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篇)关于2023年07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材料总集

关于2023年07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材料总集(55篇)
目 录
1.多措并举,防范外卖食品浪费(评论员观察) 4
2.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纵横) 7
3.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人民时评) 9
4.在乡村播撒阅读的种子(暖闻热评) 12
5.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人民观点) 14
6.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现场评论) 18
7.持续整治“黄牛”乱象 21
8.让医疗服务更高效贴心(人民时评) 23
9.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26
10.智能客服要真服务(微观) 29
11.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 32
12.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34
13.厚植开放优势(纵横) 36
14.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民时评) 39
15.找到“金点子”拓宽“好路子”(现场评论) 42
16.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时评) 45
17.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48
18.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纵横) 51
19.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人民观点) 53
20.推动中国制造抵达更多“极点”(新知) 57
21.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人民时评) 60
22.讲好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63
23.让社区成为幸福家园(治理者说) 65
24.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连线评论员·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④) 68
25.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纵横) 73
26.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金台随笔) 75
27.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治理者说) 78
28.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人民观点) 81
29.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民时评) 85
30.推动暑期旅游市场升级提质(纵横) 88
31.不断提升健康教育水平(纵横) 90
32.村史馆里故事多(现场评论) 92
33.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95
34.合作共赢是共同期盼(评论员观察) 97
35.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人民观点) 100
36.把地方特色食品做成大产业(评论员观察) 104
37.当好便利生活的小蜜蜂(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107
38.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现场评论) 109
39.扩大开放,推动外贸稳中提质(人民时评) 111
40.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人民观点) 114
41.把传统的根扎深把创新的路走宽(金台随笔) 118
42.持续挖潜,消费恢复态势好(人民时评) 120
43.促进群众体育实现更大发展(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22)·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123
44.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观点) 126
45.协同发力护航成长 130
46.多一分体谅生一分清凉(暖闻热评) 132
47.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人民时评) 134
48.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人民观点) 137
49.以标准建设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新知) 141
50.优化预约制让出游更舒心(纵横) 143
51.产研融合激发科创潜力(纵横) 145
52.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评论员观察) 147
53.让“大通道”释放“大活力”(人民时评) 150
54.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152
55.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声音) 155

多措并举,防范外卖食品浪费(评论员观察)
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为一体的制止餐饮浪费共治格局
通过网络订餐,如今已成为不少人的消费习惯。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线上点餐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外卖食品浪费现象也引发关注。为了享受商家的“满减优惠”,多加吃不了的食品;菜量标识不够明确,缺乏必要提醒,收到外卖才发现点多了……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消费者超量点餐,使得网络订餐成为餐饮浪费的一个高发区。
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也是网络餐饮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从优化餐品供给结构、强化全流程消费提醒、优化平台规则协议等方面提出10项举措。这对于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引导适度点餐、推动“光盘行动”方面的带动作用,推动建立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餐饮平台入驻商户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量大价廉是常用促销手段,商户推行小份菜、小份饭、小份饮料时往往会有所顾虑。对此,此次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平台协议规则”“建立健全商户激励机制”。一方面,平台应当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避免不合理促销导致浪费。另一方面,对积极推广小份餐品的商户,可通过首页显著位置展示等方式加以激励。加强对商户的正向引导,推动商户精细管理,有利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
与线下消费有所不同,在网上点外卖,消费者对食物的成分、分量等缺乏直观感受,对原料、口味、制作工艺等也不一定了解。如果餐品信息过少,难以估计菜量,消费者往往会倾向于多点餐。对此,网络餐饮平台应当完善相关信息服务,进一步优化外卖餐品展示,引导商户如实准确填写餐品主要原料、口味等各项内容,多提供食品成分规格、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完善餐品信息,强化消费提醒,有助于避免出现超量点餐的情况。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吃得适量、吃得健康。在网络餐饮平台上,“半份菜”“单人套餐”“减肥餐”等关键词搜索频次比较高。许多商户也在努力把握这些消费新趋势。比如,有的餐饮企业专门开发了一人食套餐,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套餐内容。有的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甚至煎饺、烤鸭包、桂花拉糕等都可以按只出售。有效提升网络订餐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优化餐品供给结构,丰富餐品样式种类,积极使用小份餐盒、可降解餐盒,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可以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用餐习惯。
反对餐饮浪费,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为一体的制止餐饮浪费共治格局,在平台、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形成防范食品浪费的有效互动,在促进粮食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网络餐饮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3日05版)

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纵横)
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应当看到,粮食在收割、储存、加工等环节的损失现象一直存在,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粮食增产的“无形良田”。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对于节粮减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倡导“新食尚”,树立崇尚粮食节约的文明理念也至关重要。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我国粮食节约减损的任务十分繁重。从中长期看,国内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减少收割、储存、加工等环节的损失,客观上就是增加产量,有利于提高粮食供给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推进节粮减损意义重大,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抓好节粮减损,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损失浪费问题不容忽视。以玉米为例,损耗率每降低1%,每亩就能为农民“抢回来”约20斤产量,按市场价格估算,每公顷可让农民增收约300元。此外,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粮食损失和浪费现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已经从以往的“损失高、浪费低”转变为“损失降低、浪费升高”。
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链条长、范围广、环节多。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促进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协同联动。就目前来看,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观念,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粮食减损问题。着眼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粮食和其他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标准,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导适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物流运输环节减少损失,切实降低损耗。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节粮减损涉及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诸方面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摘编自《湖南日报》,原题为《节粮减损就是增产》)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3日05版)

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人民时评)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虚拟主播上线新闻节目、数字员工与客户在线互动、虚拟偶像亮相剧场舞台……近年来,从文娱传媒到金融科技,虚拟人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一大批虚拟人入职不同岗位,大显身手。相关机构预测显示,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成为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
作为以数字技术打造的拟人化形象,虚拟人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兴起,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从消费端看,无论是新闻播报、舞台竞演还是生活陪伴,语气、样貌及姿态都“形似人”的虚拟人,能给人们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比如情感交流、娱乐服务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企业端看,作为企业重要的数字资产,生成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虚拟人,不仅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释放生产力,还能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应用场景,孵化千行千面的数字员工,从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虚拟人应用的步伐加快,也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虚拟人产业生态,虚拟人产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渲染引擎和算法迭代优化,让形象更加精致细腻;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完善,为虚拟人注入“有趣的灵魂”;建模技术发展,推动虚拟人制作成本下降、周期缩短……从技术研发、内容制造到平台运营、应用推广,趋于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让虚拟人拥有更强健的硬件、更细腻的表情、更自动化的流程,助力虚拟人产业加快走向成熟。
产业前景可期,但挑战犹存。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要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3D显示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从单向展示的身份型虚拟人向双向交互的服务型虚拟人转变,推动虚拟人加速迈入大规模应用期,为消费市场和企业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以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为依托,一大批“听得清、听得懂、会表达”的虚拟人深度融合千行百业,将成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新生产力,通过更高效的产业协作,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进入深水区、前沿地带,法治是最可靠的轨道。作为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新业态,虚拟人快速发展延伸出的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和伦理风险需同步纳入考量。相关部门不妨紧跟创新需要,及时健全合规体系,让虚拟人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健康规范发展。不久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依法保护打造和驱动虚拟人背后的知识产权,积极回应人工智能司法保护新需求,才能有力维护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不远的未来,虚拟人有望成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入口,为人们带来更智能、更沉浸的数字生活新体验。我国在虚拟人产业领域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深挖潜力,定能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作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3日05版)

在乡村播撒阅读的种子(暖闻热评)
〔人物〕阅读推广人李刚
〔故事〕李刚是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一名阅读推广人。捐赠近2万册书籍,走进赣州上百个乡镇,组织上千场公益阅读活动……10年来,李刚翻山越岭,分享阅读的快乐,传递知识的美好。2022年,李刚获评全国“乡村阅读榜样”。
〔点评〕
“如果阅读是一扇窗,我希望做那个拉开窗帘的人。”李刚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捐赠图书,到组织公益阅读活动,再到自费开设阅读书咖……这些年来,李刚默默地播种、静静地守望,坚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村的孩子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中收获成长。
在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不能缺席。原先,农村地区读书氛围相对欠缺,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时间不足、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困惑较多。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全民阅读的服务网越织越密。截至2022年,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推动12.4亿册图书进农村,为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提供了保障。
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引导作用。分享阅读体验,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培养阅读习惯;发挥示范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多样、灵活、有效的伴读形式,激活了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了知识分享,让阅读逐渐成为乡村群众的日常。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塑造淳朴的文明乡风。如今,像李刚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推广乡村阅读、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中来。有的农民作家通过创作反哺阅读,用书籍为乡村儿童插上梦想翅膀;有的乡村小学教师开办“四点半课堂”,陪伴留守儿童成长;有的农家书屋创办人将自己开小卖部赚来的钱大部分用来购买书籍,开展阅读服务20多年……他们坚守初心、默默耕耘,架起图书与村民之间的桥梁,让田埂间、山乡中的书香氛围日渐浓厚。这些在乡村推广阅读的努力,如微光汇聚成星河,照亮了农村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阅读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同行者。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需要有更多人共同推动乡村阅读。多措并举,汇聚合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乡村文化氛围,就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3日05版)

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人民观点)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主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既让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大气恢弘。文瀚阁里,“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主题展览,引领人们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文华堂内,“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基本陈列,引导人们领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脉之盛。作为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国家版本馆浓墨重彩展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手稿手迹、档案资料,以及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文物和文献,将二者荟萃一堂,从版本视角为“两个结合”写下生动注脚。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余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主。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百余年来,一条脉络鲜明呈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以“中国梦”唤醒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既让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往深层看,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激活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丰富的养分,“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A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能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地上,手握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沐浴文明辉光,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我们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3日05版)

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现场评论)
民俗节庆、良好家风、传统技艺等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乡村文化建设在为文化留住血脉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棠棣无处不逢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棠棣村,以花命名、因花闻名。在古朴整洁的村道上漫步,富有浓浓文化味的墙绘引人瞩目。“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关于兰花的诗句和画作扮靓村庄,彰显着“春兰故乡”的深厚底蕴。
端午节前走进该村文化礼堂,几位村民欢快地包着粽子。“有红枣馅粽,也有肉粽,包好了就给村里的独居老人送去。”村民诸亚飞指着包好的粽子,语气里充满自豪,“我们村,歌咏会、广场舞、拔河、兰花展评……每年100多场文化活动,四季不重样,生活挺精彩的!”
A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文明培育、文化发展,更多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成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从农闲时节无事可做,到一年四季生活充实;从文化活动乏善可陈,到文化礼堂人气满满……如今,在文化滋养下,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践证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千百年来,棠棣村居民世代采兰、养兰、卖兰,涵养了独特的兰文化。在棠棣村,地里长、路边种、墙上绘,兰花元素随处可见;“别漾花海”“缤纷乐园”等村居工程充分运用兰花元素,为村民带来美的享受。文化不仅要上墙,更要入心。兰花被不少人视为“君子之花”,映照着人勤春早的精神、花好人和的乡风。如今,棠棣打造“兰乡有礼”乡风文明特色品牌,评选“最美家庭榜”“乡贤参事榜”等榜单,让善意不断传递,正气愈发充盈,文明之花开满山村。民俗节庆、良好家风、传统技艺等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乡村实际、着眼群众需求。在安吉县,名为“余村印象”的农家图书馆坐落在青山环绕中。村民俞佳慧赞赏道:“无论看书,还是参加讲座、交流会,每次来都有收获。”“余村印象”不限于提供阅读服务,还包含乡村文创、教育研学、产业展陈等多个功能区,成为综合文旅驿站,为村民带来多样文化体验。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坚持效果导向,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吸引群众深度参与。
文化为产业赋能,产业为文化强基。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径山茶宴”非遗项目展演现场人头攒动。依托茶资源,径山村村民不仅种茶、制茶,更发展茶旅游、弘扬茶文化,让小茶叶成为大产业。从棠棣村的兰花,到径山村的茶叶,一个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叫得响、传得远,创造出可观经济效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有利于激发产业发展的潜力,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正能量。
“‘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都要抓。”在棠棣村采访时听到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千万工程”的鲜活案例说明,乡村文化建设在为文化留住血脉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一幅幅山水与人文共美的乡村画卷必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5版)

持续整治“黄牛”乱象
一段时间以来,演出市场复苏态势良好,人们观演热情高涨。然而,一些“黄牛”倒卖高价票,扰乱市场秩序,影响观演体验。近期,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有关行为打出“组合拳”。
或利用软件,或招募代拍,或勾结主办方压票,“黄牛”蓄意炒高票价、牟取私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黄牛”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对此,应当齐抓共管、凝聚合力,有效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比如,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平台与主办方完善票务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等等。
治理“黄牛”乱象,关键在于斩断利益链条,让不法分子难有“可乘之机”。加快建立完善演出票务系统行业规范,让演出经营全流程有章可依,才能解好行业健康发展的这道必答题。健全机制、久久为功,规范行业秩序、提升购票体验,演出市场便能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充分释放促消费的效能。
悉心呵护儿童成长
北京市朝阳区徐雷鹏
在地铁车站母婴室开展“儿童防撞角”安全提升行动、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打造停放儿童车的“小伢儿停车场”……不久前,浙江省杭州市制定并发布《2023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旨在从交通出行、普惠托育、家庭教育等方面为儿童成长提供更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
儿童友好的程度,标注着城市发展的水平。从《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儿童友好要求在公共服务等方面充分体现,到《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明确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等要求,近年来,我国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制度设计日渐完善。应着眼“1米高度”,让政策更包容、服务更匹配、保障更到位、空间更充足、设施更安全,助力实现儿童友好的愿景。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要以“绣花功夫”将各项惠童举措落细落实。学校门口的爱心斑马线、社区楼下的游乐园、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紧盯细节,从衣、食、住、行、学、医、养、服等方面入手,为孩子们营造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就能更好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5版)

让医疗服务更高效贴心(人民时评)
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回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预约的精准度,完善预约诊疗制度;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提出6个方面共20条具体举措,并公布了27项评估指标。这为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改进医疗服务明确了工作方法和路径。
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神圣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医改,坚持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应看到,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还不高;在一二线城市的一些大医院,仍存在挂号难、候诊时间长、停车难等现象,距离群众期待有差距。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回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医疗健康服务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业务,必须完善管理、创新理念和模式,改善全流程就医服务。从诊前看,要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提供多种途径、多种有效证件的预约;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一定比例的号源,发挥预约转诊的积极作用。从门诊看,一方面要鼓励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提供更丰富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从住院看,要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护理服务。从诊后看,要加强诊后管理与随访,方便出院患者获得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机会。
数据多跑路,患者才能少跑腿。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助于让医疗服务更优质高效。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了网络预约诊疗、手术、住院等服务,但网络卡顿、设备陈旧、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时常给就诊者造成困扰,网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但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医院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作用,推动科室服务和药学服务上网入“云”,把更多不必到门诊的复诊服务转移到网络上,减少患者异地奔波。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体,精湛的医技和温暖的人文关怀都属于优质医疗服务,二者缺一不可。打造清新优美的环境,进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医院……从患者角度来看,舒适的就诊环境、温暖的医护服务,对于病体康复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必须更加重视人文关怀。
健康是人民永恒的追求,改善就医体验没有止境。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不仅要看上病、看得好病,还要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贴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广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5版)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培养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A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新时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调查数据表明,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奋进新征程,要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机遇,着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不断筑牢,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从需求总量上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大;从需求结构上看,对支撑制造强国的紧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人才培养规模,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为创新体系赋能。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要充满活力,既要顶尖的科学家,也要有一流的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既要有引领性、革命性、突破性的理论成果,也要有可转化、能落地、会推广的工程实践。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衔接、高效协同。现实中,一些职业院校教学和科研“两张皮”情况有待破解,还需培养更多善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各类产品的“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应加快融入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市场推广、改进产品工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拓宽职业教育成才道路。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转型,让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才能推动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由大变强。同时,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职业教育必须遵循技能提升的客观规律,重点推动技术技能传承创新,为学生开辟广阔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体现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学校教育,还有企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旨在促进技能人才不断学习,在技能提升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强化职前教育的同时,承担起职后教育的责任,促进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各类人才从“一技在手”转变为“学技终身”。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培养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就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5版)

智能客服要真服务(微观)
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多渠道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认可,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
“我买的抱枕怎么一周还没发货?”
“您是否想咨询以下问题——”
“我的抱枕没发货,能解决吗?”
“亲,非常理解您的心情,请您再耐心等待一下。”
“?”
“您是否想咨询以下问题——”
…………
这份聊天记录,是某商家智能客服与顾客的对话。类似智能客服“不智能”、聊天机器人变“机气人”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智能客服,甚至以其完全取代人工客服。在网购退换货、手机换套餐、机票退改签、银行办业务等众多消费场景中,智能客服的身影随处可见。应当看到,智能客服不乏优点,比如,节省人力成本,服务效率高,可以做到随问随答,等等。然而,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但仅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觉得好用。
入口隐蔽操作复杂、答非所问循环重复、“千篇一律”不会变通、对老年消费者等群体不够友好……智能客服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更令人困扰的是,有时智能客服沟通不顺畅、解答不对路,但转入人工客服程序繁琐、排队时间长。有的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已经不设置人工客服。只回答问题、无助于解决问题的智能客服,提供了低效或无效的服务,浪费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这显然有违使用智能客服的初衷。
智能客服显得不够“智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技术应用尚不成熟。目前,一些机器人很难识别个性化的提问方式和语句结构,还做不到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不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断成熟,智能客服的能力有望获得较大提升。
无论如何,技术应用不成熟,不能成为商家服务质量欠佳的理由。智能客服如果语义理解能力不足、达不到客服工作要求,就不要为了降成本而强行替代人工服务。如果智能客服只能处理重复性、通用性问题,就仍须保留一定比例的人工客服。事实上,不少老年人不会或不习惯使用线上服务。在推广智能客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适老化改造,确保各消费场景下老年人的沟通需求得到满足。比如,可以设置“一键转接”等服务,让老年人更便利地找到人工服务。
做好服务是本分,改进服务能加分。在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多渠道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认可,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智能客服,不仅是成本更低的沟通渠道,还能帮助企业在售后服务中梳理商机、提升客户体验。从这一点看,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商业开发,智能客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智能客服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发展潜力巨大。合理有效地发挥智能客服的优势,更好兼顾服务效率和使用体验,才能让消费者满意,让经营者改善形象和口碑,让科技进步不断造福我们的社会。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4日05版)

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
稻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我国的稻作农业起源很早,米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气质。从6月17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播出,透过“一粒米”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绵长,为观众奉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水田耕种技术、节气和历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的米食文化传承至今,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不同样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浙江,从融合山海之味的海鲜米豆腐,到传统美食慈城年糕、湖州粽子、梁弄大糕,再到甜苦相依的创新食品咖啡汤圆,米香一如既往,形态千变万化;在广东,人们既喜爱非遗美食禾秆冚珍珠、风味美食“粥底打边炉”,也对“薄如蝉翼、纯白若雪”、米香浓郁的陈村粉钟爱有加;在湖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土家糍粑广受欢迎;在云南,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米线令人目不暇接;在海南,气鼓鱼粥、港门酸粉、山兰米酒、凤梨海鲜炒饭等特色美食吸引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具有悠久历史的米食文化,发展到当代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一个生动注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稻作农业的发展成熟,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1/5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今天的中国,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一系列有效举措,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05版)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打通科技帮扶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帮”还要“育”,关键在培养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2014年,我来到福建省南平市,开展中药材栽培研究与应用推广的科技帮扶工作。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是责任,也是光荣。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问题,是科技特派员的分内事。比如,七叶一枝花是重要的林下经济作物。有些农民种植的七叶一枝花,经常不正常倒苗,严重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于是,我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在深山里住了下来,经常是白天钻山林、进大棚做实验,晚上分析总结,努力攻克技术难题。历时7年,前后进行了400多项实验,我们终于突破了七叶一枝花栽培和种苗繁育技术瓶颈,将出苗时间由2年缩短到6个月,出苗率提高12倍。这样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实实在在帮到农民,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值得的。
除了加强技术攻关,我们还创新生产模式,充分挖掘农作物的经济潜能。我带领团队探索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套种灵芝的林下经济模式,试水长中短期的复合种植模式。此外,我们团队还研究了凉粉草与玉米、大豆间作,多花黄精与玉米作物等复合种植模式,在闽粤赣示范推广中药材种植近20万亩,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好经济效益。这种林下经济模式不仅能提高种植效率,缩短回报周期,还可以改变以往采挖野生药材、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推广新模式,农民“钱袋子”更鼓,村庄环境更美,一些乡村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通科技帮扶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帮”还要“育”,关键在培养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曾经,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从外地引进种苗,种下后却生长效果不佳。得知情况后,我们和他一起建基地、育种苗,帮助他渐渐成为种植能手。如今,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年收益可达60多万元。同时,他还鼓励大家一起致富,带动乡亲们种植了3000多亩药材。在互帮互助中,大家学习技能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如今,南平市光泽县积极发起乡土人才评选,让符合标准的农民获得乡土人才的认证,推动培养了更多农民科技特派员。乡亲们从依靠科技特派员到成为科技特派员,折射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前景更为可期。
A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将秉持初心、努力奋斗,继续发挥专业所长,努力钻研出更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05版)

厚植开放优势(纵横)
前不久,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式成为吉林的境外中转港口,可说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一个生动缩影。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A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党的XX大报告再次宣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面对复杂国际形势,扩大开放仍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在拼经济、促发展的赛道上,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战略要求,也是必然选择。能否把地缘优势、机遇优势、政策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放”的文章,坚持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厚植开放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充分用好解放思想这把“公开讲话”,以思想之“放”引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风气之“先”、气象之“新”。面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补齐认识上、能力上的短板弱项。要坚持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打破条条框框、固有藩篱,着力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全方位开放的体制机制问题。要从“墨守成规”的观念、“瞻前顾后”的心理、“畏手畏脚”的习惯中走出来,认识形势、把握态势,保持定力、提升能力,遇事敢闯敢试、敢于拍板。
开放包容,就是以世界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做好“放”的文章,就要秉承开放包容,栽好养好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引来更多的“金凤凰”。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综合施策,放宽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限制,放开影响市场活力的阀门禁锢,放活促进创新创业的创造因子,放大对外开放的有利优势,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引资金、招人才、落项目、聚资源、增人气,以产业振兴集聚发展效能,以科技创新凝聚发展潜能,以人才兴旺汇聚发展动能。
以放开搞活汇发展之力、聚创新之势。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体,“放”出经营主体的活力、基层一线的动力、社会各界的合力、群众创新创业的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内涵意义与路径,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帮企业解难题,助力企业破除“成长中的烦恼”;要在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强开放通道建设等方面,努力开拓思路、探索新路、找准出路,进一步增强本地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为高质量发展引要素、育主体、兴产业、添活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万马奔腾”、小微企业“生龙活虎”的生动局面。
(摘编自《吉林日报》,原题为《做好“放”的文章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05版)

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民时评)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对就业带动作用会不断增强,就业形势将在总体稳定基础上不断改善
切实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抓好,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针对登记失业青年和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服务;针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6月底前,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帮扶台账……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A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青年就业工作,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当前,国民经济整体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从统计数据来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失业率今年以来整体呈下降态势。分年龄看,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继续下降,5月份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说明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而且还在改善;分群体看,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继续降低,5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接下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青年就业的强大合力。
稳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就业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为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用工需求增加,促进就业形势整体好转;服务业增势较好,促进就业容量扩大,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较快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这都说明,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对就业带动作用会不断增强,就业形势将在总体稳定基础上不断改善。我们完全有底气、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持续好转,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将逐步改善。
随着高校毕业季的到来,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不断发力。接连推出延政策、增信贷、降成本举措,为广大企业减负担、增后劲,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助力企业留工稳岗;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就业的潜力,促进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从帮扶经营主体、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匹配、完善就业服务等各方面多管齐下,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托举。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着眼经济发展大势,我们对稳就业具有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切实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抓好,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不仅将提升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更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05版)

找到“金点子”拓宽“好路子”(现场评论)
亲民敬民,为民惠民,需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
盛夏傍晚,笔者走进广东广州增城区的新塘水电二局小区广场,一些居民在跳舞,还有的在喝茶聊天,街坊们在树荫下怡然自得。
“早在几年前,别说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连年轻人都不爱往广场跑。”说起今昔之变,一名居民感慨,“南方酷暑时,上下楼一次,全身能湿透”。如今,小区几十栋楼加装了电梯,极大便利了居民出行。居民们不约而同地点赞:“这可是解了难题,办了实事!”
为民办实事,科学规划是前提,得下足“绣花”功夫。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两难多难集中的任务。像加装电梯,尽管便利群众,但社区年代久远、建筑结构各异,导致施工空间有限、难度加大。现实难题考验治理智慧。在广州调研中看到的一个创新案例,颇具代表性。过去受制于楼梯结构等,加装电梯往往采取错层入户。经过充分调研,有条件的在阳台上重开入户门,加装电梯可同层到达,一下就化解了过去出电梯还需“上半层或下半层”的尴尬。既充分照顾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个性化诉求,也满足楼体结构、消防安全等刚性要求,这才有了各方满意的好设计。可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过程都精细,就能把好事办好,让百姓真正满意。
办好民生事,多方兼顾是保障,充分共商才能更好共享。作为电梯安装召集人的曾女士,谈及加装过程时道了一个“难”字,因为需要劳心劳力办手续跑审批,还可能被邻居误会;说到圆满的结果,则连声感谢街道支持。加装电梯,难在意见不一,也难在资金协调、手续繁杂,等等。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由街道出面,请居民坐下来,大家把不同楼层的需求、不同住户的想法都摆在桌面上进行协商,往往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兼顾多方利益,协商破解难题,把事情说透、道理讲通,终能探寻到最大公约数。
“小电梯”里有“大民生”,折射基层治理效能。面对多元主体、多样诉求,基层治理者既要敢于作为,又应善于作为,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正如加装电梯过程中街道牵头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心用情、担当作为,才能为民服务解难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亲民敬民,为民惠民,需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比如,越秀区水荫路34号大院曾因加装电梯的电梯井部分占用小区公共用地,引发与用地权属单位产权争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调阅历史项目报建和土地出让资料,用“法”与“理”相结合的方式,经主动与用地单位多轮沟通,得以达成一致,助力成片连片电梯建设顺利推进。又如,广州的老旧小区多、加装电梯存量大,逐个审批的流程多、效率低。相关部门积极创新,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申请、统一批复的方法,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思路一变天地宽。优化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善于寻找办事的“金点子”,就能拓宽基层治理的“好路子”。
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一个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静谧宜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员、干部坚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05版)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时评)
居民收入增长能为消费复苏提供良好基础。多措并举,拓宽渠道,综合发力,才能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贵州榕江,“村超”看台上人声鼎沸;陕西华山,游客举起手机频频打卡……这些鲜活场景,显露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而强烈的消费意愿要想转化为消费行动,离不开消费能力和稳定收入预期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可谓切中扩内需、稳增长的肯綮。
增加居民收入是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本经济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党的XX大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这一发展目标,为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指明了方向。
从现实需要看,居民收入增长能为消费复苏提供良好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当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虽然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绝对速度却在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今年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市场主体,完善分配制度,创新收入分配方式,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拓宽渠道,综合发力,才能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具有推升作用,稳增长对于稳收入至关重要。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改善营商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带动社会投资等政策举措,都是应对周期波动、扩大就业的有效办法。目前,各地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等工作,已经收到积极效果。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将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年度全体会议,明确了今年收入分配领域重点工作安排,围绕持续完善初次分配制度、逐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提高居民收入,不能让任何人掉队。强化困难群体帮扶,兜牢民生底线,应成为政策必选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的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意愿。
面向未来,以提高居民收入为支点撬动更多宏观政策,努力实现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等政策目标,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05版)

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推进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着眼长远,绵绵用力,持续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我国14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不久前,A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有效推进垃圾分类,需要投入大量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也需要全社会长期投入时间精力。推动全体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必须围绕从垃圾分类到资源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进行系统谋划,形成推进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包括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实际效果。推动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要建好覆盖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链条处理系统,避免出现“先分后混”的现象。实际上,一些地方推广垃圾分类效果不佳,就是因为未能形成工作闭环,不仅大大增加了末端处理成本,也影响了居民坚持分类的积极性。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实现垃圾处理全链条有机衔接,才能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努力凝聚成合力。
垃圾分类的便利性,是影响居民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更精准,有助于吸引更多人主动参与。比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引入智能垃圾分拣站,通过红外感应、机械手等设备实现厨余垃圾整包投放、免手动破袋等功能,如果垃圾投放不规范,会收到语音提示;甘肃省兰州市引入垃圾分类声光报警系统,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观念和习惯尚未普遍形成的阶段,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帮助更多人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与技巧,在实践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覆盖率。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各地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不一样,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差异,要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进一步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统筹运用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奖惩结合等手段,推动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各地在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开设垃圾分类专属智能账户进行奖励,派志愿者到小区进行劝导等。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应把握好实施力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才能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具有更强感召力,在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中更好融入日常。
推进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着眼长远,绵绵用力,持续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加强全链条管理,我们一定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05版)

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纵横)
新时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重视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小谋大、以小连大、以小成大,多姿多彩,各展其长,为乡村振兴增添亮丽的一笔。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土特产”升级发展之路。怎样进一步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深、做实?怎样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在产品、服务、场景、创意、产业等方面实现长足发展?从各地的实践看,“土特产”要在生产标准化、服务品牌化、产业集群化、消费场景化上下功夫,努力从一时旺变为一直旺,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
前不久,淳化荞面饸饹品牌战略实施和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标志着淳化荞麦产业在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路上又向前跃升了一步。近年来,作为“土特产”的淳化荞面饸饹,走出了一条“小荞麦、大产业”的发展之路。据统计,现在,淳化荞面饸饹门店已经发展到1300多家,县域内外集群化拓展,年营业额整体在4亿元以上。这得益于当地把荞麦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运用“科技+政策”双赋能、“外引+内培”双发力、“线上+线下”双推进的“组合拳”,全力打造荞麦种植、加工、销售、餐饮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在于产业振兴。各地的“土特产”资源,是县域经济提升、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基于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各地“土特产”,恰是乡村产业扎根乡土,体现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重要依托,很多具备产业化发展提升的潜质。重点在于,如何走出一条新时代“土特产”产业化发展之路?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在品质、品味、品位、品相、品牌上全面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营造新的消费场景,着力在价值链挖掘、产业链拓展上出点子、创路子。“土特产”的想头、干头、彩头都在“链”上,要在价值链上创新创造,在产业链上聚焦聚力。价值链要如涌泉,源源不断;产业链要如藤蔓,集群发展。
一方“土特产”,往往具有多重价值,可做“+文化”“+旅游”“+生态”“+健康”等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很多地方在丰富价值链、拓展产业链方面已经作出了积极探索,但如何真正形成集群效应,还需要因地因时因势制宜,努力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县域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摘编自《陕西日报》,原题为《从一时旺到一直旺》)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05版)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人民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
秉持“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定分止争;吸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等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健全;汲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智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纵观古今,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无比坚实的支撑、无比丰厚的滋养。
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底蕴、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翻开风起云涌的红色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作为蕴含其中的动力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赴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5个月的采访,写下“共产党员极端注重他们的文化”的观点。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正如A总书记强调的,“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连贯一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相融相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智慧,化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胸怀,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今天,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新时代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征程上,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A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青铜之韵,到汉唐气象,再到今天的大国风范,一个文明悠长、最新讲话系列的中国,正坚定走在自己开辟的大道上。面向未来,继续推进“两个结合”,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05版)

推动中国制造抵达更多“极点”(新知)
〔现象〕湖南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展厅里,摆着一根直径仅为头发丝八分之一的“细针”。它是硬质合金微钻,能在指甲盖大小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精准打出2500个钻孔,且钻头不弯不断。长期以来,这样的小针只能依赖进口,研究人员潜心钻研20多年,终于打破国外垄断。近年来,从硬质合金微钻到重型运载火箭,从纳米微球到“手撕钢”,我国在极端制造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厚植了制造业优势。
〔点评〕
制造业里有个“极端”,颇受追捧,那就是极端制造。
极端制造主要解决产品尺度及环境极端化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等方面,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顶尖水平。谁缺乏极端制造能力,就会遇到“天花板”,从而受制于人;谁掌握了极端制造能力,就拥有了“撒手锏”,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极端制造对于维护产业安全、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以更高的制造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对上下游产业也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极端制造解决的是极端尺度、极限精度、极高性能等难题,有助于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大科学装置等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科技创新制高点。
极端制造每进一步,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在一些领域站上了“金字塔尖”。抢占塔尖的基础是拥有坚实的塔座,即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制造才能抵达更多“极点”。一架C919大型客机,由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几代航空人合力攻关;一座空间站,由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通力协作;一艘大型邮轮,需要2500多万个零件、4000多家供应商……极端制造集中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新科技,需要的不只是单点突破,还要求系统性创新。近些年,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氛围愈发浓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综合排名为第十一位,但部分分项指标排位较低,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基础创新,才能为极端制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极端制造上不断取得新成果,也存在一些“卡脖子”领域,尤其在科研仪器、基础设备等方面还有不足。一些已经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也存在加工精度、管理效率上的差距。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深空深海探测、远程精确制导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材料、工艺和设计等领域又面临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深入挖掘、提炼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探索研究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才能推动极端制造步入新领域、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极端制造以突破现有制造极限为目标,创新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需要大量投入和协同攻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数量庞大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练好内功、补足短板,我们定能不断提升极端制造水平,掌握更多“独门绝技”,在更多技术领域攀上高峰。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05版)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人民时评)
抢抓毕业季的关键期,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保障持续发力。5月中旬,中组部等五部门发文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便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决定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进入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接续推出稳岗拓岗促就业政策,形成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合力。
抢抓毕业季的关键期,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才能有效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拓宽就业渠道,首先要稳住企业这个“基本盘”。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主渠道。企业发展有活力,吸纳就业才更有动力。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对象扩展到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降税费,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等优惠;发贷款,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达到一定比例的,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今年以来,一份份减负稳岗政策“礼包”精准发力,提升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政策支持下,餐饮、旅游等一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加快恢复,就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拓宽就业渠道,要大力开发新职业这片蓝海。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衍生出许多新的就业增长点。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与2015版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158个新职业,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这些新职业释放出大量就业新机遇,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据预测,仅智能制造领域,到2025年我国人才需求就将达900万人,缺口450万人。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其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并加快新职业规范培育和标准开发。这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挖掘岗位潜力,拓宽高校毕业生求职视野,增强他们的择业、创业能力,形成更多人才红利。
拓宽就业渠道,还要用好基层这个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干、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天地。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今年,有关部门继续稳定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并按规定给予优惠政策;多地公务员招录也向基层、边远地区倾斜。这些政策将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一线、砥砺成才,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青春力量。
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尤其要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倾注更多关心。展望全年,随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各方压实责任、兜牢底线,广大毕业生积极主动、全力以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一定能取得新成效。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7日05版)

讲好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2017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我,第一次跟随上海交通大学“知·行”实践团,到西藏实地调研。当地党员、干部不畏艰苦、甘于奉献,让我深受触动。2020年留校工作后,我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实践团多次进入雪域高原。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令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才能更好启智润心、铸魂育人。
走进社会,火热实践蕴含立德树人的丰厚养料。我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把思政课堂搬到田埂、搬上雪山、搬向湖泊,通过高原微课、励志演讲、愿望清单等多元融合的研学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借助上海交大与西藏农牧学院的结对帮扶机制,我们创新教学方式,让实践团学生与藏族学生同上“大思政课”。可以说,植根在雪域高原的思政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唤醒了他们为家乡和国家奉献的奋斗之志。
结合现实,奋斗之志才不会沦为空谈。近年来,在与雪域高原的结对互助实践项目中,学生既是参与者、体验者,也是贡献者、收获者。有学生表示,深刻感受到了各族同胞为当地发展付出的努力,更应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聚焦现实、结合现实、深入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获得更加饱满的人生。
投入实践,在知行合一中升华精神境界。学生通过专业课堂与思政课堂的结合,将专业知识和理想信念化为知行合一的实践,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充实更多人的精神力量。我们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制作成微党课,在“南湖1921号”旅游列车上播放。搭乘列车的乘客在出行游玩的同时,也能够回溯历史、学习知识,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汲取养料。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产品,“大思政课”的成果会润泽更多心灵。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助力青年学生在思政课堂同社会课堂的有机结合中成长、受益,我们责任重大。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就能培养出更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勇挑重担的栋梁之才。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7日05版)

让社区成为幸福家园(治理者说)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38296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4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