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专: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州委书记  叶红专
 (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实州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推动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这里,我先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总结成绩,认知规律,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一个特殊重要年份,“十二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三五”规划蓝图绘就。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谋划年度经济工作,尤其需要回过头去,把过来一段时期工作总结好,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以在历史的脚本里更好地续写发展新篇章。
从2015年工作情况来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打了一个大的翻身仗。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认真执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守“542”发展思路,全力实施“四轮驱动”,深入开展“三年活动”,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基础、保稳定各项工作,打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大的翻身仗。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于全省前列或超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4%,财政收入增长21.3%(按新增卷烟易地生产指标因素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6%和12%,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9.6%和24.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8%和32.3%。以上十个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我州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二是经济发展呈现积极的趋势性变化。以中国中铁、湖南建工、重庆交通建设、太平洋建设等集团为代表的战略投资者已成为城镇综合开发、旅游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园区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阵地,“互联网+湘西”、电子商务等经济新业态正在快速发展。三是办成了几件要事实事。老司城成功申遗、遗址博物馆顺利开园,龙永高速第一阶段58公里建成通车,湘西边城里耶机场、张吉怀客运专线纳入省今年开工项目,新建标准厂房12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新脱贫12万人,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全部到位,研究制定了州委“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
从过去五年发展成就来看,我州已经站上新的更高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不甘落后、自加压力,抓机遇、破难题,打基础、强后劲,使全州发展迈上了一个更高水平。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预计全州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9.3%,财政收入接近80亿元、年均增长19.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3︰39.9︰43.8调整到14.9︰32.1︰53。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先后建成5条高速,2条高速在建,铜仁·凤凰机场竣工投入使用,黔张常铁路开工建设,我州融入了长沙、重庆、贵阳、桂林4小时经济圈,吉首市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实现了乡乡通水泥(沥青)路、适宜通公路的行政村通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85%以上,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和移动通信,五年新解决10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规划体系日益完善、档次大为提升,扩容提质和产城融合步伐显著加快,全州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7%提高到41%,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园林、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镇。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大力实施“绿色湘西”工程,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24%,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16.35万亩,生态效益总价值位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强力推进城乡同建同治,突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农村保洁逐步走向规范化,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爱护洁净、呵护绿色、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意识大大增强、行动更加自觉。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州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5.3%,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13.1%。扎实推进法治湘西建设和平安湘西创建,深入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对外整体形象明显提升。近年来,在州委坚强领导下,州几大家班子精诚团结,搞好“大合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好、工作抓得实,全州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氛围越来越浓厚,对外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湘西,中央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加之徐守盛书记、杜家毫省长等省领导先后深入我州调研指导,我州已经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聚焦点和发展的热土。
从探索实践来看,我们初步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湘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自觉摒弃传统思维、过时做法和路径依赖,顺应大势,把握规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积累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方式方法。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完善州域城乡、产业、国土、交通体系规划,做细各类专业规划,规划延伸到村庄,强力推进“两违”整治,促进规划前瞻性、操作性、权威性有机统一,有效改变了规划滞后、档次偏低、执行不力的状况,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项目建设支撑发展。立足全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的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一切靠项目支撑”的理念,始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项目上,把生产要素集聚在项目建设上,把工作绩效体现在项目成效上,精心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为建州到2010年总额的1.4倍,年均增长25.2%,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可以说,没有成批次、大规模、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就不会有“十二五”时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民生持续大幅改善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三是对接市场主导发展。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规律,激发市场活力,全州各类市场主体从2010年的5.1万户发展到8.3万户,注册资本从187.8亿元增加到510亿元,增速创历史新高。注重运用市场办法破解融资瓶颈制约这一老大难问题,积极采取PPP、股权融资、政银企合作、大标段制等方式,最大限度筹措和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主要依赖财政投入搞建设的单一方式,形成了项目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四是挖掘优势率先发展。我们注重挖掘综合比较优势,在扬长补短中集中发力、重点突破、率先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最大门路,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引擎,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推力,形成了四轮齐驱、后发赶超的良好发展格局。五是固本强基保障发展。把加强基层基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夯实发展之基;坚持重心下移和工作前移,创新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夯实稳定之基;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顺乡镇、村(社区)工作关系,强化基本保障,充实队伍力量,夯实执政之基。以上五条,是对过来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推进发展必须坚持的工作要领。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型上升的过程,是理念更新、思路升级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能力是逼出来的、业绩是干出来的、路子是闯出来的。
经过艰辛努力取得的成就更为珍贵,通过探索实践积累的经验更具价值。2015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的胜利收官,为我州今年及今后五年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益的认识成果,全州发展已经进入建州以来的最佳时期。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现在的湘西今非昔比,未来的湘西前景无限!全州上下务必始终保持不甘落后之志、奋起追赶之气,进一步增强发展自觉自信,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继往开来,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谱写我州发展精彩新篇章。
二、瞄准宏伟蓝图,把握关键问题,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取先机和主动
去年12月初召开的州委十届五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州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围绕中央“五个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州“十三五”发展思路、重点和措施,提出了到2017年建州60周年时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和到2019年全州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基本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特别是按照国家实施区域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综合考量我州资源和比较优势,着眼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把湘西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一总战略和总愿景,就是要把全州1.5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的大公园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以自然生态区、文化生态区、城镇和村庄为生态点,以主要流域和大通道走廊为生态线,以广阔山地为生态面,融山水、人文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逐步让湘西州成为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成为民族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处理和解决好三个重大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
(一)注重在处理好“四个关系”上下功夫、求实效。要正确处理发展提速与质量提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就缺乏物质基础;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继续走依赖物质投入、拼资源环境、靠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老路,即使眼前速度上去了,但质量效益没上去,还是会落下来,甚至会走弯路,欲速不达。只有把数量与质量结合起来,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调,不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才能在新常态中实现更高水平、更好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关系。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全面小康的两大战略任务,是相互依托、互促共进的统一整体,既不能割裂开来,就扶贫抓扶贫,也不能等同起来,没有精准发力。必须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手抓区域特色化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优势产业、新型城镇、民生事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为区域性整体脱贫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一手抓精准扶贫落地落实,通过精准“滴灌”,不断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摘“穷能帽”、拔“穷根”。要正确处理补齐短板与优势优先发展的关系。短板蕴藏着潜力,补齐了短板,就打开了发展新空间;优势就是资本,用好了优势,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要坚持补齐短板和优势优先发展“两手抓”,全力加快补齐短板,解决好涉及发展全局的“心头之患”,特别是“十三五”绕不过去的民生等短板问题;大力推进优势优先发展,不断放大生态优势,激活文化优势,用好政策优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到最能产生效益和最能带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实践反复证明,如果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处理得当,经济社会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当前,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新旧矛盾交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必须统筹抓好发展重点、改革要点、民生实事、稳定基础,积极做好矛盾风险的防范化解,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注重在建设“四个湘西”上下功夫、求实效。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既是我州“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方向,也是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战略重点。其中,绿色是底色,文化是灵魂,开放是路径,和谐是保障,“四个湘西”辩证统一、相得益彰。建设绿色湘西,就是要坚持生态文明立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我州绿色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和潜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把我州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文化湘西,就是要牢固树立文化旅游兴州理念,坚持实施文化强州战略,抓住老司城成功申遗重大机遇,扎实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三篇文章,加快我州由文化大州向文化强州、旅游大州向旅游强州跨越,打造神秘湘西文化高地。建设开放湘西,就是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我州大通道形成、生态文化旅游“井喷”发展带来的机遇,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开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使我州成为武陵山区开放新高地。建设和谐湘西,就是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努力把我州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地区之一。
(三)注重在推进“六个发展”上下功夫、求实效。加快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是我州贯彻落实中央“五个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举措。其中,加快发展是首要任务,绿色发展是核心要义,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创新发展是根本动力,和谐发展是基本保障,协调发展是重要方法,“六个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必须统一贯彻、统筹推进。推进加快发展,就是要切实强化项目支撑,积极策划、包装、储备、实施一批事关湘西州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项目,以大规模、成批次、高水平的项目建设支撑加快发展、后发赶超。推进绿色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突出民生为本,抓紧抓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创新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努力创建创新创业示范州。推进和谐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妥善解决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各方面问题,在统筹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
? ? ?谋划发展,首在度势。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经济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确定了行动路线图,对我们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抓好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遵循大逻辑,顺应大趋势,结合州情实际,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中有所提高、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要在深刻领会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中增强思想自觉。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今年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迅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一方面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转方式、调结构是大势所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经济体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的内在要求。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自觉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善循规律,善抓机遇,善借势能,推动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要在深刻领会把握工作重点转变中明确努力方向。就是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转变,即: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基本路径,也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取向,必须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好、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要在深刻领会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内涵中积极作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部署。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入手,解放生产力,改革创新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好用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抓紧抓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迎接建州六十周年、推动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决战之年,也是为推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全州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守“542”发展思路,坚持扶贫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四轮驱动”,扭住城乡同建同治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基层基础两个抓手,大力开展项目决战、招商突破、环境创优“三年”活动,全力推动加快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建州六十周年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打下决定性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十项工程”建设,推进精准扶贫落地落实。在“十三五”即将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的关键时刻,中央专门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意义十分重大,充分说明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研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既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又下达了“总攻”动员令。作为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首次提出地和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我们要站在政治、战略和全局高度,倍加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打好脱贫攻坚战既作为最重大的政治责任、最宏伟的民生工程、最紧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又作为加快补齐短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机遇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自觉的行动,使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站在高处、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要认真贯彻习总书记“三个结合”“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精准扶贫脱贫落实到基本民生兜底、当家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脱贫机制创新、区域统筹发展和项目建设上,确保年内全州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万人。要从实处着力、精准发力,坚持脱贫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工作化、工作具体化,实施好发展生产脱贫、乡村旅游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发展脱贫、医疗救助帮扶、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十项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责任、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关于具体工作,下午要专门召开州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即将出台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同时,要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水平,抓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城乡医疗救助、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社会救助等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让全州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突出“三特”融合,加快城镇扩容提质。这次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30多年来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形势,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为我们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动城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过来城镇化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确保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前进。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城镇规划布局。随着大交通时代到来和乡镇区划调整,我州原有的城镇规划已经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把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规划有机衔接,着力编制完善州府吉首(湘西经开区)、7个县城和乡镇、村庄一体化的城镇发展规划,让干部群众从规划中看到希望、找到发展路子。要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建到底,深入开展“两违整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权威性。要在落实“五个统筹”上下功夫。按照“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总体要求,着力做好“三个结合”文章:把做大城市与做美城市、做强城市结合起来,对接大通道,拉开城市骨架,修复好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推进产城融合,使城市建设逐步由以搭框架、建骨架为主转向全面做美做强城市;把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注重以教育综合体、商贸综合体、廉租房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拓展新城、聚集人气,建设海绵城市,加快老城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同步提升老城区生活质量和新城区人气,避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把加强功能培育与办好广大群众身边的“小事情”结合起来,既加快城镇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建设,培育完善城镇功能,又突出问题导向,打通丁字路、断头路,治好堵、脏、乱、水源短缺、管理粗放、应急滞后等城市病,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办好,让城镇居民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推动实现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和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以及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积极性的有机统一,形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要在抓重点上求突破。围绕解决“人怎么进”的问题,加快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统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就业、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放心在城市落户,共建共享现代城市文明。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创新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建设美丽湘西。这是全州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的升级版,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建设美丽湘西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绿色生态、环境优美、文明创建三项工程,保护绿色生态,倡导绿色消费,打造靓丽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夯实网格管理,促进文明养成,努力建设生态秀美、环境优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湘西。
(三)突出“四区”建设,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对我州而言,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突出优势产业建设,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主阵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路径。园区不兴,产业难旺,实体难强。要突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促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围绕“园、社、企、水、路”综合配套,加快建设一批万亩、千亩、百亩特色产业标准园、示范园、精品园,建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地规模,逐步形成200万亩标准园,带动建成400万亩以上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一批以椪柑、猕猴桃、茶叶、烟叶、蔬菜、中药材、油茶、杜仲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和以湘西黄牛、湘西黑猪、山羊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区;优化品种结构,大幅度提高良种普及率和扩大良法推广面,大力创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品牌;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德农牧业、北京资源集团、沃康油茶、天下武陵、老爹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拓展农业经营方式,着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林下经济。要突出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湖南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工业振兴计划,持续推进“四百工程”,启动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州工业化迈进中期水平的发展步伐。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年内完成建设投资30亿元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要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加大技改投入,促进锰锌矿业向集团化、高端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业和旅游商品加工业精深加工、增值增效;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和产出强度。要强化对现有骨干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支持优势企业到股权交易所和新三板挂牌,发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深入实施数字化信息工程,提升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水平。要积极实施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创新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开展“飞地经济”试点,争创省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要突出旅游景区建设,加快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业实现“四个提升”。当今世界已进入“旅游经济时代”,我州是名至实归的旅游资源大州,正处于旅游“井喷”发展时期。加快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是从供需侧两端同时发力,适应引领新常态的最佳选择和最大亮点。要围绕创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着力在规划编制、资源整合、线路打造、市场开拓、规范管理上搞好统筹,充分释放旅游投资和消费潜力,促进单一观光型旅游向多元复合型旅游、低端旅游市场向中高端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开发由初级向中高级、旅游发展业态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四个升级”。围绕建设全州一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突出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城、矮寨大桥四块金字招牌,加快核心景区建设、300个传统村落保护、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以及1000公里旅游干线公路建设,抓好游客服务中心、高档宾馆、停车场、星级厕所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凤凰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等创品夺牌工作,做好旅游门票经济、服务经济、地产经济三篇文章,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7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50亿元。要突出商贸物流区建设,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州有较大空间和潜力,也是从需求侧发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着力点。要积极应对高速、高铁时代到来,科学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州府吉首、湘西经开区、各县重点边贸集镇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抓好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商贸市场“流通再造”,鼓励发展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专业物流龙头企业,着力打造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湘西馆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积极引进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进驻我州开展业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有效平台。着力发展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特色餐饮等服务业,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层次,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
在推进“四区”建设中,要注重搞好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能够产生化学反应、放大乘数效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和必然选择。要找准融合点,着力推进农旅、农工、农商、工商和全产融合,尤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产业融合进程。要培育支撑点,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其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要紧扣核心点,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制等合作方式,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经营组织形式、利益联接机制,切实提高生产、加工、服务等全产业链效益。要办好示范点,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园区,打造一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为全州“五化”同步发展探索新路径。
(四)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改革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心,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和政策举措。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动态完善“三清单一目录”制度,继续减免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创新财源涵养模式,规范财税政策,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推动政府采购转型。深化金融改革,落实《湘西自治州促进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成我州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处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剥离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推进全州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效、透明、规范运行。深化新型城镇化改革,积极推进在吉首市和里耶镇、浦市镇开展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抓好乡镇村区划调整改革,做细做实群众工作,按省要求全面完成。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村产权有序流转。抓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确保按期实施到位,加强公车使用监管。要积极实施一批湘西特色自主改革。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互联网+湘西”暨“智慧湘西”融合发展、乡镇行政综合执法、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特色传统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殡葬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施美丽湘西建设、古树名木挂牌保护、乡镇(街道)干部绩效考核管理等机制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公办幼儿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城乡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要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各级党委(党组)要勇于担当,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既要亲自抓改革部署,又要亲自抓改革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要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改革方案的含金量,使改革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要突出精准发力,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站位前置,主动出击,贴身紧逼。要突出完善制度,健全落实改革工作流程、定期调度监测、绩效考核评估等制度,形成上下良性互动、各方协调有序的改革工作局面。要突出督察考核,落实州委督察专员制度,通过动态监测、定期调度、专项督察、评估考核等方式,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突出“三年活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实践证明,每年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确定开展几个主题活动,有利于凝聚共识、步调一致、统一行动,有利于聚焦重点、传导压力、合力攻坚。今年,州委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项目决战、招商突破、环境创优“三年活动”,为推动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大力开展项目决战年活动,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靠项目支撑”的理念,瞄准到2017年建州60周年时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这一阶段性目标,以300个州庆项目建设为重点,倒计时间、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全力打一场项目建设决战,在全州上下营造形成议项目、谋项目、上项目、抓项目、服务项目的更加浓厚氛围,确保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州庆前完成1500亿元的投资计划。要突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龙永高速公路、永吉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湘西段)、张花高速公路三条连接线、209国道吉首绕城线、白沙至辰溪潭湾公路、罗依溪至凤滩公路、湘西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等州庆项目(州民族体育文化中心、博物馆、非遗馆、艺术馆、工人文化宫、新区学校等)、溪州新城、鹤盛原烟技改、湘西光谷、落水洞电站、花垣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凤凰5A级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施工进度,开工建设张吉怀客运专线、湘西边城里耶机场、吉首市张社大道、凤凰奇梁桥风情小镇等重大项目。要健全落实项目推进机制。签订州对县市、县市对项目单位、项目单位对项目班组的三级责任状,落实预安销号制度,继续实行州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县市领导包抓项目“五个一”责任制,切实做到重点项目重点保、重点环节重点抓、重点问题重点解。要强化项目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巡查调度,一季一督查考核、一点评问效、一奖惩通报,并将结果与州五个文明绩效考核、州政府目标管理、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挂钩。大力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就是要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省里“一带一部”战略以及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硬化招商举措,增强招商实效,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亿元以上,新引进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承接重大产业转移项目10个。在区域上,要着力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湾地区、成渝经济圈、中原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在重点上,坚持一手抓招大引强,盯紧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知名央企、省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手抓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亲情招商活动。在阵地上,突出园区招商,大力引进企业(项目)进驻标准厂房。在方式上,突出点对点精准招商,开展专题招商、驻点招商、网上招商、产业链招商。在措施上,要理顺涉及招商工作部门、投资促进部门的工作关系,加强招商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一个口子对外推介、一条龙审批办理、一套班子跟踪服务的招商工作格局;实施鼓励招商引资的特殊政策,推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强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大力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就是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的理念,全方位着力、多措施并举优化环境,努力打造开放湘西新形象,汇聚改革发展强大正能量。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从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工资社保成本、实行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财务、电力和物流成本等方面着力,打出“组合拳”。广泛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对重点企业进行逐一分析、逐一研究、逐一扶持,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抓好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透明、规范管理,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对建设领域、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旅游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实施集中排查、常态化整治。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对落实发展环境保护责任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项目决战是我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强力支撑,招商突破是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环境创优是打好项目决战、推进招商突破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各级各部门要在深入开展“三年活动”中强化责任担当、锻造过硬本领、锤炼过硬作风,想办法、下狠劲,出实招、见实效。
 三、认清形势,抓住重点,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看干部的能力水平。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为推动实现全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对重大事务的决策部署和保障监督,坚持好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等各项制度,确保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科学决策。要加强经济形势研判,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宏观走向,精准捕捉经济运行关键细节,科学制定引领发展思路策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具体措施,特别要注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理论、新论断的学习研究。要坚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勤于思考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结合湘西发展实际来看问题、作决策,不断增强认识、把握和运用经济发展规律的本领。要不断提升领导发展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推进州内新型智库建设,切实提高决策专业性,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意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问题,规范各类经济活动和市场主体行为。

二要提高利用政策的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找出政策“干货”,打好政策“组合拳”,积极对接国家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重大战略,着力用好扶贫牌、西部牌、武陵山区牌、民族牌、老区牌、生态牌和比照支持牌,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实施力度、项目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切实把政策效应发挥到最大。要杜绝政策“睡大觉”现象,深挖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全省扶贫主战场等现有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其他优惠政策,坚决防止上级有政策而我们没动静、政策有力度而执行没效果,切实提高运用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实效性,不断把政策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要切实增强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政策运用灵活度和政策执行创造性,积极创新落实政策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政策真正接地气、能管用。
三要提高市场运作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对接市场、驾驭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才能不断顺应发展新常态,赢取发展主动权。要不断增强市场意识,注重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资金、人才等现实问题,借市场的力量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城镇建设等方面短板,在市场中寻找破除发展瓶颈之策。尤其要提高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加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度,鼓励引导更多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到主板上市或新三板挂牌,采用债券发行、资产重组、兼并收购、风险投资等资本运营手段,实现资本增值。要善于向市场要资金、要项目、要效益、要活力,采取PPP、融资代建、特许经营、基金投入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民间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加快组建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符合市场主体要求的投融资公司,搞好土地经营,盘活存量资产。
四要提高担当落实的能力。要弛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以作风大转变促进能力大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不断巩固扩大“三严三实”教育成果,大力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工作,使各级干部自觉把精力才智聚焦到推动发展上来。要进一步提升执行能力,把抓执行、促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让责任传递到每一级,压力传导到每个人。今年尤其要落实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脱贫任务和“十项”脱贫工程及开展“三年活动”的具体工作,研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估办法,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各县市要按照州里方案和本地实际抓好具体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估考核,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不断完善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切实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州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提高识别干部准确度和干部任用公认度,大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今年是换届之年,各级要坚持把好干部标准贯彻到换届工作中去,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用武之地,使党员干部信心满怀地投入到“十三五”发展中去。
五要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注意搞好多方统筹和协同,特别是要增强底线思维,坚决守住民生、稳定、生态、廉洁四条底线。要守住民生底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守住稳定底线,牢固树立科学稳定观,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大力加强依法治理,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依法依规处理违法违规问题,不断提高危机意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安全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程度。要守住生态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决不违背自然规律、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要守住廉洁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决执行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切实做到敢管敢治、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十三五”发展蓝图已绘就,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已明确,剩下的就是一个“干”字了。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沿着正确方向干,从实际出发干,抓住关键问题干,与时俱进干,发动群众干,清正廉洁干,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为建州六十周年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打下决定性基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4818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