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解惑”报告

川观智库: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解惑”报告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地方要贯彻落实好这一新要求,首先就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川观智库在搜集一线认知诉求和困惑的基础上,深入采访10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形成《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解惑”报告》,力求帮助一线吃透相关要求、避免认知误区,助推地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困惑1: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论述之间究竟是啥关系?
    回应:它们统一于***经济思想,共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怎么看、怎么干”
    多位基层人员都谈到同一个困惑: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央提出了不少重要论述,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对此受访专家表示,如果用一句话归纳就是它们统一于***经济思想,共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这个重大问题。综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成都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尹西明等的观点,从2013年***总书记首次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开始,到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背后能看到***经济思想不断向前发展的清晰脉络,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其新近重大理论成果。受访专家表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逻辑、大方向,而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困惑2?:都是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过去抓科技创新有啥区别?
    回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因此更强调技术革命性突破、数字技术以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有工作人员询问:具体到一线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过去要求抓科技创新、抓成果转化是不是没啥区别?“说白了还是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我把原来工作进一步做扎实、做深入就行了。”
    川观智库采访中发现,这个困惑有一定代表性。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创新起主导作用”,而此前各地不少工作部署中已经有诸如“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等类似表述,既然多年来各地已经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很高位置、已经在大力推动相关工作,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过去工作有什么不同?
    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要结合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受访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层面至少提出了三点新要求:第一,更强调技术革命性突破。周文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更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注重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不满足这些条件就只是一般性创新,就不是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创新”。第二,更强调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表示,生产力发展可简单概括为“人力-马力-电力-网力-算力”的演化过程。具体到现阶段,新质生产力就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第三,更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结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困惑3:如果暂时没条件抓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靠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
    回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一条路,完全可以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方式来发展新质生产力
    毫无疑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总书记在黑龙江提出新质生产力时就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对此部分基层人员也提出了他们的困惑,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个困惑关于“抓手”。有人提到如果所在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所需的资源禀赋、人才和产业基础等)暂时没条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怎么办?靠什么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抓手?对此受访专家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一条路。提醒根据中央财办的公开解读,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政策举措层面就涉及6个方面的内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只是其中之一。这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多种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片面依靠单一手段取得成功。
    多位受访专家谈到,***总书记在谈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如果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还有一定“门槛”,那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则是所有地区都应该着力推进的工作。
    第二个困惑关于“风险”。有人向川观智库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各地一拥而上,会不会导致部分新兴产业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对此刘志彪认为这的确需要地方高度警惕。如果各地脱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以各种行政手段强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就可能会导致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进而迫使市场陷入内卷。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发展新质生产力,反而可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对“要不要发展”“要发展什么产业”等问题进行科学研判。
    困惑4: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否意味着要“腾笼换鸟”、抓好传统产业清退?
回应:不能简单粗暴搞“腾笼换鸟”。传统产业可以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自身也可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47518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