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18日)
2003年,在时任省委书记***同志的亲自部署下,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十多年来,我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千万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村庄整治一美丽乡村一美丽浙江一美好生活”发展路子。
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为我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围绕建设“两美”浙江的总目标,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动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
这些年来,我们针对“走过几个垃圾村,才见一个新农村”的状况,积极推动村庄整治由点向面、由村向镇拓展,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双清”
行动和整乡整镇环境整治,从整体上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目前,全省有228个乡镇开展了整乡整镇环境整治,2160个村完成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打造了308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实践表明,美丽乡村建设只有全域推进,才能惠及更多百姓,才能真正扮靓美丽浙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就是要按照“全域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
(一)推进美丽乡村全域规划。规划创造的美是艺术的美,规划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按照县域一盘棋的思路,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域规划,是实现“一处美”向“一片美”

迈进的前提和基础。我省农村住房的现状是新房多、人均面积多、室内装修水平高,但规划和式样大多比较落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必须以规划为统领。要编制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村庄和人口空间布局,宜散则散、宜聚则聚、宜迁则迁,分类推进规划建设。要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把村庄作为凝固的艺术、历史的画卷来对待,顺应自然、尊重历史、突出乡土、体现文化,研究确定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塑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要编制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优化农村住房改建布局,形成错落有致、富有韵味、功能分区的浙派民居建设格局。全域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实现县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以后未做村庄规划或未按村庄规划实施建设的,新增宅基地指标一律暂停。请省国土厅、省建设厅研究。
(二)推进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桐庐的环溪村、永嘉的林坑村、永康的圆周村、莲都的古堰画乡等,都是我们这几年精心培育的特色精品村。这些精品村,宛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广表的农村大地上,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链、连成片,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就能够更好地发挥美丽乡村的倍增效应。要以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为区域重点,以绿化彩化、干净整洁、品质塑造、立面改造等为建设重点,广泛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和“两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把庭院建成精致小品,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沿线建成风景长廊,把县域建成美丽景区。“十三五”期间,每个县(市、区)每年要打造1-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省农办、省建设厅等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
(三)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建设,取得了不错效果,累计创建了58个美丽乡村先进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把“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提升为“美丽乡村示范县”
,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管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到2020年,力争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示范县”。
二、标本兼治、长效管护,推动美丽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村庄美不美,首先要看整洁不整洁、干净不干净,能不能长期保持。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年底,37%的建制村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61%的建制村实现了生活垃圾有效集中收集处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还是要紧紧抓住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中心环节,既要深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治理,又要加快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粗放的建设方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还要促进长效机制的健全和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管理水平。
(一)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态势很好,去年全省完成了6120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又启动了1001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我们要咬定“三年目标”不放松、不见成效不收兵,明年要全面完成余下5000个左右有整治任务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2017年,要对分散居住、未受益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因地制宜处理,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广普及。“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以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省农村共添置垃圾箱(房)126万个,平均每村有45个,配置垃圾清运车辆7万多辆,保洁员6万多名。与此同时,不少地方还探索实施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分类办法,如金华市以“能烂”、“不能烂”两分法推进农村垃圾分类,简单易懂、推广方便、效果直接。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运行模式,根据平原地区、丘陵山区、海岛渔区、城镇郊区等不同地区的实际,因村制宜,把垃圾收集处理落到实处,确保到2017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制村全覆盖。同时,要大力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生物堆肥、综合利用,力争通过3-5年努力,覆盖全省1万个左右的规划保留村。
(三)打好生态田园人居塑造组合拳。要以“无违建乡村”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村“三改一拆”、平原绿化、“三河整治”
,积极开展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和梳理式改造提升,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复垦的足额复垦,该绿化的及时绿化,该清理的切实清理,形成整齐有序、绿意盎然、河水清澈的村庄新气象。要推进河沟池塘的清淤和生态化治理,开展散养畜禽整顿,加强农作物秸秆、农业投入品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等农村“十小”行业综合治理。
(四)加快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过去,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理,村庄开始整治时候变变样、一段时间变回样、岁岁年年是老样。这种情况不能再出现了。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广大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注重环境卫生、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要完善村庄常态保洁制度,确保环境整治问题不反弹、不回潮。要按照“设施运行常态化、配套管理长效化”要求,年底前全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和管护机制。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高设施城乡一体管理服务水平。
三、内外兼修、古今融合,推动美丽乡村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形”上,更要美在“魂”上。一座青山、一塘清水、一棵古树、一幢老屋、一门手艺、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文化,寄托着乡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不是简单的“建房造楼”“穿衣戴帽”、擦亮“面子”,更要做实“里子”,保护传承特色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养有文化的新村民,使农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家园,让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形成美的素养、过上美的生活。
(一)着力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
古村落、古街道、古民居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抢救保护工作拖不得,也拖不起。从2012年开始,我们分三批重点对130个历史文化村落开展了保护,抢救性地保护了一批先人留给我们的不可复制、不可逆转的宝贵财富,这项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每年再启动43个重点村和217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相关扶持政策保持不变。各地在继续加大政府保障力度的同时,要探索建立古村落保护“外引内蓄”机制,通过项目引导、贴息引导、税收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
(二)着力做好浙派民居和特色精品村的建设。千村一面、千户一貌、千房一态,带来的是齐而不美、新而不美、富而不美。全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A景区等155个标志性文化元素,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是我们建设浙派民居、特色精品村的关键。去年,中国美院王浏教授在杭州市富阳区的文村,主持设计了一批美丽宜居的浙派民居建设方案,并落地建成了14幢风格迥异的新民居,这些民居,用的材料是当地的杭灰石、黄黏土和楠竹,风格与明清和民国时期原有村落建筑保持统一,为浙派民居建设探索了路子,树立了示范。下一步,我们要全面推进浙派民居建设,运用好优秀村居方案设计大赛成果,依山就势、择水而居,就地取材、就地改造,融入文化、彰显特色,打造富有浙江特色的民居风景线,在此基础上,要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掘村庄的个性和特色,打造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特色精品村。“十三五”期间,全省每年要启动培育精品村300个。
(三)着力做好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番文化,这些年,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挖据整理了一批反映当地人文传统的乡村故事,让村庄有了灵气,比如,江山市的大陈问学、永兴探秀、清漾寻祖、和睦采陶,永嘉县的苍坡耕读传世家、岩头长堤行丽人,德清县的炼原星火、庾村故事,等等。要全面实施《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全面展示浙江农村的民风民俗、名人名流、手技手艺、特产特品,深度发掘、继承创新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乡土文化。同步开展《千村档案》整理工作,全面盘点和记录村域基本概况、文化基因和历史元素。作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绩喜人,省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三年将此事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各地一定要按照“建管用一体化”的要求,加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力度,推动文化娱乐、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故事档案等进礼堂,争取在2020年前建成1万个农村文化礼堂。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丰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着力做好农民文明素质的培养。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文明习惯,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既要深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治理,同时又要引导农民群众生活方式更文明、行为习惯更良好。要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生态文明、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四、创业创新、富民富村,推动美丽乡村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给村庄一个美丽的外表,更要嵌入百姓生活、激活幸福密码,成就农民生活之美。过去,广大农民盯着“一亩三分地”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经营农田”维持生计。如今,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引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呈现出农村旅游经济、生态经济、电商经济加快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要适应农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业为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型业态,经营美丽村庄,发展美丽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全面发展。
(一)大力发展新型业态。美丽乡村需要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也催生了一大批“美丽产业”
。要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顺应“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新趋势,适应新型业态萌发、三次产业融合、资源要素聚合的新态势,着力打造农业“两区”升级版、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升级版和农村电子商务升级版,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养老养生、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要以农业“两区”为主平台,全面推进农业领域的“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设施增地”和“接二联三”、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和生产经营效益。
(二)始终坚持共富导向。农村经济发展,不管什么模式、什么业态,都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体现富民导向,走共建共享之路。要运用“三权”改革成果,支持农民以股份合作形式开展创业,促进更多农民就业,加快形成共创共富和充分就业的格局。工商资本是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利用其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对产业加快发展的带动效应,同时要防止工商资本无序进入、盲目进入,挤占农民发展空间。低收入农户增收是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因人因地落实政策措施,确保在全面小康征程上没有人掉队。今年,要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截至10月底,全省已完成96.5%,其中绍兴市、台州市已全面完成。
(三)广泛开展村庄经营。
目前,我省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村有1万多个,占总村数的三分之一强。从这些年各地的实践看,美丽经济的发展,带动一批村庄实现了从“薄弱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要把美丽经济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壮大有机结合起来,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美丽经济或配套产业,广泛开展“村庄经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要大力探索“富民强村”的路子,村里为家家户户经营致富创造条件,家家户户富了也不要忘了村里,形成水涨船高、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五、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推动美丽乡村从“形态美”迈向“制度美”
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个实质性进展,都取决于改革的先行突破。新世纪以来,我们按照“城乡兼顾”的要求,建立了一系列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现在看来,无论是公共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是生产要素交换体制机制,都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的特征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落后发展方式的痕迹,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不相适应。这些制度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更强的定力、更大的魄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努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扫除体制障碍、赢得改革红利。
(一)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各地全面推进“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工作,基本完成了“
三权到人(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证颁证率97%,林权证颁证率99%;符合条件的宅基地登记发证率88.3%;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率97.8%。下一步,要围绕“权随人(户)走”,扩大“三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研究制定“三权”有偿退出的具体办法并开展试点,做好“赋权”文章。要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做好“活权”文章,真正让农村产权“动起来”“活起来”,
(二)全面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这是事关“四个400万”问题的重要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相关。目前,我省“三权到人(户)”改革基本完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加之德清等县的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成功开展,全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已经清晰、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下定决心加以推进,让户籍管理制度回归到人口登记管理的基本功能上来,省公安厅要会同省农办等部门,总结试点经验,制定实施方案,加快面上推进。
(三)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这项改革是***总书记亲自点题的“命题作文”,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共建共享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印发了实施意见,先后启动了7个试点县和20个推进县的“三位一体”改革,各试点县和推进县要围绕“
一平台三配套”的改革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做法和经验。其他县(市、区)也要同步跟进,为下一步启动改革做好准备。力争通过2-3年努力,全省构建起“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8591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