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智: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8月27日)
张集智
同志们:
8月9日,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为了筹备好我市“放管服”工作会议,确保会议开出质量、开出实效,我立即安排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对全市“放管服”工作进行调研。请涉及“放管服”的主要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李克强总理和谌贻琴省长讲话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召开一个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会议,做到放而有度、管而有方、服而有效。刚才,市工商局、政务服务中心和黔西县政府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做得好,讲得也好。今天会议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放管服”成效明显、值得肯定
第一,上级放权有效承接。五年来,国家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简政放权力度,我市积极做好承接工作,市级共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24项,其中国务院下放14项、省政府下放110项;11个试点乡(镇)承接县(区)政府下放行政职权195项。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1977个,其中县(区)1957个、占全市的98.99%,市级20个、占全市的1.01%。
第二,市场活力持续激发。五年来,新增市场主体22.66万户,平均每天新增193户,总量持续在全省排第3位。引进500强企业67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93%,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44%。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3.87万户,同比增长34.67?%,平均每天新增300户;引进优强企业148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2.23%。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向好、实现“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中有7个全省第一、9个第二、13个第三、7个第四、4个第五,创六年来同期新高,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第三,便民服务稳步提升。同步推进市、县、乡、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市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从1200平方米增加到1.48万平方米,排全省第四位,结束了2016年前居全省倒数第一的历史,大厅进驻部门46个、人员231人,目前市级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已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各县(区)实体大厅面积从1.6万平方米增加到3.71万平方米。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从74项减少到44项,减少幅度达40.5%。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市直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由244项减少到213项,减少幅度达12.7%;平均办结时限从25.4个工作日降到7.5个工作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跟踪考核办法》,全面排查招商引资项目3747个,排查出问题890个,整改率达60.45%;大力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减掉申请和证明材料171项,审批流程从平均10个环节减少为3个环节,13项审批业务实现“套餐式集成服务”。
第四,就业创新得到带动。五年来,全市共鉴定发放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36960份,今年发放3790份,全年预计完成8000份左右。我市探索开发的护路、护河、治安等“10+N”就业扶贫模式被吸纳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全市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5.5万个,招募3.7万名贫困劳动力上岗,带动10万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组建县级劳务公司10个、乡镇劳务分公司257个、村级劳务合作社3585个,将434.9万名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和市内外27.14万个招工信息录入“毕节就业云”平台,实现招工就业无缝对接。
第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我们坚持“上级有号召、政府有行动,市委有安排、政府有落实”,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政府常务会议,将监督向政府决策环节延伸;坚持每周一次政府碰头会和常务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市级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1.68%;初步建立了对违法失信企业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3086人和1447户企业被列入失信名单。今年4月,我市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政策措施,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我市“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放权不够彻底。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放暗不放。任务重、责任大的事项放得多,“含金量”高的事项放得少。如,市住建局除房产部分事项进驻外,部分事项窗口只是受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三类人员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核发审核需在局机关完成;市卫计委部分事项办理授权不充分,如医疗机构设置需在窗口交齐申请资料后,再由工作人员送回局机关审核。二是配马不配鞍。有的权力事项下放后,县(区)没有及时配备专业人才,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下级部门接不住。如,下放到县级政府实施的生产经营食品审核、下放到乡镇实施的食品药品监督检查、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检疫等权限,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落实效果不理想。三是换汤不换药。一些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审批事项没有放,有的已取消审批事项仍以备案之名行审批之实,有的审批事项转移到政府性中介组织。一些部门人进事不进,进驻大厅首席代表不是单位在职人员,如市残联派驻的首席代表是临聘人员,窗口人员无办事权限,办理市县两级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申报需在原单位才能办理。
第二,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单打独斗。没有建立完善不同行业部门间的联合执法机制,仍然存在轮流执法检查现象,“多头管”给基层单位和群众带来不便。二是放而不管。如,有的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严重污染企业未经环评审查就让其生产;一些地方违法建筑成片,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地方为了从源头控制违法建设行为,擅自设定“建筑材料准运证”等审批事项,以“违法”治“违法”。如,赫章县、纳雍县、金沙县的部分乡镇擅自设立“砂石准运许可”,导致清单之外有权力,与行政许可必须由法律法规设定的规定不相符。三是以罚代管。有的虽然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但是法律文书作出后,缺乏跟踪督办;有的执法部门事前不提醒、不纠正,“放水养鱼”等着罚款;有的执法部门虽罚款,但没有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罚款决定书相当于“合法证明”。
第三,服务不够优质。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外循环。部分县区个别单位以人少事多、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条件不足等为由,拒绝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有的只求有没有,不管好不好,虽然进驻了,但是对服务窗口授权不充分或者授权打“白条”,导致窗口变成“收发室”。如,市国土局除不动产业务成建制进驻外,采矿权业务、用地预审业务授权不充分,窗口只管收文,具体办理要在局机关相关科室完成;省林业厅委托市林业局办理关于权限内占用林地的事项,需找市林业局领导盖章签字后才能到窗口办理。二是信息孤岛。有的县(区)单位自立数据“烟囱”、信息“壁垒”,不愿打通“一网通办”数据接口,没有做到政务信息联通共享,全市“一网通办”的事项仅134项,占所有事项的0.13?%;一些部门横向沟通协调不到位,“先照后证”“双告知”信息推送不畅;有的部门上下级之间衔接不紧,办理事项不顺畅。如,涉及农业、水利、交通等国家、省配套资金项目,基层按要求简化了程序,但一些部门仍要求沿用原有的行政审批模式,影响了项目工程推进。三是诚信度低。有的县(区)和部门,对企业发展作出不守底线、不切实际的承诺;有的地方执行承诺打折扣,打造诚信政府首先要从政府开始、从政府领导开始;制定财政扶持优惠政策时,没有开展风险评估,没有能力兑现承诺,导致一些企业长期上访;一些地方重招商轻安商,服务企业走过场,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影响营商环境。
第四,保障不够有力。一是硬件不足。《贵州省实体政务大厅建设与服务标准》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实体政务大厅使用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我市11个市县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面积中,赫章县3100平方米、金海湖新区3000平方米、百里杜鹃管理区2400平方米、织金县1000平方米、黔西县600平方米,均未达到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二是技术力量不强。国家部委自建的审批系统在我市有6个,省级部门有9个,我市开发的有5个,按照现有技术团队两周打通一个端口测算,全部打通需要花近1年时间。三是督查问责不够。对“五步工作法”践行得不够好,没有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督查工作开展不够严,一些地方和部门平时“疏于管理”、查时“应付差事”;有的地方对指出的问题整改不及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宽容态度”。
对于以上问题,各县(区)和部门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迅速整改,改出实效,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取得信任,打造诚信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政府有没有诚信、有没有威信,不是靠写出来、吹出来的,是靠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要推进行政权力大瘦身、监管方式大改进、营商环境大改善、政务水平大提升,以“放管服”改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二、“放管服”要持续深化、纵深推进
***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力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李克强总理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重点难点,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放是前提、是手段,管是基础、是根本,服是关键。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和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推动“放管服”改革作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迫切需要,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提升企业创业创新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迫切需要,抓好抓实,奋力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
第一,该放的要放到位。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一要继续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市编委办要牵好头,各涉及部门要主动作为,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凡是国务院、省政府确定取消的事项,我们要同步取消;凡是国务院、省政府下放到市级但没有明确指定必须由市级实施的事项,要下放到县(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管理层级,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县(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到县(区)。“放”要放得彻底,不能配马不配鞍、换汤不换药、明放暗不放。要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今年底实现同一行政权力事项在市县乡三级的名称、类别、依据、编码等要素基本一致。二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重点在“照后减证”上下功夫,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许可类的“证”能分离的都要分离出去,能取消审批的予以取消,可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的要及时改;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取消的,要通过“多证合一”等方式优化服务,以行政权力瘦身,为市场主体强身。要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实现“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要进一步简化办理环节,将银行开户核准改为备案,年内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2019年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三要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积极推广“区域评估”,由部门组织力量对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进行统一评估,不再对入驻区域内的企业作出要求。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四个联合”(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实行“多评合一、并联审批”,积极探索“规划同评”,全力以赴解决好项目工程审批这个老大难问题,确保2019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间压减至8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以内。要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重大项目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确保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
第二,该管的要管到位。如果说放权是“割肉”,检验的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勇气,那么监管要创新,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和能力。一要完善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投诉、举报事项要进行重点或专项检查,对发生重大风险隐患的要进行“过筛式”排查。建立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将企业信用信息纳入信贷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审批程序,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使违法主体付出代价。二要创新监管方式。依托“云上贵州”“云上毕节”等平台,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实现从职能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切实避免每个部门查一遍,让企业不堪重负现象发生。三要落实监管责任。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制定“审批目录清单+监管责任清单”,建立审批和监管信息双向推送机制,做到“审管同步、一批就管、无缝衔接”。
第三,该服的要服到位。为群众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把能否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作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要推进线下服务一体化。建好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2020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要完善集中服务模式,2019年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和事项外,全部进驻大厅,“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超过70%;2020年底前,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大厅,“零跑腿”事项占比超过70%,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从“多头找部门、多次办理”转变为“一个窗口、一次办成”。二要推进线上服务便捷化。以实现“不见面”审批为要求,大力发展“物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打通网上办事大厅与各部门自建系统数据交换接口,年内实现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对接联通,服务对象和审批人员“双减负”,确保今年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60%,2019年达80%,2020年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打造“数字政府”。三要推进公共服务便民化。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年内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30%以上,2019年底减少60%以上。探索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场所及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提升供水、供电、供气、银行、公证等服务机构办事效率,2019年电力用户办电平均时间压减到40个工作日以内,办水办气时间大幅压缩,一律取消于法无据的申请费、手续费。
第四,该减的要减到位。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我们要对照省提出的建设“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新高地目标,深入推进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坚决落实好为企业减负松绑相关政策。一要减少要素成本。积极邀请各金融机构高层赴毕考察指导,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好省里即将研究出台的高速公路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积极争取列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减少大工业综合用电成本。二要减轻交易成本。着力治理各种中介服务乱收费,对与行政机关暗中挂钩、靠山吃山的“红顶中介”,要坚决斩断利益关联,破除服务垄断,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对串通操纵服务价格甚至欺诈勒索的各类“灰中介”“黑中介”,依法整治和打击。要深入开展正税清费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规范税收管理,严禁征收“过头税”。凡国家和省有上下限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照下限执行,通过降费降税让企业轻装上阵。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挂钩。三要打造诚信政府。下大力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承诺,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要拓展政府服务广度和深度,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做到有求必应、有诉必理、无事不扰。
三、“放管服”要强化保障、落实到位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越是深入,越会触及更多利益和矛盾,遇到更多难啃的“硬骨头”。谌贻琴省长要求,要聚焦担当作为,持续推动改革部署大落实。我们要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以“碰硬”促“过硬”、以“较真”促“认真”,坚定不移将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

第一,要压实责任抓改革。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放管服”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分管同志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上心上手上阵、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适时研究解决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细化改革方案,强化改革措施,强力推进改革,把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派驻窗口,确保“放管服”改革事项落实到位。
第二,要转变作风抓改革。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学习借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江苏省“不见面审批”、天津市滨海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放管服”改革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第三,要鼓励创新抓改革。各级各部门在做好中央和省规定动作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自选动作。特别要支持鼓励经济开发区、产业基地、科研院所等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要建立“放管服”改革容错机制,对各级各部门的改革创新探索多支持鼓励,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督查问责抓改革。市督办督查局和各有关部门要发挥督查“利器”作用,改革延伸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要按照“全随机、全入户、全数据、全留痕、全负责、全反馈、全整改、全通报”的督促检查机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是否便捷、是否满意开展真督实查,推动“放管服”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工作成效好的,要通报表扬;对工作推动差的,要采取“一提示、二通报、三约谈、四问责”方式进行追责问责,确保压力传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本月内召开“放管服”会议,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同志们,“放管服”改革事关发展大计和民生福祉,是体现改革的水平、服务的水平、开放的水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落实好***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在推进简政放权上走前列、当标杆、作表率,把“放管服”改革工作推向纵深,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4966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