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真题及解析

2017年8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真题及解析
案例分析:
材料一
小李,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区直公务员,工作认真扎实,后提拔副科级干部,并被组织部列为年轻后备干部。后被安排到某镇任副镇长。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工作积极热情,被提拔为镇长。后对辖区内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发现养殖业的建议,并制定详细方案。后跟党委书记请示,被以存在瘟疫的可能风险大为由拒绝。后李强行在党政联席会上再次提出,再次没有通过。后来,区委书记将村里迎查工作交由李镇长负责,李以农村工作不属自己职业为由,将此工作转给一位副书记,虽然后来迎查取得不错成绩,但是李在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心目里形象受损。后来区组织部门来考核,书记和班子其他成员对李提出意见,组织部也批评了李镇长。李因此意志消沉,很受打击。
问题:
1,对于李镇长的工作你怎么评价?
解析:对于题目中所描述的李镇长的做法,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客观的去看待。
首先,积极的一面:李镇长在工作当中积极主动,心系群众,能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权利观,服务观。
其次,消极的一面:没有正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未能将发展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区里发展养殖业,不但会带来瘟疫的风险,同时还会污染环境,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相违背,应发展与城镇化相适应的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与城市相配套的二,三产业。
再次,李镇长应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因为组织部考核批评而意志消沉,很受打击,而应当重新树立信心,深入发现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
2.你认为接下来李镇长应该怎么做?
一、深入进行自我反思。
二、加强与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交流。
三、积极建言献策,为书记当好参谋和助手,有事情集体决定,而不应当搞“一言堂”。
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材料二
部分村民到镇政府上访,诉求:误认为村里新兴建的蚯蚓地降解造纸厂肥料再循环项目是造纸垃圾堆放项目,后在县级部门及时有限采取措施,将上访遏制。村里两委交叉任职,大队书记做事一言堂,小队书记不能担任两委成员。下半年准备紧张两委换届,因此部分小队书记为了增加影响力,也鼓动支持村民上访。
问题:
1.如果明天开镇领导班子会议作为副镇长你会提出怎样的解决对策?
解析:一、做到将新建的蚯蚓地降解造纸厂肥料再循环项目公开透明,通过面对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向村民讲解这个项目的目的以及科学方法。并针对这个项目给村民带来的一些好处以及应对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普及。
二、解决两村委人员的任职问题。
三、防止村民再次上访闹事。
2.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解析:
写作(30分)
材料:习主席提出要精准扶贫。相关专家、人大代表也认为应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问题:请以“精神扶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
思路:论述以下三个方面:1、志短与致富的关系。2、精神扶贫的重点与意义。3、精神扶贫的做法
范文:
以精神扶贫彻底斩断“穷”根
中华民族向战胜贫困发起了冲击,已经用30年左右的时间成功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如今又向最后5000余万“锅底人群”发起脱贫攻坚总决战。
  没有移不走的穷山,但唯有精神扶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要真正摆脱贫困,首先就必须在精神上脱贫。在对贫困群众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应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摆脱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将“治愚”和“扶智”结合起来,不仅能让脱贫人口“站起来”,而且“走得远”,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的局面,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发展教育。要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优化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贫困学校结对帮扶机制。
  物质扶贫往往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却可长期见效。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贫困者必须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扶贫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范文:
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针对“精准扶贫”的思想,全国人大代表冯月菊提出,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对精准扶贫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其中能够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示,即通过精准扶贫,能够彻底解决很多问题,对于很多人陷入贫困中的人来说,总是希望能够摆脱这样的困境。但是,扶贫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应该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对于精准扶贫来说,必须能够以“精神扶贫”进行有效推进,只有如此,或许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效果,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精准扶贫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懂得这样的价值,即通过精神扶贫的不断推进,能够实现这样的基本效果和目标,最终能够满足大多数的诉求。
  推进扶贫需要精神动力支撑,这是精神扶贫的逻辑起点。《中国志气》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精神,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唱出了精神的可贵可赞。“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精神贫乏更甚于物质贫乏,要实现真正的扶贫,必须首先在精神上脱贫,如果精神上不能够脱贫,就难以战胜贫困,反而被贫困压倒。由此可见,所谓扶贫就需要这样的精神动力的支撑,而精神动力的源泉就来自于这样的精神扶贫的过程,让每个人首先能够从精神上进行脱贫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最终过程,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向着精神扶贫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授人以渔”,而“精神扶贫”与之不谋而合。俗话说的好,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引导困难群众用小学生的心态对待扶贫,,既心怀感激、好好珍惜,又有羞耻心、进取心,把接受扶贫作为强大的动力,以此鞭策自己,回报社会。同时,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只有如此,才能够彻底摆脱输血的观点,而成为“造血”,为“授人以渔”的目标迈进,这是精神扶贫的根本目标所在。
当然,凡事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精神扶贫也如此。一方面,我们看到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能够有着这样的一个漫长的经历,能够懂得其中的价值,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这样的动力就没有任何前进的路径可言。也正是因为如此,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4672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