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友: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申长友
(201X年3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奋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统领,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风险挑战,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201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85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80万亩,海参养殖面积15万亩,成为全省重要的海参养殖基地;已建和在建万头奶牛场3处,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居全省首位,渔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3%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突破17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8家;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项目105个,总投资138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近年来共流转土地17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成立了两个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实行了新的管理运行体制。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步伐加快,201X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64.9亿元,较年初增加109.6亿元,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是统筹城乡力度加大,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1X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衬砌骨干渠道24.4公里,新建农村住宅25736户,改造危房4614户,完成了125个标准化农村社区的配套建设和332个村的基础公益设施项目。全面启动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1.43万亩,启动了10处生态林场建设试点,修复湿地20多万亩。
四是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5元,增长18.9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2060元、4200元,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98%和99%。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211

”工程、校舍安全改造扎实推进,农村“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农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农业农村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种植业比重偏大、效益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改善农村面貌的任务仍然较重;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面临新形势,确保安全的压力很大;五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等等。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9年的中央1
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第五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和农村工作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我市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切实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建设黄蓝经济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任务,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努力把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这一大局,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大项目带动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推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
大力推进产业特色化。要大力开展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绿色高端种植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突出抓好利津循环牧业、河口澳亚万头奶牛场等12个过亿元项目建设,开工建设50处生态牧场,创建10个省级以上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改造提升鲁北畜产品大市场,打造黄河三角洲大型畜牧基地。生态渔业,重点建设8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大力发展名优海珍品生态养殖,全面提升黄河口大闸蟹、海参等优势水产品养殖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绿色高端种植业,重点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10个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和3个高标准蔬菜育苗中心,发展1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在优势区域扩展林果基地规模,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培育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发展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策划举办一批大型农业节庆活动。大力推进布局园区化。
园区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今年,国家、省将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各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我市也将制定具体意见,落实配套措施,在农业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经济效益和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平台、新亮点。部署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突破年”活动,市级集中发展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继续抓好现有三大产业园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南郊林场、乳业、蔬菜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力争年内创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重点抓好泰国正大集团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千亩优质牧草基地等大项目建设,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迅速形成大开发、大发展格局。现代渔业示范区,重点搞好一、二期工程生产运营,加快滨海蓝镇和海水育苗场建设,实施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渔业精品区。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建设2-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经营产业化。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更高层次的产加销一体化,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市农业企业大多以种养生产为主,利润空间小,带动作用不强。要以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围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今年,重点扶持30家左右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膨胀规模、加快发展,力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70
家。二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对接农户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抓规范促提升的基础上,不断膨胀总量,拓展服务覆盖面,今年重点培育50家市级示范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密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以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抓手,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强化源头控制,严格市场准入,探索建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模式。要加大黄河口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今年争取新认定“三品”生产基地20个以上、“三品”农产品50个以上。
大力推进设施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我市的薄弱环节,必须下气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麻湾、双河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胜利闸前泵站,改造王庄灌区泵站,提高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加大排河治理力度,疏浚治理刁口河和淄河。搞好末级渠系建设,实施7片共4.5万亩田间节水改造工程。配套完善农业示范园区水利设施,支持广饶县创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二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要求,加大土地综合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未利用地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今年开发治理土地50
万亩。农业部门要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积极推广水肥综合利用、地膜高效降解等技术,开展健康施肥行动,提高耕地内在质量。三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示范推广,今年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要达到80%以上。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努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农机服务组织。
(二)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的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都突出了农业科技这个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工作水平。
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抓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建工作,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化农业产学研结合,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和盐碱地开发,加强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积极探索盐碱地生态高效开发的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发展现代种业,深入实施种业科技振兴规划和农业良种工程,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农业新品种,培育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二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突出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在全市乡镇普遍建立健全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配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必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大力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抓住我市被列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城市的机遇,加快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工程、百姓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服务,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
三要培育壮大农业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东营职业学院、市技师学院等院校,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中德农牧业技术培训中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今年培训科技示范户5000名、农民10万人次。
(三)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是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级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要深入实施强镇建设工程。
乡镇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市城乡发展不均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镇域经济实力弱,缺乏一批强乡强镇。今年,省里将开展强镇扩权试点工作,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的乡镇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依法充分放权,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镇突出特色、打破常规,率先突破、跨越发展,加快膨胀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发展水平,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强镇。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支持强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对重点乡镇在财政、土地、税收、金融、机构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引导他们加快培育支柱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尽快达到经济发达镇的标准。对达到强镇标准的乡镇,要纳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权限,拓展发展空间,促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做好生态绿化、循环农业、环境整治“三篇文章”。生态绿化,重点加强生态林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要求,加快推进10
处生态林场建设,打造一批万亩以上森林片区,彰显林海绿洲风貌;继续抓好“三网”绿化,积极推进干线路域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和示范片区绿化。循环农业,重点围绕绿色蔬菜、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快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循环经济的新亮点;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重点支持企业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项目;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环境整治,重点解决好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近期,市里将制定出台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城乡环卫投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县乡两级组建专门管理机构,重点搞好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力争年内各县区全部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环卫一体化运作机制。继续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建设文明村居。
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年内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启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突出抓好村庄道路硬化,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村内主要街道硬化任务,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尽快解决剩余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形成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要抓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农网智能化建设,切实保障农村供电能力和用电安全。要结合旧村改造、撤村并点、农房建设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县区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科学编制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的规模和标准,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宜楼则楼、宜房则房,绝不能简单套用城市社区模式;要统筹用好各级扶持政策,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力争把农村社区建成便民惠民的服务平台。
(四)着力保障改善农村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要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来抓,在加快农业调结构促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确保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6万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认真落实富民创业政策,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
二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校舍抗震安全改造和农村中小学“211
”等工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营养补助,切实加强农村校车安全和校园环境治理工作。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逐步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推动优质卫生资源向农村覆盖。要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幸福东营“十百千”工程,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按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今年全市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元。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等特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做好农村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妥善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问题。要适时启动农村安居工程,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特困群众安居房建设,保障群众住有所居。
四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农村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类矛盾和风险有所增多,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要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农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保持高效运转。高度重视因土地承包、土地征收、农民工返乡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严格依法妥善处置,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社会矛盾预警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健全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持农村社会安定祥和。
(五)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要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开展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集体资产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合作化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结合生态林场建设、“三网”绿化,制定出台集体林权流转、抵押登记等政策,推进林改配套改革。
二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指向是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在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县乡两级都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及调解仲裁平台。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政策,今年基本完成农村各类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确权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三要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不断加大农村信贷投入,重点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农业企业、科技型农业企业和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力度,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大力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好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探索多元化贷款模式,创新抵押方式,降低贷款门槛。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渔业互助保险等业务,逐步建立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四要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实施市级农资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黄河三角洲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新建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零售网点。要着眼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超对接”,特别要扶持发展各类农产品直销模式,加快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要做大做强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拓宽营销网络,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合力营造农业农村发展新环境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一)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能忽视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投入,不能弱化扶持“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真正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要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发挥其在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各有关部门也要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把抓项目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手段,对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农村重点项目要紧紧抓在手上,明确责任、时限和标准要求,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二)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最直接地体现在投入上。各级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三个持续加大”、“两个保证”的要求,继续加大各项农业补贴强度,加大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及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国家和省对“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涉农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跑上去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不缩水、不拖延、不走样。同时,要抓住重点,集中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切实加强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当前“三农”面临一些新的形势,要自觉用新观念、新思维谋划农村发展,用新办法、新举措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要灵活运用民主的、法治的、说服教育的、示范引导的和提供服务的方法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要鼓励基层和农民群众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新经验,通过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推动工作。
(四)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要强化群众观念,带着感情做好“三农”工作,关注群众利益,关注农民增收,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脚踏实地地抓富民项目,认真负责地办好各项公益事业,把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解决好。要严格按政策和法律办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都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能擅自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更不能搞强迫命令。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组织群众难、筹集资金难、公共事业推进难等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干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从事“三农”工作的干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沉下去,到基层一线去,到农民当中去,与广大农民群众一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为加快黄蓝经济区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10646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