隨意,只論理,無歧出,正思宇宙人生问題,那是經教、哲学之本務。三教悲願無限,都可正思正見諸问题。

张:

太阳何以能纯善?皆因普照万物而无求,斯为德。因此德全而能普照万物。这是互为因果关系。众生因有所缺而有所求,故德不全,因德不全而有所求,有求必有苦,求而不得必有痛,一切痛苦的根源回归源头,就是德不全,因缺而有所求。

我:

按您的逻辑,人类是否可以达到无所求的纯善之境呢?如果达到像太阳那样的无所求的境界,那么此生又靠什么滋养呢?如果把为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为生存不得不依赖的能量摄取视为道德的亏欠,那么请问,您的道德圆满用什么方式实现,何人可以做到?我想您还断不至于希望哪怕是一个个体的生命灭亡吧,那么您们既有道德的圆满,又不失人们的生存的两全其美的哲学模式,是什么?

大:

人类可以达到无所求的纯善之境,回归到生命的源头。这是个体的选择认知所决定的。佛就是过来人,而人是未来佛。人类活着的本能生存需要是必要的,也是万物生长,缘起性空、因缘业果真理的存在。大象、牛羊都是吃草动物,靠着植物就能滋养身体。但人类是吃一,想二,看三,要四,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的想着外头馆子的,物质生活越是无节制无限的膨胀,这个欲望就越来越膨胀了,德就越来越缺。

范:

大的言论是善思,正见。

我:

您说的这个,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吃草也是吃,人类有可以不吃而生存的办法吗?草也有生命,如果人们实现了普遍的依赖吃草得到生存,那么您是指望靠吃草和修行,达到您所希望的道德圆满之境吗?

我:

再者,回到讨论的元点来,如果一个人受了伤,您该有的态度是什么?是救护他呢,还是禁止他发出痛苦的呻吟呢?遽然而论,不得不说,人有无妄之灾,难道受到伤害的人,如果他发出痛苦的表示,都是负面情绪?都是源自他的自我残缺?显然如果我把您们诸位的论点归纳成这样,您们在逻辑上的混乱和立场上的荒谬就会暴露无遗,所以,可能您们诸位还需要理清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才能设坛说法吧。

我:

您们既然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善思,是正见,难道不觉得对人们,对你们所持有的,并且上升为哲学高度的观点,您们不该有个合情合理的梳理吗?或者您们和您们代表的人们大可以做出表率啊,真切地拿出我们可以又活下去,又可以道德圆满的方案来,可好?……怪了,您说的吃草,修行,难道就是您们给出的答案?

我:

如果您们是在重复别人建立的思维系统,那就尊重原创,保持这些思维系统固有的基本的慈悲……如果您们连原创都不待见,那就拿出不伤害无辜的方案来,您们也不是太阳,毕竟我断定您们也是需要关怀甚至是保护的,您们说呢?

我:

看你们半天不说话,我就说出我的观点吧……在我看来,大道至简,大道也至微……简是表相,微才是内核……人类从古至今,很多哲人在做着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很有必要且可贵的……但是不得不说,我们有可能得不到不食而活的办法,所以我们探索的路还很漫长……我觉得呢,任何探索者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但是我要告诫自己,在究竟大道之前,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没有对大道的究竟,但却不允许打着探索大道的幌子消灭别人的感情,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对本来纯然的人性做别样之说,这是我的底线,也算是一点感想吧…

张:

佛陀在《楞严经》中讲到“五情五想”是投胎人道做人的业因,这个“五情五想”,可以粗浅的理解为一半欲望一半理想。一半利己一半利他。一半为私一半为公。超过了这个五五分帐的业因,欲望偏多一分,就堕落畜生道去了。偏多二分,就堕落饿鬼道,偏多三分就堕落地狱道,至于地狱道来说,还分多少分的,如果是“纯情无想”,那就是无间地狱的业因了。佛没说学佛后就灭了人欲,做人做鬼做畜生,都有因果业因,没欲不再来娑婆世界了。但是,除了做人做鬼做畜,众生还能做佛。佛陀悟道后了知,众生本来就是佛。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因为分别执着妄想而不能证得而已。

我:

您想说明什么呢?您想说,在不是佛的国,在我们所真实无二地生存的婆娑世界,也要用佛的标准要求芸芸众生生吗?再者,请你注意,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你们提出来的~德全不危,所有负面的情绪,都源自于自我的残缺。这是一个世俗的论断,可是你现在却试图用佛经来给他作论据,这妥当吗?你肯定知道德全不危四个字,本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篇》,它本来是一个属于养身的经验总结,如果要从哲学角度讲的话,也是旨合于中国人喜欢的内求或者内化的概念的,但你们在这里,却做了两个跳跃,第一个跳跃是把一个科学概念偷换成了哲学概念,第二是把一个自我修养的概念换成了苛责别人的概念。您们的意思是老百姓但凡有蒙冤受难的,也不能呼天唤娘,否则他就是带着负面情结,就是德不全而致危,是这个意思吗?如果是这个意思,这合适吗?佛陀会乐意帮你的这些观点站队背书吗?

我:

所以你们刚才引用佛经说的那些,恕我直言,牛头不对马嘴,您们离论点越来越远,不好。您们不妨就告诉我,芸芸众生有了痛苦,怎么办?您门允许他们表达痛苦吗?直接点,象佛一样真实地告诉我,该如何看待众生面临痛苦时该有的表达。德全不危,这个成语的原义很好,请您们不要曲解它的意思才好。比如我就问你:成就了大德的人,他该不该有慈悲呢,如果有,他的慈悲在哪里,是不允许芸芸众生有低于他的情感表达方式吗?

张:

一切苦乐都是自己的认知选择,不在外界也不是外人所能给到。知道苦乐的根源是因缘业报,选择苦或乐,皆是自因自果。

我:

既然如此,您管别人干啥?这不是莫名其妙吗?而且您的管,还不是生发,是杀伐。你千万不要回避我的问题,诸位自视甚高,那么请想一想:众生没有痛苦,要您干什么?众生有了痛苦,难道是要您来禁止他们发出痛苦的呻吟的?

张:

除了佛悟道证道的真相,其它的都是虚妄不实的世界。一切你所认知的东西和事物,都是三维现象。而人类物质世界是三维空间,三维是有限的认知,而佛是圆觉的圆满无死角的全然全知的智慧,是能彻万法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类的认知是可以突破三维的,还是自己选择的问题。一切苦乐都是自己的认知选择,不在外界也不是外人所能给到。知道苦乐的根源是因缘业报,选择苦或乐,皆是自因自

我:

您准备了两天,这些说道能帮助您把您的论点自圆其说吗?比如你在这里说什么三维的有限性,好,我权当您比众生高明,您生活在四维甚至多维的世界里,可是您能比佛陀高明吗?怎么佛陀的慈悲在你这里一点没有显现呢?再从哲学的角度讲,一维是二维的基础,二维是三维的基础,三维是多维的基础。这就象线由点构成,面也是由点构成,你难道可以因为有了线和面,就否定点的客观存在和真实无伪?

我:

还有,当您们说出负面情绪的概念来,那么什么是负面情绪,什么又是正面情绪呢?如果今天您们说持强凌弱的情绪是负面的,我觉得您门没有错。可是诸位是这样想的吗,显然不是。您们想的是,受到伤害的人们,他们不能发出受伤后的呼痛之声。您门分别心如此之重,现在又在这里说什么除了证道的真相,其它都是虚妄……怪了,一旦看到别人表达痛苦,就指责别人的道德有残缺,这样的人,他会是证道了?

我:

我最后一次说说您们诸位的论点,德全不危四个字,本来凝聚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它让一个人从内而外,都德行圆满。可惜,这样充满伟大智慧的精神要旨,一旦被错误的理解,就会得出了令人诧异的结论。您们的言论若放在再三用来开示我的所谓的证道的世界里,我看不到您们有一丁点慈悲~难道您可以在现实世界里去压制别人痛苦之时的呻吟吗?最后把你们的言论放在自然世界当中去的话,我还是很遗憾地看不到您们有任何一点中允~诸位甚至没有对什么是负面情绪做出一个基本的界定。我很想问您们:为什么不说那些持强凌弱的行为是负面情绪呢?您们为什么而来,为谁张的目,您们想消除的是什么呢?

我:

其实如诸位一样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大有人在,我没有信心说服得了所有的人 。不过我却因为大家有这样的观点才有机会表达我的观点,有可能给人们的心灵开辟一片福田,为此我还是要感谢诸位。我依然相信大家是一群善良的人,但初心难守,一个有思想的人,走得越远,越要有自己基本的立场。否则定会迷失方向。

我:一言以蔽之,诸位所持有的观点,让我感觉您们面对别人的痛苦时不知抚恤,却轻易的把负面情绪的帽子扣在别人的身上,并且您们所指责的不是恶的本身,却是为恶所伤害的众生。您们指责他们的唯一理由,居然是他们因为可能受到的痛苦而发出呻吟。

我:

一个有基本人性的人,面对别人的痛苦都会有恻隐之心,诸位言必称佛,却不把心思指向解除人们的痛苦本身。不去消除痛苦,却试图消灭痛苦的人们的自然精神状态。所以呢,您们的精神源头已经受到了污染。这是何等的遗憾啊!

明月汪汪记录的讨论

讨论稿征求意见回复(我的师德观讨论稿)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3233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