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长李刚公开讲话汇编

目录
行走凉都 一夏清凉 4
行走中国凉都 尽享康养之福 1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在2017年“6·5”环境日致市民的一封信 18
在北纬26度 邂逅一场雪 恋上一座城——在“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7冬季度假旅游广州推介会上的致辞 20
发挥多元一体优势 共建美美与共家园 23
李刚在当选六盘水市市长时的讲话 30
美丽凉都,我是行动者 32
李刚市长:六盘水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循环发展实践 34
李刚市长同志在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0
李刚市长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48
李刚市长在2018年全市国土资源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50
李刚市长在2018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63
李刚市长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66
保护与开发并举 物质与精神并重 在美美与共中描绘美轮美奂小康画卷 69
李刚市长在全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上的讲话 75
李刚市长在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90
李刚市长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106

行走凉都 一夏清凉
——在“康养胜地·中国凉都”2018年贵州六盘水
走进重庆夏季旅游推介会上的致辞
李 刚
尊敬的潘毅琴副市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和我的同事们要代表340万六盘水各族人民衷心感谢潘毅琴副市长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今天的推介会,为我们作热情洋溢的致辞,为中国凉都六盘水的夏季旅游走进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加油助力!我们也要向出席推介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六盘水发展的重庆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自2015年六盘水首次在重庆举办旅游文化推介会以来,山城与凉都之间的交往日渐加深、日益频繁。2016年,到六盘水旅游的重庆游客超过385万人次,占全市省外游客的32.3%;2017年重庆游客超过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占全市省外游客的比重提高到35.2%。重庆籍人士在凉都购房上百套、落户和暂住近万人。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重庆朋友爱上六盘水,都因为中国凉都的“凉”,凉得绝无仅有,凉得别开生面,凉得沁人心脾,凉得赏心悦目。今天,我们再次来到重庆,就是为了向“火炉”
里的山城人民送上六盘水的一夏清凉。
六盘水的“凉”是稀有的。去年7月13日,“非洲友人在天安门广场中暑”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10天后,“中国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开跑,赛前非洲运动员为了“御寒”穿上羽绒服的照片也刷爆了“朋友圈”。当天比赛发枪时,凉都的气温是16℃,中午关门时气温21℃,而这一天是农历大暑后的第二天。也是去年7月,六盘水人最喜爱的综艺节目主持人、重庆人孟非发布微博称,如果不考虑省会因素,真正的中国凉都只有一个:六盘水。每年夏季,当全国沦陷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高温控制之下时,位于两个高压之间的六盘水,成为极少数没有被高温肆虐的清凉之地,造就了这里19.7℃的夏季平均气温。在国内,与其他避暑胜地相比,承德避暑山庄夏季平均气温30℃,高出我市10度以上;庐山26℃,高出我市6度以上;北戴河24.5℃,高出我市5度左右;即便是爽爽的贵阳,夏季平均气温也比我市高2.5度。六盘水因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2005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六盘水的“凉”是清爽的。估计再过几天,我们的手机又会被对抗“烧烤”模式的各种网络语言刷屏,比如“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酷暑时节,人们抵御高温炙烤主要靠空调。当然,包括重庆在内的许多“火炉”城市还开放防空洞供市民避暑纳凉。但不论呆在“空调房”还是身处“防空洞”,没
有清新的空气,依然是凉而不爽。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长期呆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对健康是不利的。所以网上还流传另外一句话,“我这身病是空调吹的”。来到凉都六盘水,您的烦恼会迎刃而解。六盘水19度的夏天可以让您惬意地呆在室外,不再当空调的“俘虏”,不再做防空洞的“囚徒”。六盘水的“凉”与“爽”是相伴相生的。凉都多夜雨,随风洗轻尘,经过夜雨的空气清新而干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6%,您大可放心深呼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才能成为清新空气。六盘水森林覆盖率接近57%,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良好的生态使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万个,您可以在凉都“生态大氧吧”尽情吸收“空气维他命”。六盘水空气湿度适中,夏季月平均相对湿度保持在83%左右,既没有酷热干燥的痛苦,也没有潮湿闷热的难受,舒适凉爽时间占夏季日数的99%以上。唐代第十四位皇帝李昂曾经写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来到凉都,您一定会像大唐皇帝一样,恋上夏天的舒适凉爽,爱上悠长的夏日时光。
六盘水的“凉”是美丽的。有人说,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去往远方的路上,如果总是烈日当头、酷暑难耐,再美的诗句都会变得毫无意趣,再美的风景都只能作壁上观、隔窗盼。远方的凉都六盘水,因为凉爽更加美丽,因为美丽更加凉爽。来到凉都,您大可纵情于山水,忘情于自然,畅游在6个国家4A级景区和6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看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比比皆是,观山奇、水灵、
石秀、物华处处成景,感受“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的神奇与魅力。登上巍峨雄壮的“贵州屋脊”韭菜坪,您会喜欢上那份高远、那份辽阔、那份山花烂漫;驰骋在“百里乌蒙千仞壁,一地锦绣万树花”的乌蒙大草原,您可以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难得一见的佛光就在前方;坐上世界第一长的梅花山索道,脚下是云山雾海,身旁是美丽日出;身处野玉海景区悬崖酒店,就像胎儿躺在母亲的子宫里,与天地一体、共宇宙呼吸,在这里您还可以凭栏远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雄伟身姿,壮丽的尼珠河峡谷风光也一览无余。无论是“环山无翳水无波,四望城浮一叶荷”的水城古镇,还是“静坐不虚兰室趣,清游自带竹林风”的大洞竹海;无论是人树相依、金绿相映的妥乐千年古银杏群,还是根系相连、枝叶相吻的保基千年古榕树林,在凉都六盘水这个天然大空调里,走到哪里都会腋下生风,凉爽惬意。徜徉牂牁江畔的夜郎王宫,探秘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丹霞山护国寺,您可以触碰远古的记忆、聆听历史的声音,让夏日清凉之旅更加多姿多彩。驻足于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沉浸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那些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那份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的磅礴力量,会让您激情燃烧、热血澎湃。
六盘水的“凉”是养生的。《黄帝内经》对于夏季调神养生这样记载:“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天不要怕晒,只有多晒晒太阳,冬天才不容易生病。说到这里您可能笑了,盛夏酷暑,身处“火炉”,相视一笑都会变成“熟人”,敢于出门都能成为赶“烤”秀才,“无厌于日”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凉都六盘水则不然,当您挥汗成雨,我正清凉如秋。六盘水的夏日阳光是可亲可近的,艳阳之下不会让您感觉酷热难当,紫外线辐射不多不少刚刚好,在室外您可以轻松享受日光、沐浴清风,哪怕出了一身透汗也不会让人心烦气躁。这里不仅空气养心、阳光养生,一草一木也养人。六盘水立体气候明显,药用植物上千种,不仅是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还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在“火炉”城市,高温之下叶菜难以生长,而六盘水的夏天,高山冷凉蔬菜、绿色优质瓜果、各种美味山珍俯拾皆是。作为全国首个地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众多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能够让您尽享舌尖上的美味和健康。尤其在杏黄果熟的时节,吃一个名扬海外的“弥你红”红心猕猴桃,来一瓶“维C之王”刺梨饮料,尝一口“抗癌之神”魔芋,行走凉都始终与康养为伴。为满足游客对健康养生的需要,我们正积极推进医、养、健、管、游、食大健康产业链全链条发展,加快建设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和健康养老基地,全力把凉都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康养胜地。
六盘水的“凉”是充满激情的。在“火炉”城市,当“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我和扇贝之间,只差一头大蒜”的时候,谁要说到户外运动,要么是钢铁超人,要么是虚妄之谈。但六盘水的夏天是允许您释放运动激情的。六盘水是国内屈指可数能够在酷暑时节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中国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已经连续举办5届,成为全国金牌赛事,每年世界各地参赛的跑友都在3万人以上,其他激情参与者更达10万之众。第六届“六马”将在今年7月29日鸣枪开跑,诚邀重庆的跑友们到凉都来,跑出您的精彩、跑出您的骄傲。这个夏季,我们还将举办国际鞭陀大赛、国际滑翔伞赛、环中国自行车赛、全国汽车拉力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赛事,可让您在19度的夏天,释放360度的激情。凉都之夏的激情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全天候的。结束了白天赛场的鏖战和旅途的奔波,夜晚需要犒劳一下您的味蕾。海坪彝寨有能同时烹煮300只山羊的“天下第一羊汤锅”,水城古镇有能容纳40多人同时用餐的“天下第一烙锅”。华灯初上,三五好友,围桌小聚,来一碗温补祛湿的羊肉粉,夹一块火辣喷香的烤豆腐,吃一片晶莹柔润的盘县火腿,抿一口醇厚绵长的“人民小酒”,就着酥脆的小辣椒、鲜香的油辣椒、呛麻的胡辣椒,定能让您收获重庆火锅同样的激情、别样的感受,定能让您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妥妥的安顿。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火把节,夜晚来到全球彝族同胞祭祖的圣地——海坪彝族文化园,您可以同30
多万彝族同胞和宾客手拉着手,围着熊熊的篝火跳起欢快的达体舞,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的海洋,彻夜狂欢,激情无限。
朋友们,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今天的重庆与夜郎国故地六盘水直线距离不到400公里,搭乘航班,50
分钟就可直达;乘坐高铁,只需4个小时;自驾而行,500公里全程高速,在青山秀水里,半日可达。其实,六盘水与重庆近的不只是空间,两地有相似的地貌、同源的江水,还有相近的方言、相似的习俗、相亲的人文。在凉都,您既能体味远方的神秘,又能感受家乡的亲近。
朋友们,“行千里、致广大”,是重庆人民的精神追求,也是重庆人民的广阔胸襟。世界这么热,我要去凉都。千里之外,凉都人民欢迎您!凉都的清凉一夏等着您!
谢谢大家!
行走中国凉都 尽享康养之福
——在全市第四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推介讲话
(2017年11月12日,六枝牂牁)
李 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美丽的牂牁江畔、神秘的夜郎故地,群贤毕至、宾朋云集。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我们相聚在这里,举办“康养胜地?运动境界”全市第四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共同品味凉都山水的神奇诗韵,展望凉都旅游的美好前景。在此,受周荣书记委托,我谨代表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六盘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大家观看了我市前三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的专题片。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4个县区轮流举办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从盘州市的银杏树下,到水城县的土司庄园,从钟山区的梅花山顶,到今天的牂牁江畔,由山及水、从生态到人文,展现了凉都丰富的山水景观、人文风情。
从我市承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始,我们把迎旅发、办旅发作为推动旅游后发赶超的重要平台,借会发力、借题发挥,全市旅游业无中生有、有中变优。2013年,我们围绕“创新业态,转型发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这一主题,建成了一批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把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办成了“圆满、精彩、出彩”的盛会,开启了凉都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2014年,我们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注重做亮特色、做深内涵、做优环境,打造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的全季节旅游产品体系,填补了我省冬季旅游的空白。2015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着力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推动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2016年,我们围绕“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加快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今年,我们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实施旅游经济倍增计划,融入“中国温泉省”建设,实现县县有温泉,旅游业持续井喷。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守住“三条底线”,推进三大战略行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让贫困地区的环境好起来、让贫困群众富起来。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不折不扣落实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六盘水的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5
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干,接续奋斗、继往开来,才能将“蓝图”变“美景”,让旅游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六盘水是“蓝天白云常相伴,峰丛湿地绿相融”的宜居之城,更是康体养生、运动健身的绝佳之地。走进凉都,领略到的是心旷神怡的风景;行走凉都,畅享的是一段康体养生的旅程。
——行走凉都,您将享受到磅礴乌蒙的雄奇秀美。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93%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比比皆是,山奇、水灵、石秀、物华处处成景。奇崖幽壑相依衬,飞瀑险峰竞风流。3亿年前的一片汪洋,经过二叠纪、三叠纪时期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留下了白云深处的“贵州屋脊”韭菜坪,天上牧场的乌蒙大草原,四季如画的梅花山,浑然天成的金盆天生桥,山间起舞的北盘江大峡谷,世界最古老的海生动物化石群……。
——行走凉都,您将享受到南方飞雪的别样风情。滑雪何必念北国,雪上飞舞在凉都。地处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境内2314.6米的海拔落差,形成了六盘水降雪、造雪条件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优势。我们践行***总书记提出的“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思路,着力将夏“凉”与冬“雪”有机结合,打造了中国纬度最低的4个滑雪场,即“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场、“云上雪野”
盘州云海乐原滑雪场和乌蒙滑雪场。今年冬天,我们将继续承办贵州省第二届滑雪节,开展2018
年贵州省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大会等活动,让您在“冰与雪的梦幻地”,感受六盘水如火般的热情。
——行走凉都,您将享受到运动健身的无限魅力。六盘水森林覆盖率达53.9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6%,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是少有的生态大氧吧,是养颜、洗肺、静心的福地,是康体健身的胜地。在这里,全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可开展山地户外运动训练、比赛和户外休闲;老王山多梯度运动训练、北盘江峡谷探险和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滑翔伞赛、汽车拉力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能让您收获一段令人难忘的体验。
——行走凉都,您将享受到山地康养的舒适惬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全年凉爽舒适级气候达到223天以上,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首家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在这里,可以享受医药养生。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六盘水境内药用植物数以千计,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73种,有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等称号。在这里,可以享受温泉养生。六盘水县县有温泉,落别龙井、娘娘山、百车河等6个温泉富含多种对人体养生保健有益的微量元素。卸掉厚重的衣装,您能在热气蒸腾中驱除疲劳、疗养身心。在这里,可以享受美食养生。这里有26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109
个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猕猴桃、苦荞茶、葡萄、盘县火腿、软籽甜石榴、姜茶等6个全省仅有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还有近期火爆的“人民小酒”,让您尽享舌尖上的美味。
——行走凉都,您将享受到多彩文化的原味本真。2000多年前的“夜郎都邑之乡”,经过沧海桑田的沉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兼容并蓄,共同勾绘出凉都最美的诗画。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可以触碰距今20多万年前“盘县大洞人”远古的记忆,聆听中国南方古老人类的声音。在这片蕴含红色基因的土地上,走进“盘县会议”会址,您将回到誓言铿锵的战争年代;来到“三线”博物馆,您能感受到“三线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可以领略彝族、苗族、布依族等44个少数民族多彩文化同台竞演的盛景,在语言歌舞、衣着服饰、一言一行中,探寻独特民风民俗的原真。行走其间,还可以游览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第一个彝族文化园——海坪文化园,欢度富有民族特色的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欣赏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支格阿鲁》和布依族音乐舞蹈诗剧《依》等经典剧目,聆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县布依盘歌。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发展旅游作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续写六盘水山地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将着力推进全域旅游,让一景一物成为美美与共的观园。在新的城市邂逅一处处让人留念的景物,是旅途中最动人的篇章。我们将秉承“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大力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景区景点互联互通,将六盘水全域打造成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景点,让游客得到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我们将着力推进深度旅游,让一山一水成为放飞心灵的庄园。旅行不止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走马观花,更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愿望。我们着力打造山地旅游的升级版,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凉都的神奇峻秀,放飞心灵、感恩自然。我们将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既保持文化的本真,又使其在传播中实现价值,让游客徜徉山水之间、行走阡陌之时,感受凉都独有的人文和风情,真正留下来、住下来、静下来。
——我们将着力推进乡村旅游,让一村一寨成为寄托乡愁的故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乡村旅游与扶贫的利益联结,让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做好乡村旅游的分析和预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全力保护好传统村落,把美丽田园、清澈溪流、古朴村寨留下来,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将着力推进智慧旅游,让一步一行成为快进慢游的乐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大数据与山地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支持旅游业主体融入互联网,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全覆盖。主动适应自驾游、自助游发展趋势,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让游客在“弹指之间”将游、购、娱、吃、住、行“一网打尽”。
——我们将着力推进满意旅游,让一点一滴成为熟悉亲切的家园。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和旅游服务提升行动,做到游客走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有人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有人说,“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样要在远方。”来到六盘水,您的身体和心灵都安放在了远方!奉献、包容、创新、争先的六盘水,热忱欢迎大家前来考察交流、投资兴业,共享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红利;淳朴、热情、好客的凉都人民,真诚邀请各界朋友在凉都多走走、多看看,感受“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的神奇与魅力!
最后,预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李刚在2017年“6·5”环境日致市民的一封信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在2017年“6·5”环境日致市民的一封信
市民朋友们:
  今天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根据联合国“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我国将主题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始终坚持“美丽凉都拒绝污染”,努力让六盘水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我们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城河治理等重点污染治理项目顺利推进,环境质量总体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正沿着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不断前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大力发展“四型十五种”产业,构建具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生态美丽新城乡,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建好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
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家园,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着力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着力夯实生态环保基础,深入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综合执法力度,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市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分享更多生态文明建设“红利”。
  市民朋友们,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神圣义务。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大力弘扬绿色文化,不断增强懂绿爱绿护绿意识,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坚决抵制环境违法行为,共同呵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中国凉都更加靓丽,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刚
  2017年6月5日
在北纬26度 邂逅一场雪 恋上一座城——在“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7冬季度假旅游广州推介会上的致辞
(2017年11月30日)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北纬26度是这座星球上最美的风景线。从风情万种的迈阿密、浪漫如诗的夏威夷、绚丽怡人的冲绳岛,到海滨榕城福州、森林之城贵阳、高原春城昆明,还有中国凉都六盘水,连缀成挂在地球胸前的珍珠项链。而北纬26度的冬天,六盘水显得格外耀眼,这里冰与雪的诗画填补了这条风景线上“冬”的空白,成为众多明珠中最独特的风景。
六盘水的冰与雪是北纬26度以南的唯一。在壮阔的云贵高原上,每当进入冬季,孟加拉湾北上的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寒流在黔西和滇东北一带交汇,形成神奇的滇黔准静止锋。锋前是阳光明媚的云南,锋后是阴雨寡照的贵州,而正好处于锋面之下的六盘水,白雪纷飞,装点了巍峨的雪山、静谧的湖水、梦幻的雾凇、傲雪的冬梅,别样的风景,美不胜收。我们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打造了
4个高山滑雪场——“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
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场、“云上雪野”盘州云海乐原滑雪场和乌蒙滑雪场。这是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
六盘水的冰与雪最让人可亲可近。海拔3000米是普通人出现高原反应的分界线。与别的地方不同,六盘水的滑雪场海拔都在2300米左右。这里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您可以放心地在林海雪原任意驰骋,不必为高原反应而担忧。冰雪常常与严寒相伴,让人爱而畏之。但六盘水的冬季,平均气温达到3℃,您大可卸下厚重的冬衣,轻装上阵,纵情飞舞,感受雪上冲浪的酣畅淋漓。六盘水滑雪场雪质松软、弹性良好。为了响应***总书记提出的“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我们建了各类雪道18条,最长的赛道近一公里,既能达到举办赛事的标准,也能满足普通滑雪爱好者的需要。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雪地摩托的速度与激情,畅享雪上飞碟、雪地悠波球、雪地冲锋舟等带来的乐趣,在嬉雪、玩雪中享受美好时光。
六盘水的冰与雪始终伴着温与火的享受。结束一天的雪上驰骋,您需要让疲惫的肌肉和筋骨得到安抚和放松。那么泡汤去吧!地热资源丰富的六盘水,有的是热气氤氲的温泉。六枝龙井温泉、盘州胜境温泉、水城百车河温泉、钟山恩华温泉……,每一处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一处都能让您在热气蒸腾中享受“冰火两重天”的体验。需要满足的,还有您的味蕾。在华灯初上的水城古镇,品着总书记关注的晶莹柔润的盘县火腿,喝着总书记
点评的醇厚绵长的“人民小酒”,吃一个名扬海外的弥你红红心猕猴桃,来一碗温补驱寒的特色羊汤锅,夹一块有着300多年历史、火辣喷香的水城烙锅……您的身体和心灵在六盘水都得到了安顿。
六盘水的冰与雪与珠三角人民贴得最近。广州与四川峨眉山滑雪场和云南玉龙雪山滑雪场直线距离分别是1200公里和1300公里,而到张家口万龙滑雪场或者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您需要长途奔袭2000公里或者2700公里。以广州为圆心,在地图上画个圆,离您最近的是六盘水滑雪场。940公里的直线距离,无论选择航空、高铁还是高速公路,都可以像乘观光车一样,一路美景伴您直到凉都。
其实,六盘水的冬天是多彩的。十二月的凉都,上千株千年银杏树一片金黄在妥乐等着您,二十里红得像火一般的枫树林燃烧在保基的北盘江峡谷里候着您。农历十月,六盘水的彝族要过年;农历二月,六盘水的苗族要跳花,那些彻夜狂欢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欢迎您。您想尝尝人世间第一口春天的味道吗?去水城县的龙场镇吧,那里有春节前就出锅的“天下第一春”生态绿茶,品着品着,春天就到了。
朋友们,欢迎您到六盘水。在北纬26度,您会邂逅一场雪,您会恋上一座城!谢谢大家!
发挥多元一体优势 共建美美与共家园
——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下文旅融合发展和区域联动研讨会上的演讲
(2018年8月5日,海坪)
李 刚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我们身后的群山之巅,矗立着31.8米高的彝族始祖希慕遮巨型塑像。公元前14世纪中期,希慕遮出川西高原旄牛徼外,顺藏羌彝走廊南下,居于邛之卤,把彝人的种子撒播在云贵川大地。一千年后的春秋战国之交,希慕遮第三十一世孙笃慕的家族分成六支,默支系的阿哲部和阿旺惹部,翻越莽莽苍苍的乌蒙山脉,来到水城、盘州等地。从此,我们脚下这片神秘雄奇的土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善良勇敢的彝族子孙。而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仰望彝族始祖,感慨的不仅是历史长河的深邃悠远,更有藏羌彝走廊的造化神奇!
今年是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概念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在费孝通先生为我们铺就的这条学术道路上,包括徐学书、范建华等先生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从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种角度,对藏羌彝走廊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为我们理清了藏羌彝走廊的前世与今生,为我们展现了这条历史长廊里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多姿多彩、随历史流动而变化的民族画像。四十年的研究和求索,不仅凸显了藏羌彝走廊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也为我们今天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区域联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认知支撑和文化滋养。
六盘水是藏羌彝走廊上彝族活动生息的重要区域,也是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在340万户籍人口中,有人口总数100万左右的44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31万人,苗族25万人,布依族12万人。从川西高原到云贵高原,从六江流域到北盘江流域,从横断山脉到乌蒙山脉,六盘水是藏羌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羌彝走廊连接中原区域的前沿,也是藏羌彝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过渡地带。从旧石器时代的盘县人、水城人走到今天,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同台竞演,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我们参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六盘水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应注意把握四个方面。
第一,要立足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切实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30年前,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这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藏羌彝走廊民族关系发展的生动写照。藏羌彝走廊是目前我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几千年你去我来、我去你来的来回历史流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条走廊还像一条民族“拉链”,把走廊两侧地区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齿齿相扣、不可分离。在贵州,明朝洪武年间,曾经有彝族首领奢香夫人忍辱负重、心向中央,刊山凿险、开置驿道,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统一。在六盘水,清朝康熙年间,曾经有彝族土司龙天佑,率兵征伐吴三桂,在削平“三藩之乱”中立下显赫战功,被授以总兵官职,并因恪守其土,汉彝和睦,商贾通达,逝后追授“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衔”。***总书记深刻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必须以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前提,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坚持一个政治主体,以民族团结统一保障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统一。
第二,要立足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切实体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因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各民族成员认可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持有敬爱之心。实际上,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许多优秀文化因子,更契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人在与自己的精神故园渐行渐远的时候,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往往能够重拾曾经丢失的“初心”,能够为自己疲惫的心灵找到栖息之地。在六盘水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宝贵精神财富。比如“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彝族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彝族谚语讲:“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知天知地必知人。”彝族史诗《支格阿鲁王》写这位彝族的民族英雄:“雄鹰是你父亲,是鹰翅把你覆大;马桑是你母亲,乳汁哺你长大。”所以,彝族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又如守望相助的互助文化。在彝族同胞中,有允许缺乏劳动力的人请求有劳动力的人无偿帮助他们生产的“俄沙”互助习惯。在彝族家支中,一家人生活遇到困难,整个家支都会凑钱出资,帮助其渡过难关。对于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因子,在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梳理,大力保护、弘扬,通过文艺作品等多种文化产品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当地民族的鲜明文化标记,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支撑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
第三,要立足产业走廊整体打造,切实推动廊内各民族和各区域联动。藏羌彝走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民族区域版块,正是因为历史上这一区域在自然地理上与外界隔离,而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始终保持频繁的交流互动。从民族学上看,藏彝等少数民族在族源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藏族的先民是吐蕃,而羌人是吐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如,今天云贵川交界处的彝族,由乌蛮发展而来,乌蛮由秦汉时期的叟人演化而来,而叟人又属于氐羌族系。人类学家发现,中国人的体质类型除北部类型和南部类型而外,还有第三种类型即藏彝走廊类型。所以藏羌彝走廊不仅使廊内各民族有了地域联系,而且还有血缘联系。从经济交往来看,走廊内各民族之间小聚居、大杂居,历来就有密切的商贸往
来,在经济生活中,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建国以来,六盘水地区与攀枝花地区的互动合作,可以称作藏羌彝走廊内区域联动的典范。六盘水和攀枝花都是“三线”时期建设起来的城市,国家将六盘水的煤炭与攀枝花的铁矿石结合起来,建成了六盘水煤钢基地和攀枝花钢铁基地,成为藏羌彝走廊内最早形成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也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我们建议在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区域文化的共同标识,形成区域文化产品的突出特点;又要促进区域内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们还想呼吁区域内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六盘水经攀枝花、经丽江、经香格里拉、经林芝进入拉萨的高铁干线。但效唐蒙通南越,从此番禺一日还。这条高铁建成后,不仅能极大促进藏羌彝走廊南部各地区之间的便捷交流,还可向东打通六盘水至贵阳至广州高铁,使云贵川沿线大部分地区实现到广州一日往返。
第四,要立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切实推进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统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藏羌彝走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中,只有南疆四地州不在走廊内。***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对于我们来讲,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必须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把落脚点放在增加群众福祉上。六盘水属滇桂黔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市4个县市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些年来,我们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我们现在所在的海坪,原来是荒山和荒坡,是周边彝族群众长期以来举办火把节的地方。前些年,我们在这里因地制宜建设彝族文化小镇,同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周边6个乡镇1006户4123名彝族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此,形成了占地23万平方米的千户彝寨,搬迁群众通过民族文化活动表演、出售彝族服饰、经营特色餐饮,在景区内从事保安、清洁工、厨师等,实现户均一人以上就业。去年,小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65元,仅去年火把节期间,这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近1400元。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民族文化商品生产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发源于水城县陡箐镇的水城农民画,开始时只有20名画师、30名从业人员,年收入仅4万余元。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现有400多名画师、600多名从业人员,年收入达到880万元,共有15
件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水城县因此还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合理开发廊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项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和谐、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重大工程。2014年国家印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为我们明确了走廊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愿与廊内各方一起,在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精诚协作、共同努力,早日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打造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区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
最后,祝各位来宾在六盘水尽情享受美美与共的文化盛宴,尽情享受多彩凉都的一夏清凉!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圆满成功!
李刚在当选六盘水市市长时的讲话
  感谢各位代表,感谢站在你们身后的334
万六盘水各族人民。一位历史名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公众的财产。今天,能够当选六盘水市新一任市长,能够成为六盘水这座伟大城市的一名公仆,我感到无尚光荣!
  上个月22日接省委命令来六盘水工作,到今天刚好一个月时间。短短一个月里,我一次次到基层调研,在与普通群众的交谈中,在与基层干部的接触中,在与各位同仁的共事中,我开始触摸到了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辉历史,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焕发出的澎湃激情,我清晰地看到了这片土地上渐次展开的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作为一个刚刚满月的六盘水人,我的怀中揣满了自豪,揣满了自信,揣满了对六盘水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承担起新一任六盘水市市长的重任,从周荣同志手里接过接力棒,在我的施政构想中,并没有新的目标、也没有新的承诺。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已经为我们确定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路径、奋斗目标,这次大会将把市委描绘的宏伟蓝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我们的责任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
  将蓝图变为现实,政府要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管理经济的能力;政府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工作实绩回应人民期待。
  古人讲,“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我来说,心安六盘水,凉都是我乡。新的事业从心开始。我将以忠心事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将以公心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我将以诚心待人,始终维护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态;我将以正心律己,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
  在六盘水新的长征路上,我期待着所有六盘水人都参与进来,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历史篇章!
  谢谢大家!
李刚市长2018年“6·5”环境日致市民的一封信
美丽凉都,我是行动者
——2018年“6·5”环境日致市民的一封信
市民朋友们: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47个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动真碰硬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水、土和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深入开展扬尘污染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清水”“洁土”“治渣”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十大污染源和十大行业污染治理工程,有效解决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治污减排问题,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真正让六盘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市民朋友们,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既需要各级政府全力以赴,也需要广大市民勠力同心。2018年是六盘水建市40周年,做好今年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希望全市人民发扬主人翁精神,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美丽凉都,我是行动者”,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六盘水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建设美丽凉都尽一份责、出一份力,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
李刚市长:六盘水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循环发展实践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循环城市创建论坛”上的演讲
(2018年7月7日)
李 刚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下午好!
非常荣幸应邀参加此次论坛,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分享六盘水推进城市绿色循环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国土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人,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设起来的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城市。贵州省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贵州省规模最大的钢铁厂和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座火电厂均诞生于此。目前,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1.2%。
与上个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其他资源型工业城市一样,六盘水在工业化进程中,也经历过因粗放发展、破坏环境造成的生态危机。在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时候,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7.55%,空气总悬浮物一度超过国家标准的4.4倍,大小河流被矿井水、洗煤水和生活污水严重污染,酸雨曾经占到全年降雨的一半以上,水质达标率最低的时候不及30%。面对空前的环境压力,我们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采取坚决措施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好转。2017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9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打造绿色循环城市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六盘水是成长型的资源型城市,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和最大的主焦煤基地,是我国南方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支撑。这决定了我们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优化经济结构,但不能放弃现有主导产业,必须聚焦能源原材料工业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提高环境容量与降低生态足迹结合起来,把生态、生产、生活统筹起来,系统治理、全面推进。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综合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作为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推动城市绿色循环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这些年来,我们按照国家环保要求,下决心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环保设施,下决心关停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所有行业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其中,通过建设脱硫设施,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5%以上;通过建设除尘设施,电厂和水泥行业烟尘排放量均下降了99.7%。针对焦化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长期不达标的问题,去年我们关停焦炭落后产能100万吨,为此每年损失税收7000万元。同时,4家焦化企业投资近10亿元,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改造,其中仅黔桂天能焦化公司一家就投入了5亿元。过去,洗煤厂排放的污水是造成我市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长期整治,全市58家洗煤厂全部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利用,每年减少向河道排放煤泥90万吨。另外,我市生产煤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矿井水100%处理排放。曾经被洗煤水和矿井水严重污染的河道,重新变得清澈见底。
第二,全面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我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煤矸石、脱硫石膏、粉煤灰、冶炼废渣等,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重点开发和生产煤矸石烧结砖、空心砌块、加气砌块、自保温砌块、陶粒、粉煤灰轻质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既减轻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全市固废产生量2600
万吨,固废利用率达到6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达到90.3%。我们积极探索对洗煤厂产生的煤泥进行再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将煤泥中含煤量的95%再次转化为精煤,最大限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瓦斯突出是我市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我们坚持先抽后采,将抽出的瓦斯用于生产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或者用于瓦斯发电。目前全市瓦斯发电装机达到18.52万千瓦,占全省的47.31%。此举变“害气”为“财气”,在降低安全生产隐患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收入。
第三,全面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绿色循环发展,一手抓减排,一手抓增绿。造成我市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坡地种植玉米。六盘水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在坡地种植玉米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1985年,我市石漠化面积662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6%,达到了峰值。为此,我们坚持把退耕还林作为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手段,2000年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近190万亩。同时大力调减玉米种植,仅今年就调减了140万亩以上。目前,在六盘水已见不到大面积连片种植的玉米。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大力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每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干部群众同时上山植树,在全社会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仅过去五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就提高了18
个百分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我市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年来,随着森林面积的快速扩大,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明显恢复,目前全市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77种,包括红豆杉、珙桐、兜兰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全市有野生动物近千种,其中鸟类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6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近200种。在加强生态修复的同时,我们还在全市建立了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在市中心城区建成了6个湿地公园,并用三年的时间将六盘水的“母亲河”——水城河,从多年的黑臭水体治理成清澈见底的景观河、生态河,广大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第四,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循环城市建设,归根到底要实现产业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此,我们一方面大力加强对传统重工业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纳入绿色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大力培育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工业方面,我们积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其中,重点培育发展的玄武岩连续纤维,正在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集群。农业方面,我们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山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培育了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小黄姜、早春茶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并逐步实现了农产品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旅游业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9.7℃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广“中国凉都”这一特有品牌,使六盘水在全球100个避暑名城中跻身第59位;充分利用中国南方少有的冬季降雪优势,建成了北纬26度以南仅有的4个天然滑雪场,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2017年六盘水旅游人次超过3000万,比上年增长57.8%。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仅提升了生态效益,还促进了群众增收。这一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不仅是拿来看的,还可以当饭吃。
女士们、先生们,***总书记在中国共产dang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资源型城市,我们愿意加强与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的交流合作,我们也愿意加强与全世界各个城市和各界朋友的交流合作,共同探寻在新时代推进绿色循环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六盘水的贡献!同时,也欢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到中国凉都·六盘水观光考察,投资兴业,与我们携手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谢谢大家!
李刚市长同志在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孙志刚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开拓了思路、找准了方向、找到了办法。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实现“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目标。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把孙志刚书记、省长提出的要求、作出的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要从孙志刚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中去发现机遇、发现项目、发现政策,千方百计争取更大支持。今年上半年,各部门争取省支持的成效明显,但一些部门工作力度和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向上争取支持作为推动我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抓,力争实现更大突破。
与全省一样,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呈现出“增长稳定、进度加快、效益提升、活力增强”的特点。增长稳定体现在: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1.8%,较一季度提高0.8
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虽然煤炭和钢材量价齐升,但受价格指数影响,煤炭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2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7.8%,钢材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8%。今年上半年煤炭、钢材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9.64%,在两者贡献率均为负的情况下,我市GDP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全省1.4个百分点,成绩来之不易。进度加快体现在: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43.2%、60.7%和32.3%,完成进度为近三年最好水平。效益提升体现在:财税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占比为26.78%,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2个百分点。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业增值税增长133.14%,排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82亿元,增长546.5%。活力增强体现在:市场环境向好,市场主体增长速度较快。截至7月18日,市级工商窗口办证673件,同比增长240%;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5788户、新增注册资本28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14%。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一会周荣书记还要作全面的安排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七个方面。
第一,关于脱贫攻坚。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掀起了“大比武”热潮,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的要求就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再战告捷。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各级各部门要紧盯我市1个深度贫困县、13个极贫乡镇和162个深度贫困村,推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和新增措施向这些地区倾斜,着力攻克坚中之坚。深度贫困县、乡镇和村要结合本地实际,拿出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的方案,有力有效推进,确保决战决胜。二是要确保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的总体目标是盘州市要实现“减贫摘帽”,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3万人。脱贫攻坚任务调整后,全市的任务更加艰巨。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措施,倒排时间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第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农业方面,关键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坚持长短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特色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业和以土鸡为重点的林下家禽养殖业,达到“吹糠见米”的效果。同时,提前谋划好明年的以短养长项目,统筹做好种苗采购、物资储备等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二是抓好产销衔接,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量、以销定品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让特色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要用好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市外、省外市场,通过网络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工业方面,重点是抓好煤炭产业。扎实抓好电煤储备工作,督促煤电双方履行长协合同,确保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市内电厂存煤达到25天以上的用量。市能源局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的统筹协调,确保完成储煤任务。在保障电煤供应的前提下,要积极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扩大洗精煤、焦炭等煤炭加工产品的对外销售,稳定和拓展市外市场,防止煤炭生产和销售大起大落。要全面提升煤炭开采水平,加快推进智能机械化改造,加快解决采掘失调问题。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重点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智能机械化改造、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等奖补,我市已争取到4.9
亿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对接,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实施。旅游方面,要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各景区景点的互相联通,注重加强与周边市州旅游产品的共同开发,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近期,我们举办了彝族火把节和夏季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暴露出接待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城区和景区景点周边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旅游业持续“井喷”提供服务支撑。要进一步丰富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事体系,学习借鉴韩国济州柑橘国际马拉松大赛、日本山形县果树王国樱桃马拉松大赛等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办赛推介我市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等,着力打造低成本、有特色、有影响的马拉松赛事。
第三,关于投资。要继续保持上半年的良好势头,加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383”“181”“131”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盘兴铁路、普盘高速和六赫高速、3座小型水库,通过增加实物量来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水利投资40亿元、电力投资6亿元。要抓好房地产业投资,谋划好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加大问题楼盘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盯紧抓实入库工作,确保全年入库亿元项目达到350个以上。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亿元项目226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4.6%,但还存在项目入库不达标、部分项目手续不完善、跨县区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对此,市发展改革委要认真分析研究,加强统筹调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要继续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双月会战”,及时完善项目手续,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投资较快增长。
第四,关于改革开放。7月13日,我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作“三变”改革经验交流报告,感觉到外省很多地方对我市“三变”改革工作非常关注,“三变”改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下一步,要进一步抓完善、抓提升,让更多群众参与“三变”、受益“三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要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抢抓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今年,“妥乐论坛”
已明确为全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并由省商务厅等省有关单位与我市共同主办。市有关部门和盘州市要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做好论坛筹备工作,力争比去年办得更好、更有成效。要创新完善招商引资方式,抓好政府招商、领导招商的同时,大力开展第三方专业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第五,关于金融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让金融回归本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抓住国家去杠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间接融资结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普惠金融等机遇,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争取金融机构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多市场推进挂牌上市。加快“引金入市”步伐,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要创新融资模式,用好国家在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PPP模式,收费公路、土地储备可以发行专项债券等政策,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扎实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工作,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着力化解、置换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第六,关于生态环保。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市共接到中央督察组交办案件202
件,目前已基本结案,但结案并不意味着完成整改工作。要进一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省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适时组织“
回头看”,逐条逐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对省环境保护厅检查指出的问题和我市自查自纠的问题,也要逐项抓好整改。要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统筹做好治气、治水、治土等重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环境保护各项任务。抓紧制定“凉都乡村家园行动”相关方案,年内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示范项目,明年实现所有乡村全覆盖。要高度重视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棚户区、工矿区管网建设,做好汛期管道疏通等工作,巩固提升水城河治理成效。
第七,关于民生保障。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危房改造等重点民生工作,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织牢织密民生网底。今年安排的“十件民生实事”,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等十个方面78项,目前仍有13项未开工。对没有开工的项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建成、取信于民。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狠抓煤矿、交通运输、油气管道、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生产,扎实抓好防汛抗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食品药品监管、信访维稳等工作,切实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李刚市长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今天,中国凉都嘉宾云集,群贤毕至。非常高兴能够通过举办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翘楚一起共叙友谊、共谋合作、共商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340万各族群众,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争先,把发展大数据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选择,创造了大数据战略行动的“贵州经验”,打造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贵州样本”,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贵州大数据产业从“试验田”上升为“试验区”,数博会从全省扩展到全球,多彩贵州风起“云”涌、彩“云”飞扬,大数据已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物联网高峰论坛,正是得益于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创造的条件,得益于2017中国国际
大数据产业博
览会提供的平台,使得六盘水能够搭上大数据这班快车,借势扬势、乘“云”而上,在大数据发展浪潮中发出“六盘水声音”、留下“六盘水印记”。
伴随着新思想、新产业、新机遇风云激荡,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正呼啸而来,物联网正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产业格局重构的重要推力,并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通过实现物与物的相联、人与物的对话,让我们能够更加智能、高效、环保地管理生产生活,更加开放、自由、共享地融入世界。物联网的发展,既催生了新业态,也塑造了新生态。六盘水作为全国20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正处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物联网、运用物联网,是我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的必然选择,是我市打造生态家园、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物联网在六盘水大有可为,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此次高峰论坛以“万物互联·智能未来——资源型城市发展新生态”为主题,主要目的是瞄准前沿、汇集众智,研究探讨构建符合六盘水实际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加快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以物联网撬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将吸收好、转化好论坛成果,抢抓物联网带来的巨大机遇,通过物联网融入新的产业分工格局,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创造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把物联网产业发
展成为六盘水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世界因物联网更智慧,生活因物联网更精彩。我们热切期盼国内外物联网优秀人才到六盘水创新创业,期盼各类物联网企业到六盘水投资发展,携手开拓物联网这片广阔的“新蓝海”。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李刚市长在2018年全市国土资源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安排今年全市国土资源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刚才,晓芳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对2018年工作讲了6
个方面的意见。会上,表彰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群测群防员。希望大家学习先进、争做先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任务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好国土资源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作用。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国土资源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关心和指导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苦干实干、砥砺奋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力保障了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在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日趋收紧的情况下,国土部门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机会,争取到全省最大新增建设用地空间,调整方案第一批通过省政府批准。全年共获批建设用地5112亩,是2016年的1.77倍,钟山区高中教育城、内环快线等重点项目实现用地合法化,为六盘水加速发展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二是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开展全域督察时,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实事求是,虚心请教,得到武汉局的关心和指导,盘活建设用地指标8400亩,节约报件资金10亿多元,有效解决了水城县千户彝寨等项目用地
问题。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去年,在极端天气影响下,我市地质灾害险情频发,全年共发生118起,较2016年增加101起。由于市县国土部门监测到位、预警及时、信息准确、处置果断,成功预报灾害10起,紧急转移受胁群众7168人,没有伤亡一人,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连续十年无人员伤亡的记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紧扣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清晰认识我市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正视国土资源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要清晰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三大变革”。但是,根据测算,2016年度我市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为652.36亩/亿元,集约化程度处于全省较低水平,依靠这种高耗能、高投入、低效能的粗放式发展,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此外,部分煤矿有效采矿权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压力并存,提高资源供给质量、优化资源供给结构,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二要清晰认识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
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个振兴”要求,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
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总书记特别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目前情况看,我市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开垦耕地等级大多低于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质量总体不够高,难以适应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要求。三要清晰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来,大量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我市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42.8%提高到2017年的49.5%。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城市用地矛盾尤为突出。原因在于,大量人口入城定居,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都需进一步提高,这都需要持续、稳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目前我市实际用地规模已超过控制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紧缺,保障新型城镇化所需土地十分有限。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要按照全国、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要求,把牢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的正确方向、总体目标和战略举措,加快建设安全、绿色、高效、法治、和谐的美丽国土。
二、关于2018年国土资源重点工作
国土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承担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民生等重要职能,事关国计民生和
改革发展全局。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国土资源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强化规划引领。今年年初,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明确六盘水市和钟山区分别作为市(地)级规划试点城市和县级规划试点城市,以2035年为规划目标年,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这次我市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市级试点城市,要立足实际,作出六盘水特色,与“多规合一”试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等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目前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并通过规划编制想方设法腾出一些建设空间,为下一步市中心城区的扩大提供用地支撑。在农村,存在村民“先斩后奏”或边申请边建设、在不符合规划也不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下抢占宅基地等情况,使得农村宅基地总体上杂乱分散,缺乏规划引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推进村庄规划与村土地利用规划“二规合一”,优化农村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安排农村经济发展各类用地。
第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需求逐年增加,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紧缺。同时,因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均衡,存在大量布局
分散、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城镇低效、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因此,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程度势在必行。一要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节约,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省地,能用存量的不用增量,能用差地的不占好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非占不可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做到占补平衡。要对工业项目用地建设情况、闲置和低效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分门别类予以处置。当然,清理是一个很艰巨的事情,涉及到大量的利益问题,关键看各级政府能否下定决心。钟山经济开发区在这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下来后市国土资源局要认真总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学习。“两高”企业用地要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对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用地项目,一律核减用地或不予供地。集约,就是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率。对于一些不符合集约用地标准的企业,要鼓励通过工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建造多层厂房等办法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地尽其用、地尽其利。二要最大限度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做到产权清楚、面积准确,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要加大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用地意识。鼓励一户多宅、空置住宅的农民腾退多余宅基地,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得到
有效利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按照省的要求,今年6月底前要全面完成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但截至目前,我市应拆旧房5765户,只拆除了2998户,拆旧率仅为52%,分县区看:六枝特区59.96%、盘州市91.42%,水城县3.33%,钟山区35.41%,旧房拆除进度严重滞后。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水城县,要加快推进,确保6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国土部门要指导好各地拆旧工作,统筹做好宅基地复垦,抓紧启动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三要全面清理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要加大空置土地核查力度,逐批次、逐地块、逐项目全面梳理,科学制定处置方案,分类施策、分类处理,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目前我市耕地保有量为459万亩,对照国家下达我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435万亩的目标,仅有24万亩的空间,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我市各类违法占用破坏耕地问题依然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分门别类、对症下药、找准问题、处置典型,切实有效降低违法占耕比。要严格土地审批,严格管制用途,确保在土地问题上不闯红灯、不越红线。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和统一上图入库工作,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一点一点、一寸一寸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另一方面,受喀斯特地形地貌影响,我市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可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潜力低。要采取强有力措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但必须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划定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范围,禁止在严重沙化土地、25度以上陡坡等土地上进行开垦。同时,对新增耕地,要加强后期培肥改良,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大力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加速土壤熟化提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土壤肥力保护,有效提高耕地产能。
第四,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综合效益。我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持续高强度开采矿产资源,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投入不足,诱发了大量矿山环境破坏,“三废”排放、地质塌陷等问题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市历年因矿山开采共损毁土地面积15540亩,废石(土)累计积存量3323万吨,煤矸石累计积存量11383万吨,累计排出的矿坑水量51578万吨,矿山地质灾害总数达291处。矿产资源开发决不能放松环境保护,决不能再走过去先开发后治理和只开发不治理的老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按照“边开发、边治理,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资金保障,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环境和土地的破坏。坚决关停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矿小厂,从根本上解决破坏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要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省交办问题涉及的76
处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整改,按整改方案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做到整改一个、合格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今年9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对责任主体已灭失的矿山企业,由属地县级人民政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对兼并重组所关闭的矿山开采导致地质环境破坏的,督促责任主体进行治理,对不积极主动治理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理。
三、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破坏性极强,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们要清醒意识到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状态,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根据省的预测,今年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区包括遵义市西北部、六盘水市、安顺市西部、毕节市中西部、铜仁市、黔西南州北部及南部等地,六盘水全域都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区。通过前期汛前排查,目前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765处,威胁33659户129705人,其中特别危险点56处,500人以上隐患点57处。另外,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还正在进行,5月底排查工作全部结束后,预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将大幅度增加,防灾减灾任务将十分繁重。客观上,我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地形切割大,山高坡陡谷深,没有平地支撑,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地质环境脆弱,为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空间。但从近10
年来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看,只要我们重视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在“防”“避”“治”上常抓不懈,是完全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的。
要在“防”字上下功夫。隐患排查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省内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看,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重大人员伤亡的区域、区位,往往都是调查排查中未发现的隐患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再次全面排查,以县为单位,集中力量,组织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做到只要有人居住和经过的地方就要排查,不留死角。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聚集场所,一旦出现问题,负面影响很大,尤其要加大排查力度。要强化汛期监测预警,各级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会商分析,努力提高预报精度,提早发布预测、预报、预警信息,牢牢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要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专防群防相结合”,大力实施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能力行动,加大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站点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位移、传感器等监测手段,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传统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要建立完善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每一个隐患点必须配备监测员,20户以上的村寨必须配备巡查员,广泛动员群众做好村寨周边的巡查,推进构建“群众报灾、部门查灾、专家核灾”的新型防范体系。
要在“避”字上下功夫。避让是地质灾害防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隐患排查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就是避让,不能及时避让避险后果不堪设想。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受地质灾害威胁地区的群众,要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该转移的要尽快转移,该避险的及时避险,有效消除地质灾害存量。在避让过程中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群众不愿搬离,舍不得一亩二分地、丢不下几头牲口。我们基层干部要引起重视,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后顾之忧,正确引导群众撤离。可能出现重特大险情的地方,各级政府要果断采取避让避险措施,宁愿听群众骂声也不要听到哭声。要加强抢险救灾准备,时刻保持临战应战状态,牢固树立“宁可防空、不可空防”、“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工作理念,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各种应急物资、装备能第一时间保障到位,救援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要抓紧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核查已制定的预案是否科学、完善、管用,在实战中提升组织指挥、科学避险和迅速安置的能力和水平。
要在“治”字上下功夫。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是消除隐患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属于自然因素诱发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分期分批组织项目申报,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实施治理。人为工
程活动引发的隐患,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实施治理;自然因素诱发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及危急危重的隐患,由县级政府负责实施治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是人命关天的工程,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和马虎,一定要勘察到位、设计到位、施工到位,保证工程质量。2016年度和2017年度,省一级已经批复我市的大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共7个,中央资金支持特大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13个,各地要加快实施,确保工程在主汛期发挥地质灾害防御作用。要积极争取上级治理项目资金支持,去年我们争取到了7516万元的资金,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支持。
今天是4月16号,已经正式进入汛期,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专人值守和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部门要落实“一日一调度”制度,严密关注雨情、汛情、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时作出部署和调度。市政府应急办要不定期抽查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应急值班情况,适时进行通报,确保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实现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作风优良、能力素质过硬、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干部队伍。国土资源系统掌握着行政审批权、项目实施权、行政执法权,权力集中,风险很高。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十二届省纪委二次全会、七届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将党风廉政建
设视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营造崇尚廉洁、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筑牢干部职工的思想防线。要对照省纪委省监委《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查找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着力整治、抓出成效。要大兴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勤俭节约之风,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持续推进国土系统“放管服”改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国土资源管理主体责任,全力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矿产资源,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要强化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更加注重学用结合,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六盘水建市40周年,做好今年国土资源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希望大家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国土资源事业的更大作为,为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刚市长在2018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8年7月25日)
李 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市民朋友们:
唐朝第十四位皇帝李昂曾写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跟这位1200年前的大唐皇帝一样,19度的夏天是中国凉都·六盘水人民最喜爱的季节,也是我们最引以为骄傲的季节。在过去的14年里,我们每年都用消夏文化节迎接盛夏的到来,在轻歌曼舞里、在清风丽日中度过美好的时节。今天,来自省人大常委会的各位老领导、来自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发展委的有关领导、来自东盟十国的记者朋友与六盘水各界人士代表10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十五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的开幕。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广大市民朋友道一声夏安!
***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今年的凉都消夏文化节,以“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为主旨,就是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递给群众、把“笔头”交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把屏幕留给群众,使消夏文化节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节日,使文艺真正成为人民的文艺。
发展属于人民的文艺事业,需要人民广泛参与。这届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四个县区专场文艺演出、3场百姓大舞台·戏曲乐翻天全部由各界群众登台表演,我们今年组建的由教师、自由职业者、退休干部等组成的“民乐团”和“轻音乐团”,还将在28日晚为大家献上一场凉都人民自己打造的“凉都之夏”音乐会。预计文化节期间,直接参与演出的群众将超过1400人。
发展属于人民的文艺事业,需要政府组织推动。近年来,六盘水市县两级政府积极组织文艺创作,涌现出了《天穹的歌谣》《支格阿鲁》《依》等本土优秀文化经典剧目,其中《支格阿鲁》荣获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创作奖。这届文化节,政府还组织了第三届“群星奖”文艺作品评选,收集到的110件群众创作的文艺作品,涵盖了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以及美术、书法等领域,充分反映了凉都人民旺盛的文艺创作活力。
发展属于人民的文艺事业,需要市场积极介入。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凉都大剧院先后上演了童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型魔幻儿童舞台剧《冰雪女王》等优秀文艺剧目,德国柏林电影爱乐乐团、波兰交响乐团等相继在此举办了高水平音乐会,让凉都人民在家门口得以享受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各位领导、朋友们,今天,也许我们的节目编排得还不够精美,也许我们的表演还略显生涩,但只要我们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三线”时期能够在荒凉的乌蒙山腹地崛起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一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六盘水群众文化事业之花也一定会灿烂地绽放在乌蒙之巅。
最后,预祝2018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朋友们在凉都尽享清凉一夏!
谢谢大家!
李刚市长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2018年5月27日)
尊敬的姚景源特约研究员、谭建荣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去年的今天,我们怀着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梦想,相聚在这里,举办了“万物互联·智能未来——资源型城市发展新生态”的物联网高峰论坛。一年后,我们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再次相聚,围绕“万物互联·天人合一——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之路”这个主题,分享思想,共谋发展。在此,我代表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340万各族人民,向莅临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六盘水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去年的今天,借助贵州省委、省政府举办2017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东风,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掀开了我市物联网发展的帷幕,掀起了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热潮。一年来,我市物联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与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高速互联;率先在贵州实现NB—IoT全域覆盖,为在广域范围接入海量终端提供了基础支撑。一年来,我市物联网应用示范风生水起,润永恒公司猕猴桃果园物联网项目,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每年用工减少1.45万人次,降低了37%的人工成本;发耳煤业煤矿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生产效率提高了47%;昨天发布的“玩转六盘水”旅游APP,能够让您在指掌间将六盘水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网打尽。一年来,我市物联网生态圈正在形成,在国家安监总局研究中心的定点指导下,建成了六盘水安全云;与电信贵州分公司合作建设“智慧凉都”,建成了智慧城市体验中心;与华为、神州控股、车联邦等30多家企业联合筹建的六盘水物联网产业联盟,也将于今天正式揭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追求的是“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进入物联网时代,智慧生活的新空间已然开启,科幻电影中展现的“未来场景”已然临近,我们期待通过物联网实现的,不仅是物与物的相联、人与物的对话,更是加快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积力之所举则胜,众智之所为则成。我们将吸收好、运用好本次论坛的成果,借助各方力量、集聚优质要素,让物联网成为实现“万物互联·天人合一”的有效载体,更好地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百姓。我们将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双百工程”为抓手,对企业实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改造,在现代农业、工业转型、智慧旅游和智能物流上发出六盘水的“声音”、留下六盘水的“印记”。等会,将举行中国电信物联网示范城市、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挂牌仪式,这是两家央企对六盘水的关心关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进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智慧凉都”建设,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智能、更高效、更环保。热情好客的凉都人民,真诚邀请各位业界精英、行业翘楚到六盘水投资兴业,我们愿与大家携手开拓物联网这片前景广阔、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新蓝海”,共同开创“万物互联·天人合一”的“新天地”。
最后,预祝本次物联网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保护与开发并举 物质与精神并重 在美美与共中描绘美轮美奂小康画卷
——李刚市长在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研讨会上的演讲
(2017年8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此时此刻,我们坐在一个巨大的“陀螺”里,一起交流民族文化助推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上个月29号,也是在这里,我们举行了首届国际鞭陀大赛,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选手参赛,5万多人前来观战、旅游。在短短3天时间内,海坪彝寨能装下300多只山羊的“天下第一羊汤锅”,实现了10多万元的收入,海坪彝寨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这是民族文化推进脱贫攻坚最好的佐证。
六盘水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城市,目前全市还有31.65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1.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盘水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彝、苗、布依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近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以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往往是贫困问题突出的地区。这些年,民族文化在推动少数民族地
区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六枝特区梭戛乡高兴村用5万元资金,购置了20台织布机和纺纱机,分发给8位长角苗纺纱织布老艺人,鼓励她们传授民族技艺,发展民族特色工艺品,每教会1名年轻人纺纱织布,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给她们1000元的奖励。她们制作的工艺品,一部分卖给游客,一部分由博物馆出资收藏,2016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和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机统一。刚才,张志祥同志围绕“五融促五化”,介绍了水城县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全市以民族文化助推精准脱贫的缩影。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总结出了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和人们对“他文化”探究的欲望,民族文化因此不仅具备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具备了经济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保持民族文化的本真,又使其在传播中实现价值。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要在保护中进行开发。一方面,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要充满自信,无论是贫困群众自身还是外来者,都要认识到各种文化都应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互相之间应该平等共处、和谐发
展,既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低人一等,也不能以俯视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优秀内涵和独特风采,不能片面地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和取悦游客,而对民族文化进行过度商业包装甚至故意扭曲。在古老的北盘江边,坐落着一个名叫天门村的布依族村寨,这里有200多栋保存完整的布依族吊脚楼,大多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以这片吊脚楼为主题的纪录片《天门布依的最后田园》,曾经获得西部国际电影节一等奖。对这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当地干部希望进行开发利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但他们也告诉我,在没有想好如何保护之前,决不动手开发。
二要在开发中实现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能够形成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正向激励;同时,把民族文化传播好、展示好,这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民族文化商品生产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比如,水城农民画开始时只有20名画师、30名从业人员,年产值仅4万余元。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现有360多名画师、530多名从业人员,年产值达到810万元,共有15件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水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六盘水,类似水城农民画的民族民间工艺,
还有六枝新窑竹编、盘州平关手工编织、钟山马坝苗族刺绣和蜡染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再如,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村立足彝族舞蹈、唢呐吹奏等技艺,组建了彝族文艺队,表演彝族歌舞,其中压轴戏《恳合呗》《莫蒿亩》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文艺队不断壮大,表演队伍已有100余人,每年人均收入近万元。在法国尼斯参加狂欢节时,荣获了最佳表演奖。
以民族文化助推精准脱贫,不能局限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局限于对民族文化进行物质化的产品开发,还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乡土知识,他们最懂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最懂得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同时,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与自己的精神故园渐行渐远,而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大家往往能够重拾曾经丢失的“初心”,能够为自己疲惫的心灵找到栖息之地。我们要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内核,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引领。在六盘水的少数民族文化中,至少有三个精神内核值得挖掘。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彝族文化中,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昨晚,大型彝族歌舞剧《支格阿鲁》在凉都大剧院首演。支格阿鲁是彝族神话中与汉族的后羿一样的创世英雄,年幼时他和母亲被食人魔王堂博阿莫抓到空中,母亲为了救儿子将支格阿鲁抛到深渊,失去母亲的支格阿鲁得到了
雄鹰和马桑树的关爱、哺育。史诗《支格阿鲁王》这样写道:“雄鹰是你父亲,是鹰翅把你覆大;马桑是你母亲,乳汁哺你长大。”所以,彝族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彝族谚语讲:“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知天知地必知人。”“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树木连片,不怕水旱;河边栽柳,河堤长久;树木成林,雨水调匀。”在苗族、布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也都有类似“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我们要用好这些精神内核,把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与大生态战略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二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六盘水境内少数民族世居高寒山区,尤其是元明时期,少数民族为躲避战乱纷纷逃往偏僻山区,以土填石,开山造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三线”建设时期,原住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胼手砥足、携手创业,在偏僻荒凉的乌蒙山腹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今天,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族群众围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战,顽强拼搏,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创造新的经验,涌现出陶正学、杜少权等少数民族优秀代表。我们要用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激励和鼓舞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而不依赖,苦干而不苦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三是守望相助的互助文化。六盘水少数民族历来有守望相助、甘苦与共的优良传统。在彝族同胞中,有允许缺乏劳动力的人请求有劳动力的人无偿帮助他们生产的“俄沙”互助习惯。在彝族家支中,一家人生活遇到困难,整个家支都会凑钱出资,帮助其渡过难关。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是一个苗族村,曾经因贫穷而“远近闻名”,当地苗族农民陶正学,把个人经商积攒的上亿元资金全部砸到这个穷山沟,带领乡亲共同脱贫。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带动舍烹村和周边7个村实现了增收致富。陶正学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6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尤其需要各族群众一起发扬守望相助、团结互助的精神,齐心协力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同志们、朋友们,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我们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挖掘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民族自信,增强脱贫动力,凝聚起各方面同步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在美美与共中描绘六盘水市美轮美奂的小康画卷。
谢谢大家!
李刚市长在全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全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精神,总结2017年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天,我们把参会范围扩大到重点企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站在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高度,集中火力,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特区、区)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2018年目标责任书。既然立下了“军令状”,就要全面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以本级本部门的“完胜”,确保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下面,我就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讲五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
境保护的关切和叮嘱讲到哪里,有关的重要讲话、论述和批示指示达到300多次,形成了细致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新的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如今在环保领域,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在***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下,持续深化、覆盖全国、成效显著。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以空前力度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污染防治重点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圈可点。一是问题整改有成效。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贵州期间转交的202件案件全部按时办结答复,是全省唯一没有下沉督察的市州,也是督察指出突出问题较少的市州。我市被列入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的1个环保问题、2个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均达到整改要求。二是污染防治有力度。按照省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环境保护12
件实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攻坚行动,85个实事项目和46
个污染治理设施项目顺利收官。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比上年提高9.94个百分点,小城镇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三是生态建设有突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94%、高于全省1.64个百分点,“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六盘水排名全省第一。四是监管方式有创新。加强监管执法,形成专项执法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环保网格化”的监管模式。积极推广“互联网+环保”,完成“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主体工程,全市300余家涉危企业信息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五是责任落实有特色。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实现环境监管从“督企”向“督政”“督企”并重转变。构建“1+1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基本形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清醒认识全市污染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尤其是六盘水作为一个以煤电钢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作为贵州工业的先驱城市,历史形成的问题和现实面临的问题,都给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刚才,大家一起观看了市中心城区扬尘污染专项督查视频,这是直接到建设施工工地暗访拍摄下来制作的,直观反映了一些工地的情况,现场管理混乱、灰尘漫
天。这充分暴露了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视不够、监管不严、措施不力等问题,反映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从2020年的“全面小康”到本世纪中叶的“现代化强国”,分为两个阶段安排,每个阶段都有对“美”的追求: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特征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过去大家是“盼温饱、求生存”,现在是“盼环保、求生态”。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我们要紧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调整粗放的发展方式,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六盘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二、动真碰硬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2017年4月26日,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开展督察以来,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亲自挂帅,亲自研究部
署,亲自组织政策设计,亲临一线检查督促,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按照省的安排部署,我们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作为,全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刚才,资湘同志通报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对号入座、主动上手、对标整改,把部署变成行动,把行动转为成效。对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省交办的23个问题,正在整改的7个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讲条件、不讲理由,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举措,确保整改到位。对于环境保护部西南督察局反馈我市存在的5个方面问题,要一条一条进行梳理,一项一项列出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4月3日,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决定对78个重点问题实施第二轮“五个一批”,其中涉及我市的“挂牌一批”4家、“约谈一批”3家、“关停一批”1家、“问责一批”1家、“曝光一批”1家。县区和部门要加大督促检查和督办问责力度,切实开展好各项排查整治工作;企业要履行好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及时主动抓好整改落实。特别是钟山区150万吨污泥处置项目,是中央环保督察正在整改的7个问题之一,且超过整改时限未完成,反复被中央和省通报;在省第二轮“五个一批”中又被纳入了“约谈一批”和“问责一批”名单,钟山区区委、区政府要拿出超常规措施,尽一切努力加快项目建设,决不能再拖全市“后腿”。
今年3月29日,中央新闻联播报道了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人数的统计情况,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7省市共被问责1048人,其中省部级干部3人、厅级干部159人、处级干部464人。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可谓“重拳出击”“刺刀见红”,下一步的监督和问责只会越来越严。6月份国家层面将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按照“查进度、查责任、查质量、查新情况”的要求,对照去年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的各项标准,做到工作力量一模一样、工作要求一模一样、工作力度一模一样,以整改展现担当、诠释忠诚。对整改完成的,要巩固完善,看整改方案确定的措施是否一一完成,要求建立的制度是否建立,印证资料是否完备。对正在整改的,要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整改措施是否有效,推进时序是否能按时完成,做好研判,及时处置。各整改责任单位要开展“回访”工作,看群众满不满意、理不理解、支不支持,积极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和答疑,把群众合法诉求解决好,把情绪疏解好,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市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下设的5个工作组,要认真履职、敢于较真,一盯到底、一督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过去,为改善环境质量,国家掀起了“环保风暴”;现在的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可以说是打响了环境保护的人民战争。大家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实实在在把整改工作做好,以整改的实效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三、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市环境污染治理面临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问题,重中之重是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
当前,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成绩丢人。2017年我市虽完成省下达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的优良天数比例任务,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挂末,中心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值均未达到要求,其中PM2.5是全省唯一一个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市州。2016年,贵阳市、遵义市和我市PM2.5都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如今只剩下我们还在拖全省“后腿”。从今年的情况看,1—2月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继续在全省垫底,水城县和钟山区分别排全省第66位、第86位。二是形势急人。今年,省下达我市AQI优良率的目标为94%,这意味着全年仅允许出现22天污染天气。但截至3月31日,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天数已达12天,同比增加4天。历年监测数据表明,冬季是大气重污染高发时期,而现在春季都未结束,全年还剩下3/4的时间,污染天数就已超过去年同期、超过今年污染控制天数的一半,完成今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形势非常严峻。三是责任逼人。3月19日,省整改办对我市空气质量问题进行了约谈,严肃提出整改要求。近期,接省环保厅通知,我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已被纳入省“十大污染源”
专项工作内容。我市与省签订的2018年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就要被“一票否决”。可以说,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42μg/m3下降至现在的40μg/m3,但依然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造成大气治理工作被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是省内唯一一个中心城区仍然存在重工业企业的城市,加之我市中心城区地处两山包围的狭长地带,易形成静止锋和逆温等气象,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尽管造成空气污染有诸多客观原因,但工作滞后的根本原因还是主观所致。刚才观看的视频就充分印证,扬尘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还是认识和管理不到位。2017年12月22日—27日我市连续出现污染天气,市政府召开重污染天气管控紧急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然而此次督查中发现,水城县、钟山区虽然也比照市级召开了相关会议,但未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督查中发现,六威高速三标段安凯达商混施工地段附近的自备砂石厂无任何扬尘处理设施,施工扬尘和道路运输扬尘污染严重。还有水城县明硐湖二期项目和御景江山项目,2017年12月28日省大气办现场督导检查反馈时就特别指出该工程长期脱管,未采取任何防尘、降尘措施;今年1月25日市政府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时发现该工地依然未采取任何扬尘管控措施,尘土到处飞扬;
2018年3月3日再次督查时依然故我,没有任何改变,反映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水城县明硐湖二期项目和御景江山项目施工单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采取扬尘管控措施,抓紧整改到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牵头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护蓝”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精准施策。一要突出防治重点。省环保厅提供的源解析材料显示,我市细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为建筑尘、工业粉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道路扬尘和生物质燃料,其分担率分别为23.4%、22.6%、22.6%、16.3%、10.6%和4.5%,充分说明了扬尘污染是导致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必须紧紧扭住这个“牛鼻子”,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共同发力。二要开展专项整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六盘水市2018年中心城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4月4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共识。刚才会上宣读了该方案,进行了强调。会后,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方案明确的各项部署要求,分行业分部门细化专项方案,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尤其是各企业要积极承担环保社会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达标排放。要深入推进以气代煤压减燃煤污染三年行动,确保到2019年市中心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城市建成区及周边乡镇基本无企事业单位燃煤设施,居
民炊事基本实现无煤化。以气代煤是我市改善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城管局要抓好落实、抓紧推进。三要树立正面典型。这次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中,我们将按照文明施工七个100%的标准,选取4个施工工地打造全市的样板,对此,要积极给予支持,按期打造完成。样板打造出来后,有关部门要组织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四要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文明施工七个100%的行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按照高线从重处罚。宣传部门要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开展暗访,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执法部门要第一时间跟进处罚。五要坚持铁腕治污。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理解并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我做起,市政府所有班子成员都不能为环境违法行为说情、打招呼,任何部门也决不允许。市政府扬尘专项整治督查组要不定期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上心、不负责、不当回事,仍然阳奉阴违的要从严、从重处理。
四、全面推进“清水”“洁土”“治渣”攻坚行动
蒲波副省长在全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上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重点抓好“护蓝”“清水”“洁土”“治渣”四大攻坚行动。我们在全力以赴抓好“护蓝”攻坚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同时,也要精心组织实施好“清水”“洁土”“治渣”攻坚行动。
我市地处长江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从流域范围看,不仅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所在地和重要集雨区域,还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做好我市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不仅事关全市人民群众福祉,还对保障黔中地区饮水安全、促进两江下游水生态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一年,虽然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个别领域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是在省对我市“水十条”考核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项重点任务未完成,增比进位指标中“水质量管理指数”排在全省第8位。二是受黄泥河断面和金竹沟断面水质超标影响,2017年全市17个地表水省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94.1%,与上年相比下降5.9个百分点。三是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低,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已建成的2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仅8家能正常运行;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大量雨水、地下水等非污水混入,导致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对于治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要求,以开展“清水”攻坚行动为抓手,抓好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确保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优良比例、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要加快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断提高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水平,减轻水城河截污沟和下游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巩固提升水城河治理成果;加大乡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加强已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不能让其成为“摆设”。要
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违法问题全部按期清零的要求,全面排查治理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载体。相比于大气、水污染,土壤污染扩散慢、易累积,具有滞后性,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与全国全省一样,当前我市土壤污染防治最大的难点在于污染面积、污染程度等底数不清。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我市去年7月启动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计划在今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这项工作是打好“洁土”攻坚战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切实把情况摸清
楚、把数据统准确。要按照“边调查、边治理”的原则,以钟山区、水城县为重点,持续推动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探索总结成熟的污染修复模式,促进全市层面治理工作的协调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关键还是在严控污染源,从根子上保护土壤免遭侵害。针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实际,要按照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要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开“三改三化”,大力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让农村更干净、更整洁、更美丽。
对六盘水来说,“治渣”攻坚战的主要任务和压力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2017年,全市产生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2518万吨,占全省的33.58%,综合利用率为68.9%,累计堆存量达2.2亿吨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仅堆放而不利用,既占用大量土地也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处置不当将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2013年7月,***总书记在武汉考察废弃物的绿色回收利用时指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只要利用得当,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煤矸石不仅可以用于发电和建材,也可以提取有价元素。据专家测算,1吨煤矸石制成烧结砖,产值为400元左右,而采用化工技术对煤矸石进行深加工,提取铁、铝、硅、钛等元素后,产值可达到3400元。我们要结合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技术、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将其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引进一批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方面的优强企业,努力把固废利用做成产业。省里将启动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经信、环保等部门要积极主动向上对接,做细做实基础性工作,切实摸清我市固体废物存量和污染现状。特别是对工业渣场,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的监管,更要严格按照环保技术标准,加强环境安全隐患的日常监管,落实规范化整治,确保环境安全。
五、压紧压实生态环保责任
***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我们不仅要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更要做践行者、引导者,以担当精神履职尽责,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地见效。
一要明确责任主体。市、县两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执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当好“施工队长”,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分管负责同志工作落实情况。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具体,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推进会,调度研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各部门“一把手”是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对涉及的事项主动抓、亲自抓。企业要履行好主体责任,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从今年5月开始,市政府有关领导要开展暗访督查,发现的问题要纳入台账,挂牌督办。
二要列出任务清单。市环境保护局要将今天会上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进行分解,对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事项、完成时限、工作要求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一一对应的责任链任务链,确保每项目标和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逐项制定落实方案、细化落实措施、明确落实要求,拿出时间表、作战图,把环保目标任务细化到天、量化到具体项目,做到当日任务当日毕,“一日一清”不欠账。“1+14”管理体系涉及的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要实时跟踪调度负责事项的落实,实行销号管理,及时建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交账。对进度滞后、成效不明显的,要提前介入,加大帮助指导力度,严防“欠账”。盘州市、六枝特区要摸清辖区空气质量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要强化督查问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建好用好督查台账,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件任务一件任务建档,做到周有督促、月有检查,查不落实的人、督不落实的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督查、谁落实”的要求,将督查落实与决策同安排、同部署,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倒逼工作落实。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要求,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对落实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严肃进行问责。
同志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李刚市长在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8月23日)
当前,我们正投身一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投入力量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指挥下,六盘水同全国全省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在这场攻坚战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战果,但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刚才,我们观看的两个短片,一个展现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一个揭露的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弘扬先进、纠正错误,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反之就可能功亏一篑。
今天,市委、市政府用一整天的时间,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召开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今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的部署要求,抓住战机、集中火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会,周荣书记要作重要讲话,对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提要求、作部署,下午有关市领导还将具体安排相关工作,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工作方向,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序向前推进
脱贫攻坚走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距离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只有3年时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只要方向对了,抓手找准了,虽远必至;如果方向出现了偏差,就会贻误战机、贻害全局。***总书记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总书记又指出,“
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总书记还强调,“
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明确告诉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脱贫攻坚,既要按标准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加快进度、提高标准。
中央和省已经明确,衡量贫困群众脱贫的标准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衡量脱贫攻坚工作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是“两率一度”。这两条标准是我们扶贫工作的“指挥棒”,脱离这两条标准开展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从“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来看,“一达标”关键是个算账问题,在帮扶措施到位、见效后,还要帮助群众把账算清楚。在走访困难群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相当部分贫困户,留在家中的只有老年人,这些老年人没有知识文化,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自己有哪几个方面的收入,每笔收入有多少钱,也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自己的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自己曾经取过多少钱。所以收入达标要通过验收,关键是我们要帮助群众把收入账算清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相对容易,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对于我市贫困地区来说,吃穿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部分贫困群众来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还有差距。围绕解决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从中央到省到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现在的关键是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要熟悉政策、知晓政策,真正让这些政策全面兑现到贫困群众身上。住房安全保障问题,这些年我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已经解决了相当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的任务明年可以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全市还有15996户,今年要完成5428户。农危改核心是要解决住房结构质量安全问题,并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三改”。这是省里的统一要求,不需要层层加码。“两率一度”
中,漏评率、错退率能不能达到要求,关键在于基础工作精不精准。而满意度能不能达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关键在于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是否做到了既用力又用心、用情,用心用情了,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心不到、情不到,投入再多群众也可能不认账。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时刻牵挂贫困群众,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作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七个强化”“八条要求”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出台“1+10”政策文件后,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大比武”等活动,在8月6日召开的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又明确了19
个方面的政策文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相关政策,市委、市政府从我市实际出发,也研究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已经印发这次会议征求意见。中央、省和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只要抓好贯彻落实,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有了保障。全市各级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吃透政策要求,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要求不打折,推动全市脱贫攻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八个攻坚战
根据孙志刚书记、省长打好四个硬仗的要求及《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好“三变”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劳动力培训、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八个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打好八个攻坚战,是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要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难点重点,确保八场大战全线告捷。
第一,着力保障资金需求。首先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省里出台的19个政策文件,含金量高。其中,仅产业扶贫方面涉及到的投资加起来就将近1100亿元,农村“组组通”公路总投资达到388
亿元,这些钱相当部分由省里统一投入,我们要积极、精准地谋划项目,争取得到省里更多的支持。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争取和使用省设立的脱贫攻坚投
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的问题。建立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是省委省政府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尤其是扶贫产业子基金对推动产业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截至8月7日,全省扶贫产业子基金累计通过评审项目291个、评审资金109.22亿元,我市仅13个项目通过评审、评审资金11.86亿元,项目个数在9个市州中排名最后,通过评审的投资额度排名第五。在省政府办公厅组织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调研报告中,反映了扶贫产业子基金“落地难”表现出的6个方面问题,即工作统筹不够、项目谋划不够、业务培训不够、专班力量不够、执行落实不够、工作创新不够。对此,志刚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下半年要抓出更大的成绩。如培常务副省长也作出了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志刚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如培同志批示要求,抓住用好省里设立基金提供的难得机遇,争取今年我市通过评审的投资额度占全省的12%以上,力争达到15%,项目个数要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请市扶贫局、农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拿出具体的措施。省里对脱贫攻坚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但市、县两级的配套压力也比较大。比如,农村“组组通”公路,每公里还需市、县两级投入10万元,每年每公里1500元左右的养护资金需要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四类重点对象户的补助资金,除中央财政补助之外,由省、市、县按5:2:3的比例分担,其他农危改户和“三改”新增投资由市、县按4:6的比例分担;贫困劳动力培训方面,需市、县两级配套10%
;产业扶贫方面,市、县两级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健康扶贫方面,也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加大投入,强化基层医疗经费保障。对这些省明确要求配套的资金,无论如何要及时足额配套到位。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还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特别是一些有经营收益的扶贫项目,要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通过PPP等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雪中送炭的钱要千方百计满足需求,锦上添花的事要坚持量力而行,防止盲目上项目、铺摊子。
第二,积极破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现在到农村调研,除了春节期间看见年轻人多一点之外,平时见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据人社部门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市有农村劳动力135.2万人,共有57.15万人在外务工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的78.05万劳动力还有相当部分在外打零工。现在全市“3155工程”共有320.75万亩,按照每个精壮劳动力每年平均管护5亩左右计算,约需要64万精壮劳动力管护。六枝月亮河乡猕猴桃基地,有620亩猕猴桃进入挂果期,授粉时需200个工人连续工作一个星期,用工十分紧缺,甚至需要从市外、省外去
找工人。实际上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不仅仅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总量短缺的问题。解决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扶贫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谋求新的办法。一要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一些种养殖基地管理还比较粗放,影响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经营效益。
刚才播放的第二个短片中,有相当部分案例是管护不当造成的。要学习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细化劳动分工,优化劳动力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贫困群众从个体农民转变为农场或基地工人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升上,也体现在个体劳动者的自由散漫向现代农场劳动者组织性、纪律性的转变上。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干部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这一转变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具备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形成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二要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一些基层干部往往埋怨贫困群众有懒惰思想,响应政府号召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一般人都是理性的,在考虑投入的时候,首先要先考虑收入,这种投入包括机会成本。预期收入大于投入,就有积极性,反之就不愿投入。润永恒公司初期在米箩建猕猴桃产业园时,采用土地流转加雇佣工人的模式来经营管理,被雇佣的农户对收益的预期不明确,出工不出力、管护不到位,导致刚种下的苗木存活率不足10%,造成800多万元的损失。之后,公司采取“三变”的办法,将土地流转变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将雇佣务工变为技术入股,把贫困群众列入网格管理团队,按网格收益分享30%的利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三变”是六盘水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要用好这根群众脱贫增收的
“黄金腰带”,密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户的劳动积极性。三要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减少劳动力需求。位于水城县野钟乡农业园区的金玲籽公司,在基地内建成了水肥一体化物联网项目,覆盖猕猴桃基地1000亩,通过物联网的使用,基地常年用工量从原来的50个减少到25个。要按照“五全六化”的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配套建设农业园区智能化设施设备,提高园区智能化管理和生产水平,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四要通过发展管护投入少的产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比如,刺梨是管护投入相对较少的品种,达产后每亩每年管护仅需11个工,能够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实现较好的收益。下一步,要因地制宜发展管护要求低、劳动力投入少的产业,既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增加农民的收益。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产业扶贫扶得起来扶不起来最终要看市场,只有把土地中的产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并且能够卖个好价钱,农民才有收益,脱贫才有保障。一要坚持市场导向。要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不能“拍脑壳”瞎指挥。对于已经有的农产品也要围绕市场需求来找卖点。比如刺梨。刺梨鲜果的市场主要在省内,现在我们种了80多万亩刺梨,加上其他市州的产量,省内市场是消化不了的,必须发展精深加工。如果我们的加工项目上得早、上得好,不仅能够消化自己生产的刺梨,其他种植刺梨的市州也有可能变成我们的基地。如果我们的加工上
不来,要么自己的刺梨鲜果卖不出去,要么我们变成别人的基地。
再如茶叶。我们的茶叶论规模、论品牌、论品质,与有的市州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们有“水城春”这样的早春茶,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综合影响,出茶比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早15天左右,比杭州一带早20天左右,往往能在春节之前出第一锅茶。“天下第一春”这一卖点是其他很多茶叶无法比拟的。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带有唯一性的优势,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占有市场。二要尊重市场规律。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有规模才有份额。我们有很多好产品,但往往只能成为礼品、贡品,不能
成为商品,关键是没有规模。这里,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土地又十分破碎,农产品难以自然形成规模;也有主观的原因,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够,对土地资源的整合不足。比如蔬菜,很难看到成规模的蔬菜基地,往往即便有一块成片的菜地,也是东一片茄子、西一片黄瓜,零星分散。最近大家对本地蔬菜占有本地市场的问题谈论得比较多,实际上这里面既有销售的问题,也有生产的问题。作为销售商或者集团消费者,需要考虑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持续稳定的供货渠道,如果我们的基地没有一定规模,供应的蔬菜今天有明天没有,就会影响销售商或者集团消费者的正常运营。当然蔬菜从田间到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要想实现本地蔬菜占有本地市场,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基地规模的问题。农业部门和商贸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遵循市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三要拓宽市场渠道。农产品要卖得掉、
卖得快、卖得好,必须搞好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当前省委省政府在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大力推进“黔货出山、风行天下”,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也在采取有效措施打造贵州农产品整体品牌,扩大我省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我们要积极加强对接,争取更多支持,搭上省里这艘“航母”,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同时要积极寻求农产品订单,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业和机关食堂对接,建立起更多直接有效的供销关系。这里要特别强调电商的问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的销售,有的甚至在产品成熟之前就已经在网上被订购一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电商或者说网络销售在整个农产品销售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我们要顺应这一形势,总结现有龙头企业电商销售的成功经验,采取一定的激励引导措施,切实提高电商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比例。
第四,切实用好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力量。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中央为了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dang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央确定大连市对口帮扶我市20年来,大连市在资金、项目、干部培训和挂帮等方面给予了我们无私的支持,对我们加快脱贫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大连市认真落实***总书记
和中央关于对口帮扶的要求部署,把帮扶我市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我市党政代表团到大连市学习考察,签署了两市2016—2020年援助资金项目备忘录,启动了市民族中学改扩建等帮扶项目,对口区县、结对部门也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大连市还选派了10名干部到我市挂职三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深化交流,加强往来,积极对接,全力促成协议事项落地见效,实实在在转化为脱贫攻坚成果。在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大学、攀钢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定点帮扶我市有关县区的机遇,用好各帮扶单位优势资源,力争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帮扶,大力实施“千企帮村”,积极动员民营企业精准结对深度贫困村,全面参与到社会扶贫中来。北京91金融是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根据与我们达成的意向,最近精心组织北部五乡镇22个贫困家庭学生到北京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孩子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自信,他们还通过众筹的方式帮助市农投公司猕猴桃酒扩大销售,并谋划在营盘乡和保基乡建设“乡村工坊”,推动当地农产品就地加工。我们要积极寻求与更多像91金融这样的企业开展合作,加快形成社会力量帮扶我市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第五,坚持把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乡镇的基础工作还做得不扎实、不牢固,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档案资料还不完善、不精准。比如,前几天我到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调研,在贫困户赵某某家中,了解到夫妻二人都超过60岁,按照省的规定应确定为无劳动力,但卡册信息却显示其妻仍有劳动力、家庭有务工收入,而且村支书、第一书记对此情况一问三不知。有的地方反反复复几次“回头看”,再普查、再核实,仍然存在不少识别不精准、退出不精准的情况。今年8月5日至25日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允许我们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进行更新,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核查识别录入漏人漏户的贫困人口就超过3万人。基础信息不精准、项目申报和实施不精准,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做到精准二字,唯有作风务实、细致扎实,没有捷径可走,没有方便之门。各级干部特别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要强化责任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实做深做细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第六,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围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过去乡镇干部是千方百计去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现在各方面的资金项目铺天盖地地安排下来,落在一个贫困乡镇的头上,资金额度数以亿计,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对我们的基层干部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考验。挑战的是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看我们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能不能统筹兼顾,把各方面的建设安排得井然有序,就是要看我们能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要,能不能解决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新困难新问题。考验的是我们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定力,就是要看我们面对利益的诱惑和巨额的资金,能不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保持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要把加强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在该投的项目上,一分一厘都投在贫困群众身上,投下去就能够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加强产业管理,强化田间管理和后续维护,确保项目持续稳定发挥效益,支撑群众脱贫增收。要加强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严格招投标等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加强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维护,切实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无论是产业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都要科学选址,切实避免出现地质灾害隐患;都要注意生态保护,切实避免破坏林地;都要完善环评手续,切实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三、聚焦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根据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我市水城县被列入深度贫困县,营盘乡和保基乡属于极贫乡镇,另有162
个深度贫困村。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欠基础、少条件,对贫困群众的带动作用有限。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更是坚中之坚、硬仗中的硬仗。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确保这些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在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要按照***总书记
提出的新增资金、新增项目和新增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三个倾斜”要求,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将各类资金、惠民项目、建设用地等资源要素重点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将已布局深度贫困地区的项目提前实施,将农村普遍适用的项目优先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深度贫困地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必须围绕如何减贫来进行,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同时要坚持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做到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真正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切实防止以区域发展之名上项目、要资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了,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了,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
在深度贫困地区,有的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文化,促素质、促脱贫、促发展”活动,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办法,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苦干实干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确保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李刚市长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刚才,四个县区政府和市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会,周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坚定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中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提供人民满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全市医疗卫生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全部取消药品加成,4家城市公立医院进入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初步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25%,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大力实施健康医疗扶贫行动,为全市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不断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完成卫生、计生部门合并整合,2012年以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事业98.55亿元、年均增长21.66%。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兴办的凉都医院即将开诊,创建三级医院5家,二级甲等医院7家,基本完成乡镇卫生计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校医配置、乡镇执业医师实现全覆盖。全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6.02张、1.68人和2.15人,较2012年分别提高41.9%、21.7%和54.6%。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下大力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8.36%,传染病发病率为432.26/10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6.64/10万、
8.69‰、6.46‰,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2.99岁。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
管理信息平台,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成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健康产业发展持续加快。依托独特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大健康医药等领域市场主体,华瀚集团、红豆集团、葵花药业等知名大健康企业入驻六盘水,三特药业、圣济堂药业发展加快。全市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制药企业4家,取得药品生产批号产品34个。五是健康环境持续改善。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大力开展“四创”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经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并且在前不久接受了技术评估。建成凉都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公共体育设施,夏季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六盘水市“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来看,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弱、医疗卫生事业人才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全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优秀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少,仅有在读医学博士1人、硕士学历79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0.24%、0.5%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特别是全科、儿科、妇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来看,服务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弱,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从体制机制改革来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步晚、进展慢,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不够大,异地横向结算不畅通,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医药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还比较突出。食品药品监管滞后,餐厨废弃物监管、处理和回收等工作亟需加强。从群众健康意识来看,一些人缺乏健康的生活规律,运动量少,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熬大夜”“喝大酒”“吃大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屡见不鲜,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行为屡禁不止。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加快建设健康六盘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有力抓手。同时,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之一,是城市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构建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孙志刚省长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医疗卫生事业仍是贵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突出短板。”六盘水也同样如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加强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一)坚持精准导向,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认真学习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精神,全力抓好健康扶贫工程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对象要精准。目前,全市共有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要精准掌握患病农村贫困人口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一一落实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是施策要精准。目前,全市已认定40.94万医疗救助对象。截至2016年底,新农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累计惠及2.48万人次,报销费用1.09亿元,报销比例达到89.96%
,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大力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稳步提高报销比例,让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贫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三是服务要精准。市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要主动对接,抓紧建立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今年要实现全市范围内跨机构跨地域就医保健“一卡通”。四是管理要精准。加强医疗救助对象动态跟踪管理,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要及时纳入健康扶贫范畴,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对已经康复并得到保障、达到脱贫标准的,该退出的要及时退出;对丧失劳动力、家庭人均收入在标准线以下的,要及时落实政策兜底保障;对需要继续治疗的,要落实“三重医疗保障”,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
(二)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推动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全面提升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一要聚焦重大疾病抓防控。建立完善“医疗健康云”,积极发展智慧医疗,建立重大疾病病情监测网,提高重大疾病防控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突出抓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快处置。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高度重视精神疾病防控,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二要聚焦重点人群抓防控。当前,少年儿童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小胖子”“近视眼”数量逐年增多,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要更加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妥善解决好儿童肥胖、青少年近视和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更加重视妇幼健康,实施国家和省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工程,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要分别建成1所妇女儿童医院,县级妇幼健康机构全部达到二级标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提供规范孕妇保健、儿童保健服务。更加重视老年人健康,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3.31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失能老人2.76万人。要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发展“银发经济”
,以社区为重点开展老年人身心健康指导和关怀服务。要更加重视特殊人群健康,我市现有残疾人15.6万人、留守儿童2.83万人、农村留守老人1.22万人,要抓紧健全完善残疾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动态精准管理,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三要聚焦全民健身抓防控。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365行动
计划,举办好夏季国际马拉松、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运动会,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让全民动起来。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去处、搭建平台。四要聚焦环境治理抓防控。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做到“美丽凉都拒绝污染”。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全力攻坚“四创”工作,采取超常规举措,盯紧目标、精准发力,全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今年能够创建成功,到2019年能够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五要聚焦中医药发展抓防控。我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中医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加快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民族医药研究、挖掘、整理和保护,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规范的“治未病”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围绕医养结合、健养结合,重点发展红豆杉、铁皮石斛、龙胆草等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支持苗药、彝药等民族药和地方特色医药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集生态农产品种养殖、旅游观光、食疗、医药保健等为一体的滋补养生基地。
(三)坚持资源下沉,全面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用3
年时间,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让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坚持在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让群众就近就医、放心就医。具体来讲,要着力提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要提升人才支撑能力。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核心。按照省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市需要新增执业(助理)医师近2900人、注册护士近4000
人、全科医生200余人,完成目标时间非常紧,难度也非常大。要牢固树立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尽快补齐人才短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培养引进工程,用足用好援黔专家团等力量,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和管理人才。二要提升基层诊断能力。深入实施医院提升工程,优化配置诊断设备,实现县级医院设备标准化配置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区域性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中心建设。抓紧制定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实施方案,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便捷、可持续的远程医疗服务。三要提升疾病治疗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尽快补齐基层妇产、儿科等特色专科,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深入开展市内医院帮扶活动,加快实现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全覆盖、二级医院帮扶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牢牢抓住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对口帮扶机遇,积极争取大连、浙江等地三级医院结对帮扶我市县级人民医院,着力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四要提升康复护理能力。加快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康复医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康复科室、增加护理床位。到2018
年,县级医院、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医学科。加强康复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康复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五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提质工程”,力争每个县有一所以上三甲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抓紧完善疾控和妇幼健康服务设施,加快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
三、创新业态、多元发展,培育发展壮大健康产业
李克强总理强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两个‘翅膀’。”有专家认为,健康产业将是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我市自然生态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空气清爽,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十分巨大、大有可为。
一要围绕优势抓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避暑度假、生态文化体验、温泉养生等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冬去海南、夏来凉都”的休闲养生度假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打造省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20个。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推进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医药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启动“医养融合”
试点,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建设中高端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健康医疗产业,打造一批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医疗企业,构建优质便民的健康服务圈。加快发展
健康运动产业,大力推进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南方冰雪运动基地、牂牁江滑翔伞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取成为“全国群众体育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和“全国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支持中药材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延伸红豆杉等重点中药材产业链,力争培育一批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全产业链大品种。加快发展健康管理产业,用好“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大力发展以家庭医生、保健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二要瞄准方向抓项目推进。做好项目谋划,盯紧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相关行业规划及国内外大健康产业热点,抓紧谋划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前景好的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率。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督查,严肃责任追究,真正形成“精准谋划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
三要紧盯市场抓主体培育。目前,我市产值1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仅有3家,缺乏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抓好医药企业培育,大力实施“巨人计划”和“125”
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中药、民族药和健康医药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企业抱团发展,推进上下游关联产业整合,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健康产业项目库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健康优强企业。
四要突出特色抓品牌打造。深入挖掘“中国凉都”品牌的养生内涵,注重差异性和唯一性,重点打造以铁皮石斛、红豆杉为代表的特色保健食品品牌,以温泉疗养、避暑度假为代表的健康旅游品牌,以山地运动、高原训练为代表的健康运动品牌。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我市优势药品进入国家和省医保、基药目录。用好夏季国际马拉松、“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重大活动,依托电子商务、新兴媒体等重要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提升健康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总书记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更加注重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要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抓统筹、求突破。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激发公立医院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让他们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真正把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还给医院,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要着力破除“以药养医”,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步骤,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灰色利益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医新秩序,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完善“医共体”改革。
二要围绕药品有效供应抓统筹、求突破。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提供药品种类多,涉及利益主体多,生产流通环节复杂,非法挂靠、牟取暴利、吃拿回扣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要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全环节发力,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减少流通环节,压缩药品成本,挤掉药价虚高水分。支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提升药品质量,积极参与全省药品供应竞争。加强药品供应保障,推进县、乡、村一体化配送,保障基层特别是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供应。推进医药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全过程追溯体系,规范药品配送行为。加强药品使用管理,严控“大处方”“大检查”,全面推进合理用药。
三要围绕深化医保制度抓统筹、求突破。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推动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大力推动异地就医结算,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让群众感受到便捷、实惠。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四要围绕加强综合监管抓统筹、求突破。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关乎生命、关系民生,一点都大意不得。要以食品药品安全为突破口,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着力构建综合监管体系。以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到2020年,力争盘县建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钟山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坚决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惩治一批,让食品药品安全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依法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五要围绕鼓励社会办医抓统筹、求突破。针对我市民营医院散、小、弱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和大型设备购入三重限制,实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现有民营医疗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到2020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另一方面,要加快规范社会办医行为。建立完善社会办医督导检查评估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范化、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建立退出机制,对谋取不当利益、社会信誉度低、违法违规营业的,依法依规查处。
同志们,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加强工作统筹、细化分解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努力开创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8981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

  • 全市保密工作会议讲话

    全市保密工作会议讲话范文同志们: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保密工作至关重要。这次会议是经xx批准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2023…

    2023年5月16日
    7
  • 在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在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950字)    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和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2023年9月22日
    13
  • 闯出半导体照明的中国道路——记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江风益

    闯出半导体照明的中国道路——记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江风益在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硅衬底LED项目”荣获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风益带领团队进行的这项研究…

    2022年5月5日
    20
  • (7篇)党员领导干部2023年述职报告汇编(个人)

    党员领导干部2023年述职报告汇编(个人)(7篇)党支部书记2023年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各项工作…

    2023年12月16日
    17
  • 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原因分析和下步措施

    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原因分析和下步措施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主要是主…

    2023年8月15日
    25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始终把推动金融政策落实落地、引导金融…

    2023年2月10日
    4
  • 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2023年工作谋划

    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2023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创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加强对信贷总量、结构和金融指标监测分析调度,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挖掘市场潜在融资…

    2023年1月4日
    3
  •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获取1000G公文写作资料库
  • 在2023年区师德标兵颁奖典礼暨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在2023年区师德标兵颁奖典礼暨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X中学历史教师X,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经历和感悟。此刻站在这里…

    2024年1月25日
    6
  • 在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xx局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推进xxx厅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

    2023年9月4日
    18
  • 关于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

    关于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加强党组织建设作出部署,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

    2023年10月29日
    10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