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胜: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在赴上城区走访工匠时的讲话摘要

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在赴上城区走访工匠时的讲话摘要
郑荣胜
时间:2020年5月21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来走访看望朱炳仁、朱军岷两位大师,目的就是向两位工匠学习,用工匠精神来引领我们整个经济建设。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经济领域中最缺少的是敢冒风险、永不满足、追求一流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一流、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朱炳仁大师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浙江工匠”,是中华老字号传人、中国民间文化的杰出传承者、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唯一传承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熔铜艺术的开创者。朱军岷大师是“杭州工匠”,可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是杭州的骄傲、浙江的骄傲,是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创新的典范。
刚才到现场看了听了之后,很震撼,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两位大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文化课、匠心课、创新课、使命课。第一是文化课。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朱大师作品的酝酿、灵感、创作,都是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这些都贯穿于两位朱大师的所有作品当中,所以说两位朱大师的作品是集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之大乘。所有的文化作品都应该是创造性地发展、创新性地继承,这在朱大师的作品里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二是匠心课。朱氏铜雕技艺是六代传承,秉着对铜雕艺术的一往情深,一代接着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将这宝贵的技艺继承了下来。第三是创新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它的可贵之处就是能为当今之所用,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具有当代意义。而像我们运河一样,运河到现在还有使用的功能,仍为当代人之所用,所以说我们的运河就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杭州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闻名天下,就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比如西湖,就在于它有苏东坡、有白居易、有苏小小,有很多歌颂西湖的千古佳句和文化大家,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样的道理,朱氏铜雕艺术正是由于传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注入了当代的创新精神,成为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第四是使命课。艺术家和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使命感在两位朱大师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刚才两位都讲到了“让铜回家”这个理念,充分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我们衡量一个艺术家,一是看他的社会责任感,二是看他传播的是不是正能量。我们两位朱大师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统一。
下面,我想结合两位朱大师给我的启发,重点讲一下如何提炼、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杭州的“926工匠日”是全国第一,全球首创。百度搜索“工匠日”三个字,就是我们杭州的内容。经过今天调研,我希望今后除了“工匠日”,在百度搜索“工匠精神”也都是我们杭州提炼的工匠精神。这就是两位朱大师给我的启发。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做第一,没有第二。我认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坚持坚守、敬业精业、专心专注、创新创造、至善至美、无私无我这24个字,同时也与劳模精神的24个字相对应。
第一,坚持坚守的坚韧精神。
所谓坚持坚守,首先是拥有坚定的意志力,精神上的坚毅和坚韧。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两位朱大师没有坚定的心志、心性,如果被浮躁的社会现象所撼动,没有那种坚守孤独的毅力,就将一无所成。所以,思想上、精神上的坚持和坚守,再加上行动上的坚持和坚守,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特别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坚持坚守这种坚韧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现在,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各行各业,希望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浮躁情绪泛滥成灾。很多企业在大浪淘沙过程中,关闭的关闭,淘汰的淘汰,还有很多陷入官司的僵局中,就是因为没有这种坚持坚守的工匠精神,盲目地扩张,盲目地投资,最终没能守住主业。所以,从企业家的角度看,企业家需要工匠精神。从创业者的层面看,很多小年轻心气很高,一心想着当老板,静不下心来搞实业,创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滴水穿石不是因为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我们大师的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酝酿、去精雕细琢和打磨,这就是坚持。马云讲,哪有什么胜利,不过是坚持和挺住;哪有什么成功,不过是不想输掉梦想。这就是他的核心精神,也是坚持坚守的坚毅精神。
第二,敬业精业的职业精神。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含义。敬业和精业是相辅相成的,敬业是精业的前提,精业是敬业的升华。首先当然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说我们两位大师没有对铜雕艺术的热爱,没有激情,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的。所以说首先要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而精业就是在干一行、爱一行的基础上,还要专一行、精一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精神实质而言是相互相通的,但就侧重点来说,又是有所差异的。劳模精神更多的是侧重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艰苦奋斗,概而言之,劳模精神更多的侧重于毛主席说的“红”;而工匠精神更多的侧重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不断钻研,更多的侧重于“专”。在大家的努力下,现在我们工会工作上半年围绕五一劳动节突出“红”,下半年围绕“926工匠日”突出“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又红又专”的工作者和建设者。就敬业精业的当代意义来说,第一要开展敬业教育。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志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敬重和敬畏远远不够。第二要开展精业的培训。
实际上就是要抓好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现在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开展的职业教育,还有一个就是各类专业培训,就像两位朱大师这里有700多个人在接受培训,以后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为铜雕艺术的传人。现在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在地方上还是有所忽视的。中华文化向来重视读书,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所缺失,“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当然这与我们的职业观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去年喀山第45届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6块金牌后,总书记批了很长一段话,特别指出年轻人要走技能报国,技能成才之路,可见总书记对技能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所以精业培训,一方面要继续推动职业教育,另一个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技能培训。
第三,专心专注的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就是心无旁骛、心如止水,不为功名利禄和各种诱惑所动;就是像两位朱大师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德国被称为工匠精神继承的最好的国家,世界上各行业30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当中,德国就占了1300多家,其中一家企业是生产炒锅的,它追求的目标就是生产的锅子可以让客户使用一辈子。这种销售观念就跟两位朱大师完全一致,但跟我们大多数企业的销售观念有较大差异,现在很多企业追求生产易耗品,希望客户可以重复购买。但是德国这家企业不这么想,他追求的是信誉和品牌,一辈子做一件事,这就是工匠精神。就这种专心专注的专业精神的当代意义而言,就是要心无旁骛干事业,专心致志搞工作。这种精神应该推广到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一定要提倡专心专业、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专心专注的精神,倡导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业精神。
第四,创新创造的创新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特质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创新创造精神。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多的是强调传承,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是在继承传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两位朱大师给我的启发是:只有创新,工匠精神才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效助推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两位朱大师一样,如果我们没有创新,就只能在原有的铜雕艺术层面进行传承,但现在大不相同了,这门熔铜艺术已经融现代美学艺术和当代先进理念于一身,造就了一代大师的新的提升。两位朱大师给我的第二个启发是:只有创新,工匠精神才能够引领时代之先锋。只有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目标新定位。如果我们抱残守缺,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现有的成绩,我们怎么能够成为“重要窗口”呢?这就需要把工匠精神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建设“重要窗口”和当好示范的目标中去。我们工会也要自加压力,所以我们提出要争当全省第一、全国一流。这种精神应该弘扬传导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成为我们努力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五,至善至美的品质精神。
至善至美就是最完善、最美好,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它的当代意义在于追求极致。我们做每一件事、每一个作品都要向两位朱大师一样,力求做到最完善、最美好、最经典,做成一流,这就是工匠精神。它的当代意义还在于追求更好。工匠追求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至善至美永远是进行时,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即使今天做到了最好,可能明天就不是了。在疫情期间,两位朱大师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既抓疫情防控,又抓构思创作,追求更好的作品,不断给社会提振信心,同时通过作品的流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的充分就业。所以说,工匠精神是在不断追求更好的过程当中实现最好的目标,实现螺旋式的上升。这种至善至美的品质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这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市委反复强调,要大力提振现代服务业,做强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还要拓展都市经济、幸福经济、未来经济,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精神,高质量发展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质精神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与我们在推进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都息息相关。第二,这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强省、制造业强市的必由之路。就我们国家而言,现在制造业的门类是最齐全的,规模也是最大的。但是中国制造的品牌不够响亮,质量不高,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所以提升中国制造水平,需要有这种品质精神来支撑,用工匠精神来引领,才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第三,这是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内在需要。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些都需要至善至美的品质精神。
第六,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就是要把自己的追求融入于自己的生命之中,热爱自己的工作甚于这项工作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无私无我。现在大部分人把工作当做一种职业,而工匠精神则是把对工作的追求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在工作中满足经济利益,它更热爱的是自我追求和对艺术的追求。就比如两位朱大师,倾其所能、倾其所有建造了这座铜雕艺术博物馆,把自己的追求当作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当作毕生事业,这就是无私无我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实际上,数字经济领域也有工匠精神,很多数字尖兵、数字工匠把提高数字经济技术的追求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待,所以工匠精神的范围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展。无私无我还包括德艺双馨、德技兼备的品质。每一位工匠、每一位大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讲究文以载道、德技双馨,德为先、技在后,注重讲信誉、讲礼仪、讲文明、讲奉献、反功利、反扬名,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无私无我。
两位朱大师的事迹给了我们弘扬倡导新时代工匠精神很多启发。第一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工匠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极其正能量的文化。在新时代,一定要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第二是要总结提炼“道、德、艺”三者融合的工匠文化。
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工匠文化。道就是要回归到我们最本质的东西,我们中国文化当中的道,原来就是传统文化之道,现在是社会主义之道,是制度优越性之道,就是要重返文化自信。德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品行,当然还可以拓展到很多的领域,这和艺是一脉相通的。第三是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氛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8937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9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