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汲取党史经验智慧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党课:汲取党史经验智慧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同志们: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千折百难,不断由小至大、由弱至强,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打开,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研究的重要议题,这对于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序列以及推动党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正如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当前,回望历史,正确把握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实践的内在逻辑及经验,对继续探寻新的百年征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百年探索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建设从未间断过,它贯穿于全过程,正是党自始至终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才有了全社会在不同时期都能达成共识并凝聚力量。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演进的历程,可从以下几个不同时期进行梳理。

  (一)从“厘清”到“灌输”(1921—1949年):民主革命时期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举步维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颁布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纲领,系统回答了中国革命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革命道路,即发动广大农民和工人阶级相结合,实行农村包围城市。在党的创建初期,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出路究竟在哪里,内部进行了多次争论,产生了诸多分歧,加上当时国内存在各种社会思潮,如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俄国“激励方法的共产主义”等,他们在革命斗争的手段和方法上以及革命道路和目标问题上的争论,给党内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波动性和不统一,这些论战使得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选择正确革命路线时遇到了极大的阻碍,毛泽东为了驳斥这些错误思潮,先后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强调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出要坚持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可以说,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通过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帮助全党厘清了思想,为党的思想建设夯实了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指导地位逐渐达成共识并得到不断巩固。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清醒认识到,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统一显得尤为迫切。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开展阶级斗争的同时也要在革命队伍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毛泽东认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自十月革命爆发给旧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把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且把它作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通过宣传、灌输,把马克思主义这一“舶来品”进行本土化转变,最终使得旧中国人民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产生了深刻的转变,“其声势之大,威力之猛,所向无敌,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总之,民主革命时期,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历史经验,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正是通过从“厘清”中国革命现实,看清中国形势,再到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灌输”,让其本土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从“纠偏”到“整饬”(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拓展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面对时代新境遇,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开启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领导人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针对国内的封建主义思想毒瘤和官僚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开展了文化扫盲运动,通过扫盲班,识字班提升了国民文化素质,通过开展“三反”以及“五反”运动,批驳了旧社会的剥削思想,通过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批判了旧社会的落后思想意识,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使得饱受战乱的旧中国展示出高昂斗志的精神面貌,社会上也呈现出蓬勃生机局面。1956年9月,随着党的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工作中心逐步转向经济建设,这意味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始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偏差以及对国际局势把握不清,导致了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偏差,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剖析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在各条战线全面展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在文艺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双百”方针,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纠偏与整饬,改变了这一时期困扰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混乱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想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现出了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性,展现出非凡的时代性与生命力。然而由于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忽视了历史性与具体性相结合,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出现了“左”的偏差。然而,这种偏差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的,而是在建设过程中脱离了历史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导致的偏差。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合作用展现出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也逐步走向纵深,为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三)从“解放”到“重构”(1978—2012年):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结构转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面拨乱反正工作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局面,其中,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我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步回归正确的历史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序列得到进一步夯实。这一时期,在解放思想进程中,也出现一股“非毛化”的右倾错误思潮,有人借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文革”的错误,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他们歪曲历史,在国内兴起了自由化思潮。对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在自由化思潮面前要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1年,邓小平还针对国内文艺界的精神污染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党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方面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党思想的统一,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跃迁。当然改革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此时在改革进程中也慢慢滋生出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他们站在资本主义民主视野下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诸多指责,他们以自由为借口、以民主为幌子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批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如果这思潮抵制不住,加上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旦他们相互结合,将会对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影响。邓小平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的重要命题,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问题、新实际,聚人心,汇聚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深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强势向我国渗透他们的民主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文化,以期达到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性置换。对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思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要让全社会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纵深不断扩展的历史。表现在,其一是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现实引领意识形态的正确发展,在关键时期能对意识形态进行拨乱反正,重塑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其二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针对西方意识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36980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